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聲傳情,「海霞」吳海燕朗讀:「媽媽不好意思說想你」

2020-11-26 騰訊網

「我的寶貝,

昨天視頻通話,

你一直問我怎麼不說話?

媽媽不好意思對你說:

媽媽想你了」

「申聲傳情」第八期,由上影演員吳海燕獻聲,為你朗讀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腎病科主管護師李黎梅出徵武漢後,寫給上海家中12歲女兒的一封信。

吳海燕:母女滬鄂兩地傳家書來自新民晚報00:0006:31

今日申音:吳海燕

吳海燕,出生戲曲世家,本是京劇舞臺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從事電影表演,可以說是半路出家。1974年,吳海燕被意外選中,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雖然第一次觸「電」,但她健美硬朗的氣質和自然直率的表演風格,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母女滬鄂兩地傳家書

「媽媽不好意思說想你」

朗讀:吳海燕

撰文:李黎梅(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腎病科主管護師)

整理:左妍

首發於2月18日《新民晚報》移動客戶端

原文連結:母女滬鄂兩地傳家書 「媽媽不好意思說想你」

親愛的VV:

我的寶貝,你出生到現在,媽媽從來沒有離開你那麼久。這一次媽媽匆匆離開,很倉促,很多話還來不及交代你。雖然每天都有視頻,但是媽媽還有很多話想對你說。

媽媽出發的時候,你很樂觀,笑著對我說:「媽媽,我等你凱旋!」你知道嗎?看到你燦爛的笑顏,給了我堅定的信心,聽到你輕鬆的口吻,給了我無比的安慰。

其實媽媽並不堅強,也不是大家口裡說的英雄,為患者吸痰時,媽媽也擔心,為死亡患者做臨終護理時,媽媽也有恐懼,為不能自理的患者處理分泌物時,媽媽也會緊張……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像個笨拙的企鵝,戴護目鏡時又像是老眼昏花的老太太,戴著N95口罩說話時像剛經歷了長跑喘不過氣來。這時的媽媽很脆弱!但是,媽媽想到肩上的責任,想到一位白衣戰士的使命,想到你爸爸期盼擔憂的眼神,想到你開朗的笑聲,媽媽立刻又充滿了力量,變成了堅強的女漢子。

昨天和你通話時看到視頻裡你可愛的臉龐,突然止不住地想親吻你,想擁抱你,隔著冰冷的屏幕,媽媽的雙眸溼潤了,你和媽媽說話時,媽媽哽咽地說不出話,你一直問:媽媽,你怎麼不說話?我天真的孩子,媽媽不好意思對你說「媽媽想你了,媽媽想哭。」掛了電話後,媽媽拿出你畫的「福鼠」,因為你屬鼠,臨別的時候你告訴我這隻小福鼠代替你來陪伴我,會給我帶來好運。想你的時候,我就看看它。耳畔也仿佛響起你清脆的聲音:加油,奧利給!

孩子,你從最初聽到媽媽要出發的消息時的反對,到後來的接受,再到現在的鼓勵。這次的疫情大戰不僅是媽媽人生道路上的一筆可貴的財富,對你而言也是一種成長。你懵懵懂懂地也明白媽媽為什麼選擇了這次的出徵,也知道我們的付出是為了更多家庭的團聚。雖然你當面不好意思說,但我知道你心裡為媽媽驕傲!我也為你驕傲,你不任性不撒嬌,你的支持你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動力!

孩子,待我凱旋,媽媽用粗糙的雙手擁抱你時,相信你會心疼不舍;

孩子,待我平安歸來,看到媽媽滿布壓痕的臉龐時,相信你依然會親吻撫摸;

孩子,待我勝利返回,看到媽媽可笑的髮型時,相信你還是會為我自豪慶賀。

寒冬終會過去,春天即將來臨,等到來年的櫻花四月,媽媽定要帶你來武漢重溫媽媽戰鬥過的地方!

愛你的媽媽

隨著新民晚報與上影演員劇團合作推出的「申聲傳情——2020抗疫專題節目」上線,越來越多的讀者關注起了文字與聲音所能傳達的感動。

沒有燈光、沒有化妝、沒有鏡頭,只有一臺臺因陋就簡的設備和一顆顆滾燙虔誠的真心,上影演員劇團老中青三代演員,朗讀《新民晚報》全媒體各端的戰疫佳作。電影人讀的不僅是文章,是真情與感動,更是信心與希望。

申聲傳情第二輯由達式常、吳海燕、張芝華、吳冕、崔傑等上影演員朗讀。

達式常老師現學手機錄音新技術,在朗讀前反覆確認故事的環境、場地,揣摩人物的處境、心境,體現了老藝術家對待工作的嚴謹;吳海燕自己在家錄了好幾遍後都不滿意,最後特地到劇團來錄音;張芝華抄寫了朗讀文本,「稍微滿意」的成品就交了三套。與張芝華在《兒女情長》裡飾演姐妹的吳冕也錄了三遍,她說:「不要怕麻煩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劇團上任團長崔傑第一遍錄製的時候「笨拙」地開了錄像功能,一遍遍試,一次次錄,沒有抱怨。他們說,在文章裡讀到了感動,想把這份感動帶給更多人。

歡迎另存下方海報並分享

點擊下面圖片回顧往期節目

「普通演員」達式常

朗讀「不普通的抗疫家書」

上海藝術家梁波羅

用聲音致敬武漢快遞小哥

一代上海人的「夢中女神」龔雪

讀出抗疫家書裡的思念

《琅琊榜》裡呆萌剛猛的蒙大將軍為你朗讀前線醫生給愛人的家書

《攀登者》裡的美女「趙醫生」何琳講述:一個醫護家庭的最美約定!

