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飯圈「送禮」歪風,要查就得徹查

2020-12-2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近日,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主持團被指收取嘉賓粉絲價值不菲的應援禮物,引發網友對「集資送禮」應援文化的討論與關注。23日晚,湖南衛視發布聲明回應,針對網友反映情況,正在進行全面調查,如查實有不當收受禮物行為的,將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據12月24日人民網)

這場娛樂圈「送禮」風波,始於網友發現《快樂大本營》主持人何炅曾在節目中自曝,來上節目的藝人粉絲,因為希望自己的偶像得到更好的照顧,會給自己送應援禮。後經網友層層深挖,發現這一現象在有知名娛樂綜藝的電視臺中十分普遍,粉絲「上供」的禮物,不少都價格不菲,名牌奢侈品比比皆是。「快本」另一主持人杜海濤還疑似在二手平臺倒賣收到的禮物,拿別人粉絲送的禮物,再賣給自己粉絲,實在是絕了。

隨後,風波愈演愈烈,除主持人收受禮物之外,湖南衛視還被質疑要粉絲後援會交錢從其內部餐廳高價購買應援食物,拿粉絲的錢做公益等等。因此,雖然何炅很快出來道歉,稱相關截圖斷章取義,將收禮歸於盛情難卻,並表示不會再收,整件事卻早已不只是「飯圈」風波,儼然已有「廉政風暴」之勢。

當然,也有不少人為何炅辯解,認為粉絲一定要送,他也沒有辦法,娛樂圈就是講人情往來的,不拒絕是顧及藝人和粉絲的面子……但是,所謂的「人情社會論」,向來是「法治」最大的敵人,即便社會上的確依然存在此類現象,但絕非「存在即合理」。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領域,都應該杜絕變味的「人情往來」。事實上,地方廣電集團都屬於事業單位,受黨紀約束,作為此間的知名主持人,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涉嫌違紀違規,不能因為說混在娛樂圈,原則底線就拋在一邊了。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粉絲群體中年輕人佔比相當大,90后里追星群體佔比僅26.78%,95後為50.82%,00後則接近70%,也就是說,這些集資送禮的粉絲,大多數是經濟沒有獨立,價值取向並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人。對這種現象不重視,不遏制,無疑會助長功利腐朽的歪風邪氣,會讓很多年輕人覺得,送禮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捷徑,成功不是靠努力而是靠別人照顧,送禮就要送得比別人更貴更好才有面子……

這類現象存在已久,如今引發輿論熱潮,湖南衛視才表示要調查此事,雖然有種不曝光不解決的感覺,但總比持續無視要好。而且,網友刨根問底,發現不僅僅湖南衛視如此,不少衛視的大型綜藝節目,都接受過粉絲的「上供」,要查不能只查一人一家,既然現象普遍,就應該普遍徹查。

這兩年,「飯圈」已經成了問題窩,網絡暴力、無底線謾罵、堵塞機場、巨額集資、黃牛泛濫、隱患重重……日前,國家網信辦還進行了專項整治,依法處罰了6家網站平臺,但「飯圈」文化異化的負面影響,早已不僅僅局限於網絡,而是蔓延到了線下,產生著一連串現實的負面影響。線上要協同平臺加強監管,線下也不可輕忽縱容,更應直面問題,從法律、行業和道德方面全面約束,積極引導,不要讓粉絲對偶像狂熱的愛,變成了擾亂社會秩序的亂流,更不能讓未成年人淪為被利益鏈收割的「韭菜」。整體督促行業反思商業模式,督促其作出改變,擔負社會責任,或許,可以從這次狠剎「送禮」歪風開始。

