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之死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1-03-05 燁心花爛漫

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雜記

1806  王苗

                           

今天讀完了一部小說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網上看到了細膩的文字描寫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看完了。剛開始我以為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沒想到故事講述的是13歲女孩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性侵最終發瘋的事,更沒想到的是,這本書的作者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已於4月27日自殺身亡了!

這部小說很壓抑,但更讓人壓抑的是:這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所寫的小說,作者自己也一直陷在抑鬱崩潰的情緒裡,最後選擇了自殺。

很遺憾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你。

這個女孩安靜好看,一臉仙氣。本可以和許多同齡人一樣,過正常又幸福的生活。但因為那段無法直視的經歷:她生病,輟學,失去朋友.最終毀了自己的一生,一開始林奕含並沒有承認自己經歷過小說裡的情節,她說這都是她與其他女孩聊天得來的。但林奕含去世後,她的父母才站出來發表聲明承認了這一切。


林奕含曾說過讀者是非常幸福的,讀者不用親身經歷就知道生活的陰暗面,看了她生前的採訪視頻,在視頻中她平和又顫抖的談起自己的作品說:「如果你讀完後感到一絲一毫的希望,我覺得那是你錯了,你可以回去重讀。」

林奕含的這部小說,將自己的傷口撕裂給大眾看。描述了自己的真實情緒,以及這麼多年無法為自己發聲的隱痛,她說是為了防止出現更多的房思琪,所以她寫出這樣的小說來提醒和警示年輕的女孩子。

我以前從來沒注意過「性侵」這個話題,總覺得沒發生在自己身邊就是很遠,但現在悲觀的想想,也許有更多人跟房思琪一樣跟林奕含一樣受到了傷害,她們無法說出來,無法站在光明中痛斥黑暗,只能在夜晚讓黑暗不斷的吞噬自己。有人甚至連恨都不敢恨,可能就是房思琪式的自我結束。

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對在骯髒的事物面前,自尊心有時會自欺欺人。


我曾看過一條新聞,韓國對於未滿十三歲的兒童實施性虐犯,或是性犯罪次數達兩次以上的人,在刑滿釋放後,要在腳上佩戴腳鏈,在靠近幼兒園等場所會發出報警聲來警告他人,他們將帶著罪惡的標籤生活。有人對他們表示同情,對這種做法不贊成,說犯罪分子需要感化,惡魔也會變成天使。可能是我比較偏激,像他們這種人就應該失去自由,用腳鐐也有些太輕,就應該用痛苦償還痛苦,用生命償還生命。

或許很多路都很難走,尤其像性虐這種事。但我們還是得盡一切可能保護我們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哪怕讓他們從小就知道世界不止有鮮花,還有猛虎!哪怕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人都不值得信任,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壞人!對脆弱的人來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書是毒,但最毒的,是傷害美好事物的社會以及無知愚昧的父母。

我不能指望一篇讀書筆記、一部小說、一則新聞就能改變世界,但還是得有所指望的。人,總得靠著希望繼續趕路!1087


 最近比較熱的文章有很多是關於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死亡之因的,昨天批閱六班的讀書筆記,小才女王苗已經就此事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王苗這個女孩子真的是顆美麗的珍珠,她寫這篇文章基於自己完整的讀了林奕含的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所有很有發言權。而我僅僅是從新聞中看到了隻言片語,非常慚愧,我越來越被王苗和馮義斐甩出八條街了。馮義斐昨天的讀書筆記寫了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觀後感,我也看了這個電影,當時我也是感慨萬千,可是我的學生形成了文字,我卻將他們都擱淺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我不能再拿著手機往死裡看了,即使寫下自己心裡所有的想法,哪怕很稚嫩,至少我不能輸給兩個忙於學習的小丫頭吧!

關於林奕含的死,王苗分析了不少,孩子雖然不是非常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但是已經非常難能可貴。至少,林奕含的死給一些像王苗一樣有著清醒頭腦的女孩子一些啟示。女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是多麼的重要!

