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影視城繁榮,影視行業虛胖

2021-01-08 donews

文/ DoNews 翟子瑤
責編/ 楊博丞

橫店,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你可以在這裡領略到近千年的文化歷史,從唐朝到清朝,你幾乎可以在這裡將他們盡收眼底,這或許也是它被稱之為「橫國」的原因之一。

今年初,疫情來襲,橫店受影響不得不停擺,在這期間,大小劇組也相繼停工,影視業陷入停滯狀態。

而疫情過後,橫店也成為全國復工復產最早的城市。從3月份開始,就有春節前因為疫情滯留在橫店的劇組零星進入影城拍戲。但即便是在疫情已經大大好轉的今天,橫店影視城內的劇組依然不像從前那樣「盛世」。

越來越多的劇組選擇撤離橫店,他們大多是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劇組,在他們撤離的同時,一些小劇組乃至於網紅劇組開始進駐橫店拍攝。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全國各地的影視城還尚未完全開放,橫店的體系設施配套的服務是全國最佳完善的影視城。

在這裡,群演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主要對象,但他們的收入也並非像外界傳言的500元/天,在價格上,均有各自的分級和規定。

而處於兩線之外,中部以上的演員卻面臨借不到戲的局面。一些影視製作公司雖然今年因為影視城的火爆,訂單量業務量增多,但卻因劇組剋扣成本,自己的收入以及總營業額相比往年並沒有增加多少。

橫店開始被「拋棄」,但也開始被「追捧」。

一、出走北京,轉移橫店

橫店的房租成本比北京低了十倍。

兩年前,蟋蟀電影把公司從北京的宋莊轉移到了橫店。來到橫店之前,鍾未溪和楊帥在北京學習工作生活了17年。

他們兩人在大學前就來北京準備藝考,後來考入中央美院,畢業後進入了陳凱歌的劇組,《趙氏孤兒》是他們第一部參與創作的影片。四年後,鍾未溪和楊帥離開劇組開始創業。

離開劇組前鍾未溪和楊帥也曾糾結過,甚至周圍的朋友都覺得他們瘋了,這麼好的平臺和劇組,多少人想進去,而他們卻要離開。

蟋蟀電影是鍾未溪和楊帥的「孩子」。當時,數字電影、微電影開始興起,他們不在劇組拍戲時,也會接一些廣告和微電影,這讓他們有了更多的創作欲。而在劇組,固然平臺、資源各方面都好,也可以學到東西,但他們依然希望可以有按照自己想法拍攝的電影。

內心經過掙扎後,他們決定在北京宋莊開設自己的工作室,主要拍廣告片以及網絡電影。而當時,網絡電影也並沒有被行業認可,並不如流。就這樣,鍾未溪和楊帥在宋莊開起了工作室。

2015年,蟋蟀視覺工作室成立,《倩女幽魂》、《鬼吹燈》、《齊天大聖》、《東海人魚傳》等頭部作品都是蟋蟀視覺工作室承接的美術指導。

兩到三年的時間裡,在蟋蟀電影業務裡,一方面來自院線電影的美術製作,另一方面來自網絡電影的美術製作。他們有自己的專業和工作背景做背書 ,找上來的自然是頭部的網絡電影。

如今,蟋蟀電影已經從美術指導+視覺特效轉向電影的全程製作,《東渡降魔》,《封神》是目前蟋蟀電影的代表作。

公司主體搬到橫店後,蟋蟀電影為所有員工提供了食宿。他們在橫店租下了一棟六層的獨棟,包括員工宿舍、辦公區及公司日常娛樂轟趴館。這樣的佔地面積和公司條件或許是在北京開公司都不敢想的配置。

但鍾未溪和楊帥每月還是至少去一次北京,他們也在北京保留了辦公地點。北京的圈子還在,更多的是回北京約朋友聊天喝茶、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更多戰略層面和頂層設計的工作,依然發生在北京。

類似的,做電影實體特效的公司天啟天吳創始人楊柳也把公司從北京轉移到了橫店。

在今年疫情中,他不僅是影視公司的見證者,更是作為湖北人的親歷者。 4月份,歷經各種關卡回橫店時,外地人看到湖北拍照的車都會排斥,甚至躲著他走。 無奈之下,他把湖北拍照的車賣了,換了一輛浙江牌照的車。