經典版《武則天》裡「蕭淑妃」于慧講述一名普通人自駕回湖北老家的經歷

劉磊朗讀一線男護士日記:從朋友圈裡,才知道爸爸進了ICU

接下來我們將陸續為您播出

更多藝術家的「申聲傳情」

節目製作組:張弘、孫佳音、徐軼汝、徐詠、張澤茜、田詩雍、劉力源、劉玉萍、陳莉、周晨昕

相關焦點

  • 吳海燕近照曝光,成名《海霞》,人稱上影一枝花,66歲依然優雅
    新冠疫情發生後的上半年,上影演員劇團與《新民晚報》共同推出了線上「聲影」第四季——「申聲傳情」音頻節目。上影20餘位著名藝術家參與,其中第8期,就是由吳海燕獻聲的,她深情朗讀了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腎病科主管護師李黎梅出徵武漢後,寫給上海家中12歲女兒的一封信。
  • 申聲傳情,「蕭淑妃」于慧朗讀:路過武漢時我淚如雨下
    「申聲傳情」第五期,曾在劉曉慶版《武則天》裡扮演「蕭淑妃」的于慧,用聲音為你演繹這段「驚心動魄」的旅程。 老公說,又不是生離死別,哭什麼。可是,那一刻,對我來說,真的有生離死別的感覺。不敢給弟弟打電話,不敢知道他在幹什麼,那是一種伴隨著恐懼、不舍、無措等交織在一起的情緒。   除夕夜裡11點,正在刷手機的老公突然說,措施會越來越嚴,是不是提前回去。也就是我在老家待了不到4個小時,我們就開始往回趕。從來沒有哪一次的高速路,有這麼空曠和寂寥。我和老公輪換著開。
  • 申聲傳情,《琅琊榜》裡呆萌剛猛的蒙大將軍為你朗讀前線醫生給愛人...
    「我們第一次約會 去的就是黃鶴樓 一路上我都緊緊拉住你的手」 「申聲傳情」第三期,由飾演《琅琊榜》中呆萌剛猛的蒙大將軍的青年演員陳龍獻聲。
  • 「海霞」吳海燕:一夜走紅,錯失《廬山戀》,66歲風採依舊
    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織漁網織呀麼織漁網……」觀眾聽到這首旋律優美的歌曲,馬上就會想到經典電影《海霞》。上世紀80年代著名演員吳海燕在《海霞》中扮演了英姿颯爽的女民兵連長「海霞」一夜走紅,被稱為「上影一枝花」。
  • ...傳情,寧靜朗讀:特殊時期,有一種不打烊的深夜溫暖,叫24小時便利店
    「申聲傳情」第十九期,由上影演員寧靜獻聲,講述特殊時期下,在上海那些深夜不打烊的24小時便利店裡發生的溫暖故事。隨著新民晚報與上影演員劇團合作推出的「申聲傳情——2020抗疫專題節目」上線,越來越多的讀者關注起了文字與聲音所能傳達的感動。沒有燈光、沒有化妝、沒有鏡頭,只有一臺臺因陋就簡的設備和一顆顆滾燙虔誠的真心,上影演員劇團老中青三代演員,朗讀《新民晚報》全媒體各端的戰疫佳作。
  • 吳海燕:70年代飾演「海霞」一角走紅,丈夫是京劇老生
    有人說何昶希不過是節目組為了吸引關注度而被消費了的棋子,也有人說誰有粉絲就值得有人去追捧。不過就如爾冬陞導演所說一般:何昶希這樣的流量明星,要演技沒演技,在回到愛豆行業一炮而紅的《海霞》電影《海霞》是1975年8月在中國上映的一部劇情片,該片主要講述了在我黨撫育下的漁家孤女海霞,與漁霸陳佔鰲、潛伏敵特劉阿太等敵人的鬥爭中的故事。
  • 吳海燕:接替李秀明出演了「海霞」,放棄《廬山戀》成就了張瑜
    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織漁網,織呀麼織漁網 當這首熟悉的歌曲響起的時候,很多人一定會想起一部電影《海霞》。 這部電影的主演吳海燕,長相俏麗,後來被譽為「上影一枝花」。 她就是通過主演《海霞》這部電影,一炮而紅,開始了自己的銀幕生涯的。
  • 「上影一枝花」吳海燕:憑「海霞」躥紅,錯失《廬山戀》很惋惜
    雖然吳海燕此時已經小有成就,但她仍然每天都在努力學習。吳海燕在表演方面打下深厚功底,即使這樣吳海燕也從未懈怠。憑「海霞」躥紅吳海燕得知自己能夠拿下這個角色,自己也很開心。她為了能夠和人物形象更加貼合,吳海燕每天都加強練習。
  • 66歲「海霞」吳海燕,被稱上影一枝花,舅舅是著名藝術家湯化達
    然而,吳海燕並非僅僅是長得美,而是確實為中國電影塑造過許多經典角色,例如《海霞》中的海霞、《等到滿山紅葉時》中的楊英、《白蓮花》中的白蓮花、《賣大餅的姑娘》中的王英、《水鎮情絲》中的徐妹子、《特區姑娘》中的陳穎、《加州來客》中的梅秀雲等等。
  • 她是「白蓮花」吳海燕,因「海霞」走紅,遺憾錯失「廬山戀」
    劉曉慶,張瑜,任冶湘等,都是當時當紅「花旦」, 還有一位優秀的演員,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她是「白蓮花」,也是「海霞」,她被稱為「上影一枝花」,她就是吳海燕當時吳海燕只有一歲。在家人的影響下,吳海燕五歲那年開始接觸中國戲曲,她的父母安排她在上海戲劇學院上小班。
  • 「上影一枝花」吳海燕:70年代演「海霞」走紅,丈夫是京劇老生
