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董秘:公司總投《我不是藥神》7500萬,票房3億可回本

2021-01-10 每日經濟新聞

7月5日,《我不是藥神》在口碑蔓延後正式提檔上映,背後相關出品方因為點映口碑爆棚,二級市場的股價率先反應,一片飄紅。其中,出品方之一的北京文化(000802,SZ)表現最為搶眼,在10個交易日漲幅近56%,市值暴增約40億元。

同時,外界對該片的投資情況也頗為關注。有消息稱,北京文化是該片的主投主控方。從公司公告信息來看,北京文化主導該片宣發,投入6000萬元,那麼這部影片公司到底參與程度如何?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獨家專訪了北京文化董秘陳晨。

北京文化投資佔比超10%

關於《我不是藥神》的具體投資情況,只有出品方之一的歡喜傳媒明確提到投資份額為20%,其餘投資方,例如壞猴子影業、真樂道影業、唐德影視等都三緘其口,表示這是商業機密。而北京文化股價飆升,引發市場各種猜測,公司參投份額是何情況?

NBD:有消息稱,北京文化對這片子是主投主控?

陳晨:我們應該叫主投方之一,因為我們是第四投資方。投資額1500萬元,佔比約百分之十幾。

NBD:壞猴子影業稱是該片主投主控方,公司也算是主投方嗎?

陳晨:主投怎麼來定義呢?因為我投了百分之十幾,這個份額在整個裡面算是不低的了。因為壞猴子影業是影片的承制方,徐崢是主演,所以他的公司真樂道肯定也是大的投資方,但北京文化投了百分之十幾,肯定是比較大的投資方之一。

NBD:北京文化的投資份額應該是在10%~15%?

陳晨:不方便說太具體的數,大概是這個區間。

NBD:歡喜傳媒接受我們採訪提到它的投資份額是20%。

陳晨:那可能比我們高一點。我們跟他們不太一樣,一是我們是投資方,二是我們是宣發方,所以我們在宣發部分還有權益。

未採用保底發行

北京文化對於《我不是藥神》來說是特殊的,不僅因為其是主投方之一,還是影片的主控宣發方。今年3月24日,北京文化公告披露將投資和宣發《我不是藥神》,宣發預算為不高於6000萬元。不過,這次北京文化並未像去年《戰狼2》一樣保底發行,而是不保底,這又為何?

NBD:公司投6000萬元在宣發這塊還是挺高的,之後會增加嗎?

陳晨:這個要看片子的宣發情況,6000萬元也不是現在就花完了,要看片子的進展,再看要不要做一些投入,可能花不完,也可能會增加。

NBD:去年夏天上映的《戰狼2》,北京文化是保底發行,並參投了5%。當時公司股價在片子剛上映兩天的時候,表現特別好,今年的《我不是藥神》感覺似乎又要在暑期檔發力?

陳晨:不能說是因為暑期檔,而是因為一是寧浩的片子做得好是基礎,二是公司在挑選片子上有自己的判斷和把握,發行能力和對資源的把控有一定優勢,所以從《心花路放》到《戰狼2》,再到《我不是藥神》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NBD:這次在宣發方面,是不是按照行業的傳統分帳比例來分帳票房收益?宣發方面一般是15%~17%的分成?

陳晨:不是,我們分帳是遞進的,從一個低的點開始,隨著票房的增長,我的抽成比例會逐漸增高,增高到一定比例後,會有一個截止點,再往上面就是按照固定的抽成。

NBD:階梯型的發行分成?

陳晨:對,如果票房低的話,可能分成比較少,中間會有一定增長,增長到一定票房後,就終止了,不能無限增長嘛。

NBD:這種階梯型增長比例,感覺跟行業前兩年保底發行模式有點相像?

陳晨:是像,但是我不墊付其他資金,保底的話是在上映前就把保底部分給製片方了,現在我們的模式也是行業常見的發行方式之一。

NBD:去年《戰狼2》你們做了保底發行,比較大膽,但是收益也很高,為什麼今年這部片子沒有選擇保底發行?

