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你》導演手記(6)| 藝術家也許都是「偏執」的

2021-03-03 康銳導演

最可愛的「老小孩」

強歌老師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大哥,也是我見過最可愛的一位「老小孩」。

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他的人生過往、不清楚,也沒問過,但是,絕對是被耽誤掉的藝術家;雖然我們工作中一直衝撞,讓我很鬱悶,但是憑心說,他的藝術造詣是非常高的。

在《媽媽我想你》這部戲中,強老師即是資方之一,又是監製。本來資方和監製,這兩個職位,既是輔佐導演的,也是掣肘導演的;掣肘的目的,是防止導演跑偏,那麼這兩個職位,尤其監製,讓導演「難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為什麼說強老師,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呢?因為,他有他獨特甚至「偏執」的見解,而且一旦「偏執」起來,就會非常堅持,一定要讓你給他個不這樣的說法;你要說服不了他,他就繼續「偏執」,「偏執」到讓你發瘋,「偏執」到讓你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止。

強老師是個有性格的人,我是個有個性的人,好嘛,這兩人到一起,大家不用猜,肯定是有「戲」!

當然,強老師也是知道的,中國電影所奉行的「導演中心制」的原則,實在拗不過,最終還是按得導演的想法走的;這一點我很欽佩,其實,他越是這樣,作為導演,就會越尊重對方的意見。

此外,強老師也從來只是對事不對人。電影《媽媽我想你》是根據發生在寧夏銀川的真實故事改編的,而作為導演來講,我又是土生土長的寧夏人,在哪拍合適,所有的場景都印在腦子裡。

此外,影片的拍攝,對季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由於籌備時間緊張,加上季節的限制,所以對劇本的修改,沒時間及時在文字上修改過來,但都印在我的腦子裡,心裡是一本帳的。

但是,強老師是不贊同的。

他說,我參與了那麼多戲,沒有你這麼來的!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有修改的,一定要修改過來,讓大家看到。你只印在你腦子裡,你不改過來,大家怎麼知道。

我說,太忙,我抽時間改。

——你不改好,達不到開機條件,是不能開機的。

——我心裡有數。

——你心裡有數,是你有數,但是別人沒數!拍戲不是你一個人就能拍的,做戲就要按做戲的規則走!

你忙,你就不要做編劇;你既然做了編劇,改本子就是你必須的工作!編劇,就是一心一意改本子,拿這份工資,就得幹這份事;作為編劇,你沒時間改,你就是不務正業!

——問題我也沒拿到工資啊,都是後拿的;如果虧了,我是沒有編劇導演費用的。

——那是你作為自己跟自己的事,跟我沒關係。

一陣冷戰兩三天,真的是忙,所以劇本還是在文字上沒有改過來,但是開機時間越來越緊了,而且一旦建組,一旦開始花銷,真的是開工沒有回頭箭,於是我找到強老師,說了下資金的情況。

——好吧,給你安排吧,但是我覺得你趕緊先把劇本改了,雖然你也跟大家講了如何修改;不過改不改隨你,即使不改,拍出來也還行,打給你吧。

開機那天,開機儀式上,梁老師和強老師分別受邀講了幾句話。但兩人風格迥異,大相逕庭,全場的人,臉都綠了。

梁老師說——

很高興能參加電影《媽媽我想你》的開機儀式,我覺得《媽媽我想你》這部電影,一定能拍成功,一定是一部大火的好片子,至少是會有影響力的一部作品,因為,我剛才在敬香的時候,我的羽絨服著火了。康導,記得啊,影片上映了,一定得給我買一件羽絨服,我的羽絨服,都做貢獻了。

全場一陣笑聲後,梁老師接著說——

玩笑歸玩笑,實質的原因,是你們的導演是一位有思想的人。他作為導演,有他過人的地方的,這一點我是認真觀察、考量過的。我眼睛很毒的,我認準的人,一般是不會錯的。我一生幫過兩個人,一個歌手,一個演員,這個歌手是韓紅,這個演員是沈騰,我也看到了你們的導演的潛力,我就是我投資你們導演的原因。

之後是強老師講話。強老師說——

今天,參加電影《媽媽我想你》的開機儀式,我有些不高興!原因是,劇本還不成熟,沒有達到開機條件,我很擔心,這部戲能不能拍好!

全場譁然,大家面面相覷,臉都綠了。強老師接著說——

不過,開都已經開機了,我還是希望拍攝順利吧!

無奈之下,我勉強上臺圓了個場——兩位老師,也真的是大家,即便是這麼上臺隨意講得幾句話,也是很富有電影的感覺,包袱滿滿;另外,兩位更以不同的方式,給了我們警戒、提示和鞭策。讓我們用掌聲再次感謝兩位老師

這也讓後來劇組關係近的老師,每遇到讓我把他懟回去的情況,就調侃我——導演到底是導演,很善於外交辭令呀!哈哈,也不知道是誇呢,還是貶呢!