彼時,他的公司已經在橫店開工一個多月。從3月份開始,已經陸續有影視公司找來做實體特效。積壓了幾個月的影視作品,導致今年下半年需求量增多,但整體營業額卻與往年持平。「雖然業務量增多了,但現在影視公司在各種縮減成本,實體特效是影視作品最容易減少預算的一環。」楊柳無奈地說。

在一部電影的實體特效部分,有的電影為了節省成本,懸疑類、兇殺案現場關於屍體的部分可以用字幕代替,省去了做實體特效的環節。還有的作品會對這類場景做模糊處理。再有的影視作品為了省成本會用相對廉價的產品物料做「人臉、人皮」等輔助電影場景的實體特效。這是常用的降低實體特效預算的方式。

「壓縮成本後,視覺效果與影片質量下降,對公司品牌有什麼影響?」

「有的公司如果要求過分,我們會在做完效果後,要求把我們公司的名字去掉。有的甚至會用衛生紙以及顏料塗抹做實體特效。」遇到類似這樣過分的需求,楊柳會選擇拒絕。

面對現實與理想,有時候楊柳需要選擇先讓公司盈利。「北京畢竟是影視文化資源中心,大多數人學習還是會選擇北京。從每期3萬元左右的培訓費來看,也更符合北京的消費水平。」楊柳並沒有完全離開北京,公司關於實體特效培訓班依然設在北京。

「起初公司設在北京,但每年各地出差拍戲,真正在北京的時間可能只佔到30%左右,在橫店拍戲的時間有一半以上。」跟楊柳一樣,眾樂樂影視創始人林珍釗也把公司轉移到了橫店,平時圈內在北京見不到的朋友反而在橫店拍戲的時候會遇到。

對於搬離北京,很多影視創業者覺得,當影視圈子建立起來後,公司是否在北京也就不重要了,當工作上有需求時,圈內的朋友不一定都在北京見面。

二、橫店的北京影視圈

做導演和美術特效的鐘未溪、楊帥、導演林珍釗和做美術特效的楊柳,他們在橫店有一個共同的據點——俄羅斯公館。

「我就是個賣咖啡的。」

雲龍靠在咖啡座椅上,一口雪茄一口功夫茶,瀰漫在茶與雪茄的氣氛裡,他的微信時不時有新消息進來。晚上十點前後,一些朋友要來他的咖啡廳喝茶聊天。閒聊間隙,他也在幫我們聯繫其他影視公司。

我們感受到,雲龍在這裡好似百事通,想聯繫誰他都能幫忙找到,但他卻稱自己是個賣咖啡的,圈裡人都叫他「雲龍老師」。

晚上十點後,正是這間咖啡廳熱鬧的時候。投資人、製片人、導演等在橫店拍戲的劇組都會聚集在這裡聊天,楊柳調侃道:「雲龍老師的咖啡廳是橫店影視城影視行業的情報中心。幾乎在橫店影視城在拍的戲他都知道。」

雲龍是個土生土長的橫店人,伴隨著橫店成長,也見證了橫店三十年以來的變化。聊起橫店,言談之間無不流露出他對橫店的感情。「橫店從影視小鎮發展為旅遊影視小鎮,後期要發展規劃成休閒度假影視小鎮。復工復產後,橫店作為第一個解禁開放的影視城,領導們付出了很多。」

對於劇組過於飽和的扎堆在影視城發生的負面時,他依然對影視城充滿了理解。雖然有劇組抱怨因為劇組太多,住宿等問題經常不能夠被完善滿足,但這裡出現的劇組卻在一天天增多,相比於往年的拍戲高峰期,約拍更加緊張擁擠。

三、院線電影遠離、網絡電影扎堆

橫店影視城逐漸成為網生內容的天下。

「DoNews」發現,目前在橫店影視城所拍攝的劇作中,網絡電影佔了近三分之二的比例,還有一部分是網劇。

我們也了解到部分院線電影的取景場地,有些影片是在廈門完成拍攝。有北京影視公司員工說,「橫店的場景被用的太多了,劇組在尋找新的場景。」

「現在很多院線導演為了更逼真的熒幕呈現效果,會選擇真實的拍攝場地或者劇組自己搭建新冊場景,無論是投資方還是劇組都會支持。」另有橫店影視城的公司告訴「DoNews」。

