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一部錯綜複雜的,非遺頗多的電影,為我們透露了什麼?

2020-08-18 易語有娛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叢林,原始村落。虎爪一家人生活的村落以及屬於村落的那片叢林,父親總說:他在這片叢林裡打獵為生,在他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帶著他在這片叢林裡打獵,現在他帶著他的兒子,而在他死後,他的兒子也將帶著他的孫子在這片叢林裡打獵。這是屬於他們的叢林。

  太陽旗下的子民的領地上發生了天災,以及瘟疫,他們迷信於古老的祭祠來祈求上天的垂憐。於是他們僱傭了一群獵奴者去捕獲一些俘虜。獵奴者無情地摧毀了虎爪的村莊,女人成了被販賣的奴隸,男人成了祭祠品。

平靜而安逸的生活被徹底打破,生離死別。那些跟在父母親後面奔跑的小孩臉上無辜的淚水有著對這些入侵者無情的控訴和無奈的仇視。只是,趟過一條大河之後,他們將永遠也見不到他們的父母了。

從殺死一頭野豬剖開野豬的心臟到祀祠儀式上殺死一個奴隸,挖心,斬首。人和野豬沒有任何區別,同樣被殺死之後,心藏同樣握在人的手心裡跳動。

  梅爾的電影多少帶有著一種暴虐的味道。視角殘暴和虐待,在他的電影裡隨處可見。當然無需去責備這些祭師們的殘暴,因為在那些狩獵人在叢林裡馳騁的時候,他們殺死野豬時他們似乎會得到寬恕,因為他們只是為了更好地活著。我們有什麼權利去責備那些祭師,他們也許只是為了讓所有人都更好地活著。

  在太陽旗下的子民們瘋狂地呼喊著太陽的時候,在梅爾的鏡頭下,瑪雅文明只是一個扭曲了的野蠻符號

那些血腥的祭祠,那些白描式的噴塗,給這部電影渲染上一層厚重的骯髒。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是一部cut電影。cut,不帶半點悲憫。而後面的殺人遊戲,更確定了我對這部電影的這種看法。

  可是在那個時代裡,弱肉強食似乎是生存的法則。就算作為弱肉的那一群人顯得多麼善良而平和,可是活著,而且不夠強大地活著,似乎足已構成他們的死罪了。Strong、Power、Vengeful、Malicious;構建了整個世界。可憐兮兮並不惹人疼受,如果要繼續活著,只能把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這樣的論調又把這部電影轉向了勵志。不管怎麼說,梅爾的電影裡多少總帶有點類似的疲軟無力的妥協。

  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強大呢,啟示裡的虎爪完美地逃亡似乎就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些。當我們不夠強大的時候,我們還有正義的信念,熟悉的地型,以及不害怕的勇氣,決戰到底的堅定,以及睿智地作戰,一樣會讓我們變得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有關瑪雅文明的旗幟如此鮮明,有關勵志的主題如此明亮。奔逃,只是為了活下去,為了自己深愛的女子和兒子。

  在《耶穌受難記》最成功的獨立電影之後,這將是梅爾的又一個時代降臨。因為這部電影裡包含著的除了對那個蠻荒時代的祈盼之外,還包含著一種人性向上的光芒。活著,我們應該活著,我們應該更好地活著,這樣的命題思考也許從三千年前的人們就已經開始在思索了。

  電影作為一個反思的層面折射成了影像,很多的東西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裡也一樣可以行得通。

除了上面說的cut之美,疲軟的勵志之外,這部電影還包含著一種人性的光輝。

  像虎爪,他發了狂地奔跑,忍著傷口的疼痛跑回了自己那個已經被廢棄的村莊,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救出被困洞穴底的妻兒。這樣的底蘊讓這種非純粹的逃命閃爍出一種感人的光亮。

  為什麼奔跑,因為純樸的親情和溫存的愛情。為什麼而活著,那麼辛苦也一樣必須活著,不是因為自己,而是因為妻兒,因為他們必須活下去。

  在雨水中生子的鏡頭拍得很漂亮,很讓人感動。在所有的敵人都被殺死的時候,虎爪的小兒子誕生。生命就是這樣,既生,也就註定了死,永遠如此循環不息。

  瑪雅文明之死,死於其它更有力的文化。電影的最後是一群航海探險者的登陸。沒有人知道接下去會發生什麼事,只是虎爪一家向更深的叢林裡走去之後,也許,他們將會過得很幸福。沒有人知道。