相關焦點

  • 「飯圈文化」送禮被批判,何炅回應粉絲收禮,海濤連忙刪售出物品
    01「飯圈文化」被批評最近「飯圈文化」的送禮環節被網友批評,也由於送禮的價格之「壕」也是驚呆眾網友啊。基於「飯圈文化」的粉絲送禮,「快樂家族」那也是送禮熱門,畢竟眾多明星參加過這個節目,送給「快樂家族」的禮物自然很多。粉絲們送給「快樂家族」的原因,大多是希望他們照顧好自己的偶像,再看看送禮價格,這是小編看到算是便宜的一個禮物了。
  • 知名主持人要「涼涼」?
    搜丨媒體評論別讓不正之風荼毒年輕人 近幾年,粉絲後援會為了自己偶像的面子和受到所謂「照顧」,越來越喜歡下血本,這種不良風氣已經蔓延至整個娛樂圈,成了行業明規則。如此導向,無異於告訴涉世未深的年輕粉絲們,只要送禮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 飯圈送禮多瘋狂:劉耀文的英國爵位,王俊凱18顆星,她的是火箭
    飯圈可謂是真正的追星一族,TA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自己愛豆的行蹤,為TA的愛豆,做話題,為TA的愛豆花錢等等。那麼,飯圈追星多瘋狂呢?明星在生日的時候,都收到粉絲哪些貴重的禮物呢?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明星收到的貴重禮物都有哪一些!
  • 「禮品冊」成機關送禮新寵:有電腦 還有美腿機
    被指頂風作案助長送禮歪風    快報探訪:商家反映銷量冷熱不均;    業內人士揭秘小冊子利潤驚人  「我們的產品讓您送禮送得放心,收禮收得放心。」年關臨近,在中央的各項禁令之下,各地初現節約從簡、反對鋪張浪費的節日新風。
  • 飯圈應援文化,是該治治了
    有明星,然後有飯圈。在資本的裹挾下,「飯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氪金……最初的應援行為多集中在電影電視演唱會等藝人作品上,現在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線下的各個方面,亂象迭出。由此揭開了飯圈中廣為人知的潛規則:為idol(偶像)應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飯圈的每一次熱搜,都在刷新大眾對社會和娛樂圈的認知,粉絲的應援方式也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平時送偶像禮物尚好理解,為什麼上綜藝節目還要給節目組和主持人送禮呢?眾所周知,「應援」是個舶來詞,本意是表達對偶像的支持和關愛。
  • 為什麼不敢不送禮?
    很多粉絲送得盡心盡意,希望自家愛豆能夠得到多一點照拂,節目播出時能有多一點鏡頭。然而「替愛豆送禮愛豆就能有更多的機會」真的是事實嗎?而當理所應當碰上卷,就一發不可收拾……不僅要送,還要送得比別人更好。還記得曾經送自家明星的都是信件和鮮花,到後來會給劇組節目組送甜品奶茶,再到現在看各家做應援總結,滿屏都是奢侈品。
  • 粉絲送禮該適可而止了
    我覺得沒必要揪著湖南衛視和快本來罵,我所知道的,很多綜藝節目都是這樣,特別是粉絲可以到現場的那種,一般都會準備小禮物,包裝上貼明星的卡通貼紙,因為不只是一家粉絲送禮,不送害怕沒面子吧,我覺得現在及時制止這個行為是對的,改改風氣 。
  • 飯圈應援,非得花錢才行?|媒體札記
    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購買禮物,在飯圈應援活動中十分常見。最近,一位知名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一段話被翻出,他對粉絲喊話:「我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了,還有我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那五十多支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貼了標,撕不掉。」目前,這位主持人所在的電視臺已經表示,將進行全面調查,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在輿論場上,人們關心的是:飯圈應援究竟到了怎樣的地步?
  • 飯圈「搬家」
    首發|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龍承菲,編輯|何潤萱頭圖|CFP如果你點開THE9成員趙小棠在8月發出的微博,一定會震驚於評論裡由趙小棠本人發出、拖動進度條卻拖不到盡頭的上百條評論。 如果說以往的「搬家」只是飯圈自發組織的線上活動,今年8月的這場搬家則更像是「從上到下」的全方位「戰爭」。在搬家規則中,明星自己主動帶正能量話題發布原創微博、評論自己的微博等,都會主動計入分數,為了給粉絲們減輕負擔,被捲入其中的4位愛豆都化身數據女工,一同加入了搬家的戰局。藝人直接「下場」自評上千條這種前所未有的參與程度,成為了這次搬家「載入史冊」的原因。
  • 鄖西縣紀委監委狠剎「車輪上的歪風」
    本報訊 通訊員吳秀玉 張強報導:近日,鄖西縣紀委監委出臺 《關於集中整治違規使用公務用車突出問題的實施方案》,聚焦公務用車管理使用不規範、公車私用、私車公養等問題,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集中整治工作,堅決剎住「車輪上的歪風」。
  • 粉絲送禮,合適嗎?
