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給我的壓歲錢是作業」90後的新年禮物,讓孩子們慌了

2020-12-18 好孕

文|好孕姐

如果問起孩子們對春節的印象是什麼,十個有九個說的肯定就是壓歲錢,還有一個可能會覺得過年就是放寒假。過年等於發錢加放假,沒毛病。畢竟現在的小孩子不缺吃不缺穿,平時都是雞鴨魚肉經常吃,也沒了過年能吃好吃的那種新鮮勁兒。至於以前過年常常興奮的穿新衣服在現在看來也不算什麼了,畢竟生活條件不一樣了。

以前過年就意味著改善生活,現在過年少了那麼絲年味的原因就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常生活已經像是在過年了。所以孩子們眼裡的春節,既不是吃到好吃的,也不是穿到新衣服,身邊的小侄子小侄女們第一反應就是發壓歲錢。但90後當了長輩之後,新年操作也是別具一格,禮物一掏出來,讓孩子們慌了「媽媽,他給我們的壓歲錢是作業」。

「壓歲錢以各種輔導題集的形式發放」

之前看過了一個新聞,在過年的時候,90後小夥子要給小輩兒人發壓歲錢,掏出來的不是一個一個的紅包,而是大袋大袋的習題集。擺了一張桌子,像是開學發書一樣,讓孩子們排成一隊,一個一個領屬於自己的合適的學習資料。

一開始孩子看見這書的時候,立馬就跑到屋裡面跟媽媽說,壓歲錢是作業。沒想到除了孩子們覺得不是很喜歡之外,家長們倒是挺上心的,還主動幫孩子挑。這個90後小夥子說,就是覺得每年過年都沒有新意,所以自己才想出了這個辦法,孩子們拿了學習資料才給發壓歲錢。這個發壓歲錢的形式也是很新穎了,起碼打破了常規。

孩子們覺得春節就是壓歲錢,就是因為過節的形式太單一

當我問起身邊的侄子侄女們,為啥一想到春節就是壓歲錢呢?孩子們說,因為從年三十到年初七,一直不停地在跟家長去串親戚,拜完爺爺奶奶,拜外公外婆,還有七大姑八大姨,外帶叔叔小舅舅。拜完年可不就是發壓歲錢嗎?至於串親戚一塊吃飯,嘮嗑什麼的,孩子們興趣確實不大。

壓歲錢確實很好,但是家長也要反思為什麼孩子只記住了發壓歲錢這一個環節。本身過年這個節日就很特殊,不只是代表著休息,還是一個給孩子普及很多傳統文化知識的機會,家長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給孩子普及傳統文化知識更重要

現在孩子們雖然了解的都很多,但是因為網際網路的興起,電子產品的發展,孩子們接觸更多的是新的信息和新的產品,關於傳統文化只有書本上的那些是遠遠不夠的。而春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家長不要只是趁著休息就捧著手機,應該趁此時間多跟孩子相處,共同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薰陶,既達到快樂學習的效果,也增進了親子感情。

