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檔已經進入了市場的下半階段,雖然今年暑期檔進口片雲集是一大特色,但整個電影市場的票房成績卻令人大跌眼鏡。
截止到發稿時,整個暑期檔只有兩部電影單片票房破10億,一部是進口片《蜘蛛俠:英雄遠徵》,上映29天累計綜合票房剛剛突破14億;另一部是國產片《掃毒2:天地對決》,上映22天累計綜合票房約12.5億。
眾所周知,今年暑期檔原本有幾部不錯的「種子選手」,比如《八佰》,比如《少年的你》,比如《小小的願望》等,但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撤檔了。這些電影的撤檔有著難以言說的痛和無奈,各種陣地物料、廣告也都投放了,結果卻撤檔了。而且,相對於物料宣傳的投放,更為重要的是,電影撤檔以後還能不能上映,什麼時候能夠上映,依舊存在很大的變數。
我相信,如果有這些電影的上映,這個暑期檔會變得更加精彩。有時候,不得不說,做電影,運氣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八佰》、《少年的你》等電影沒有撤檔,《掃毒2》的市場份額很難這麼堅挺。
其實,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奇缺優質的國產電影。
因為其他電影的撤檔,我一度認為《銀河補習班》可能會爆,但就目前來看,該片的口碑好於預期,但票房表現遠遠不及預期;截止到發稿時,該片上映9天累計綜合票房約6.2億,想破10億的難度很大,幾乎沒有太多可能性。
這部電影其實是有誠意的,但依舊缺乏引發絕大多數觀眾普遍情感共鳴的基礎,因為電影提出了教育問題,但沒有給出一個可行性解決問題的出口,且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下,絕大多數家長很難與鄧超飾演的男主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達成一致。
進口片《獅子王》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口碑還可以,票房整體表現一般,上映16天累計綜合票房僅7.5億,最終也就8個億多一些。
我是國產優質電影的堅定支持者,我堅定地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是外國電影完全成為市場的主導,就像北美市場,一定是北美電影稱雄稱霸,進口片的市場份額相當有限。而我們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依舊回到進口片主導市場的路子上,那對於國產電影而言,將是一種無形的打擊。
所以,即便是今年的暑期檔市場充滿了變數,但我依舊希望看到優質的國產電影能夠帶熱市場,就像2018年暑期檔上映的《我不是藥王》(7月5日)引爆了市場,單片票房收31億,2017年的《戰狼2》(7月27日)更是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將整個沉悶的暑期檔帶出泥淖,票房狂收56.82億,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影史票房冠軍。
那麼,誰能成為暑期檔下半場的《戰狼2》或《我不是藥神》呢?比如今天上映的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否打破魔咒,帶動市場走出一撥兒行情?我不知道,但我對此充滿了期待。
另外,我在其他文章中也多次提到:今年上半年,觀影人次減少超過9300萬,這對於電影市場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我們不希望下半年的觀影人次繼續減少,否則,對於市場的傷害就繼續擴大,對於任何行業來說,只要人在市場就在,觀影人次的流失必須引起行業內的高度重視。
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迫切需要更多更優質的國產電影為市場輸血!希望在暑期檔的下半場,能夠看到一些優質的、頗具人氣的國產電影抵抗住進口片的壓力,為國產電影贏得了一席之地。
作者:鴻水 (媒體人、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