還有她提到的那些無知愚昧的父母問題,類似的話題文章我曾經寫過《媽媽別哭》觀後感,所以不再囉嗦。我想再次提醒的:生養一個女孩子是要小心翼翼的,所有粗心的父母都是要受到譴責的。



相關焦點

  • 林奕含之死:比性侵更可怕的是……
    前幾天剛剛看過16個月女嬰遭性侵的事件,而今又是林奕含之死。關於性侵教育,我想說的是,很多父母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如果提前給孩子做好性教育,或是父母對孩子這方面有足夠的安全意識,結局或許可以改變。林奕含的悲劇,已經無法挽回了,但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再重蹈覆轍。(這裡也特別給大家推薦一套課程:性教育親子課堂,有關性的話題,從這裡都能找到答案。)
  • 林奕含之死:比性侵更可怕的反而是……
    因為被老師誘姦的經歷,林奕含從高中就患有抑鬱症,大學的時候也因為抑鬱症幾度休學,甚至產生幻覺幻聽自殘行為;她在兒時陰影的困擾裡,越陷越深。實際上,在這件事情當中,林奕含的父母是嚴重失職的。他們是知識分子,注重孩子的學習,林奕含也一直被稱為漂亮滿分寶貝,從小獎狀就掛滿了家裡的牆;他們並且還把小林奕含送去臺灣「補習教育界的馬英九」、年入千萬、聲名遠揚的補習老師那裡。結果,卻是把女兒送進了狼窩。後來,她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但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 林奕含之死:書寫是一場絕望的自救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林奕含的死,老師當然要負主要責任,可是這場不倫的師生戀,到底是如何把一個少女的內心徹底摧毀的,卻沒有人細緻的分析過。她真的是死於誘姦的創傷嗎?誘姦到底在她內心產生了什麼連鎖反應,又為什麼能把人推向死亡的深淵?在我看來,傷害林奕含的,並不是和老師發生性關係這件事本身,甚至在書中可以看出,和老師發生性關係,並不是被強迫的。
  • 林奕含之死:是誰幫她繫上了通往地獄的白綾?
    沒有人想到,《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就是作者林奕含的親身經歷,她把自己所受的凌辱一幀一幀回放給你看,帶著血,帶著淚,帶著欲哭無淚欲罷不能,赤裸裸地推送到我們的面前。 現在,我們最希望,那個害死林奕含的衣冠禽獸早點被扒出來,就算取證艱難伏不了法,也讓他親身感受一下生不如死的溺水之痛。
  • 為什麼房思琪還活著,林奕含卻死了
    林奕含始終在強調,這是一個少女愛上誘姦犯的過程。其實她知道那不是愛,那只是屬於房思琪和李老師兩個人永遠見不得光的「偽文學」背後的互相催眠。一個浪漫的文學少女無法容許自己年輕的身體被玷汙,於是房思琪說:「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她沒有把文學和生活混為一談,她是清醒的。
  • 世界可能沒有變好,但我們仍要感謝林奕含
    兩家原本關係就很好,林奕含和陳星的女兒還是一起玩到大的閨蜜。框出來的是陳星,上排左二是他與林奕含年齡相仿的女兒然而就在林奕含16歲的那個暑假,她被陳星誘姦了,這段畸形的關係,從那時起便不斷折磨林奕含。高二開始,她厭學厭食,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每周要去看精神科醫生。往後的十年,她重度抑鬱,多次自殺輕生。她的學業也被摧毀。
  • 是我們一起殺了房思琪和林奕含
    重溫文周這篇舊文《是我們一起殺了房思琪和林奕含》,走進「房思琪」們的世界,那個「我是餿掉的柳橙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的世界,那個質疑自己「我做錯了什麼」的無解的世界,那個陷入重度PTSD和抑鬱症的世界.以下為原文。
  • 林奕含之死|還有多少洛麗塔,活在性侵的深淵裡
    看完林奕含的書,心裡沉重如溺水,然後去網上找了兩版洛麗塔的電影來看。《洛麗塔》是從男人的角度來拍,深情,浪漫,甚至為了保護他的洛麗塔不惜付出殺人的代價。但這種聲音完全是男人的,多莉(洛麗塔)並沒有機會申辯,我們看到的深情,對那個失去母親的幼女來說未必是這樣。
  • 林奕含去世一周年|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
    在林奕含死後,林家父母說出真相,直言女兒的死因並非抑鬱症,而是被補習老師性侵後的創傷,並稱女兒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再有第二個房思琪。但看過林奕含死前訪談的人,會發現林奕含之死並非歸結給老師的罪惡之手就可了結。在這個悲劇中,性侵只是不幸的起點。
