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圈文化」送禮被批判,何炅回應粉絲收禮,海濤連忙刪售出物品
01「飯圈文化」被批評最近「飯圈文化」的送禮環節被網友批評,也由於送禮的價格之「壕」也是驚呆眾網友啊。基於「飯圈文化」的粉絲送禮,「快樂家族」那也是送禮熱門,畢竟眾多明星參加過這個節目,送給「快樂家族」的禮物自然很多。粉絲們送給「快樂家族」的原因,大多是希望他們照顧好自己的偶像,再看看送禮價格,這是小編看到算是便宜的一個禮物了。
-
知名主持人要「涼涼」?
搜丨媒體評論別讓不正之風荼毒年輕人 近幾年,粉絲後援會為了自己偶像的面子和受到所謂「照顧」,越來越喜歡下血本,這種不良風氣已經蔓延至整個娛樂圈,成了行業明規則。如此導向,無異於告訴涉世未深的年輕粉絲們,只要送禮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
飯圈送禮多瘋狂:劉耀文的英國爵位,王俊凱18顆星,她的是火箭
飯圈可謂是真正的追星一族,TA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自己愛豆的行蹤,為TA的愛豆,做話題,為TA的愛豆花錢等等。那麼,飯圈追星多瘋狂呢?明星在生日的時候,都收到粉絲哪些貴重的禮物呢?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明星收到的貴重禮物都有哪一些!
-
「禮品冊」成機關送禮新寵:有電腦 還有美腿機
被指頂風作案助長送禮歪風 快報探訪:商家反映銷量冷熱不均; 業內人士揭秘小冊子利潤驚人 「我們的產品讓您送禮送得放心,收禮收得放心。」年關臨近,在中央的各項禁令之下,各地初現節約從簡、反對鋪張浪費的節日新風。
-
飯圈應援文化,是該治治了
有明星,然後有飯圈。在資本的裹挾下,「飯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氪金……最初的應援行為多集中在電影電視演唱會等藝人作品上,現在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線下的各個方面,亂象迭出。由此揭開了飯圈中廣為人知的潛規則:為idol(偶像)應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飯圈的每一次熱搜,都在刷新大眾對社會和娛樂圈的認知,粉絲的應援方式也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平時送偶像禮物尚好理解,為什麼上綜藝節目還要給節目組和主持人送禮呢?眾所周知,「應援」是個舶來詞,本意是表達對偶像的支持和關愛。
-
為什麼不敢不送禮?
很多粉絲送得盡心盡意,希望自家愛豆能夠得到多一點照拂,節目播出時能有多一點鏡頭。然而「替愛豆送禮愛豆就能有更多的機會」真的是事實嗎?而當理所應當碰上卷,就一發不可收拾……不僅要送,還要送得比別人更好。還記得曾經送自家明星的都是信件和鮮花,到後來會給劇組節目組送甜品奶茶,再到現在看各家做應援總結,滿屏都是奢侈品。
-
粉絲送禮該適可而止了
我覺得沒必要揪著湖南衛視和快本來罵,我所知道的,很多綜藝節目都是這樣,特別是粉絲可以到現場的那種,一般都會準備小禮物,包裝上貼明星的卡通貼紙,因為不只是一家粉絲送禮,不送害怕沒面子吧,我覺得現在及時制止這個行為是對的,改改風氣 。
-
飯圈應援,非得花錢才行?|媒體札記
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購買禮物,在飯圈應援活動中十分常見。最近,一位知名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一段話被翻出,他對粉絲喊話:「我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了,還有我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那五十多支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貼了標,撕不掉。」目前,這位主持人所在的電視臺已經表示,將進行全面調查,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在輿論場上,人們關心的是:飯圈應援究竟到了怎樣的地步?
-
飯圈「搬家」
首發|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龍承菲,編輯|何潤萱頭圖|CFP如果你點開THE9成員趙小棠在8月發出的微博,一定會震驚於評論裡由趙小棠本人發出、拖動進度條卻拖不到盡頭的上百條評論。 如果說以往的「搬家」只是飯圈自發組織的線上活動,今年8月的這場搬家則更像是「從上到下」的全方位「戰爭」。在搬家規則中,明星自己主動帶正能量話題發布原創微博、評論自己的微博等,都會主動計入分數,為了給粉絲們減輕負擔,被捲入其中的4位愛豆都化身數據女工,一同加入了搬家的戰局。藝人直接「下場」自評上千條這種前所未有的參與程度,成為了這次搬家「載入史冊」的原因。
-
鄖西縣紀委監委狠剎「車輪上的歪風」
本報訊 通訊員吳秀玉 張強報導:近日,鄖西縣紀委監委出臺 《關於集中整治違規使用公務用車突出問題的實施方案》,聚焦公務用車管理使用不規範、公車私用、私車公養等問題,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集中整治工作,堅決剎住「車輪上的歪風」。
-
粉絲送禮,合適嗎?
