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每一年的重陽節前,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都有一個重要活動,那就是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傳統美德,舉行重陽敬老活動。今年也不例外,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上影演員劇團重陽敬老活動在上海舉行。
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許多老藝術家如牛犇、梁波羅、徐才根、吳雲芳、張雲立、達式常、張文蓉、王詩槐、於本正、喬榛等都早早來到活動現場,與老友相見。
本文主人公,著名表演藝術家吳海燕也參加了活動,並與藝術家們一起遊玩了上海某遊樂園。只見她和藝術家們戴上卡通頭飾,儼然一個個「老頑童」。
作為上影演員劇團一級演員,吳海燕退休以後,一直關心影視,在有合適角色的情況下參與影視表演,如近年來,她參演過《我的影子在奔跑》《畢業那年:分手季》《海棠依舊》等影視劇,還為《無敵極光俠》《烏龍院之活寶傳奇》配過音。
新冠疫情發生後的上半年,上影演員劇團與《新民晚報》共同推出了線上「聲影」第四季——「申聲傳情」音頻節目。上影20餘位著名藝術家參與,其中第8期,就是由吳海燕獻聲的,她深情朗讀了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腎病科主管護師李黎梅出徵武漢後,寫給上海家中12歲女兒的一封信。
拿到文章後,吳海燕自己在家錄製了好幾遍,都覺得不滿意,於是她專程來到劇團錄音:
「我的寶貝,你出生到現在,媽媽從來沒有離開你那麼久。這一次媽媽匆匆離開,很倉促,很多話還來不及交代你。雖然每天都有視頻,但是媽媽還有很多話想對你說……」
No.2
吳海燕,1954年12月出生於上海一個充滿藝術氣氛的家庭,父親吳石堅曾任上海京劇院院長,母親湯化葵曾是蘇南軍區文工團演員。她本人自6歲進入福建省戲曲學校學習京劇,工青衣,花旦,尤以刀馬旦見長,五年後從戲校畢業,成了福建省京劇團的一名小演員。
女大十八變。1973年,19歲的吳海燕已出落成一位明眸皓齒、花容月貌的京劇演員。而這一年,電影《海霞》開始選演員,由於故事發生在福建沿海,北影導演錢江來到福建。
經著名電影藝術家張瑞芳介紹,錢導知道了吳海燕。於是,他專門去觀看了京劇演員吳海燕在《龍江頌》中扮演的江水英的演出,感到她一板一眼特別適合「海霞」一角。
經過一番試鏡,有著一股英姿颯爽勁頭的吳海燕經過試鏡脫穎而出。電影上映後,她一炮而紅。
1978年,吳海燕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成了一名專業電影演員。剛剛進廠,她就被導演舒適選中,出演了由她和王心剛、王馥荔、湯化達主演的影片《綠海天涯》,影片中,她飾演一名為祖國科研事業犧牲在莽莽叢林中的地質勘探隊員魯琨。
吳海燕另一部重要代表作,是湯化達、於本正執導,1980年上映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她主演了「手捧紅葉 望 阿哥」的年輕姑娘楊英。表演中,吳海燕細膩地展現了主人公複雜豐富的感情變化,「哥哥」去世那一場戲,她的表演讓人潸然淚下。為此,她獲得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No.3
除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外,上世紀80年代,吳海燕還先後在《白蓮花》中飾演了白蓮花、《檢察官》中飾演了牟曉莉、《賣大餅的姑娘》中飾演了王英、《張衡》中飾演了桓娥、《還鄉》中飾演了肖榛、《水鎮情絲》中飾演了徐妹子、《特區姑娘》中飾演了陳穎、《加州來客》中飾演了梅秀雲、《同齡女友》中飾演了錢葉芸、《笑出來的眼淚》中飾演了白玲等角色。
尤其在1980年上映的影片《白蓮花》中,吳海燕飾演了綠林女豪傑白蓮花,她把白蓮花那種豪邁的綠林氣概演繹得酣暢淋漓。
一方面,吳海燕飾演了白蓮花,另一方面,她秀麗溫婉,美的像盛開的白蓮花一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所以曾被稱為「上影一枝花」。
但90年代之後,吳海燕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少,主要作品有《楊貴妃之謎》《你好,太平洋》《面目全非》《我的影子在奔跑》《畢業那年:分手季》《海棠依舊》等。
最近幾年,吳海燕參與的影視表演少了,因為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劇本創作、電影紀錄片攝製以及她喜歡的京劇、朗誦、舞蹈和繪畫等方面上。
如今,吳海燕已經退休,但她家庭幸福,生活美滿,雖然已經66歲,但她依然優雅、知性,風採不減當年。
娛文娛視祝吳海燕藝術家安康幸福,藝術生命常青!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