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之死:書寫是一場絕望的自救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21-02-18 豆瓣閱讀

去年,關於臺灣女作家林奕含自殺的新聞曾鬧得沸沸揚揚。《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後,她曾接受訪談。可是就在這本書出版後不久,4 月 27 日傍晚,她被發現於自家臥室上吊,自殺身亡了。

這本書,我沒有完整讀過,只是在一些朋友們分享的片段中,大致知道了書的內容。林奕含本人也在訪談中說到,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幾句話就可以說完,就是一個老師誘姦了幾名女學生的故事,關鍵在於,這不僅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它是一本自傳性質的小說。

我看了一些網評,人們抨擊的焦點基本上集中在老師的無恥。老師如何利用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優勢,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對未成年少女的心態的了解,誘姦了這些小姑娘,導致她們身心受創,不堪其辱,而自尋短見,並且呼籲要正視未成年人性侵犯的問題。

當然,這都是對的。可是我覺得這件事遠沒有那麼簡單。林奕含的死,老師當然要負主要責任,可是這場不倫的師生戀,到底是如何把一個少女的內心徹底摧毀的,卻沒有人細緻的分析過。她真的是死於誘姦的創傷嗎?誘姦到底在她內心產生了什麼連鎖反應,又為什麼能把人推向死亡的深淵?

在我看來,傷害林奕含的,並不是和老師發生性關係這件事本身,甚至在書中可以看出,和老師發生性關係,並不是被強迫的。性行為本身,並沒有使她感覺痛苦或恥辱,真正傷害她的,是那以後,老師對她的態度,睡完即棄,又去睡其它的女學生,老師僅僅把她當做一個玩物,一個如同泡麵般的快消品。老師根本沒有愛上她,從未在心裡肯定過她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老師的背叛和拋棄,這才是對她最本質,最致命的打擊。

因為背叛,本質上是對一個人的徹底否定,就如同愛,本質上是對一個人的全面肯定。當她和老師戀愛時,她感受到了欣賞,肯定,信任和依戀,那麼當老師不再愛她,也就意味著不再欣賞她,那是一種無聲卻嚴厲的指責,指責你不夠好,不夠美,因此不值得被愛。

這種背叛帶來的否定之深,會帶來一個人自我意識的嚴重崩塌,對自身的嚴重懷疑。因為戀人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你,因此來自戀人的否定,也比任何其他人要來的更為徹底,更加不容分辯。

也許,對於一個有了足夠清晰自我定位的成年人來說,背叛也會令人受傷,但不見得會摧毀其根本,但是對於林奕含這樣一個正在青春期的,自我人格尚在探索,脆弱敏感,尚未成型的女孩子來說,這樣的打擊,可能就是毀滅性的。

她表面上看來,是在厭惡老師,是在叩問這個世界怎麼了,愛情和一切美好的東西還值得信任嗎?實質上,她是深刻的自我厭惡,她不能停止在內心追問的問題是:我怎麼了?為什麼被拋棄?為什麼他不再愛我了,我一定是個爛貨不配被愛,再也沒有資格得到幸福了。老師對她棄若敝履,她也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陷入了自我攻擊的泥沼之中,無法自拔。

林奕含不是沒有試過自救,她看過精神科醫生,而隨著醫生對她了解的逐漸深入,醫生告訴她,你是一塊被核爆過的土地。醫生的判斷是正確的,也是絕望的,於是,林奕含想到了另一種自救的方式,就是書寫。

在她的書中,她幾乎是在以一種自暴自棄,極度自我攻擊的方式在書寫,她以一個天才少女的敏感,把自己,把他人,用細到毫釐的描摹,從內到外,都剝得體無完膚,她幾乎把自己寫得如同娼妓一般,一文不值,她的樣子看來如此溫柔甜美,可在書中下手卻毫不留情,她用文字書寫著對自己、對世界,無窮無盡的絕望,讀來真是令人觸目驚心。

她試圖用這樣殘忍的書寫,像一把手術刀那樣剖開自己去尋找病灶,去取出靈魂裡日益龐大的腫瘤。我不知道,這樣的書寫到底給了她多少幫助,但是,我知道的是,這本書的出版,無疑是對她的病情雪上加霜。

