「要想活送協和!」
這句簡單直白的話
道出了大家對
我校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信賴
近日,該院心外團隊再創重生奇蹟
為66天大的嬰兒換上了4歲男童的心
再刷亞洲最低體重最小年齡換心紀錄
趕緊跟著小科一起「見證奇蹟」吧
孕檢發現三寶先心
家住棗陽的林女士今年31歲,已育有兩個女兒。去年6月,林女士再孕,懷上三寶,在5個月大排畸產檢時卻發現寶寶患有主動脈縮窄。當時醫生告訴她孩子出生後需要手術治療。
2019年4月3日,三女兒睿睿出生了。出生後,她吃奶十分吃力,呼吸急促,時常會喘氣(點頭呼吸),進而影響營養的攝入,體重也不見增加。滿月後,林女士帶著睿睿來到協和醫院,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睿睿診斷為先天性心肌緻密化不全,全心擴大先天性心臟病,EF值(心臟的射血分數)只有17%-19%,遠低於正常值,同時伴有房缺和室缺、主動脈縮窄、重度三尖瓣關不全,合併重度肺動脈高壓,排除了常見的冠狀動脈起源異常。
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主任介紹,睿睿心肌很薄,心腔很大,她的左心室擴張到和正常成人心臟同樣般大小,佔滿了整個胸腔,甚至擠壓至左側支氣管至氣道極其狹窄;她時常出現呼吸困難、缺氧、左心功能衰竭、四肢溼冷。心臟巨大合併肺動脈高壓,共同壓迫左支氣管,使其成為一條縫,因此加重呼吸困難的情況。
隨即,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蘇偉教授安排收治住院,並請小兒內科彭華教授會診,針對心功能不全調整用藥,使患兒心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更好地耐受手術。
經過治療,睿睿的情況仍然沒有較大改觀,病情起伏較大。在一次救治過程中,突發上氣不接下氣,哭聲也喊不出,浮腫嚴重、心率快,心肺功能情況十分不好。對於已經到終末期心臟病患者小睿睿來說,心臟移植已是她唯一可以延續生命的方法。
「跑男」連夜赴廣州取心
接下來的事情只有耐心等待,等待那顆能夠救睿睿的寶貴心臟……
2019年6月7日晚上,協和醫院心外科醫生郭超正在陪家人。9點,他接到董念國主任的電話,告知廣州有一顆寶貴的心臟。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護心之旅才剛剛開始……當即,他查看最早的航班的同時,一路小跑到醫院,拿上取心的所需物品,趕往機場,搭乘10點30分的航班趕往廣州。當晚11點45分到達後,風塵僕僕的他和另外兩位同事在第二天凌晨2點趕到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6月1日,4歲4個月的男孩童童(化名)從高樓墜落,後經治療無效宣告腦死亡。家屬願意捐出童童的心臟,希望他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6月8日,這支協和護心跑男的奔跑並沒有結束,他們在凌晨三點對童童的身體狀況,特別是心臟進行評估,並將基本情況第一時間發送給在武漢焦急等待的董念國主任。
8日上午8點,郭超查看當日廣州天氣預報,發現有暴雨。擔心因為天氣影響無法起飛,他們查看了當天的高鐵回漢行程,隨時準備好備選方案。
當天上午10點10分,醫生們順利地取出挽救睿睿生命的這顆寶貴心臟。天公作美,當天航班沒有變化,他們隨即啟程返回武漢。在南航工作人員的護送下,他們一路從廣州白雲機場大廳跑向登機口,終於趕上這趟回漢的經停國際航班。此時,協和醫院心外科的董念國主任團隊已經在手術臺上,做好心臟移植手術的術前準備工作。
「救命的心」重新復跳
8日下午1點40分,協和護心團隊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最終,這顆寶貴的心臟於下午2點35分達到武漢協和醫院。時間就是生命,在武漢協和醫院外科樓手術室內,以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首的心臟移植團隊根據供體心臟到達的時間做好了一系列術前準備工作。所有這些,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12點35分,麻醉科武慶平教授團隊為睿睿麻醉插管;14點32分,心外科專家小心翼翼地開始劃皮;14點46分,開啟體外循環;14點55分,完成心臟阻斷;隨後用33分鐘摘除已經衰竭的心臟,並完成縮窄手術;15點48分,供心植入睿睿胸腔;16點14分,終於,這顆「救命的心」重新復跳;17點21分,手術結束。
在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科室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心臟移植手術。那麼,從手術本身來說,四歲供體的心臟對於睿睿來說是不是大了一些呢?
