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個土匪頭子,當到了桂軍總司令,晚年到香港後仍過得瀟灑

2020-12-23 方哥說史

民國時期,許多軍閥都出身於土匪,但一個土匪要能當上總司令,並不多見,如東北王張作霖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土匪出身的人,當到了桂軍總司令,晚年到香港後仍然過得很瀟灑。此人的名叫沈鴻英。

沈鴻英,出生於1870年,廣西雒容縣人,幼年家貧,讀過2年私塾,父母早死,沈鴻英隨兄沈鴻輝以肩挑小販為生,當時戰爭連年不斷,社會秩序很亂,土匪在各地蜂起,沈鴻英也結識了一些綠林人物。

沈鴻英在21歲左右,參加了土匪,過上了打家劫舍的生活。幾年之後,由於沈鴻英身材高大壯實,性格狡黠,膽子又大,行動也很剽悍,敢做一些別人不敢做的事情,被其他土匪推選為土匪頭子。

沈鴻英帶著匪幫到處打劫,甚至連官府的銀子都敢搶。1906年,沈鴻英偵知鐘山縣署派員解送一批餉銀赴平樂,便糾集匪幫數人及其長子沈榮光在平鍾交界處劫得這批餉銀,逃去姑婆山,擴大匪幫近百人。

官府曾懸賞要捉拿沈鴻英,但總是捉不到,於是把他的兄長沈鴻輝抓了起來,最終將沈鴻輝嚴刑拷打致死。沈鴻英得知兄長被官府打死,帶著幾十個土匪殺死害死他兄長的團總何正文,並殺了他一家十幾人。

此後,沈鴻英名聲大振,很多人都慕名加入他的匪幫。武昌起義爆發後,沈鴻英受到了同盟會的招安,帶著手下參加了國民軍。後來,他又投靠了中山先生,參加了「二次革命」,進一步擴充了自己的實力。

沈鴻英成功洗白之後,善於投機與搜刮,遊走於各個勢力之間,實力不斷壯大,1916年在廣西參加護國討袁,任第二支隊司令,後隨陸榮廷下廣東,任護國軍第三軍司令。1920年粵軍回粵討伐桂系,沈鴻英退回廣西賀縣,宣布自治。粵軍入桂後,沈鴻英到湖南投靠吳佩孚。

1923年,沈鴻英被中山先生委任為桂軍總司令,率部回桂討伐回竄的陸榮廷。1925年他與李宗仁、黃紹竑聯軍作戰,全軍覆沒,逃到了香港。在此之前,他已經在香港、九龍等地購入了諸多豪宅田產,所以逃去香港以後,沈鴻英又繼續過著奢侈的生活,他在香港住了十多年,終日抽大煙,僱工剝削,經常賭博嫖妓,花天酒地。1938年沈鴻英病死於香港,終年68歲。