院線電影成本高、預算多,導演有更多要求,希望拍出獨一無二的場景等原因,這幾年不少大製作的院線電影會選擇其它地方取景拍攝,這成為院線電影很少在橫店取景的主要原因。

而網生內容內容這幾年一直在野蠻生長,無論是網劇還是網絡電影,古裝奇幻題材更加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橫店影視城更加全面的拍攝場景、完善的體系、公開透明的報價規則等,成為網劇和網絡電影劇組的首選。

這也成了越來越多網絡電影製作公司轉移到橫店的原因,無論是拍攝製作還是對接物料,執行層面更加方便高效。

四、價格不一

另外,橫店影視城是復工復產最早的拍攝基地,其他地方的影視城在拍攝場景或者開放度上遠不及橫店方便。因此,越來越多的劇組集中在橫店拍,出現大小劇組約拍場地緊張的局面。

大部分劇組會因為場地原因壓縮拍攝周期,他們會把拍攝時間儘量縮短,這導致劇組工作人員強度增加。另外,劇組在住宿等方面也會遇到協調不開的問題,這是小劇組比較普遍的問題。

「現在橫店無論是拍攝場地還是住宿都很緊張,他們會優先給劇組安排集團旗下的酒店,為了住滿集團酒店便會把劇組分散開。我們50人左右的劇組被分散安排在了5個不同的酒店內,給我們的溝通協調帶來了更大的成本。」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製片人告訴我們,如果從劇組角度考慮,其他協議酒店或者快捷酒店為什麼不能安排入住?這顯然引起了他的不滿。

對此,橫店影視城官方解釋為:「橫店影視城早已形成了完備的體系,場景約拍、住宿、演員溝通等,有固定的產業鏈。影視城很難為了今年特殊的住宿緊張問題臨時作出調整。」

當天早上6點左右,我們在酒店見到了這個劇組。他們剛剛結束影視城6點的開機儀式返回酒店補覺。「我們的生活製片為了協調劇組的住宿等問題,連著兩天只睡了一個半小時。現在終於有時間可以睡會兒。」製片人心疼地說道。

此時,生活製片早已倒頭大睡。為了辦公方便,酒店既是休息的地方,也是辦公間,更有不少長期駐紮橫店拍戲的影視公司把工作室開在了酒店。

五、群演高價的真相

「500元一天的群演、橫店影視城群演緊缺,價格忽高……」

自橫店影視城復工以來,除了場景約拍緊張外,關於群演的緊缺的消息也隨之而來,但真如外界所傳那麼搶手?

我們在走訪中了解到,由於在橫店影視城拍攝的劇組比往常高峰期還多,因而在拍戲過程中,會有臨時場景需要大量群演的情況,但影視城在安排演員時調配不足,就會發生群演不夠用的情況。

林珍釗也在拍戲中遇到了群演不夠的情況,需要橫店影視城幫忙協調預約。也有劇組員工告訴「DoNews」,「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會利用拍攝場景角度以及後期製作的方式讓場面中的演員看起來很多,畢竟這種場面一閃而過,群演臨時不夠用,也會用技術操作來彌補。」

群演出現不夠用的情況是事實,但並沒有外界所傳那麼誇張。另外,群演的出演費用在影視城也有明確的規定,不會出現私自上調的情況。而是群演中也會根據片子場景需要有不同的價格等級劃分。

橫店影視城中一位獨立副導演告訴我們,在群演中一般只是在人群中或者大場面戲中充當人數的,依然是100元。當群演需要有下跪場景或者充當屍體時,會在100的基礎上有相應補貼,遇到高溫天氣也會有高溫補貼等。

群演中的特約演員也有不同價位,大特約、小特約根據片中臺詞以及表演技能或者明星替身等戲份,有500元、800元、1000元、以及上千元的價格區間。站在男、女主旁邊的群演,鏡頭會拍到或有特寫鏡頭的群演稱為前景,這種價格相對高一些,在200-500元不等。

有特約群演告訴我們,「其實群演並沒有外界宣傳的那麼缺,至少從我的感受來看,我並不覺得缺群演。」

針對這一現象,影視城人員解釋稱,「這種尷尬局面會發生在某些大特約身上,因為他們到了一定級別,小戲不接,但對劇組來說,對於大特約的需求並沒有那麼高。還是建議這些大特約可以稍微放下身段,接一些看起來不那麼大的通告。」