董念國介紹,幼小患者的心臟供體較少,睿睿情況又有很危急。手術過程中發現,睿睿的整個心室已經纖維化,沒有彈性,心臟跳動無力。此時的睿睿命懸一線,十分危急。這個四歲供體的「救命心臟」雖然相對於睿睿大了些,但是當得到廣州四歲男童供心的消息,協和醫院心臟移植團隊考慮的問題,首先是這顆心臟能不能用?就是是否能夠放進睿睿的胸腔的問題。
雖然睿睿只有2個月大,但是她的心臟呈球形增大,她的心胸比接近1.0,因此她病變的胸腔較正常嬰兒更大一些。同時經評估廣州供體胸腔的左右橫徑、前後縱徑以及上下徑,其心臟可以放入睿睿的胸腔內。睿睿由於肺動脈高壓,心臟較大,需要一個偏大的心臟,這樣對睿睿以後特別是圍手術期的治療會有更多優勢。
再刷亞洲最低體重最小年齡換心紀錄
2014年12月,以董念國為首的專家團隊曾為小天佑順利實施了「換心」手術。彼時,3個月大的小天佑一度成為亞洲年齡最小、體重最輕的成功心臟移植手術患者。5年後,66天的睿睿完成了心臟移植手術,再刷亞洲年齡最小、體重最輕「換心兒」紀錄。
由於睿睿的病情複雜且十分嚴重,本次移植手術過程中有亮點和難點,術後更經歷了重重考驗。首先,肺動脈高壓導致換心後無法隨即帶動進行正常運轉,術後使用ECMO輔助治療11天,這也為她心功能恢復贏取了寶貴的時間。其次,四歲血管和睿睿的血管嚴重不匹配,供體的主動脈1釐米,而受體主動脈只有3-4毫米,一個像筷子那麼粗,受體只有火柴棍那麼細。大一倍,如何處理呢?將受體的動脈、靜脈及血管進行擴大,從而與受體進行匹配。另外,由於睿睿的心臟還會長,因此在血管匹配的過程中,還用到一種特殊的生物縫線,一個月開始慢慢吸收,三個月完全吸收,
對於睿睿來說,由於年齡較小,胸腔的深度不夠,雖然將供體心臟放置進去,但是還有部分心臟沒有完全進入到胸腔。為此,醫生進行了分階段延時關胸,三天關一次,第三次關胸前,露出的心臟適應性修復、主動回納至胸腔內,進而完成關胸。由於患兒肺動脈高壓嚴重,加上術前左主支氣管狹窄,術後氣管較難擴開。兒科團隊多次纖支鏡探查患兒氣道並給於有效的灌洗治療,還嘗試補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和俯臥位通氣幫助患兒儘早撤除呼吸機。
睿睿在術後還經歷了11天的ECMO輔助,2個月的呼吸機,無數次感染性休克等等難關,在協和醫院心外科、兒科、檢驗科、護理部等多學科的共同救治下,睿睿心功能、肺功能已經逐漸恢復,兩周前已經拔管自主呼吸。
媒體點讚協和醫生創造重生奇蹟
協和醫生們為小睿睿創造的重生奇蹟還獲得了媒體的點讚。新華社官微、央視新聞客戶端、北京青年報、China Daily、新華社、人民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紛紛進行報導。
大數據折射硬核實力
協和醫院心臟移植例數自2014年起已連續4年穩居全國第一;兒童心臟移植數量連續10年佔全國總量的40%;兒童心臟移植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96%、89.1%、89.1%,均高於國際水平。
怎麼樣?
華中大的硬核實力果然名不虛傳吧!
一起為幸運的小睿睿送上祝福
為創造生命奇蹟的醫生們打CALL吧!
請持續關注我們喲
華中科技大學(ihuster)
文 / 聶文聞
圖 / 劉坤維
編輯 / 張雯怡
校對 / 粟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