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進酒》紅樓夢《葬花詞》,閩南語版是這樣的(視頻)

2021-02-23 海絲商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昨日,到南安豐州進行文化交流的臺灣學者蔡金安,用閩南語即興吟唱了一首《將進酒》,歌聲抑揚頓挫、鏗鏘有力。

    十年來,蔡金安經常往返臺灣和大陸,用閩南語吟唱的方式,當起了兩岸閩南語交流的「信鴿」。

        頭戴草帽、吟唱詩詞聲音洪亮……昨日,記者見到了這位飽含古風古韻、精神抖擻的六旬老人。

  當記者問及為何要推廣閩南語時,蔡金安打開了話匣子。

  「這源於我對閩南語的熱愛,十幾年前,在偶然機會中,接觸到由黃勁連等推動的臺語文學營,被閩南語文學細膩、豐沛的感情所感動,從此就『愛』上了閩南語。」蔡金安告訴記者,這一「鑽」進去就一發不可收拾,他開始大力推動閩南語,出版教科書、文學書籍、雜誌,更聘任多位學者為顧問,編出一套完善的語言教材,並熱衷於用古調吟唱閩南語詩詞。

  「在臺灣,閩南語真正走進了課堂,成為學生的選修課,而在大陸,隨著普通話的普及,閩南語逐漸式微,出現鄉音難覓的囧狀。」他告訴記者,到大陸後,他發現人們普遍的交流方式是普通話,很多父母為讓孩子融入大環境,刻意不說方言,閩南語逐漸被年輕一代淡忘。

  2007年,蔡金安開始到廈門等地推廣閩南語。「我就在海峽兩岸奔走,傳授閩南語古詩詞吟唱,帶來臺灣推廣閩南語的經驗。」蔡金安告訴記者,閩南語是泉臺共同的語言,這樣的交流更能增進兩岸的文化認同感。

        多年來,蔡金安先是創作了500多首閩南兒歌,後來又收集了唐詩300首,依平仄、押韻等進行編曲,唐詩優美的文字與閩南語動聽的旋律相結合,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聽覺效果。如今他創造的「蔡氏吟誦法」在兩岸頗有名氣,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2008年,在蔡金安不斷奔走和牽線搭橋下,首屆由兩岸合辦的廈門市閩南文化夏令營開營,來自海峽兩岸的閩南文化專家輪番上陣授課,除了教授閩南語,還講授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南語歌曲的創作、臺灣閩南語文學、閩南語古詩吟唱、閩南民俗等。

  「如今,閩南語即將走進100多所學校,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蔡金安告訴記者,2015年,他曾到泉州一中、培元中學、泉州五中、泉州七中等學校巡迴傳授閩南語古詩詞吟唱,反響熱烈。

  他表示,閩南語是閩南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接下來他將深入南安等地傳播閩南語,與當地閩南文化學者多交流、學習,共同推動閩南語走進課堂,營造濃厚的閩南語學習氛圍。

        據了解,中國古詩詞吟唱在唐宋時期達到高峰,當時吟唱所用的語言是中國的「古漢語」,而「閩南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用閩南語吟唱古詩詞,還原了千年前祖先吟詩的情景。

  「閩南語音域甚廣,有七聲八調,本身就是音樂性的語言,用吟唱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對詩詞的記憶,而且吟唱過程中有美的享受。」蔡金安介紹,用普通話讀詩頗為單調,但用閩南語吟誦,能將詩詞的抑揚頓挫演繹得淋漓盡致。

  「很多古詩詞,用普通話念不押韻,但用閩南語讀起來就押韻了。吟唱古詩詞可以有很多種曲調,如《長幹行》是宜蘭酒令,《春曉》是鹿港調,《朝發白帝城》是天籟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歌仔戲調……」蔡金安告訴記者,閩南語吟唱是閩南地區傳承詩詞文化的傳統方式。

  「如今我正在兩岸搜集膾炙人口的吟誦『古調』,希望通過重拾這些古老的吟誦方式,對其歸納、整理、研究,共同推動閩南語文化研究。」蔡金安表示,他希望聯合大陸閩南語學者,共同推進閩南語詩詞吟唱非遺申請工作。

