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諾教育集團戰略合作麥格勞·希爾,推「線上線下同學」模式

2021-01-18 芥末堆看教育

芥末堆10月27日訊,新諾教育今日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與國際教育出版集團麥格勞·希爾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對外公開了其新教學法「線上線下同學模式」。

據資料顯示,新諾教育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面向2-12歲學生、以英美外教為特色的少兒英語品牌。目前,其在中國的八個省市擁有超過三十家直營校區。

新諾教育集團創始人歐陽麗娟在會上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巨頭之一,McGraw-Hill十分擅長為中國的教育培訓機構和學校定製課程並提供解決方案。McGraw-Hill的教材內容、教學測評體系等在專業性和互動性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非常適合國內低齡段孩子的英語學習。為了共同打造適合中國孩子的優質教材體系,與McGraw-Hill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係已成為必然的選擇。」

據稱,新諾教育集團在今後除使用麥格勞·希爾的教材外,還將以其全球高級戰略合作夥伴的身份,共同在中國推動英語教學培訓體系的專業化、標準化和國際化。

除與麥格勞·希爾的合作外,新諾教育還公布了其「線上線下同學模式」。據介紹,這一模式源於新諾教育2016年結合多元智能、行動學習等理論的CSI教學體系,以實體教學加在線互動課堂為主要形式。

在線上的教學中,新諾教育主要採用在線外教班課的模式進行教學。在線下校區上課的學生可選擇增加線上課程,也可選擇進行純線上學習。

新諾教育集團副總張宏偉在現場表示,目前線下實體校區的痛點在於場地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規模化擴張受限;而在線教育的問題則是過高的獲客成本和較短的服務周期。而同學模式所解決的正是這一問題。根據新諾教育的規劃,除線下的直營校區外,其將快速在國內拓展加盟校區,而加盟學習中心的師資則利用網際網路來解決。

據透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將傳統線下學習中心的坪效提升了1.6倍,人效提升1.2倍,並能夠帶來超過1.5倍的利潤增長。

在線上外教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原本以線下為主體的教學機構也逐漸開始轉型並推出新的產品。在不久之後,新興的在線教育機構就將面對傳統教育品牌的直接競爭。

