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老小孩」
強歌老師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大哥,也是我見過最可愛的一位「老小孩」。
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他的人生過往、不清楚,也沒問過,但是,絕對是被耽誤掉的藝術家;雖然我們工作中一直衝撞,讓我很鬱悶,但是憑心說,他的藝術造詣是非常高的。
在《媽媽我想你》這部戲中,強老師即是資方之一,又是監製。本來資方和監製,這兩個職位,既是輔佐導演的,也是掣肘導演的;掣肘的目的,是防止導演跑偏,那麼這兩個職位,尤其監製,讓導演「難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為什麼說強老師,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呢?因為,他有他獨特甚至「偏執」的見解,而且一旦「偏執」起來,就會非常堅持,一定要讓你給他個不這樣的說法;你要說服不了他,他就繼續「偏執」,「偏執」到讓你發瘋,「偏執」到讓你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止。
強老師是個有性格的人,我是個有個性的人,好嘛,這兩人到一起,大家不用猜,肯定是有「戲」!
當然,強老師也是知道的,中國電影所奉行的「導演中心制」的原則,實在拗不過,最終還是按得導演的想法走的;這一點我很欽佩,其實,他越是這樣,作為導演,就會越尊重對方的意見。
此外,強老師也從來只是對事不對人。電影《媽媽我想你》是根據發生在寧夏銀川的真實故事改編的,而作為導演來講,我又是土生土長的寧夏人,在哪拍合適,所有的場景都印在腦子裡。
此外,影片的拍攝,對季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由於籌備時間緊張,加上季節的限制,所以對劇本的修改,沒時間及時在文字上修改過來,但都印在我的腦子裡,心裡是一本帳的。
但是,強老師是不贊同的。
他說,我參與了那麼多戲,沒有你這麼來的!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有修改的,一定要修改過來,讓大家看到。你只印在你腦子裡,你不改過來,大家怎麼知道。
我說,太忙,我抽時間改。
——你不改好,達不到開機條件,是不能開機的。
——我心裡有數。
——你心裡有數,是你有數,但是別人沒數!拍戲不是你一個人就能拍的,做戲就要按做戲的規則走!
你忙,你就不要做編劇;你既然做了編劇,改本子就是你必須的工作!編劇,就是一心一意改本子,拿這份工資,就得幹這份事;作為編劇,你沒時間改,你就是不務正業!
——問題我也沒拿到工資啊,都是後拿的;如果虧了,我是沒有編劇導演費用的。
——那是你作為自己跟自己的事,跟我沒關係。
一陣冷戰兩三天,真的是忙,所以劇本還是在文字上沒有改過來,但是開機時間越來越緊了,而且一旦建組,一旦開始花銷,真的是開工沒有回頭箭,於是我找到強老師,說了下資金的情況。
——好吧,給你安排吧,但是我覺得你趕緊先把劇本改了,雖然你也跟大家講了如何修改;不過改不改隨你,即使不改,拍出來也還行,打給你吧。
開機那天,開機儀式上,梁老師和強老師分別受邀講了幾句話。但兩人風格迥異,大相逕庭,全場的人,臉都綠了。
梁老師說——
很高興能參加電影《媽媽我想你》的開機儀式,我覺得《媽媽我想你》這部電影,一定能拍成功,一定是一部大火的好片子,至少是會有影響力的一部作品,因為,我剛才在敬香的時候,我的羽絨服著火了。康導,記得啊,影片上映了,一定得給我買一件羽絨服,我的羽絨服,都做貢獻了。
全場一陣笑聲後,梁老師接著說——
玩笑歸玩笑,實質的原因,是你們的導演是一位有思想的人。他作為導演,有他過人的地方的,這一點我是認真觀察、考量過的。我眼睛很毒的,我認準的人,一般是不會錯的。我一生幫過兩個人,一個歌手,一個演員,這個歌手是韓紅,這個演員是沈騰,我也看到了你們的導演的潛力,我就是我投資你們導演的原因。
之後是強老師講話。強老師說——
今天,參加電影《媽媽我想你》的開機儀式,我有些不高興!原因是,劇本還不成熟,沒有達到開機條件,我很擔心,這部戲能不能拍好!