相關焦點

  • 國軍混得最好的高官:土匪出身卻做到了總司令,晚年在香港很瀟灑
    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有遠見的土匪便趁此機會加入到革命之中。有了官職和軍功,於是很快就洗刷了套在自己身上的土匪之名。沈鴻英便是土匪出身,後借著投身革命浪潮而成為桂軍軍閥的總司令。1870年沈鴻英出生在廣西雒容。他自幼家境貧寒,父母雙亡,只上過兩年學,旋即便輟學在家。
  • 桂系最無恥的高官,被招安後設計殺害8年的弟兄,晚年過得很瀟灑
    說到桂系軍閥,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宗仁,其次就是白崇禧。其實他們二人屬於「新桂系」,在李宗仁和白崇禧之前,還有「舊桂系」,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陸榮廷和沈鴻英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舊桂系」中的重要人物沈鴻英,他是土匪出身,卻搖身一變開始了軍旅生涯,還曾經是桂軍總司令。平生作惡多端,最後逃到了香港卻僥倖得了善終。1870年,沈鴻英出生在廣西柳州的雒容縣。在當時,他可是個標準的土匪,作惡多端,當地百姓深受其害,提到他都咬牙切齒。
  • 何子友:打跑過土匪頭子,酒量賽過許世友,離休後堅持練功至103歲
    這句話代表著中國武學得最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卻寥寥無幾。在我軍的歷史,有一位巾幗俠女英雄。論江湖地位,她是武當太和拳的正式傳人,其名被列入日本所寫的《中國武術史》,連少林出身的許世友都不是她的對手。論為國,她參加革命幾十年,丈夫周子昆犧牲後依然忍痛工作,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戰時期都為黨和軍隊作出了貢獻。
  • 他被綁架,寫信回家要贖金,土匪頭子看信後:錢不要,留下跟我幹
    他是一名畫家,喜歡遊歷世界,17歲時被土匪綁架,土匪敲詐他,要他寫信給家裡拿3000大洋來贖回。他寫好信,土匪看了後,立即改變主意:錢不要,留下跟我幹。此人就是張大千。張大千,1899年出生於四川內江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
  • 他本為遼西的土匪頭子,後組織隊伍抗日,卻被叛徒殺害
    大多數土匪都是作惡多端,通過搶劫百姓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曾經進行了一段很長時間的剿匪運動,才終於將這些土匪全部剿滅。但是,其實也並非所有的土匪都罪大惡極,也有許多土匪被逼不得已,甚至有些土匪在抗日戰爭時期,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積極抗日。
  • 這個土匪頭子做了什麼壞事,王近山將軍發誓:不除掉他,誓不為人
    八路軍進入敵後,為了壯大隊伍,改編了不少地方遊雜武裝,只要真心擁護抗日的,連一些土匪武裝都改編接收。但對有一個土匪頭子,王近山將軍卻發誓:不除掉他,誓不為人。此人究竟幹了什麼壞事呢?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從紅四軍中的一名班長,逐級提升到了副師長,參加了長徵,後來擔任了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師長。抗戰爆發後,王近山擔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副團長。1938年,他升任三八五旅七六九團團長,由徐副師長帶領東進冀魯平原開展遊擊戰爭,打擊日偽軍,開闢和擴大新的抗日根據地。
  • 湘西最後的土匪頭子,殺害12名士兵,逃了15年才被抓住
    在全國解放之後,雖然大部分地方都已經漸漸平靜了下來,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的百姓深受一些土匪的騷擾。由於這些土匪較為分散,手中又有武器,所以整天魚肉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苦不堪言。到了1950年,全國開始了剿匪運動,大部分的土匪都被捕獲,然而,卻有一個土匪逃跑了,他不僅逃跑,而且在東躲西藏時期仍然作惡多端,直到15年後才被剿滅,這個土匪就是湘西最後的土匪頭子覃國卿。
  • 一個12歲的小孩子擒住了鼎鼎大名的土匪頭子
    在我軍平定懋功叛亂時,「甘青川邊遊擊根據地」副總司令傅秉勳僥倖逃脫,流竄到藏民聚居的川北黑水河附近,潛伏於黑水蘆花地區。>1951年下半年,傅秉勳這條漏網之魚,連續得到了臺灣方面5次空投接濟,精神大振的傅秉勳,來了個鹹魚大翻身,他嘯聚山林,在縱橫數百裡的區域內,拼湊了13個縱隊和15個獨立支隊,從此雪山深處的黑水流域狼煙再起。