相關焦點

  • 在線少兒英語迎來競爭紅海,新諾教育想用「線下+線上」模式從下沉...
    36氪最近接觸到的新諾教育,就是一家做了6年線下業務之後,於今年3月開始探索「線下+線上」模式的少兒英語連鎖品牌。新諾教育成立於2014年,其線下業務為「外教+中教小班課」,主要定位三四線下沉市場,採用直營+加盟的模式,為每一個加盟店配備一個總部招聘的歐美外教。
  • 三年開了20家直營店,新諾英語到底想幹什麼?
    巨大的市場蛋糕誘惑下,各路資本和教育機構紛紛入場,上演各自的傳奇。  而新諾英語卻「反其道而行之」,加大了其線下實體教學店的快速擴張。3年內開了20家直營店,加盟校已達70家。新諾英語創始人歐陽麗娟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2020年線下機構將開到300家,規模達10個億。做了11年外教的歐陽麗娟這是要反趨勢?還是另有野心?
  • 回歸教育本源,愛學習教育集團堅持S2b2c戰略助推OMO教育模式
    教育行業內較早提出聚焦OMO新教育場景的愛學習教育集團,在疫情期間通過積極的變革,不僅幫助自身線下機構順利轉移線上,也幫助上萬家線下教育機構順利度過疫情期,保障了百萬學生「停課不停學」,受到了行業的廣泛關注。當教育行業大多數頭部企業在探索OMO模式時,愛學習已在OMO模式上獲得了進一步的嘗試。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孫凱:網際網路和科技的發展,正在重新解構教育,未來的教育模式應當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線下融合能夠幫助老師從傳統的、低效率的教學工作中解脫出來,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同時,還能通過線上、線下合作共享優質師資資源,有效改善師資匱乏的問題,儘可能消弭地域、貧富等差異,讓孩子們有機會接受同等同質的教育,讓更多的人享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 昂立STEM OMO戰略發布會:線上線下兩翼齊飛,自由切換
    近日,昂立STEM OMO新產品發布會隆重舉辦,宣布全面升級OMO(Online-Merge-Offline,既線上線下相融合)戰略。會議明確「兩翼齊飛,自由切換」的戰略方向,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閉環,為學員提供高品質、全場景、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 貴州百靈與大醫生醫療達成合作 探索「線上+線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原標題:貴州百靈與大醫生醫療達成合作 探索「線上+線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12月16日,
  • 教育行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授課教育模式深受打擊,逐漸興起線上教育。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線下教育復甦,則開始流行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但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該如何融合呢?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 新諾教育創始人歐陽麗娟:當別人看到機遇的時候 我們看到的是責任
    2020年伊始,「停課不停學」讓在線教育火了一把,也讓線下校區業務難以為繼,整個大教培市場前途未卜。此次疫情究竟會對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帶來什麼,是滅絕性災難?還是史詩般機遇?有人類比了2003年的非典,彼時歷經5個月的停課時間,活下來的教育企業如新東方、英孚、環球雅思等都有很大的發展。
  • 愛奇藝和大象點映達成戰略合作 線上線下聯手打造全新發行模式
    原標題:愛奇藝和大象點映達成戰略合作,線上線下聯手打造全新發行模式   愛奇藝
  • 當線上線下相結合教育模式成為新趨勢:擁抱變化,直面挑戰
    而在9月已經開始的秋季新學期,90%以上的學生返回校園,西浦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教學階段——開啟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模式。 當技術在教育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線教育也不僅是疫情背景下的權宜之計,如何更好地把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創造優於以往教育模式的新常態,這是學校、老師和學生需要一同努力應對的挑戰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教師角色的轉變,多元化課程的構建,自主學習的激發等熱點問題交流與碰撞,在10月29日「回·XIANG」——「課程星球」百校聯盟論壇上,來自國內29名著名教育專家,在雲端共同開啟「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變革論壇」,深入探索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融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更加公平而又更高質量的教育發展。
  • 線上最大 線下發力 京東健康全渠道戰略的廣度和溫度
    那在這種特殊的服務需求結構下,京東推出的線上線下全渠道戰略,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人、貨、場之間的組合關係,實現了廣度連接市場、溫度觸及消費者的效果。比如京東健康醫藥健康供應鏈業務,線上B2C模式和POP模式已經相當成熟〔種類全(1000萬SKU),品質高(眾多國內外醫藥、器械、保健、滋補品牌,同時還是多個品牌的最大零售商)。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來源標題: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今年,我國經歷了一場罕見規模的在線教育實戰演練,這場突如其來的演練,觸發了人們對資訊時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加速了教育行業的改革進程。
  • 實體微商新零售如何連結線上線下,打破傳統商業模式的桎梏?
    原標題:實體微商新零售如何連結線上線下,打破傳統商業模式的桎梏?3年時間轉瞬即逝,波後品牌發展越來越好,如今已經落地8000多家波後店,還進行了2次品牌升級。這一切離不開實體微商新零售模式的裂變式營銷方法。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如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體系?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教育的方式也被迫發生變化。疫情期間,孩子們也不得不暫別喜愛的校園,迎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假期延長生活。老師們的工作也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從教室來到雲端。因此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今年最火的一個詞可能就是線上線下融合。
  • 線下教育做好這一點,就絕不會被線上教育替代
    自從疫情發展至今,線上教育被推至風口,以至於引發了傳統線下機構的人均焦慮,要不要做線上,怎麼做線上,如何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模式? 先是行業巨頭開始了資本火拼,想通過燒錢儘快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然後捕捉了中小機構痛點需求的一批專做線上加盟的機構,和為教培業提供專業SAAS服務的公司也應運而生。 乃至今日,OMO模式仍未跑通,究竟怎樣是最適合教培的OMO模式呢?
  • 線上線下拓展教育開放性
    教育無小事,居家學習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也不只是學校課程的學習,而是一種廣義的學習,因此在居家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尊重教育規律,把握居家學習的特點,廣泛採取線上線下學習的方式,才能讓這種臨時性舉措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良機。
  • 三立教育孫海牧:線上標準化,線下個性化,OMO天然適合國際教育
    孫海牧表示,對於學生來說,線上教育最大的好處就是開放性,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評判老師水平的高低,而三立一向以教學水平和團隊師資力量強大而著稱。「在線上,三立可以獲取原來在線下獲取不了的學生,同時也能提高運營效率,因此三立會積極探索線上模式。」同時,孫海牧認為,擁抱線上並不意味著三立並會放棄線下模式。
  • 「線下+線上」仍會成為大多數培訓機構選擇的教育模式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的發展,高品質的在線小班課已是不少學生家長的剛需,同時也成為了在線教育破局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發生正給教培行業帶來一些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