相關焦點

  • 你敢比比新年禮物嗎?
    新年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份像樣的禮物,小孩子可能想要的是一個玩具;大孩子可能想要的是一件漂亮的衣服;老小孩兒可能想要的是團圓的一頓年夜飯。說起新年禮物,對於我這個已將近四十歲,但還覺的自己不算老的大孩子來說,既懷念又陌生,要是沒有她可能我早已忘記我的新年禮物。
  • 如何讓孩子的壓歲錢更有意義
    壓歲錢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歲。在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兩種的,其中一種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年人長壽。 壓歲錢都去哪兒了 我們所有人小時候都曾經收到過壓歲錢,讓我們回憶一下我們的壓歲錢,都去了哪裡呢?
  • 新年給孩子送啥?別只操心柴米油鹽,儀式感也許是最好的禮物
    那天和同事小張聊天時,便問她,這新年馬上就要到了,給孩子準備了啥禮物,她神秘地一笑,說早就準備好了,就等那天給孩子一個驚喜。我覺得她對孩子特好,不管是六一、孩子的生日,還是新年,都會準備禮物,表達祝福,孩子特別黏她。我很羨慕她,問她是怎麼把親子關係處理得這麼好的。
  • 沒收孩子壓歲錢的影響竟然這麼大?!父母千萬別再「挪用」了......
    給孩子的!媽媽:你幹啥呀!不要不要!孩子:.發生了什麼?我是誰?我在哪兒?過年呢,總少不了少不了壓歲錢的戲碼,以上這個場景年年上演,大家都特別熟悉,等新年也過完了,孩子的壓歲錢去哪兒了?反正小編小時候,媽媽只有一個套路:「來,媽媽幫你收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爸爸媽媽,過年你們給我買一個什麼樣的新年禮物呀?」
    文|辰幾裡01 特別的新年禮物「爸爸媽媽,過年你們給我買一個什麼樣的什麼新年禮物呀?」02 孩子的世界簡單而又純粹孩子的世界其實是簡單而又純粹的。他其實想要的並不是多麼好多麼貴的禮物,而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乎他、關心他。
  • 2020年進入倒計時,送孩子什麼新年禮物?尤其13、15、17歲不能忘
    家長們往往會把對孩子的激勵化為「壓歲錢」,在年末的時候給孩子,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新年禮物。2020年進入倒計時,送孩子什麼新年禮物?尤其是13、15、17歲不能忘在送孩子禮物這件事上,很多父母都會讓孩子自己挑選,或者給錢讓孩子自己去買,唯獨忽視了孩子成長真正需要的教育。
  • 你還在沒收孩子壓歲錢嗎?試試這樣,讓孩子自己管理吧!
    你所在的地區,壓歲錢幾何呢?福建省以人均3000元高居榜首,福建莆田更是以12000遙遙領先全國其他地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孩子收到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了。長輩們給壓歲錢是我國的一種傳統,那麼壓歲錢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壓歲錢?你的一個決定導致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以壓歲錢為年度預算,與孩子一同制定年度旅遊計劃,地點、項目等由孩子主導,爸媽幫助完成,增加孩子的參與感,對孩子的思維、獨立、策劃能力都將是很好的鍛鍊。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的愛與祝福。讓孩子明白了壓歲錢內涵的同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拿一部分壓歲錢來給長輩買生活用品和小禮物、給朋友的生日禮物,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學會分享,也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意義。
  • 給孩子的新年禮物
    因為他所就讀的學校需要高昂的借讀費,而且全家一直在租房住,他能夠感覺得到家裡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可是年紀尚幼的他根本無能為力,撿瓶子或許就是他唯一能夠想得到的掙錢的辦法。 他的壓歲錢從來都只是過一遍手就被迫保存在了媽媽那裡,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能夠存下他們的壓歲錢去買各種喜歡的東西 儘管父母一直都說,你不用擔心錢的事
  • 當代年輕人的不易,年終獎還不夠給晚輩發壓歲錢,如今他們更難了
    得到延遲開工後的消息,小徐直呼:我太難了。別讓壓歲錢「壓垮」你人們生活水平和條件不斷地提高,過年壓歲錢的行情也是一直攀升。當壓歲錢的漲幅超過你年終獎的漲幅,是該感嘆自己回家過年的不易,還是反省一年付出得到回報的無奈呢?別讓壓歲錢「壓垮」你!壓歲錢其實應該是給家裡長輩的,寓意壓住歲數,希望老人長壽。