  • 自殺女作家林奕含:「我們的家教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因為被老師誘姦的經歷,林奕含從高中就患有抑鬱症,大學的時候也因為抑鬱症幾度休學,甚至產生幻覺幻聽自殘行為;她在兒時陰影的困擾裡,越陷越深。實際上,在這件事情當中,林奕含的父母是嚴重失職的。他們是知識分子,注重孩子的學習,林奕含也一直被稱為漂亮滿分寶貝,從小獎狀就掛滿了家裡的牆;他們並且還把小林奕含送去臺灣「補習教育界的馬英九」、年入千萬、聲名遠揚的補習老師那裡。結果,卻是把女兒送進了狼窩。後來,她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但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 3D電視之死,啟示什麼?
    3D電視之死,給我們什麼啟示?它的悲劇,是否會在VR和AR身上重演?3D電視為什麼會死?1、電腦和行動裝置爭寵隨著電腦和行動裝置在年輕一代群體中的盛行,電視的用戶平均年齡開始增高。在這一部分人群中,願意去折騰的畢竟是少數。在這方面,2D內容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 探尋林奕含的「真相」
    可是,最終的自殺,她並不是死於自己的脆弱,而恰恰是因為想要反抗,卻撞上了堅硬無比的現實之牆。早在2014年5月23日,她就在網絡上發文指控「狼師」,並號召被害人站出來與她聯絡,無人響應,反而有不少網友出言譏諷她是小三,最後沒有結果;林奕含的父母曾與陳國星談判,但被他「兩人交往過,但已求得妻子的諒解」推託過去——不知道「妻子的諒解」跟這件事有什麼關係?
  • 林奕含自殺悲劇:生前父母逃避性教育,死後教師否認性侵,我們還要錯多久?
    臺灣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林美薰11日在臺北表示,「林奕含事件也讓『權勢性侵』再次曝光,需要我們引起關注。」林美薰說,過去「權勢性侵」很難被社會了解,加害者利用自己年齡、職位、輩分等身份之便,利用哄騙、恐嚇、虛假愛意以及自己的優勢地位進行性侵,被害者處於弱勢,不懂反抗或無法抗衡。
  • 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殺:誰是兇手?
    小說+美女+作家+性侵+自殺等元素,估計林奕含也沒想到自己往生之後,會被臺灣輿論如此消費,而權力部門則幾乎毫無作為。對我們來說,揪出那名「披著人皮的補習名師」,並繩之以法,才是替林奕含討還公道的最有力做法,對不對?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by:林奕含
    2017年4月27日,作者林奕含在住處上吊自殺,終年26歲。我是今天做這篇的時候才多看了看,之前是有看見說林奕含是臺灣美女作家,今天才看見是真的真的很好看的一個女孩子。就,大家知道大部分人都是不上鏡的,所以隨便一拍呈現出來的照片都很漂亮,那是真的很漂亮了。
  • 世上再無林奕含
    林奕含的父親是臺南的名醫,出生在這樣優秀的家庭,她也毫不意外地十分優秀。她是:一個三位數的平方心算只要半秒的人;一個可以把張愛玲整套書從頭到尾一字不差背下來的人;一個曾是臺南女子中學唯一一個在升大學測驗中獲得滿分的學生.我不想去強調林奕含曾經到底有多麼優秀,因為這樣只會更加放大她的遭遇,放大她說自己是「廢物」,放大終究無法挽回她這個事實。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這個世界什麼都沒有變
    是的,性侵過後,什麼都沒變。0116歲那年,林奕含遭到了補習老師陳國星的性侵。她把自己的故事都寫進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裡。想起其中的片段,依然讓人憤怒。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從此,她對生命的上進心,對活著的熱情……被人從下面伸進她的身體,整個地捏爆了。
  • 林奕含離開我們三年了
    明天是林奕含的祭日,大家可以去花店看看哦,買了花然後和《房思琪》一起合影。或者帶上這本書去小區、公園走一走,和花放在一塊拍照。
  • 林奕含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我們在美國讀書時相識。知更鳥對發生在臺灣的林奕含事件一直很關注,因此幾周前我詢問她是否願意把它寫出來。我此前對此事只有大體了解,並不知道完整的來龍去脈。這篇雖然有上萬字,我一口氣讀就完了,並深有感觸:林奕含在飽受抑鬱症折磨之時,依然用勇氣和智慧,把性侵受害人那種複雜、矛盾、痛苦的心態清晰闡釋出來,給世界留下更真實的參考,幫助我們理解同類受害者的心理。
  • 不要忘記林奕含,她是發生在我們每個女性身上的悲劇
    是啊,這樣的痛苦,能不去看當然是最好的,這樣,我們就能像林奕含在書裡寫的那樣:「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姦小女孩為樂,假裝世界上沒有精神上的癌,假裝世界上只有馬卡龍、手衝咖啡和進口文具。」可問題是,我們真的就能這樣騙過自己嗎?我們不去看不去聽,就可以當林奕含所經歷的痛苦沒有發生過,又或者以後不會再發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