  這部電影以一種極其野蠻的方式祀祠了那個已經逝去的瑪雅文化,以一種更溫情的方式祀祠了那個時代的野蠻。在我看來,這是2006年年末最值得一看的電影之一。

  畢竟很多時候,我們有必要停下來思索一下,我們曾經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生存在這個世界。而現在,我們的生存似乎已經非常幸福了,不論貧富。可是以後呢,我們又該如何活下去。

  這部電影至少帶給我們一種視角上的衝擊,一些感性的衝動,以及一些理性上的思考。奔跑中的虎爪,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無可否認,所有的這一切都很美。

  與文明無關,所有的這一切也許更符合的是我們對那個蠻荒時代的幻想。——火神紀。題記。

  《勇敢的心》和《耶穌受難記》被定論之後,作為導演的梅爾·吉勃遜已經非常接近經典了。我一直非常期待這部電影,因為梅爾曾經帶給我的那些瘋狂和感動,因為這部電影鉻著的是瑪雅文化的印記,因為預告片裡那些密密麻麻高低起伏的叢林和類金字塔的古老建築。

  因為所有的那些未知的有關文明的字眼一直在吸引著我們,所以,我們著迷於去追尋一個也許並非正確的答案。這就是梅爾有關瑪雅文明的命題。

  梅爾製造了一個美倫美奐的瑪雅後期的世界。那些沒有人聽得懂的瑪雅古語和叢林裡捕獵時戲謔的玩笑,很多時候讓我們感覺,語言很多餘,縱然他們用的是一種我們完全聽不懂的語言,可是我們依舊能夠感知他們的歡騰雀躍。

  啟示是什麼:想不想知道自己將如何死去,神聖的時刻就要到來了。當心那一天的黑暗;當心帶來老虎的那個人,他會在泥沼中重生。他將為你們引見的人能夠抹滅天空;也能剷平大地;剷平你們所有人;終結你們的世界。他此刻已經在這裡了。白晝將變成黑夜,虎之人將會把你們引向滅亡。

這似乎只是一個弱者對那些惡毒的弱者的詛咒罷了,或者是一個將死之人在臨死前的預見。可是,梅爾有這樣的能力,把所有的這些古老的詛咒變成唯美的影像。帶有點殘暴,帶有點瘋狂病態的扭曲唯美。

這個是電影不是紀錄片,一些史實不準。比如

1。Maya大都市早在西班牙移民者到達之前幾百年就消失了,到15几几年,只剩下中小城市了,沒有電影裡那麼大規模的。

2。電影裡的MAYA文化有跟Aztec文化混淆之嫌。比如大規模的當眾祭祀,血腥侵略什麼的。歷史學家一般認為maya人也用人血祭祀,但是殺人剖心什麼的還是少數情況,而且是貴族統治者私下幹的,不是全民大聯歡式的。