當人們用獵奇的目光,閱讀著這個故事,一個少女和老師媾和,又被拋棄的故事,人們在心中又將如何看待作者?林奕含,本來希望用書寫去宣洩的,去化解的恥辱,這時卻在世界的聚光燈下被無窮的放大,變成了一個永遠無法擺脫的烙印,就像打在臉上的恥辱的戳記。

她這時,大約才意識到,她的書寫根本無法帶來拯救,它不過是又一次把自己釘上了恥辱柱,供世人指指點點,而她被老師玩弄和誘姦的這個標籤,可能註定要跟隨她一生了。

第一次,她向著老師,敞開了自己,給出了愛和身體,希望得到憐惜,得到的是恥辱和拋棄。這一次,她又向著世界,敞開了自己,給出了痛苦和往事,她希望得到什麼呢?是理解嗎,還是共鳴呢?或許,最後得到的,可能只是更大的羞辱。這樣一而再的,雪上加霜的羞辱,根本不是這樣一個敏感,驕傲,美麗,有自尊心的女孩子能承受的了的。所以,她的死,幾乎可以說是註定的。

林奕含說,她是個張愛玲迷。這番話,讓我想起了張愛玲的《小團圓》。《小團圓》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何其相似,都是自傳體,都是試圖通過書寫,來進行自我拯救的一個嘗試,她們都是文字虔誠的信徒,相信在書寫中的真誠傾訴能夠治癒過往戀情帶來的傷痛,所以都寫的足夠用力,足夠真誠。

但不同的是,張愛玲經歷與胡蘭成的情傷時,早已是成年人,她更懂得文字的後座力和殺傷力,所以在有生之年,她僅僅書寫給自己,從未試圖出版。她甚至囑咐家人毀掉這部作品,因為她很清楚,這樣的作品,一旦出版,就等於自殺。

可是,林奕含卻對此卻沒有張愛玲這樣清楚的認知,又或許,她也早就明白這種可能,就像她在訪談中反覆提到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她對自己,對世界,已經絕望到無以復加,所以,也許她就是抱著必死之心來書寫得,抱著與世界同歸於盡的心情來書寫的,這是一封遺書,也是一封情書。

這樣想來,在訪談中,她語氣中的那種鎮靜,也許是因為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準備,而如釋重負的表情。就像《挪威的森林》裡,直子最終決定自殺的時候,她也一掃以往的抑鬱,甚至發自內心的充滿了溫柔與平靜。

這陣子,又在重讀《紅樓夢》,看著林奕含美麗的臉,不知為何竟想到了黛玉。在這個中午,我走在暮春溫暖的陽光裡,一陣微風拂過,樹上的落花正紛紛揚揚的落下,想來黛玉葬花,也正在這樣的季節裡吧。

心中酸楚,不知是為了黛玉,還是林奕含,又或是張愛玲,唯有輕輕默念了一段葬花吟中的句子,算作是以慰芳魂吧: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作者:亞比煞,自幼酷愛讀書,願以書為火,行過世間幽暗。豆瓣閱讀專欄《寫作的內觀》作者。當過記者,做過編導,時常遷徙,在中國大多數的城市居住過。也曾去以色列,巴勒斯坦,印度,俄羅斯等地旅行,希望在 40 歲前可以環遊世界,看遍荒漠,星空與雪原。

版權歸作者所有,豆瓣閱讀獲授權轉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來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527049/

//

 - 豆瓣閱讀電子書 - 

林奕含

豆瓣評分 9.8

全本定價¥28.99 ¥22.50 限時特價

林奕含(1991 - 2017),臺灣作家。出生於臺南,曾居臺北。夢想是一面寫小說,一面像大江健三郎所說的:從書呆子變成讀書人,再從讀書人變成知識分子。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向死而生的文學絕唱,打動萬千讀者的年度華語小說。