梁老師,大家很多年了,關係在那呢,這個不用說。但是,強老師是第一次合作,他的講話,著實讓人下不了臺,我當時臉是綠的,腦子嗡的一聲,懵了.

不過,好在也急中生智搪塞過去了,接下來的拍攝,也就不再想了。晚上收工後,開完各部門的會後,改了一點,就凌晨三點多了,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就要出工,實在太睏就睡了。

藝術家也許都是「偏執」的

第二天睡醒,手機上來了很多信息。足足有幾千字吧,是強老師發的,他把需要改的地方,一場一場改好,發了過來。末了的一句話是——

康導,我看你卻是辛苦,也確實沒時間改,我說的話,雖然難聽,但也是為你好,你安心拍戲吧,我幫你改了,有的地方,我有一些新的見解,僅作參考,如有時間,我們再切磋。

一看時間,這些信息,全是凌晨四點多發的,顯然是寫了整整一晚上。我頓時,不知道說啥了。其中,有一處,我記憶猶新,就是曹穎老師飾演的媽媽,藉助已故的爸爸最喜歡的一句詩,點出了電影的主旨: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多麼貼切的一句詩啊,在經歷那麼多劫難後,作為母親依然堅強撫養三個孩子,依然信守做人的信用、正義原則;作為孩子,理解媽媽的痛苦,同時也知道要幫助去世的爸爸還外債;這句泰戈爾的詩,用在這個地方,真的是太貼切了。

人有的時候,真的是不能太忙了,就在建組籌拍電影前幾個月,我還在重新翻譯泰戈爾的詩集。當時,碰到這句詩時,讚嘆翻譯地真好,可是到了劇本上,死活就是想不起來用。

過了兩三天,我看到強老師微信朋友圈,在曬自己女兒和老婆的照片。強老師的女兒特別可愛,於是,我想起了臺我們戲上有一場戲,剛好是有這麼個小女孩的角色,就一場戲,幾句臺詞,用誰都是用,同等情況下,還不如用自己朋友的小孩,而且小女孩確實也可愛,將來肯定會大有作為,同時也給小孩多一次鍛鍊的機會吧。

再一看,強老師的夫人也落落大方,氣質也非常好。好吧,惠惠和媽媽的角色,就請強老師的女兒和夫人演吧,於是發出了邀請,強老師也很開心,欣然接受了。

那一場戲是下午放學時候的,對拍攝時間也是要求的,找的是銀川市金鳳區金鳳五小的100多個孩子做的群演。

那幫小孩,哪見過拍戲、這麼「高大上」的場面啊,那個興奮,歡奔亂跳,很難控制;再說,他們很多是一二三年級學生,他們哪知道拍戲是怎麼回事,你給他們說,別看鏡頭,一看就穿幫!說了白說,很多小朋友仍然看!

哎呀,那個惱呀,來來回回折騰,三折騰、兩折騰,天黑了,來不及了。於是,就把原本片中惠惠和媽媽的幾句臺詞的一小場戲刪了;因為,不是主角,刪了雖有些遺憾,但是也不影響主人公的命運發展,劇情發展也流暢。

(具體哪幾句臺詞,就留待大家電影裡看吧,這裡就不劇透了)

晚上,強老師來電話了。

——導演,您把後面惠惠和媽媽的幾句臺詞沒拍、刪除了,您是怎樣個想法?

——天黑了,沒時間了,來不及了。

——那您是怎麼打算?

——我覺得惠惠和媽媽是配角,那幾句話,有了更好,沒有了,也不影響主人公命運和劇情發展。

——要不要考慮補拍?

——強老師,咱們的預算非常緊張,每天的拍攝任務都是有規劃的,不能輕易加戲或調整戲的!如果拍攝計劃一動彈,後面的戲,可能都跟著得調整,包括其他串戲的演員的檔期,以及場地協調等;再說,一加戲,如果整個工期延長一天,就要多出10來萬的費用。

——你不要拿這些來搪塞我!從藝術的角度,那你覺得這個地方,要不要刪,應不應該拍?

——您不要總拿藝術壓我!作為導演這個身份,我比您更注重,更在乎!可是,現實情況!!錢呢?錢呢?資金那麼緊張,我得首先保證,整部戲得劃上句號。前面拍得再好,再完美,但是整部戲,拍不完,劃不上句號,就等於白搭,一部戲都會廢掉!

——你不要講這些大道理!就那幾句,能佔你多少時間?與公不說,與私來說,你能不能給我個面子!

——大哥,這真不是、面子不面子的事,我得通盤考慮啊?您不要強人所難好不好!如果,惠惠和媽媽的角色,不是嫂子和六六演,您會這樣嗎?