送禮的粉絲,同樣站上風口浪尖。 不少人罵粉圈惡臭,粉絲腦殘。但要知道,在粉絲金字塔裡,頂端是後援會,底層是數以萬計的小粉絲。 他們大多未成年,被所謂飯圈文化裹挾,遊走在網絡上cosplay。
-
公開道歉的背後,藏著飯圈潛規則
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爆料明星在上《快樂大本營》時,都要給快樂家族的成員送應援禮物,且都是較為昂貴的禮物。隨後,何炅一段在2019年的綜藝節目視頻被扒出。在節目裡,沈夢辰與何炅聊到了粉絲送禮的話題。因為這個人他要自己努力,他不是靠你去喜歡他變得更好,他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好,讓你更喜歡他。他還提到了自己的粉絲,說在一開始,他就給粉絲立了很嚴格的約定:第一,不收禮物,因為大家都沒什麼錢;第二,不要送花,因為浪費也不環保;第三,不接機。
-
金方廷:豆瓣,也要被飯圈攻佔了?
由此,許多豆瓣er第一次知道了原來豆瓣帳號還可以像多肉植物一樣地「養」,而「養號」的目的也直接得令人咋舌:只有把帳號權重「養」高,才能進入豆瓣各路娛樂小組為愛豆「控評」和「反黑」,進而當愛豆在豆瓣有影視和音樂作品的時候,權重高的豆瓣帳號才能發布有價值的評論,而不至於被豆瓣設置的防「水軍」機制給過濾掉。
-
李誕節目揭露飯圈規則,網友:說得很真實貼切了
近日,有一個李誕參加某節目戲說飯圈規則的視頻再次被放了出來。在視頻中李誕先是對飯圈接機的事件做了一個說明,說明為什麼明星會請保鏢,防的是誰?回歸到本質來說,還是那些去查明星航班,接機的粉絲,並且說到去查明星的酒店入住信息,這已經算是一種侵犯隱私的行為了。
-
「姿正腔媛」面對面|「飯圈文化」看過來
職業黑粉、私生飯、代拍等一些衍生名詞的出現,也讓「飯圈」成了負面代名詞。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儘管「飯圈」負面新聞不斷、飽受詬病,但「飯圈」的亂象叢生與「飯圈」的正能量效應是同時存在的。「飯圈」群體以「95後」「00後」為主,他們的辨別能力相對較弱,思想並不成熟,法律意識也有待提高,而有的藝人經紀公司和網絡社交平臺基於商業利益,「推波助瀾」、洗腦誘導甚至刻意打法律擦邊球,助長了不良「飯圈文化」的滋生。對於這些惡意營銷的公司、平臺,要堅決予以打擊處理,同時要加大對職業黑粉、代拍行為等的懲處力度,進一步淨化「飯圈」空間。
-
深度|「飯圈文化」異化下的社會失格
近年來,「飯圈」一詞出現,「飯圈文化」隨之興起。那麼,什麼是「飯圈」與「飯圈文化」呢?「粉絲」這個詞我們很熟悉, 但是飯圈為何物?顧名思義, 飯圈就是粉絲的圈子。隨著國內隨著粉絲文化和粉絲工業的不斷發展, 「飯圈」和「粉絲」有了一些明顯的分野。事實上, 現在粉絲這個詞語已經泛化了, 無論你是一部電視劇的迷、足球迷、動漫迷你都可以被稱之為「粉絲」。
-
揭開「飯圈經濟」暴利產業鏈
孟美岐曬粉絲送的禮物送禮物只是「飯圈經濟」的冰山一角。飯圈是一種亞文化,這種文化和錢沾上關係,就變成了飯圈經濟。蔡徐坤生日應援的部分戶外屏及投放時間粉絲送禮,明星收禮,你情我願。咱們外人,除了看戲,本來也沒什麼好指摘的。事實上,很多明星,正是靠「飯圈經濟」火起來的。靠資本、粉絲不斷地燒錢、刷榜,贏得注意力,進而上位。這是流量明星的成名套路。
-
粉絲給偶像送禮,偶像轉手賣掉?亂了套了!
而翻車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被爆料收取了粉絲很多禮物,這件事兒可不是小事,它關乎著粉絲對於偶像的信任,要是公關處理得不好,湖南衛視和快樂家族這批人可能會流失一大波「死忠粉」。不是我話說的難聽,是送禮物這件事本來就不是粉絲份內的工作,但你要說我就願意送怎麼滴了,那我也沒轍。偶像呢,在這事兒上做的也不地道,一開始你就不該收禮物,收完禮物之後的處理方法更是不對,你一個偶像,卻那點錢嗎?非要公開售賣,現在被人扒出來,被人罵,可以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這可真是一個令雙方都難受的局面。
-
飯圈應援文化,是該治治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陳江有明星,就有飯圈。在資本的裹挾下,「飯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由此,揭開了飯圈中廣為人知的潛規則:為idol(偶像)應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飯圈的每一次熱搜,都在刷新大眾對社會和娛樂圈的新認知,粉絲的應援方式也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平時送自己的偶像禮物尚好理解,為什麼上綜藝還要給節目組和主持人送禮呢?眾所周知,「應援」是個舶來詞,並非中國自產,本意是表達對偶像的支持和關愛。
-
從何老師收禮,看如今的飯圈,攀比之風是否該整治?
一提到送禮物,何炅也開始滔滔不絕,說叫後援團的粉絲們,下次送禮不要把不乾膠貼得那麼死,撕都撕不下來,只能留著自己用,截止到那期節目錄製的時候,他已經收到了50幾支鋼筆和20多個保溫杯。何炅再次強調,自己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這些筆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