痛苦的際遇是如此難以分享,好險這個世界還有文學。

相關焦點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寫過程梳理及感想
    在簡體中文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扉頁上,印著「改編自真人真事」這七個字,如果之前讀過這本書,了解過這個故事,就會知道,這樣七個字的背後蘊藏著怎樣讓人心痛的力量。正如同這七個字一樣,《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林奕含的現實生活中有一定原型,那些人事,是林奕含構思《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個藝術世界的物質材料。也正是在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創傷,讓林奕含有了寫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個故事的欲望,或者說願望。
  • 林奕含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16年4月,林奕含與相戀三年的新竹(號稱「臺灣的矽谷」)科技新貴丈夫B結婚,定居於臺北。兩口子的愛情足跡踏遍各國,那些照片更是羨煞旁人。 2017年2月她的第一本長篇著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兩個多月內,書就刷了五版(後來更獲得臺灣Openbook年度好書獎、豆瓣讀書2017高分圖書特別提名等多個獎項)。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林奕含的首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扉頁寫著「改編自真人真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約莫4年的時光中慢慢底定,真正開始寫,卻是因為林奕含要結婚了。舉辦盛大的婚禮有違她的意願,一方面為了轉移注意力,一方面是下筆的感覺已經降臨,該是密集籌備婚禮的時刻,她反而密集寫作,每天寫上8小時甚至更多。「訂婚宴和婚宴的前一天晚上,我媽媽都以為我在睡美容覺。實際上我關著房間的燈,一個人悶在廁所裡用iPad,一指一指地流著眼淚寫著這個小說。」她說。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文字終究治癒不了你的痛……
    距臺灣作家林奕含逝世已經三年。然而大家對她的了解,不過是一個敢於撕開自己傷口的作家,一個試圖用文字來治癒自我、卻最終無法擺脫可怕夢魘的靈魂。不是所有的恨都能消解,不是所有的痛都能忘卻。房思琪日日夜夜忍受著煎熬,幾千個夜裡做著同樣一個噩夢,而罪犯卻依然在那,他也不會死。房思琪走過路邊,他補習班的招牌依然還在。在一般人的印象裡,性侵是一次性的偶然事件。這種傷害暴力而直接。可在一個13歲女孩尚且懵懂意識裡,性侵卻是伴隨了她的整個青春歲月。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編輯手記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勒口上印著作者的照片,下面有兩行冷冰冰的文字:林奕含1991-20172017年4月27日,我國臺灣作家林奕含在自己的公寓中自殺身亡,她此前被輔導教師誘姦的經歷和與部分據此寫就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也由此進入公眾視野。
  • 樂園的角色|《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獨像
    可讀完其中一本後,一陣不想再繼續閱讀的念頭卻反芻而上,我想,這應該就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帶給我的初嘗體驗了。在真正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作者林奕含和這部作品已有不少耳聞。從B站上新娘林奕含在新婚典禮上關於抑鬱症汙名化的致辭,關於這部作品的專訪,到up主書房連著廚房製作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與《洛麗塔》這關於誘姦一體兩面的兩部作品的專題視頻...房思琪在我心中已然有了模糊的樣貌,她光潔的臉蛋,她溫柔的聲音語調,她受折磨時精神恍惚的神情,樂曲在琴鍵上持續下落時,她提到毫無徵兆地在大雨滂沱的街道另一端被澆醒,那僅靠文字便可以感受到的痛苦。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文學辜負了她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根據自身經歷編寫的一本小說。這本書的讀者分為兩類人:很快的時間就讀完,因為不想再多一秒痛苦;擱置了很久,斷斷續續讀完,因為感到痛苦沒有辦法讀下去。我屬於後者。林奕含說,這不是一個關於女孩子被誘姦和強暴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這本小說也不是一本控訴的小說。誘姦和強暴都是既定存在的事實,他們竟然用文學來包裝自己。房思琪和劉怡婷多崇拜李老師啊,樓裡的鄰居排序都是把李老師排在第一。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個殘酷絕望的誘姦故事
    經過一連幾個月每天8小時的密集寫作,到了2017年2月,林奕含的處女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講述了一個少女愛上誘姦犯的故事,女主角房思琪13歲被補習班老師性侵,最終精神崩潰。而房思琪其實就是林奕含。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別讓「鮑某明」們傷害更多的「林奕含」
    在這個新聞讓很多人憤怒的同時,另一本同樣是講未成年性侵案的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豆瓣書單把這本書推到了圖書推薦榜第三位,我想,這也是聲援這個女孩的一種方式,提醒大家,悲劇不應重來。1天才少女與天才老師作為小說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向被讀者當成作者林奕含的自傳,或者說,某種程度上,房思琪就上林奕含,林奕含就是房思琪。