全場譁然,大家面面相覷,臉都綠了。強老師接著說——
不過,開都已經開機了,我還是希望拍攝順利吧!
無奈之下,我勉強上臺圓了個場——兩位老師,也真的是大家,即便是這麼上臺隨意講得幾句話,也是很富有電影的感覺,包袱滿滿;另外,兩位更以不同的方式,給了我們警戒、提示和鞭策。讓我們用掌聲再次感謝兩位老師
這也讓後來劇組關係近的老師,每遇到讓我把他懟回去的情況,就調侃我——導演到底是導演,很善於外交辭令呀!哈哈,也不知道是誇呢,還是貶呢!
梁老師,大家很多年了,關係在那呢,這個不用說。但是,強老師是第一次合作,他的講話,著實讓人下不了臺,我當時臉是綠的,腦子嗡的一聲,懵了.
不過,好在也急中生智搪塞過去了,接下來的拍攝,也就不再想了。晚上收工後,開完各部門的會後,改了一點,就凌晨三點多了,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就要出工,實在太睏就睡了。
藝術家也許都是「偏執」的
第二天睡醒,手機上來了很多信息。足足有幾千字吧,是強老師發的,他把需要改的地方,一場一場改好,發了過來。末了的一句話是——
康導,我看你卻是辛苦,也確實沒時間改,我說的話,雖然難聽,但也是為你好,你安心拍戲吧,我幫你改了,有的地方,我有一些新的見解,僅作參考,如有時間,我們再切磋。
一看時間,這些信息,全是凌晨四點多發的,顯然是寫了整整一晚上。我頓時,不知道說啥了。其中,有一處,我記憶猶新,就是曹穎老師飾演的媽媽,藉助已故的爸爸最喜歡的一句詩,點出了電影的主旨: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多麼貼切的一句詩啊,在經歷那麼多劫難後,作為母親依然堅強撫養三個孩子,依然信守做人的信用、正義原則;作為孩子,理解媽媽的痛苦,同時也知道要幫助去世的爸爸還外債;這句泰戈爾的詩,用在這個地方,真的是太貼切了。
人有的時候,真的是不能太忙了,就在建組籌拍電影前幾個月,我還在重新翻譯泰戈爾的詩集。當時,碰到這句詩時,讚嘆翻譯地真好,可是到了劇本上,死活就是想不起來用。
過了兩三天,我看到強老師微信朋友圈,在曬自己女兒和老婆的照片。強老師的女兒特別可愛,於是,我想起了臺我們戲上有一場戲,剛好是有這麼個小女孩的角色,就一場戲,幾句臺詞,用誰都是用,同等情況下,還不如用自己朋友的小孩,而且小女孩確實也可愛,將來肯定會大有作為,同時也給小孩多一次鍛鍊的機會吧。
再一看,強老師的夫人也落落大方,氣質也非常好。好吧,惠惠和媽媽的角色,就請強老師的女兒和夫人演吧,於是發出了邀請,強老師也很開心,欣然接受了。
那一場戲是下午放學時候的,對拍攝時間也是要求的,找的是銀川市金鳳區金鳳五小的100多個孩子做的群演。
那幫小孩,哪見過拍戲、這麼「高大上」的場面啊,那個興奮,歡奔亂跳,很難控制;再說,他們很多是一二三年級學生,他們哪知道拍戲是怎麼回事,你給他們說,別看鏡頭,一看就穿幫!說了白說,很多小朋友仍然看!
