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
昨天視頻通話,
你一直問我怎麼不說話?
媽媽不好意思對你說:
媽媽想你了」
「申聲傳情」第八期,由上影演員吳海燕獻聲,為你朗讀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腎病科主管護師李黎梅出徵武漢後,寫給上海家中12歲女兒的一封信。
吳海燕:母女滬鄂兩地傳家書來自新民晚報00:0006:31
今日申音:吳海燕
吳海燕,出生戲曲世家,本是京劇舞臺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從事電影表演,可以說是半路出家。1974年,吳海燕被意外選中,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雖然第一次觸「電」,但她健美硬朗的氣質和自然直率的表演風格,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母女滬鄂兩地傳家書
「媽媽不好意思說想你」
朗讀:吳海燕
撰文:李黎梅(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腎病科主管護師)
整理:左妍
首發於2月18日《新民晚報》移動客戶端
原文連結:母女滬鄂兩地傳家書 「媽媽不好意思說想你」
親愛的VV:
我的寶貝,你出生到現在,媽媽從來沒有離開你那麼久。這一次媽媽匆匆離開,很倉促,很多話還來不及交代你。雖然每天都有視頻,但是媽媽還有很多話想對你說。
媽媽出發的時候,你很樂觀,笑著對我說:「媽媽,我等你凱旋!」你知道嗎?看到你燦爛的笑顏,給了我堅定的信心,聽到你輕鬆的口吻,給了我無比的安慰。
其實媽媽並不堅強,也不是大家口裡說的英雄,為患者吸痰時,媽媽也擔心,為死亡患者做臨終護理時,媽媽也有恐懼,為不能自理的患者處理分泌物時,媽媽也會緊張……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像個笨拙的企鵝,戴護目鏡時又像是老眼昏花的老太太,戴著N95口罩說話時像剛經歷了長跑喘不過氣來。這時的媽媽很脆弱!但是,媽媽想到肩上的責任,想到一位白衣戰士的使命,想到你爸爸期盼擔憂的眼神,想到你開朗的笑聲,媽媽立刻又充滿了力量,變成了堅強的女漢子。
昨天和你通話時看到視頻裡你可愛的臉龐,突然止不住地想親吻你,想擁抱你,隔著冰冷的屏幕,媽媽的雙眸溼潤了,你和媽媽說話時,媽媽哽咽地說不出話,你一直問:媽媽,你怎麼不說話?我天真的孩子,媽媽不好意思對你說「媽媽想你了,媽媽想哭。」掛了電話後,媽媽拿出你畫的「福鼠」,因為你屬鼠,臨別的時候你告訴我這隻小福鼠代替你來陪伴我,會給我帶來好運。想你的時候,我就看看它。耳畔也仿佛響起你清脆的聲音:加油,奧利給!
孩子,你從最初聽到媽媽要出發的消息時的反對,到後來的接受,再到現在的鼓勵。這次的疫情大戰不僅是媽媽人生道路上的一筆可貴的財富,對你而言也是一種成長。你懵懵懂懂地也明白媽媽為什麼選擇了這次的出徵,也知道我們的付出是為了更多家庭的團聚。雖然你當面不好意思說,但我知道你心裡為媽媽驕傲!我也為你驕傲,你不任性不撒嬌,你的支持你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動力!
孩子,待我凱旋,媽媽用粗糙的雙手擁抱你時,相信你會心疼不舍;
孩子,待我平安歸來,看到媽媽滿布壓痕的臉龐時,相信你依然會親吻撫摸;
孩子,待我勝利返回,看到媽媽可笑的髮型時,相信你還是會為我自豪慶賀。
寒冬終會過去,春天即將來臨,等到來年的櫻花四月,媽媽定要帶你來武漢重溫媽媽戰鬥過的地方!
愛你的媽媽
隨著新民晚報與上影演員劇團合作推出的「申聲傳情——2020抗疫專題節目」上線,越來越多的讀者關注起了文字與聲音所能傳達的感動。
沒有燈光、沒有化妝、沒有鏡頭,只有一臺臺因陋就簡的設備和一顆顆滾燙虔誠的真心,上影演員劇團老中青三代演員,朗讀《新民晚報》全媒體各端的戰疫佳作。電影人讀的不僅是文章,是真情與感動,更是信心與希望。
申聲傳情第二輯由達式常、吳海燕、張芝華、吳冕、崔傑等上影演員朗讀。
達式常老師現學手機錄音新技術,在朗讀前反覆確認故事的環境、場地,揣摩人物的處境、心境,體現了老藝術家對待工作的嚴謹;吳海燕自己在家錄了好幾遍後都不滿意,最後特地到劇團來錄音;張芝華抄寫了朗讀文本,「稍微滿意」的成品就交了三套。與張芝華在《兒女情長》裡飾演姐妹的吳冕也錄了三遍,她說:「不要怕麻煩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劇團上任團長崔傑第一遍錄製的時候「笨拙」地開了錄像功能,一遍遍試,一次次錄,沒有抱怨。他們說,在文章裡讀到了感動,想把這份感動帶給更多人。
歡迎另存下方海報並分享
點擊下面圖片回顧往期節目
「普通演員」達式常
朗讀「不普通的抗疫家書」
上海藝術家梁波羅
用聲音致敬武漢快遞小哥
一代上海人的「夢中女神」龔雪
讀出抗疫家書裡的思念
《琅琊榜》裡呆萌剛猛的蒙大將軍為你朗讀前線醫生給愛人的家書
《攀登者》裡的美女「趙醫生」何琳講述:一個醫護家庭的最美約定!
經典版《武則天》裡「蕭淑妃」于慧講述一名普通人自駕回湖北老家的經歷
劉磊朗讀一線男護士日記:從朋友圈裡,才知道爸爸進了ICU
接下來我們將陸續為您播出
更多藝術家的「申聲傳情」
節目製作組:張弘、孫佳音、徐軼汝、徐詠、張澤茜、田詩雍、劉力源、劉玉萍、陳莉、周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