  在採訪中,蔡金安也對南安著名的「貴峰詩社」讚賞有加。

  「我對南安貴峰詩社早有耳聞,聽聞在貴峰王氏家族,上到花甲老人下至懵懂孩童,都能隨口吟誦出自己所熟知的詩詞,為世人展現了『野老牧童隨口唱,俗言俚語盡詩聲』的盛況。」蔡金安告訴記者,貴峰詩社古詩詞吟誦是「新調」,他吟唱的是「古調」,兩者在讀音上略有不同,但各有千秋、風格相近。

  「期待有一天能和貴峰詩社的『大咖』切磋,增進彼此的了解。」蔡金安說。

記者 賴香珠 李想 文/圖

通訊員 陳志彬 傅丹陽

編輯 傅少濱 王君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李白《將進酒》
    可是啊,我們今天說這句詩好,又不僅僅是因為它代表了李白的豪情,更因為它也代表了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都會有的一種精神嚮往。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將進酒》,但是也會自然而然地說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也激勵別人,因為這句話太有震撼力了。
  • 課本中的《將進酒》被改過,寫下原文的李白,才是那個真實的李白
    《將進酒》是李白經典的古風代表作,其中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盡顯詩人狂傲本色。因為當中蘊含的「正能量」,歷來為人傳誦稱道。但是,隨著這首詩的「敦煌古本」在網絡走紅,網友們發現:這一句充滿「正能量」的詩,有可能並不是李白所寫,並且取代它的還是一句令人灰心喪氣的「天生吾徒有俊才」。新、舊兩人版《將進酒》,不但詩句不盡相同,連詩的標題都不一樣。
  • 《將進酒》李白的豪情與落寞
    李白也是零零後,據說也是皇族,李白的名字還是自己取得,自己都已經到了七歲,還沒有正式名字,父母也會詩情畫意,有一天在家裡花園,父親念了兩句詩,母親念了一句,還剩下一句,李白明白了父母的意思,直接走到一株李樹面前來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樹白;父母皆認為自己的兒子優秀,於是,去除中間,用著頭尾,李白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從此,就成為了中國詩詞的豐碑。
  • 李白:將進酒|葉嘉瑩吟誦
    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①!             岑夫子,丹邱生③,將進酒④,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⑤,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⑥,鬥酒十千恣歡謔⑦。
  • 齊芳朗誦 | 李白《將進酒》
    一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後,漫遊梁、宋,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相會時所作。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後,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詩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
  • 朗誦:李白《將進酒》
    將進酒作者:李白誦讀:閃亮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前言】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本詩為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詩由黃河起興,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蕩,不易把握。
  • 李白的《將進酒》唐版曝光,原文更是狂上了天,看後才知道背錯了
    但是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李白想要的,隨後就有了上文說的「賜金放還」事件。時光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已經過了八年,這一日李白與好友岑勳和道友丹丘生相聚暢飲,越聊越投機,在酒意高漲的時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豪情,寫下了驚世駭俗的千古名篇《將進酒》,下面我們一起來品讀:
  • 李白很忙,一首《將進酒》成現代勸酒歌
    聯想到唐朝詩人李白那首《將進酒》中描寫的朋友喝酒境況,來了靈感將《將進酒》譜上流行曲,作為現代人聚餐時的勸酒歌。這樣,即能輕鬆背誦古詩詞,又能欣賞古風,自覺是一個好想法。根據李白的豪放、浪漫、大俠性格,和他可能操的地方方言推測,李白在創作《將進酒》時的吟詩節奏應該是比較快的,這樣才符合李白的「酒仙」性格和生活習慣,因此,《將進酒杯莫停,乾杯》的譜曲節奏也比較快。
  • 課本中的《將進酒》被改過,李白原文不僅不狂,反而有些心灰意冷
    《將進酒》是李白經典的古風代表作,其中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盡顯詩人狂傲本色。因為當中蘊含的「正能量」,歷來為人傳誦稱道。    新、舊兩人版《將進酒》,不但詩句不盡相同,連詩的標題都不一樣。  古本《將進酒》名為《惜罇空》。  這一首被網友們評為「狂炸天」的古本《將進酒》,究竟和現行版有哪些不同呢?