六、三四線演員有的「吃不上飯」

不止特約演員遇到接通告的尷尬,部分二三線左右的影視演員也在今年的影視環境中遇到了類似的窘境。

據了解,對於三線左右的演員來說,他們希望拼命擠進一線,同時不想降維接拍網絡電影以及戲份角色較小的戲份。在影視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導致電影數量整體減少,處在金字塔間的一線演員並無影響,四五線的演員照樣可以接一些小角色或者網絡電影角色,而不上不下的演員就會很尷尬。甚至有劇組的演員統籌說,很多演員接不到合適的戲,甚至「吃不上飯」。

「Action!」

「聽到片場這個聲音我就感到興奮。」 一位在橫店拍戲的演員王焱說。今年已經拍了三部戲的王焱,有大IP網劇,有院線電影,也有接拍網絡電影。他的心態很好。「我理想的狀態就是大家看著我眼熟,但不知道我是誰。」

在金華泗塘影視基地見到王焱時,他正在拍一部戰爭題材的戲,在山上的一個山洞中,他的衣服已經穿了20多天。「這身衣服從穿上那天起不能洗不能換,戰爭題材本身衣服就要顯舊顯髒。每天拍完回酒店裡面的衣服都要換掉,但白天拍戲依然要穿著這件衣服。」

此時,洞外下著大雨,幾層衣服時不時會被洞裡漏下的雨水打溼。旁邊的道具箱放著幾個裝在袋子裡的饅頭,箱子與袋子上的雨水依稀可見。

「這已經是我們拍戲中最舒服的幾天了。」王焱說,在此之前,橫店已連續半個多月沒下雨了,40多度的天氣在室外拍戲,也有工作人員因為中暑以及工作強度大而被送到醫院。

自從橫店影視城復工以來,王焱已經拍了三部戲,連軸三個多月的工作已經讓他超負荷運轉。不過好在他的戲即將殺青,他準備休幾天假,再看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七、在影視城拍戲的網紅

2月份,一個劇組也沒有,影視城空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

「平時熱鬧的影視疫情期間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出去買菜都覺得嚇人。」疫情期間的影視城仿佛空城一般,這讓「橫店西門吹雪」的總策劃王會亞極不適應。

抖音帳號「橫店西門吹雪」,通過拍攝片場花絮、揭秘橫店劇組的拍攝過程和道具、演員之間的拍攝失誤等視頻在疫情期間在抖音突然走紅,半年多的時間,現在已有699.5萬粉絲。

去年12月底,有演員給王會亞發了一個劇組拍攝花絮的短視頻,這讓王會亞覺得片場花絮很有意思,並且他觀察到在各平臺的短視頻帳號中,還沒有人做記錄、拍攝、揭秘片場短視頻的內容。

「我的抖音帳號最早只有43個粉絲,發過一條橫店影視城的花絮後,漲了幾百個,我當時覺得這個類型的視頻可以做。」王會亞說。

藉助橫店影視城的內容資源和拍攝便利性,他決定一試。在第二條發了一個拍戲花絮後,粉絲更多了,這讓王會亞確定了以片場拍戲花絮為內容主體的發展路徑,僅一個月時間,「橫店西門吹雪」的粉絲便漲到50萬。

從2019年12月底開始,組建團隊時,他就想好了人設,又高又帥的攝影師、負責搞笑的演員和道具。「我們做短視頻比影視都難,拍攝、演繹、剪輯都不難,難的是怎麼在10秒的短視頻時間裡,讓劇情反轉反轉再反轉?」王會亞說道。

相比於演戲,短視頻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展現出搞笑、造梗、抖包袱反轉的劇情,這是西門吹雪團隊長期面臨的最大難題。

「你們如何保證源源不斷的素材來源和持久的創作力?」

「團隊會有想不出梗的時候,這時候我會說,有什麼想不出來的,舞臺來源於生活,生活的一切都屬於舞臺,我們的素材也是源源不斷。」

王會亞坦言,越往後素材越難想,因為觀眾的要求也會逐漸提高,需要更意想不到的爆發和梗來刺激觀眾。他經常一個鏡頭自己否定四五十個,首先要逗笑自己,再逗笑9個人的內容團隊,才有可能逗笑粉絲。

八、 虛胖的影視圈

面對今年下半年網絡電影行業的發展,雲龍也提出了擔憂,在扎堆上映的情況下,三大平臺(愛優騰)可以「吃下去」多少,用戶的注意力怎麼分配,網絡電影又該如何分帳,隨之而來的是投資人的投資回報率有多少?