——會!

——我覺得您不客觀,主觀成分太重!

——你要不補拍,後面的資金,我就不打!

——您不能這樣啊!

——我就這樣,你自己看著辦。

說完,強老師就把電話壓了。

我滴個神呢,你要知道,那個左右為難,都要瘋掉了!怎麼辦呢,先撂著唄,先走一步是一步,大方針不能輕易變,保障大局為重!

偉大的父愛,挽救了一個亮點

第二天早上十點多,強老師來了信息:

康導,不論怎樣,於公於私,我都希望這場戲應該補拍。我是老來得子,當有一天,你也做了父親,你就能夠理解我此時的心情!我理解你的難處,你安排吧,耽誤工期,需要增加多少費用,我來補,我個人承擔,你不要放負擔!

唉,本來正在拍得《媽媽我想你》就是一部煽情的戲,煽得我們每天,劇組工作人員,都跟著曹穎老師在哭。強老師這麼一說,我眼淚譁下來了,也說不上是為啥。

我給強老師回了一條信息:強老師,不用您承擔,我這就安排補拍!

當給製片部安排下去,下午調整拍攝計劃、補拍的時候,大家都說瘋了,導演,一個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整個拍攝計劃打亂,耽誤半天,至於嗎?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好像是一個沉重而偉大的命題,我看了一眼現場製片李恆。

李恆心領神會,道:沒事別嗶嗶,導演說啥就啥,按導演說得辦!

後來做後期的兩位老師說,導演,您選得演員都挺好的,就連隨便一個路人甲、路人乙,您都選得特別考究!您看那個惠惠和媽媽,就那麼幾句臺詞,您看說得多到位!

我一想,這不就是補拍的內容嘛,差點就沒掉的!他們說話,應該是最客觀、公正的了。因為做後期的這兩位老師,是沒有跟組、到現場的,他們是不知道情況的。

他們要是跟組,要是知道、我跟這兩位路人甲、路人乙演員的親人在劇組經常「幹仗」,無論他們情商是多麼低,他們也不會這麼說的!哈哈!

再後來,剪預告片的剪輯師,在預告片裡,也選取了惠惠和媽媽的臺詞,作為旁白,使用了.

(註:除海報和劇照外,圖片均來自於網絡;歡迎轉載轉發!