3. 還有年代地域的混淆,牆上的壁畫什麼的好多不是當時(暫且認為是 maya鼎盛至衰落時期,也就是公元800至1000年左右)當地的樣子。

4. 精通天文曆法的maya人應該不至於對日食那麼驚訝,影片裡為了情節也有點太不給maya人面子了。

總之就好像拍一個寶哥哥和林妹妹的故事,卻要在元妃省親時候給宮女兒穿上唐朝的衣裳,家道破敗寶玉出家途中又遇到1937年盧溝橋上的日本兵。

如果拋開這些不管,電影很刺激,情節很清晰,主題很鮮明,服裝道具很漂亮,音樂很協調,演員很自然,是值得一看地。

相關焦點

  • 《啟示》一部錯綜複雜的,非議頗多的電影,為我們透露了什麼?
    我們有什麼權利去責備那些祭師,他們也許只是為了讓所有人都更好地活著。  在太陽旗下的子民們瘋狂地呼喊著太陽的時候,在梅爾的鏡頭下,瑪雅文明只是一個扭曲了的野蠻符號那些血腥的祭祠,那些白描式的噴塗,給這部電影渲染上一層厚重的骯髒。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是一部cut電影。cut,不帶半點悲憫。而後面的殺人遊戲,更確定了我對這部電影的這種看法。
  • 《啟示》一部非議頗多的電影 豆瓣評分8.6分,為我們透露了什麼?
    梅爾的電影多少帶有著一種暴虐的味道。視角殘暴和虐待,在他的電影裡隨處可見。當然無需去責備這些祭師們的殘暴,因為在那些狩獵人在叢林裡馳騁的時候,他們殺死野豬時他們似乎會得到寬恕,因為他們只是為了更好地活著。我們有什麼權利去責備那些祭師,他們也許只是為了讓所有人都更好地活著。
  • 梅爾·吉勃遜電影《啟示》給我們的啟示
    梅爾·吉勃遜執導的電影《啟示》名噪一時,筆者當年看過後一直印象深刻,至今難以忘懷。片中寫實的血腥鏡頭,瑪雅人對面自然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智慧,都令觀眾耳目一新,大呼過癮。感官刺激之餘,又覺胸中塊壘,想要一抒為快。近日再次觀片,似有所悟,心胸豁然開朗。
  • 《港囧》一部富有喜劇哲理的電影,給了觀眾許多的啟示
    其實小編在剛開始看這部劇的時候,真的感覺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意思,不過當劇中的男主說出那些發自肺腑的話以後真的覺得電影不錯,教會人們珍惜家庭,珍惜現在,初戀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美好難以忘懷的,但必須學會將魚刺咽下,學會放手。裡面插曲都很符合場景,聽到90年代的大熱歌曲真的很懷念,還有哥哥的歌,喜歡這部電影,很棒!
  • 一部20年前的電影給我們的4個啟示
    其實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電影《大腕》裡面的經典演繹。這部20年前的電影,可以說神預言了4件事情,很值得我們反思。只不過20年前我們都太年輕太單純,只是把這部電影當做了一個笑話。20年過去,我們發現原來瘋的不是電影裡面的那些人,而是我們自己。
  • 《啟示》電影點評
    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示就是:如果一種文明自認為高等並且驕傲到開始蔑視甚至踐踏其他文明的時候,就是他快要滅亡的時候。《受難》就讓人讚嘆,而《啟示》仍然保持了水準。對比是強烈的,讓我們很容易的聯想到歐洲文明在發展中向世界上其他民族犯下的罪,強悍的國家,如以前的英國,全世界的徵服,吸納世界的財富,把其他人當作奴隸;再如現在的美國,以為世界就只有美國,橫行於天下,高高在上。結局我們還沒有看到,但從啟示中我們知道反作用力也是可怕的強大的。所以老梅的片子很有自我反省的意味,讓人肅然起敬。
  • 電影《奪冠》給我們的教育帶來哪些啟示
    電影《奪冠》上映10天迅速席捲朋友圈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不屈不撓「一種精神,兩次傳承,三代傳奇」讓大家津津樂道可《奪冠》對教育的啟示更值得我們思考!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2016年將近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傳遞了真正的女排精神,也表現出了時代的變遷。
  • 《金剛川》又將大火,那吳京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金剛川》又將大火,那吳京給我們什麼啟示呢?▎2、怎樣掐準命運的脈搏《金剛川》又將大火,那吳京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如果說15年前的吳京還是電影電視圈一個普通演員的話,那麼之後吳京就走上了一條騰飛的高速。我們按時間順序梳理一下。 ▶ 第一部《戰狼》上映時,其出色的鏡頭感讓觀眾感嘆我們終於有了好萊塢似的大電影。
  • 電影《綠皮書》帶給了我們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漫威憑藉著《復仇者聯盟4》在電影領域一直獨秀。我也跟著大眾的消費熱情去陪伴家人看了,確實是一部好電影。但是看完之後總感覺爽完之後,沒有留下什麼,回味了許久之後,我抓破腦袋也不知道,對我有什麼啟示,對生活有什麼影響,我心裡不甘,於是我又選了一部電影《綠皮書》,兩個小時的時間曰曰而逝,整個電影幾乎沒有華麗的特效和激烈的打鬥,但電影完結後,我的內心卻是波流湧動。
  • 林奕含之死給我們什麼啟示
    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雜記1806  王苗                           今天讀完了一部小說是描述了自己的真實情緒,以及這麼多年無法為自己發聲的隱痛,她說是為了防止出現更多的房思琪,所以她寫出這樣的小說來提醒和警示年輕的女孩子。我以前從來沒注意過「性侵」這個話題,總覺得沒發生在自己身邊就是很遠,但現在悲觀的想想,也許有更多人跟房思琪一樣跟林奕含一樣受到了傷害,她們無法說出來,無法站在光明中痛斥黑暗,只能在夜晚讓黑暗不斷的吞噬自己。