  • 桂軍已壓境,他其實救了校長一命
    當時桂軍可以出動的兵力達到40000餘人,李宗仁本來要求編為兩個軍加入北伐軍作戰序列,然而北伐軍蔣總司令特別擔心桂系坐大堅決不允,最終只同意第七軍以八個旅的編制參加北伐,並且廣州政府還不負責其糧餉裝備。這就讓新桂系集團非常惱火,只是為了聯合北伐才隱忍下來,不久廣州運到蘇援的10000支步槍和100挺重機槍,李宗仁說既然錢糧不管這新到的武器總得多分我們點吧?
  • 她是妓女,壓寨夫人,女土匪頭子,25歲就被張作霖槍斃……
    小土匪們激動得不得了。土匪首先打開張家和老黃家的小「窯」,財物被掠一空,婦女慘遭姦淫。一時間,上吊的,跳井的,喝藥自盡的,土匪還驅使村民燒水做飯。而當地最大的富戶老紀家的「窯」始終難以打破,土匪們一邊破口大罵一邊進攻,火力很猛。
  • 一土匪被活捉後,求饒說:我曾是抗聯軍長,打死過日本大佐
    毛澤東主席也親筆為賀晉年題寫了"不屈不撓,艱苦奮鬥"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既體現出了賀晉年將軍的優良作風,也高度表揚了賀晉年將軍的精神。賀晉年將軍對書法繪畫,也有著極高的造詣。將軍所繪墨竹圖,從畫中的寫意,也不難看出賀晉年將軍如松竹般的氣節與情操。
  • 民國十大土匪,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徵剿,就將其招安。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曾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拉攏,拒絕籤訂賣國條約。
  • 18歲就當上了土匪頭子,有三大絕技
    張樂山剛到東北的時候,還算老實,為了生活每天只能為別人伐木混飯吃,這樣的生活太單調了,等站住跟腳後,他很快就跟當地的狐朋狗友混熟了,然後拉幫結派一起當起了土匪,此時張樂山才15歲。憑藉著這三個絕活,張樂山在18歲的時候就當上了土匪頭子。
  • 陳蓮珍:從布依族第一美女到雙槍女豪傑,最後竟成了女土匪
    聽了陳正明的話,陳蓮珍思考再三,向他提了個要求:要學點防身的手段。陳蓮珍心想:正如正明所說的,我長得美,很容易就被那些土匪覬覦,我得自己能夠保護自己,不能所有的都靠別人。我殺人了,從前,我只是打過靶,從來沒有殺過人,可是,我心裡很是平靜,一點都不心慌害怕。正明,你放心,我一定會守護好家產和我們的女兒。陳蓮珍的槍法很準,土匪被她一個個的幹掉了。
  • 民國最聰明的軍閥,到了哪裡都先買地,一路飛黃騰達
    李福林沒有文化,只念過一年私塾,後來加入土匪打家劫舍,那麼,他是靠什麼發的家呢?這就不得不說他的三次購地了。 李福林當土匪頭子的時候,清兵懸賞捉拿他,由一開始的500兩漲到了3000兩,後來,李福林在廣州實在呆不下去了,就帶著在廣州積攢下來的一筆錢去了新加坡。 那個時候,新加坡是英國殖民地,啥也沒有,英國人倡導搞開發,李福林覺得身上這些錢要是花,很快就沒了,不如搞投資。於是,他傾盡所有,在新加坡買下了1000畝地種甘蔗。
  • 傳說故事:土匪媳婦
    攪拌均勻後。加入切好的胡蘿蔔、蔥、香菜、饅頭。在一月下旬的她們會遇到一份獨一無二的真摯的感情。會導致上色過快。整個過程千萬不要心急。出鍋裝盤。這樣才能夠共度前行。1月下旬。記住「整焯、2炒、加3水」等要點。依然還是個單身狗;主要是天蠍對自己要求高。分為豬背脊肉、腹部五花肉、豬頸肉、豬臉裡脊。義大利人獨樹一幟。加入適量鹽、胡椒粉或花椒粉。但是金牛座的感情歷久彌新。不擺任何架子。
  • 民間故事:土匪作惡多端,秀才巧用一計,智取土匪性命
    清朝嘉定年間,在平陽府境內,有一座山頭,名叫野狼山,因山上野狼眾多而得名。在這座山內,有一群人數約三四十人的土匪。他們常年盤踞在山裡, 靠打劫過往的商販走卒而生,平日也下山到附近的村莊幹一些搶劫村民的事。
  • 民間故事:一個即將被處死的土匪,遇上三個貴人,誰是誰的恩人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鄭三郎的莽漢,因為鬧饑荒,日子沒有著落,經人攛掇,上了黑鴉山當了土匪。在這當土匪的五年間,他殺過土豪劣紳,也救過窮途末路的人。拿他自己的話說,他雖然算不上好人,但是做人的底線還是有的。 這一年,官府徵集大批官軍剿匪,歷時三個多月,終於把土匪的老巢端掉了,俘虜了許多土匪,鄭三郎也在其中。
  • 這個土匪不簡單,徐悲鴻說他500年難得一遇
    可誰能料到,正因為字寫得好,他居然陰差陽錯地成了個土匪。土匪頭子一看這信,樂了:「這小子不僅字寫得好,還很會說話嘛,絕對的人才啊!」這下多少贖金都不讓他走了,留下他做起了師爺。就這樣,他稀裡糊塗地,開啟了土匪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