相關焦點

  • 藝術家的人生,導演你不懂
    表現藝術家創作過程的電影往往不太成功,這似乎已成一種傳統,也許是「創作」這一既虛又實的過程很難用影像來表達而不落俗套。演員出身的美國導演斯坦利·圖齊(Stanley Tucci)帶著自己的第五部導演作品《最後的肖像》(Final Portrait)來到柏林電影節。
  • 看哭,6歲女兒寫信「媽媽我想你了!「
    「媽媽我想你了!」「媽媽zhu你xing fu快樂!」「媽媽我愛你有zheng個shi jie zheng me多!你neng?」(媽媽我愛你有整個世界這麼多!你呢?)  這是江蘇邳州市6歲的小女孩劉一諾給媽媽畫的賀卡信,孩子把能想到所有最美好的元素,都融了進去。
  • 導演手記:盧奇
    導演手記:盧奇 時間:2020.08.02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田七創作歌曲《我在揚州想你》 繾綣寄相思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先生在恢復朱子書院、打造中華紫薇園、籌備大型3D神話愛情電影《武夷仙凡戀》之際到訪武夷影業集團揚州拍攝基地與創作中心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在採風選景時即興創作歌曲《我在揚州想你》,墜入揚州的夢裡,滿是瓊花飛舞,讓人忘了來揚州是尋景、尋夢還是尋人。歌曲由武夷影業集團和東方國韻集團聯合出品,將收錄在田七《東方國樂原創音樂作品專輯》。
  • 申聲傳情,「海霞」吳海燕朗讀:「媽媽不好意思說想你」
    「我的寶貝,昨天視頻通話,你一直問我怎麼不說話?媽媽不好意思對你說:媽媽想你了」「申聲傳情」第八期,由上影演員吳海燕獻聲,為你朗讀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腎病科主管護師李黎梅出徵武漢後,寫給上海家中12歲女兒的一封信。
  • 淚流不止的歌——評湯潮的《媽媽我想你》
    >       一、為什麼評論     《媽媽我想你》,歌手湯潮於2008年5月,為四川地震傾情創作的,且在眾多的抗震歌曲中脫穎而出。《媽媽我想你》第一次真正聽完這首歌,是一年前,很震撼,也把抗震歌曲的背景情形給忘記了。仔細聽的第一遍,就淚流滿面。就把這個歌曲存在文件夾裡,擬寫個評論。不知道是事情多,還是工作忙,還是一直沒有思考清楚怎麼寫?最近,那個亞男的女孩兒,在快手裡也唱了這首歌,我就沒有敢聽完,就關閉了。我是怕自己流淚。折騰了幾天。
  • 《媽媽,我想你》:虐愛+暖心!親情大愛樸素唯美得憂傷
    《媽媽,我想你》:虐愛+暖心!,我想你》類似《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現代版,親情大愛樸素唯美得令人憂傷。 還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那部悲淚片《媽媽再愛我一次》嗎?彼時,我正上高中,全校師生集體去縣城唯一一家電影院看片,電影院裡一片飲泣,哭倒無數,我們生恨少帶了紙巾。 看康銳執導、曹穎主演的這部《媽媽,我想你》時,提前被人打預防針告之這是一部催淚大片,自備半打紙巾。不過,看到一半,我終於放下心來。這是一部集悲情和暖心特質於一身的親情片。
  • 《CCTV朗讀者》導演手記 | 喬榛:不帶一絲一毫的煙火氣
    《CCTV朗讀者》導演手記 | 喬榛:不帶一絲一毫的煙火氣與今日的很多樓盤比起來,這裡算不上什麼高大上的社區,但你還是不難從這幾幢6樓層小樓間寬闊的空隙和鬧中取靜的地段感受到這個地方獨有的生活氣息。 向門口的一位保安詢問3號樓怎麼走,他似乎早就明白來我的來意,笑著問我:是找喬榛喬老師的吧?看來喬老師知名度還是很高,或者說平日老兩口一定也是與人為善,從不在別人面前擺架子,即使是對一名普通的保安。
  • 謝謝傳遞給我生命的人——《我的母親手記》編輯手記
    啟程回去探親前的那個周一中午,電話鈴聲響了,爸爸接聽幾句,就開始嚎啕大哭,使勁捶打電話桌,媽媽接過去電話,也開始哭泣,小聲叫著「爸爸!」死亡又一次突然而至——前一年的五月,九十二歲的姥姥,也是媽媽不在身邊時突然離世,給媽媽留下永遠的痛。
  • 導演手記:張峻寧
    導演手記:張峻寧 時間:2020.07.10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李金銘
    導演手記:李金銘 時間:2020.08.15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吳健
    導演手記:吳健 時間:2020.07.06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樂隊有多偏執,願意被淘汰?
    藝術家可能是最難理解的群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習慣用作品說話。在《樂隊的夏天》中誰可以被稱為藝術家?野孩子波段就是其中之一。他第一次用一首歌《黃河謠》徵服了觀眾,最老的樂隊平均沒有借用任何樂器,卻達到了所有樂器都無法產生的效果。
  • 導演手記:龔俊
    導演手記:龔俊 時間:2020.06.13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季肖冰
    導演手記:季肖冰 時間:2020.06.22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媽媽,我又想你了,母親節快樂!
    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告訴媽媽,我幫她完成了心願,我們家也有一個研究生,她可以不用再去羨慕別人了。在路上的時候,我感覺父親的情緒不高,他說媽媽生病了。我問什麼病,爸爸只是嘆氣說這病不好治。經過我幾次追問,父親才說母親得了肺結核。我突然就安心了,因為我知道肺結核不是癌症,只是必須要休息,不能勞累。
  • 徐佳一徐佳禾小姐妹同唱《媽媽媽媽我想你》充滿童趣和感動
    徐佳一徐佳禾小姐妹同唱《媽媽媽媽我想你每個人都有小時候的階段,在這個區間裡,媽媽是大樹、是為孩子遮風擋雨的港灣。在孩子眼裡,媽媽就是「溫柔」、」安心」的代名詞,這首《媽媽媽媽我想你》通過在常人看來不起眼的「一段分離」,或許是媽媽的一次工作外出、或許是媽媽的一次晚歸,但這種分離在孩子們的心裡卻是很長很長的時間。既有一些童趣的味道,通過孩子自身的表達上也有一份感動。
  • 《媽媽,我想你》:母愛在這個冬天是偉大的,真誠的,溫暖的
    家永遠都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世界的感情是相互的,母愛是偉大的,孩子們對母親的愛也是無私、真誠、動人的。影片中的三個孩子都很懂事,他們的母親去了很遠的地方工作,說他們將在前回來,他們不會哭泣或製造噪音,但會忍受不舍。
  • 導演手記:王雨甜
    導演手記:王雨甜 時間:2020.02.01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媽媽,回家吧!姐姐和我,小弟。都很想你回家!
    離家出走家屬附言:媽媽,回家吧!姐姐和我,小弟。都很想你回家!聯繫人:葛維雲尋人啟事-失蹤人口數據中心-我要尋親網,懇請各地區愛心人士轉發此尋人啟事,您的舉手之勞就可能促成一個家庭的團圓,並請您如果看到尋人啟事中的被尋人後對其予以必要的協助,收到線索後平臺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