把上述邏輯捋清之後,投資成本與投資回報率的不確定性,也讓投資人收緊了錢袋子,他們變得更加謹慎。

「真正賺錢的網絡電影只有20%,剩下的都是炮灰。今年投了五部商業元素比較強的片子,有很多人以為我是為情懷投資片子,但這是一個誤區,太多人被情懷所困,我認為,商業元素應該與情懷融合的。」雲龍談道。

面對影視行業的不確定性,投資人也有在拍攝前後以及拍攝過程中撤資的情況。我們看到的是橫店影視城在今年下半年出現「擠爆」的現象,除了影視行業逐步恢復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它影視城的開放不完全以及多數電影拍攝延遲的原因。

北京視覺焦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導演嶽鵬在橫店拍攝網絡電影《火神》,這是一部改變自天下霸唱小說的電影。20天左右的拍攝周期對於網絡電影來說,算得上「大戲」。但在這幾年的影視環境下公司也不好過。今年的疫情更是讓公司雪上加霜。

《火神》劇組導演嶽鵬告訴「DoNews」,公司今年也在裁員。「我都沒有明說,工資發不出來了,跟了我多年的兄弟自動離職了。」

「有發補償嗎?」

「兄弟們理解,知道公司的難處,有的找到了其他公司,有的轉行,這一行有的時候是江湖感情,大家當時都沒計較那麼多。我心裡也很難受。」該導演說道。

九、橫店是個鎮

對於大多數橫店之外去橫店旅遊的人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橫店是個鎮。

在橫店打車的過程中, 無論去哪,只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橫店影視城的計程車是兩到三排的商務車型。計程車司機說,「這是橫店影視城的計程車,更多的是用來接送遊客,組團或者散客,可以接到更多單。」

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城鎮,橫店的發展離不開現今80多歲的徐文榮,橫店人習慣叫他徐老爺子,和眾多浙商一樣,徐文榮的人生也為時代所造化。

徐文榮出生在解放前的一個貧苦家庭,僅小學文化,他對政治動蕩的影響記憶猶新,1974年,徐文榮開始創辦人生的第一家企業橫店絲廠。日後,他陸續辦過的工廠有好幾百家,這其中許多工廠後來陸續關掉、垮掉、或者並轉。在其自傳中,他如是總結其一生:「苦難童年、風雨青年、奮鬥中年、成功老年、傷感暮年。」

1996年,他在北京參加會議時發現,很多電影在拍攝過程中找不到拍攝場地,回到橫店後,他便萌生了要在橫店開闢影視城的想法。

從1996年謝晉在此拍攝《鴉片戰爭》開始,這座面積只有116平方千米的小鎮慢慢發展成全國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如今,全國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電視劇、三分之二的古裝劇在這裡拍攝。

半夜兩點左右,橫店影視城還沒有進入夢鄉,在萬盛街上依然有很多小吃店和超市燈火通明,同樣,在影視城裡,很多影視人依然在堅持夢想,熬夜趕戲。

林珍釗的新片由於下午的大雨影響了拍攝進程,他們連夜拍戲預計在凌晨4:30殺青;鍾未溪和楊帥也經常因凌晨突如其來的靈感討論劇本;楊柳在工作室雕刻實體特效時常到深更半夜,逼真道具在他手裡就像把玩一個普通的物件;王焱的拍攝時間也很緊張,有時連續20多個小時無法休息。