  • 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作者林奕含,匆匆一生如流星劃落人間!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本特別的書,首先它是關於性侵兒童和家暴的一部書,還有它的作者,是年僅26歲就自殺身亡的林奕含。更特別的是,這本書改編自真人真事,就是書的內容源自林奕含的親身經歷。不得不說,林奕含在2017年自殺時,年僅26歲,這是何其的錐心刺痛,才會有這樣的慘局。
  • 林奕含:不是我選擇書寫它,而是它找到了我
    昨天4月27日,是臺灣作家林奕含去世三周年。談起林奕含,大多數人都很難快速反應想起來是她,但是一旦說起那本基於她親身經歷以第三人稱書寫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那麼大家就會想起那一個可憐無助曾經被光明遺忘的女孩子。說起林奕含的一生,著實讓人唏噓。
  • 26歲才女作家林奕含講述自己遭受「補教名師」性侵經歷後,選擇自殺結束.|《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之「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
    26歲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將自己遭受語文補教名師性侵的親身經歷,通過「心理投射」的方式撰寫成《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小說,在4月的某天,一代才女作家林奕含用選擇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花期」。林父林母就網友們瘋狂人肉的「補教名師」做了聲明,書中的這位親手老師就是當年林奕含的語文補教名師陳星。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你聽見少女的哭聲了嗎?
    確實翻開這本書之前,題目可能會誤導讀者,讓讀者以為這是一本描繪少女心事和美好初戀的通俗小說,或者是那種隨處可見的言情讀物。但這本書講的是我從來沒有度過的「初戀」故事,也是我最不願意督導的「言情」故事。翻開書,讀者首先會被作者林奕含的筆墨才華所折服,整個故事讓人無法呼吸。漂亮的文字背後有張牙舞爪的惡狼。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以血為墨書寫的小說經典
    房思琪陷落在紀德、波德萊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裡。文字推著李國華和房思琪陷入糾纏,走向深淵,文字在他們的生命裡打下烙印,他們的命運又仿佛被文字詛咒。李國華盯著站在整飭的書櫃前的房思琪,確認了下一場的狩獵對象;房思琪在國文補習班上生出了對李國華的仰慕;甚至連誘姦都發生在輔導作文的課堂上。在你來我往之間,文字成了李國華粉飾太平的工具,也成了房思琪「愛」上老師的毒藥。
  • 林奕含的初戀樂園
    最近幾周,臺灣人都在讀一本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書。這本小說自2月份出版以來,已經多次賣到缺貨。4月27日,被抑鬱症折磨多年的書作者林奕含在家中上吊自殺。她生前曾說過「寫出這個故事和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因為書的開頭寫著「改編自真人真事」,許多人曾問她,房思琪的原型是不是她自己。她停頓了幾秒,說「很抱歉,不是我」。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林奕含的父母林炳煌醫師、賴嘉芳夫人知悉林奕含自殺消息後相當難過,透過通訊軟體發表對外聲明。聲明指出,林奕含的痛苦來自於過去一段遭誘姦的往事,這些事情都寫在她的著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之所以出版就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如此憾事。聲明全文如下:  各位好友:  謝謝大家的不舍....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
    幾年前看過採訪林奕含的文章和視頻,就是穿粉紅色衣服,近十分鐘的精簡版,原來拍完那個採訪好像九天後她就自殺了,那麼推斷一下,我看到介紹的文章就是她剛自殺的時候……我邊看書,邊去把採訪視頻完整版看了。哎……合理化就是,我們用「充分的理由」來對事情做出解釋,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不安的可能性。將不可接受的事情變為可接受的。
  • 8月7日線上直播(內含福利)|| 邀您共讀向死而生的文學絕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磨音#第24期嘉賓是磨鐵文治工作室主編魏強,資源編輯,愛書人,策劃出版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夢幻花》《坡道上的家》等優秀文學圖書獲得諸多獎項和好評,受到市場和讀者的歡迎。下期將為我們帶來主題為「讓光亮照進現實——主編魏強邀您共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精裝紀念版)」的語音直播。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未完待續
    留下一部日後引發巨大社會關注的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想從這個姑娘本身談她。這是個極度優秀的姑娘。林奕含出生於1991年,曾經在學測裡拿到了滿級分,是臺南女中唯一一個拿到滿級學分的才女。曾經在2009年考上過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但入讀兩周後就因為抑鬱症惡化而休學。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我們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撰文 | 劉亞光三年前的今天,2017年4月27日,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為不堪抑鬱症的折磨在家中自縊身亡,留下一部日後引發巨大社會關注的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在為此書寫的推薦語中稱,閱讀這本書可能是閱讀一份「記錄」,也可能是閱讀一份「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