  • 電影 | 《啟示》:原始的暴力美學
    《啟示》是博偉電影公司發行的奇幻冒險動作電影,由梅爾·吉勃遜執導,達莉亞·赫爾南德茲,魯迪·楊布拉德等主演,於2006年12月0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瑪雅帝國即將崩潰的時候,主人公加古亞爾·鮑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與瑪雅帝國的統治者進行鬥爭、奮起反抗的故事。
  • 《三十而已》大結局給我們什麼啟示?
    而最後,這部劇終於迎來了收官之日,那麼它的大結局,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啟示呢?但是,這部劇所揭露的社會真相,值得我們去反思!要知道,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這二字,無論你身處在什麼階層,都沒有那麼簡單。在上海滬漂的王漫妮,她雖然不用為吃喝犯愁,但是房東的一再漲價,最後王漫妮也只能默默搬走自己的行李。而住在本地的姑娘鍾曉芹,看上去日子很安穩,但實際上,沒有人知道她和老公的日子已經過成了「室友」,這實在讓人忍不住嘆息。
  • 【太和焦點】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成功背後的啟示
    原標題:【太和焦點】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成功背後的啟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首屆「太和文明論壇」主題演講2017年8月27日,太和智庫創辦的首屆「太和文明論壇」圓滿落幕。本屆論壇以「把握人類文明共同價值發展方向」為主旨,圍繞中外人文交流、人工智慧及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三個主題,探討人類文明未來發展之道。近期,我們將全文整理並陸續刊發論壇開幕式嘉賓主題演講,以饗讀者。
  • 華為給我們的「極限生存啟示」
    打開朋友圈,看到的也都是有關於貿易戰和宏觀形勢分析的文章,各種評述中透露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焦慮。我們每個人都生存在一個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時代之中。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國家內部的政策調控、外部環境的競爭壓力、金融市場的神鬼莫測,都讓我們深感自身的渺小,無法掌握主動權,只能隨著媒體的輿論導向「飄搖」。
  • 以《人生》為例,解讀吳天明導演的電影美學風格及啟示
    吳天明拍《人生》時,正好被任命為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當了廠長的吳天明,從北京專門請專家,來為西影廠定位。看完《人生》,電影評論家鍾惦斐建議,西影廠應該開掘中國的西部片,打出自己的特點。因此,《人生》不僅夯實了吳天明在西部鄉土題材電影的地位,也是西影廠「西部影片」的奠基之作。
  • 如何評價電影《啟示》?
    美國電影《啟示》講述了一個古老但新奇的故事,在歐洲侵略者到達美洲的前夕,土著印第安社會發生嚴重自然災害,一個較為先進的部落為了化解危機,襲擊並打敗了相鄰的相對落後的部落
  • 《墊底辣妹》給我們的啟示
    希望這部電影和對還在迷茫的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正處於自我否定期,那就千萬別錯過這部《墊底辣妹》,你不僅會在女主角沙耶加身上找回自信(你肯定比她好幾倍),還會被她的努力所感染、被她的逆襲所振奮。但這絕對不是一部狗血青春勵志片,《墊底辣妹》會帶你回到高三那段艱辛的歲月,讓你不知不覺得喝下這一大碗雞湯,重新振作起來。
  • 十大傳染病災難電影,你看過幾部?它們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不斷襲擾人類的疫情,是否有電影已經作過「神預言」?一部優秀的傳染病災難電影,到底要想表達什麼?近日,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在「人文清華雲講壇」上回顧了一系列傳染病災難電影,提醒人們在災難面前必須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以下是演講主要內容。
  • 到底什麼是二八法則,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近來讀書看報,屢屢看到二八法則的說法,那麼究竟什麼是二八法則,我們怎麼認識,怎麼運用?談一下本人的認識和體會。一、二八法則。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偶然注意到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於是潛心研究這一模式,並於後來提出了著名的20/80法則,即二八法則。
  • 評分8.3,金馬最佳影片《陽光普照》,許光漢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對於導演鍾孟宏,早已是金馬獎的常客,他的作品《第四張畫》《一路順風》《大佛普拉斯》都獲得或者提名金馬獎有關獎項,雖然執導電影不多,但是每一部都可謂用心至極,難得的佳作。如今的這部《陽光普照》,改編自自己同學的真實故事,透過一家四口展現了當代家庭矛盾以及背後複雜的社會關係,讓我們通過這樣一部影片了解了家庭內部每一個人的生存、發展以及彼此間的關係,豆瓣評分8.3,成為近期一部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