在橫店,像他們這樣的從業者還有很多,而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實,對於這裡來說,無論是鎮還是影城,都是影視夢開始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冬去春來,影視復甦——辛凱探班橫店影視城
    今年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本處於艱難調整的影視行業再遭重創,影視拍攝場景關閉、劇組停拍、群眾演員停工、服化道置景等拍攝配套服務企業和電影院停業,新項目推進困難及其他系列連鎖反應。作為全國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影視城一直被看做是影視行業的風向標。
  • 中國好萊塢 — 橫店影視城介紹及「橫店影視城+」的戰略與實踐
    2014年,橫店影視城的旅遊年接待達到1375萬人次,巨大的客源流量形成了巨大的市場,如何更好地利用如此龐大的流量,如何創造更大的流量,成為橫店影視城在發展中的新課題。「網際網路+」概念的提出讓人們看到,不同行業、不同內容、不同主體的加成與融合,不僅可以起到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甚至會產生讓人驚嘆的巨大能量。「橫店影視城+」的戰略正是要藉助這樣加成和融合的方式,創造出推動影視城新一輪發展的巨大能量。
  • 新橫店影視城:打造沉浸式影視體驗度假區
    ——引語橫店影視城從影視拍攝基地起家,經過二十幾年發展,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具影響力的產業基地之一,同時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影視為表,旅遊為裡,文化為魂」的影視與旅遊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作為全國最大的影視主題旅遊景區,橫店影視城也一直在積極探索影視文化與旅遊體驗的深度融合發展,逐步從觀光遊向觀光、休閒、體驗相結合的旅遊度假目的地轉型,充分利用影視元素,打造體驗最深的「影視體驗度假區」。在過去,遊客們可能很難將橫店影視城和「潮流」、「品味」這樣的詞語聯繫在一起。而近期,隨著兩部新宣傳片的露出,人們對橫店影視城的形象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 辛凱探班橫店影視城,採訪劇組扮演角色忙得不亦樂乎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日訊 作為全國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影視城一直被看做是影視行業的風向標。受疫情影響,1月27日,原本熱鬧的橫店一夜之間停止了喧囂,30多個劇組停工。在暫停了將近兩個月後,橫店這艘影視行業的巨輪已慢慢起航,山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辛凱就帶大家一起探班橫店影視城。
  • 橫店影視城終於開業,100多個劇組扎堆開機!楊冪新戲要來了
    五月份之後,橫店影視拍攝基地掀起了一波&34;,據悉,目前有49個劇組正式開拍了,包括《皓衣行》《長歌行》《斛珠夫人》等,楊冪、周冬雨、李現、陳偉霆、陳飛宇等眾多藝人齊聚在此。,有些影視城今年的劇組規模比去年更加繁榮,而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 橫店影視城旅遊攻略,你去過嗎?
    橫店影視城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被美國《好萊塢》雜誌稱為"中國好萊塢"。特別是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這三大影視旅遊基地,氣勢宏偉,建設規模均居全國同類拍攝基地(景點)第一。
  • 面對疫情,橫店影視行業「危中尋機」
    4月20日,《浙江日報》整版刊發《影視行業危中尋機》一文,深度介紹了面對疫情,橫店影視人如何挺過「倒春寒」。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影視行業按下了暫停鍵。業內人形容,原本期待的「小陽春」反而變成了「倒春寒」。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對於影視行業來說,當下既是危局又是變局,關鍵是看如何破局。隨著疫情形勢轉好,相關企業逐步復工復產。
  • 橫店影視產業正走進蓬勃發展的春天裡
    3月28日,橫店影視城明清宮苑、秦王宮等五大景區開園迎客,這個全國劇組接待量多年排位第一的影視城正走進蓬勃發展的春天裡。  為幫劇組渡過難關,近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管委會、東陽市財政局、東陽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十條既「硬核」又「暖心」的幫扶措施,推出1000萬元消費券。這些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快橫店影視產業復甦。
  • 全球最大的影視城,橫店就在浙江,你去過嗎?
    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投資300億美元建設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秦王宮、清明上河圖、華夏文化公園、明清民間世博城、夢幻谷、平巖東府、大志寺等。集南北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家超大型現代化演播室為一體。橫店影視城是中國唯一的"全國影視產業試驗區",在美國被好萊塢雜誌稱為「"好萊塢,中國"」。橫店影視城1996年8月,為了拍攝電影「鴉片戰爭」,橫店建成了第一個影視基地:廣州街。