  • 唐詩78《將進酒》 (李白)
    《唐詩三百首》【第四卷:七言樂府】9.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但是,昂揚奮發的時代精神壓倒了個人的悲哀,加之李白自信狂放的謫仙氣質,悲最終會倒向了樂與歡:烹羊宰牛且為樂,鬥酒十千恣歡謔。李白是幸運的,他生活在一個自由開放的時代;李白又是不幸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讓偉大的李白在這樣偉大的時代產生了偉大的悲哀! 萬古之愁不僅僅是李白的愁,更是古往今來無數文人的愁,但是能像李白這樣以美酒狂歡又能以美酒同銷萬古愁的又有幾人呢?
  • 經典誦讀:《將進酒》李白
    將進酒作者:李白誦讀:閃亮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前言】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李白在《將進酒》一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 李白《將進酒》賞析
    李白《將進酒》賞析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注釋⑴將進酒:屬漢樂府舊題。將(qiāng):請。將進酒選自《李太白全集》。這首大約作於天寶十一年(752)。
  • 夜溫《將進酒》:詩中神曲、酒中仙歌——卻是人間李白
    「詩仙」李白的飲酒詩眾多,《將進酒》便是其中才氣千古無雙的一首,這首「神作」背後,李白所展現出來的豪情和頹廢並存、積極與消極相交的矛盾,導致其意義和形象一直以來為千古讀者所爭議。在《將進酒》這一腔豪情中,又夾雜大寂寞、大愁苦、大悲傷,無疑讓我們觸摸到哪個更真實、更多維的李白,也讓我們每當美酒在杯中,就能望見生活那夾雜豪放和悲傷的複雜真相。
  • 敦煌版「將進酒」和宋版相比哪個更狂?六處改動,一處比一處狂
    唐詩宋詞元曲,詩是唐朝的詩,詞是宋朝的詞,唐詩代表人物李白,他的的詩可以代表唐詩的高度。前段時間熱播劇《慶餘年》,範閒醉酒高歌《將進酒》,引得人們紛紛鼓掌。《將進酒》是詩人李白所作,但其流傳下來有幾個版本,一個是課本中的《將進酒》,另一個是隨著敦煌文物流落在海外敦煌版本。
  • 李白最經典的歌行體《將進酒》,你還記得哪句?
    歌行體在盛唐時期發展至最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都創作有大量的歌行體。如李白的《將進酒》、《蜀道難》等;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李白著名的《將進酒》這一歌行體詩歌。將進酒唐代·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李白名詩「將進酒」中的「高堂」指的是什麼?
    李白名詩《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有人認為其中的「高堂」是指父母。小編以為,這是不對的。這個「高堂」,是「高敞的廳堂」、「高大的殿堂」的意思。唐詩中,「高堂」是有借指父母的用法。例如: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
  • 李白名作《將進酒》被警方改成"自首詞" 微博瘋傳
    看起來,這像李白那首著名的《將進酒》?但怎麼會都是勸人自首的言辭?這是這幾天,新浪微博上被廣泛轉載的《將進酒》體勸誡自首書。  「消顧慮,除僥倖,來自首,君莫停。」、「改過自新換自由,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朗朗上口的勸詞都是寫給那些四處逃亡的逃犯看的。  這麼有才的勸誡是什麼人寫出來的?記者發現,它最初來自金華公安的官方微博。
  • 李白的將進酒竟然是一首勸酒歌。您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李白,中國唐朝偉大的詩人。全世界對詩人都有一個非常統一的分類方式:一個就是著名的詩人一個就是偉大的詩人,而剛好李白就是在偉大的詩人之列。李白詩寫的好是眾所周知的,李白喜歡喝酒也是眾所周知的。而這首詩剛好把李白的詩寫的好和喜歡喝酒的愛好結合在了一起,這首詩是什麼呢?
  • 黛玉《葬花詞》鑑賞
    獨自到開滿桃花李花的山坡上,哭出了這首紅顏薄命之詩…這認識,是將大海當作了池塘,將西府海棠看成了小草,與曹雪芹原意差之千裡,是《紅樓夢》鑑賞特別遺憾的現象之一。第一,《紅樓夢》全書就是用秦始皇秦二世象徵雍正。前面曾引用過《秦本紀》裡一句話:「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玄鳥即燕子。秦氏家族第一代男人就是燕子後代,秦始皇當然也不例外。就這樣,燕子成為秦始皇最原始、最本質的標誌,類似基因,無從更改。曹雪芹用秦始皇比雍正,以燕子暗指雍正即順理成章。第二,雍正在書中的一個重要替身就是賈雨村。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的詩中有這樣的一首名篇:《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這個人,跟其他的才子還不太一樣,歷史上大多數的才子,基本都是後來才出名的,但是李白,在25歲的時候開始週遊天下,他的名聲就開始慢慢大震天下了。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