哎呀,那個惱呀,來來回回折騰,三折騰、兩折騰,天黑了,來不及了。於是,就把原本片中惠惠和媽媽的幾句臺詞的一小場戲刪了;因為,不是主角,刪了雖有些遺憾,但是也不影響主人公的命運發展,劇情發展也流暢。
(具體哪幾句臺詞,就留待大家電影裡看吧,這裡就不劇透了)
晚上,強老師來電話了。
——導演,您把後面惠惠和媽媽的幾句臺詞沒拍、刪除了,您是怎樣個想法?
——天黑了,沒時間了,來不及了。
——那您是怎麼打算?
——我覺得惠惠和媽媽是配角,那幾句話,有了更好,沒有了,也不影響主人公命運和劇情發展。
——要不要考慮補拍?
——強老師,咱們的預算非常緊張,每天的拍攝任務都是有規劃的,不能輕易加戲或調整戲的!如果拍攝計劃一動彈,後面的戲,可能都跟著得調整,包括其他串戲的演員的檔期,以及場地協調等;再說,一加戲,如果整個工期延長一天,就要多出10來萬的費用。
——你不要拿這些來搪塞我!從藝術的角度,那你覺得這個地方,要不要刪,應不應該拍?
——您不要總拿藝術壓我!作為導演這個身份,我比您更注重,更在乎!可是,現實情況!!錢呢?錢呢?資金那麼緊張,我得首先保證,整部戲得劃上句號。前面拍得再好,再完美,但是整部戲,拍不完,劃不上句號,就等於白搭,一部戲都會廢掉!
——你不要講這些大道理!就那幾句,能佔你多少時間?與公不說,與私來說,你能不能給我個面子!
——大哥,這真不是、面子不面子的事,我得通盤考慮啊?您不要強人所難好不好!如果,惠惠和媽媽的角色,不是嫂子和六六演,您會這樣嗎?
——會!
——我覺得您不客觀,主觀成分太重!
——你要不補拍,後面的資金,我就不打!
——您不能這樣啊!
——我就這樣,你自己看著辦。
說完,強老師就把電話壓了。
我滴個神呢,你要知道,那個左右為難,都要瘋掉了!怎麼辦呢,先撂著唄,先走一步是一步,大方針不能輕易變,保障大局為重!
偉大的父愛,挽救了一個亮點
第二天早上十點多,強老師來了信息:
康導,不論怎樣,於公於私,我都希望這場戲應該補拍。我是老來得子,當有一天,你也做了父親,你就能夠理解我此時的心情!我理解你的難處,你安排吧,耽誤工期,需要增加多少費用,我來補,我個人承擔,你不要放負擔!
唉,本來正在拍得《媽媽我想你》就是一部煽情的戲,煽得我們每天,劇組工作人員,都跟著曹穎老師在哭。強老師這麼一說,我眼淚譁下來了,也說不上是為啥。
我給強老師回了一條信息:強老師,不用您承擔,我這就安排補拍!
當給製片部安排下去,下午調整拍攝計劃、補拍的時候,大家都說瘋了,導演,一個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整個拍攝計劃打亂,耽誤半天,至於嗎?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好像是一個沉重而偉大的命題,我看了一眼現場製片李恆。
李恆心領神會,道:沒事別嗶嗶,導演說啥就啥,按導演說得辦!
後來做後期的兩位老師說,導演,您選得演員都挺好的,就連隨便一個路人甲、路人乙,您都選得特別考究!您看那個惠惠和媽媽,就那麼幾句臺詞,您看說得多到位!
我一想,這不就是補拍的內容嘛,差點就沒掉的!他們說話,應該是最客觀、公正的了。因為做後期的這兩位老師,是沒有跟組、到現場的,他們是不知道情況的。
他們要是跟組,要是知道、我跟這兩位路人甲、路人乙演員的親人在劇組經常「幹仗」,無論他們情商是多麼低,他們也不會這麼說的!哈哈!
再後來,剪預告片的剪輯師,在預告片裡,也選取了惠惠和媽媽的臺詞,作為旁白,使用了.
(註:除海報和劇照外,圖片均來自於網絡;歡迎轉載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