  • 春節倒計時2個月,送孩子什麼新年禮物好?要注意劃分年齡段
    如今,距離2020的春節只剩2個月了,不少人又開始囤過年的禮物了,尤其是送給小孩子的禮物。以前人們都是給壓歲錢,近幾年不少地區又興起了「送新年禮物」。或許是因為很多人常年在外工作,家裡的小孩子不常見,過生日也沒回家團聚,只能補上禮物,也可能是關係親密,覺得壓歲錢太簡單,想送個禮物給孩子表心意。不論是哪種原因,在送孩子禮物的時候都會左挑右選,帶特產好?還是越貴重越好?或者精心手工製作的最好?
  • 家長送給娃「黑科技」文具,卻讓孩子「作業全無」,這禮物傷不起
    小小的文具,就像會變魔術一樣,別說孩子了,家長也喜歡搗鼓搗鼓。2020年即將過去,小傢伙居然向我要新年禮物,我毫不猶豫地告訴她——文具!媽媽好心給兒子買了新款熱可擦筆,孩子認認真真寫作業,足足寫了有兩個小時。可算寫完了,這回能放鬆一下了。孩子把書包放在炕上,也沒過多在意。等到晚上姥姥燒炕過後,熱氣一上來,孫子卻發現自己的作業字跡全無,就像從來沒有寫過一樣。
  • 《小豬佩奇過大年》「壓歲錢」特輯 紅包該歸誰?
    更有良心影評將文字代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令無數家長為之深深動容。紅包到底該歸誰? 佩奇電影提出「民主」新年俗「湯圓」拿著壓歲錢選購商品電影今日發布的「壓歲錢」片段中,「媽媽」劉芸面對孩子的壓歲錢,做出了一個特殊的決定:帶「湯圓」和「餃子」去超市,讓他們自己決定壓歲錢的花法。
  • 周董送歌給女兒,趙薇拍電影送娃,給孩子的新年禮物有哪些高招?
    小時候一塊糖都能讓自己開心好幾天,知道快要過年後,為了禮物和壓歲錢,提前半個月都開心。成年後有了家庭,才越發想念當初的自己,開始想要維護孩子的快樂。過年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爸媽的陪伴,夥伴的玩耍和長輩的紅包,每一個孩子都期待著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裡,得到屬於自己的新年禮物。
  • 沒收孩子壓歲錢的影響竟然這麼大?父母千萬別再「挪用」了......
    原來,孩子今年收了兩三千壓歲錢,按照慣例,閨蜜「沒收」了這筆錢。雖然孩子以前也不願意,但孩子小沒什麼話語權,也就罷了。剛六歲的男孩,公開和媽媽叫板:「這是爺爺奶奶給我的壓歲錢,讓我買喜歡的東西的,你憑什麼收?我都計劃好要去買奧特曼卡片了。」「五千元買一堆破卡,這麼亂花錢,我還敢把錢給你?」「壓歲錢」到底該給誰?實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愁人問題。
  • 上海壓歲錢給多少?要給哪些人發?壓歲錢到底算誰的?一文看懂→
    孩子收到的壓歲錢到底屬於誰?最近在微博上,大家也對這個話題展開熱議。網友們的意見五花八門,不過大多數人的壓歲錢都「隨了爸媽」。有律師對壓歲錢的歸屬和分配作了相關法律分析,讓我們一起看看吧。給孩子壓歲錢在法律上屬于贈與行為,應當歸受贈人所有。此外,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 全球人民過年 都躲不過春晚和壓歲錢
    到底應該給二伯家的熊孩子多少壓歲錢?別著急,這就帶你看下地球上其他國家的"春晚"是什麼樣的,別人都給多少壓歲錢,非(jin)常(gong)重(can)要(kao)。  日本:紅白歌會陣仗大"年玉"一般為1000-5000日元  每到過年,我相信總有人在思考:既然同受中華文明影響,日本和韓國到底過不過春節?
  • 「媽媽,我想要禮物」:那些給孩子過聖誕的媽媽,到底是怎麼想的?
    挑個周末一起布置聖誕樹,再跟先生給孩子挑一些她們喜歡的禮物,準備小驚喜。倆孩子也基本從月初就開始期待了,雖然課業壓力比較大,但說起禮物來眼神裡總是閃著星星。我跟身邊一些媽媽也聊過,有朋友不太理解,覺得過這個節好像沒什麼必要。但是我私心裡是挺喜歡過中國外國各種節日的,很喜歡這些有儀式感的東西。就像村上春樹說的,「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像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 孩子撒潑打滾不管用了?90後媽媽:我就是熊孩子,他還能熊起來?
    這也就導致在90後成為家長後,在育兒方面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比如當孩子撒潑打滾時,90後家長的處理方式就顯得有些「別具一格」。孩子撒潑打滾已經不管用了,90後媽媽:我就是熊孩子,她還能熊得起來?如果是上一代家長的話,說不定看不下去就會遂了孩子的心意,制止他的這種行為。換做90後家長的話則大不相同,「冷眼旁觀」或許才是90後家長解決此類事件的常態。
  • 孩子過年都要收紅包,分年齡教孩子管理壓歲錢,是優質父母的選擇
    在兒子10歲以前,壓歲錢都是我們幫他保管。在兒子10歲以後,他就感覺錢很有用,提出自己保管,所以有一部分就讓他自由支配了。兒子手裡有了錢,花錢特別瀟灑,自己想買什麼工具就買什麼工具。有些需要網購的,讓媽媽幫他買上,再把現金給媽媽,這就算是自己買的了。他手裡存不住錢,總是想方設法地趕緊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