    送禮的粉絲,同樣站上風口浪尖。 不少人罵粉圈惡臭,粉絲腦殘。但要知道,在粉絲金字塔裡,頂端是後援會,底層是數以萬計的小粉絲。 他們大多未成年,被所謂飯圈文化裹挾,遊走在網絡上cosplay。
  • 公開道歉的背後,藏著飯圈潛規則
    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爆料明星在上《快樂大本營》時,都要給快樂家族的成員送應援禮物,且都是較為昂貴的禮物。隨後,何炅一段在2019年的綜藝節目視頻被扒出。在節目裡,沈夢辰與何炅聊到了粉絲送禮的話題。因為這個人他要自己努力,他不是靠你去喜歡他變得更好,他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好,讓你更喜歡他。他還提到了自己的粉絲,說在一開始,他就給粉絲立了很嚴格的約定:第一,不收禮物,因為大家都沒什麼錢;第二,不要送花,因為浪費也不環保;第三,不接機。
  • 金方廷:豆瓣,也要被飯圈攻佔了?
    由此,許多豆瓣er第一次知道了原來豆瓣帳號還可以像多肉植物一樣地「養」,而「養號」的目的也直接得令人咋舌:只有把帳號權重「養」高,才能進入豆瓣各路娛樂小組為愛豆「控評」和「反黑」,進而當愛豆在豆瓣有影視和音樂作品的時候,權重高的豆瓣帳號才能發布有價值的評論,而不至於被豆瓣設置的防「水軍」機制給過濾掉。
  • 李誕節目揭露飯圈規則,網友:說得很真實貼切了
    近日,有一個李誕參加某節目戲說飯圈規則的視頻再次被放了出來。在視頻中李誕先是對飯圈接機的事件做了一個說明,說明為什麼明星會請保鏢,防的是誰?回歸到本質來說,還是那些去查明星航班,接機的粉絲,並且說到去查明星的酒店入住信息,這已經算是一種侵犯隱私的行為了。
  • 「姿正腔媛」面對面|「飯圈文化」看過來
    職業黑粉、私生飯、代拍等一些衍生名詞的出現,也讓「飯圈」成了負面代名詞。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儘管「飯圈」負面新聞不斷、飽受詬病,但「飯圈」的亂象叢生與「飯圈」的正能量效應是同時存在的。「飯圈」群體以「95後」「00後」為主,他們的辨別能力相對較弱,思想並不成熟,法律意識也有待提高,而有的藝人經紀公司和網絡社交平臺基於商業利益,「推波助瀾」、洗腦誘導甚至刻意打法律擦邊球,助長了不良「飯圈文化」的滋生。對於這些惡意營銷的公司、平臺,要堅決予以打擊處理,同時要加大對職業黑粉、代拍行為等的懲處力度,進一步淨化「飯圈」空間。
  • 深度|「飯圈文化」異化下的社會失格
    近年來,「飯圈」一詞出現,「飯圈文化」隨之興起。那麼,什麼是「飯圈」與「飯圈文化」呢?「粉絲」這個詞我們很熟悉, 但是飯圈為何物?顧名思義, 飯圈就是粉絲的圈子。隨著國內隨著粉絲文化和粉絲工業的不斷發展, 「飯圈」和「粉絲」有了一些明顯的分野。事實上, 現在粉絲這個詞語已經泛化了, 無論你是一部電視劇的迷、足球迷、動漫迷你都可以被稱之為「粉絲」。
  • 揭開「飯圈經濟」暴利產業鏈
    孟美岐曬粉絲送的禮物送禮物只是「飯圈經濟」的冰山一角。飯圈是一種亞文化,這種文化和錢沾上關係,就變成了飯圈經濟。蔡徐坤生日應援的部分戶外屏及投放時間粉絲送禮,明星收禮,你情我願。咱們外人,除了看戲,本來也沒什麼好指摘的。事實上,很多明星,正是靠「飯圈經濟」火起來的。靠資本、粉絲不斷地燒錢、刷榜,贏得注意力,進而上位。這是流量明星的成名套路。
  • 粉絲給偶像送禮,偶像轉手賣掉?亂了套了!
    而翻車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被爆料收取了粉絲很多禮物,這件事兒可不是小事,它關乎著粉絲對於偶像的信任,要是公關處理得不好,湖南衛視和快樂家族這批人可能會流失一大波「死忠粉」。不是我話說的難聽,是送禮物這件事本來就不是粉絲份內的工作,但你要說我就願意送怎麼滴了,那我也沒轍。偶像呢,在這事兒上做的也不地道,一開始你就不該收禮物,收完禮物之後的處理方法更是不對,你一個偶像,卻那點錢嗎?非要公開售賣,現在被人扒出來,被人罵,可以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這可真是一個令雙方都難受的局面。
  • 飯圈應援文化,是該治治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陳江有明星,就有飯圈。在資本的裹挾下,「飯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由此,揭開了飯圈中廣為人知的潛規則:為idol(偶像)應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飯圈的每一次熱搜,都在刷新大眾對社會和娛樂圈的新認知,粉絲的應援方式也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平時送自己的偶像禮物尚好理解,為什麼上綜藝還要給節目組和主持人送禮呢?眾所周知,「應援」是個舶來詞,並非中國自產,本意是表達對偶像的支持和關愛。
  • 從何老師收禮,看如今的飯圈,攀比之風是否該整治?
    一提到送禮物,何炅也開始滔滔不絕,說叫後援團的粉絲們,下次送禮不要把不乾膠貼得那麼死,撕都撕不下來,只能留著自己用,截止到那期節目錄製的時候,他已經收到了50幾支鋼筆和20多個保溫杯。何炅再次強調,自己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這些筆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