  • 橫店等影視城開門 重磅新劇忙復工 劇組防疫不鬆懈
    秦王宮 圖片來源於橫店影視城官網近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正在陸續復工中。而在過去兩個月受到不小衝擊的影視行業,也慢慢迎來了復甦。包括橫店影視城在內的多家國內影視拍攝基地已經陸續開門迎客,張藝謀的《懸崖之上》以及《大江大河2》等重磅新片新劇也都復工進入拍攝期。不過防疫不鬆懈仍是劇組復工的前提,記者得知,像在橫店影視城開工的劇組,要嚴格按照防疫復工的流程來做,復工前劇組全員還要參加考試。
  • 橫店影視城分階段進行影視企業(劇組)復工
    橫店影視城將從2月13日開始逐步復工。 2月10日晚間,橫店影視產業協會官方公眾號發布《關於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影視企業(劇組)安全有序復工的指導意見》,為劇組在橫店影視城的有序復工做準備。
  • 影視氣象服務 | 和日天官帶你暢遊橫店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1996年,為配合著名導演謝晉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而建,並對社會正式開放。自此以後,橫店集團陸續興建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清明上河圖、華夏文化園、明清民居博覽城、夢幻谷、屏巖洞府、大智禪寺、紅軍長徵博覽城、春秋·唐園、圓明新園等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
  • 接待劇組數量創新高 橫店影視城「淡季不淡」
    位於橫店的橫店影視城,是中國影視產業鏈條上一個有著標誌性意義的地方。數據顯示,全國約有1/4的電影、1/3的電視劇、2/3的古裝劇在橫店拍攝製作,僅在橫店演員公會註冊的群眾演員,就有8萬多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今年國內影視產業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停工,不過,在復工復產後,影視行業很快迎來了拍攝製作熱潮。
  • 在橫店 聽見影視產業復甦的腳步聲
    近幾年,在政策和市場的變化下,國內影視產業的發展並不順暢。作為國內最重要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也深刻感知到了行業的冷暖。   今年的情況更為特殊,疫情下橫店影視城是全國最先停工的影視基地,面對滯留的劇組和群眾演員,橫店影視城
  • 在橫店,聽見影視產業復甦的腳步聲
    證券時報記者 吳志如果對於橫店沒有足夠的了解,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橫店的一切都圍著影視產業在運轉。但到了橫店就會發現,除了園區裡忙碌的劇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影視公司招牌外,多數普通橫店人的生活,跟影視產業的關聯並不強。
  • 橫店影視城「停擺」,肺炎引劇組「停工潮」
    1月27日上午,克頓傳媒出品、趙麗穎、王一博主演的電視劇《有翡》官方微博也發布了劇組暫停拍攝公告,該劇正在橫店影視城進行拍攝。中午1點左右,於正也在微博表示,歡娛影視出品新劇《傳家》也已經停工。另外,橫店影視城各景區已於25日起暫停對遊客開放。
  • 最全的橫店影視城旅遊攻略
    橫店在哪裡: 橫店位於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鎮內。被譽為「江南第一鎮」的橫店,位於東陽市,地處浙中黃金旅遊線上,與中國小商品城義烏相距36公裡。最著名的是其影視拍攝基地。
  • 橫店影視城入選國慶熱門景區TOP10,為何大家都來橫店玩?
    在飛豬平臺發布的國慶出遊數據報告中,橫店影視城位列國慶熱門景區第7名。當影視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影視是人類的「第八藝術」,在影視世界內可以實現各種可能,而影視與我們的生活總隔著一個屏幕的距離。不過在「橫店影視體驗度假區」內,這一距離可以被打破,讓影視成為我們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 橫店:中國影視行業起伏跌宕的縮影
    憋了好幾個月後的復工潮,讓上百部戲在盛夏的橫店影視城火熱開機。《斛珠夫人》、《皓衣行》、《贅婿》......從橫店影視城官方本周發布的組訊裡,大家耳熟能詳的大IP劇就超過35部。 橫店也會自己組織明星活動,比如成為影視城新晉代言人的許凱,過兩天會在橫店有粉絲見面會;前段時間《天涯客》的主演張哲瀚、龔俊則是在線上與線下夢幻谷,通過「愛豆來了」活動空降,這讓橫店成為學生黨粉絲們的暑假遊聖地。
  • 除了橫店影視城,中國還有這幾個著名的影視城,很多人都不知道
    橫店作為我國最大的影視基地,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每年都會大量的影視劇再這裡開拍,也成為了很多人實現演員夢的地方。但是除了橫店影視城,在我國還有一些影視城,它們雖然沒有橫店那麼出名,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影視基地,快來看看你知道哪幾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