    一、所有的優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吳曉燕的爸爸是上海京劇院的院長,媽媽則是文工團的演員對於當時樣板戲一枝獨秀的中國電影來說,這種題材和想法非常新穎,於是構思了一個劇本名字叫《海霞》,這個後來紅遍大江南北的電影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 還記得「海霞」吳海燕嗎?真是美了一輩子!
    中國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將人性分為天性與後天習得;北宋張載的性二元論,把人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不存在先驗的人性和先驗的善惡之分,任何現實的人性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社會環境中,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性的建構有決定意義。
  • 70年代電影《海霞》成就兩位明星,如今一位已隱居幕後一位成笑星
    「大海邊哎,沙灘上哎,風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邊嘞,織呀織魚網,織呀嘛織魚網……」這首《漁家姑娘在海邊》因電影《海霞》而被廣為傳唱,除了歌曲,《海霞》還捧紅了一眾演員,其中就包括我們熟知的「春晚毒舌女王」蔡明與已息影多年的吳海燕。
  • 因《海霞》一炮而紅,被稱「上影一枝花」,今66歲近照曝光
    說到吳海燕,不知道大家對她熟不熟悉,她曾經出演過不少的影視作品,像是《白蓮花》、《等到滿山紅葉時》等。其實吳海燕是憑藉出演《海霞》一炮而紅,名聲大噪的。吳海燕也不例外,要說在那個時候,女主角海霞的扮演者並不是只有她一個人
  • 38年前電影《白蓮花》,吳海燕英氣逼人,導演更是184型男帥哥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是充滿兼具藝術性與娛樂性的一部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故事片,講述的是30年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可能看過的朋友會猜到這部影片就是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白蓮花》。這部由吳海燕主演的電影可能不似同年張瑜的《廬山戀》那般大的影響,但它生動的人物、豐富的情節也足以稱之為經典。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這部影片。
  • 1984年內地兩部《西施》電視劇,董智芝和吳海燕各有精彩
    1992年國內有三部董智芝參演的電視劇播出,分別是《女人不是月亮》(飾肖如男)、《小龍人》(飾龍女媽媽)、《唐明皇》(飾元秋兒)。吳海燕主演的《浣紗女的傳說》電視劇《浣紗女的傳說》共3集,由上海電視臺錄製,劇中的西施由吳海燕扮演。
  • 還記得「海霞」吳海燕嗎?64歲近照曝光,真的是美了一輩子
    吳海燕端莊嫻雅,秀麗溫婉,美的那麼自然,笑的那麼清新與甜美。吳海燕1952年12月生於上海,從六歲開始在戲曲學校學唱京戲。先後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小小班和福建省戲劇學校。1978年,吳海燕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1979年,已經成名的她接到了兩部電影的邀約,一部是《等到滿山紅葉時》,另一部就是《廬山戀》。這兩部電影吳海燕都很喜歡,但是因為《等到滿山紅葉時》的邀約在先,為了信守承諾,她只好婉拒了《廬山戀》。
  • 央視女主持海霞,回到鄉村體恤民情,熒幕背後的她是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2007年接棒老一輩《新聞聯播》播音員的海霞海霞1972年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母親陶虹曾在鄭州市金水區一所小學當語文教師,小時候的海霞就痴迷媽媽的朗讀,還經常被母親糾正普通話的發音,在母親的打造下,海霞從幼兒園到高中抱回了無數普通話比賽的獎狀,之後又在媽媽的努力下,北京廣播學院在河南省的招生,給海霞開了綠燈成功報了名,之後就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