陳晨:其實北京文化保底別人的片子很少,保底了幾部自己的片子,兩部成了當年票房的爆款——《心花路放》和《戰狼2》,另外一部《二代妖精》,我們保底沒有賺錢。我們保底別人的片子很少,別人保底我們的片子更多,但是因為我們保底的這幾部片子比較出名,所以大家就記得我們老做保底。

這兩年宣發佔整部片子的成本,包括票補成本,確實比較高。但《我不是藥神》宣發和票補是不多的,相對來說,這是一部投入並不是特別大的片子。

票房到3億可回本

今年的暑期檔片單豪華至極,《動物世界》《一齣好戲》《邪不壓正》《西紅柿首富》等均是被看好的種子選手,《我不是藥神》因為現實題材,原來投資方給到的期望值並不高。壞猴子影業CEO王易冰稱,一開始對《我不是藥神》的票房預期大概5億元左右。陳晨也表示在上映前公司內部做過預估,覺得電影最終票房應該落在8億~10億元,但該片點映後口碑爆棚,目前已是暑期檔的熱門。

NBD:這幾天公司股價表現很好,這跟《我不是藥神》有一定關係嗎?

陳晨:我個人覺得是有關係的,但我並不知道投資者的心理,公司最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不是藥神》的上映,所以我覺得是有一定關係的。

NBD:公司現在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期是怎麼樣的?

陳晨:北京文化一直以來,在電影上面的投資和發行都是相對保守的,投資和發行的第一個評判標準是投的電影起碼不虧錢,能收回成本才去投資。對於《我不是藥神》,大概票房3億元能實現盈虧平衡,再往上票房多少就要看市場情況、口碑發酵等情況。最初我們對它的判斷並不是特別高,預估8億~10億元票房,但片子點映的時候市場反饋非常好,所以現在大家的預期可能在逐漸提高。

NBD:這部片子3億元的票房,投資方就能實現盈虧平衡,那對北京來說,不僅有投資,還有宣發,北京文化在這部片子上目前有7500萬的成本,那保證收支平衡也需要票房3億元左右?

陳晨:宣發先於投資方回款,北京文化整體回款情況和其他投資方基本是一致的,3億元出頭,所有的投資方差不多就能回本了。當然,這也要看後期有沒有增加宣發和票補情況的可能。

NBD:今年公司主要電影是什麼?

陳晨:公司有六七部電影項目,《我不是藥神》和《流浪地球》應是今年比較重要的項目。後者應該在12月底左右。

NBD:這部片子,公司投資的份額跟《我不是藥神》相比是什麼情況?

陳晨:比《我不是藥神》要高,我們應該是要負責宣發。

相關焦點

  • 專訪│4天12億!《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我是個平民 不是英雄
    (全文約4000字,深度閱讀約需7分鐘)7月8日零點,《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第四日,票房突破10億大關。該片自7月5日正式上映起就登頂單日票房榜,目前已連續蟬聯3天冠軍寶座,截至今日發稿前,影片累計票房超12億元。
  • 《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累計票房超3億,預測票房升至33.6億,宣發...
    據貓眼電影,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累計票房(加點映)達3.58億,同時預測票房升至33.63億。點映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 。收穫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同時一場救贖的拉鋸戰也在展開。另據知名影評網站豆瓣顯示,該片當前評分高達9分,為十年以來最高國產電影。資料顯示,北京文化是該片第四投資方,投資額1500萬元,佔比約百分之十幾。此前北京文化公告披露,《我不是藥神》宣發預算為不高於6000萬元。
  • 《我不是藥神》成本7500萬,票房已突破29億,背後賺錢的竟是…
    就像去年最火的《戰狼2》兩億的拍攝成本,票房達到56.8億,拋去各項稅收最終獲得的利益高達15倍,李洋表示《戰狼2》所有的投資人都是贏家,連最小的投資人都賺了一個億,當所有的投資人坐到一起時,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當時投資投少了。
  • 《我不是藥神》股價神了
    與前部《心理罪》低於5分的慘澹境況相反,這部集齊了影帝麥可·道格拉斯、影后小花周冬雨、《指環王》、《阿凡達》等經典特效背後公司Weta、Rsp加盟的日漫改編電影首日票房破億,豆瓣評分也達到7.5。但影片後繼乏力,目前累計票房僅3.7億元。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總投資僅一億多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僅兩天,實時累計票房已達3.6億元,豆瓣評分高達9分。
  • 「我不是藥神」票房破20億、《邪不壓正》正式上映,一場箭在弦上的「虎口奪食」?
    《邪不壓正》首日開畫排片達到40%,票房達到1.01億,其中預售票房(截至7月12日)達到4658萬,上映單日票房超過了姜文前作《一步之遙》(計入零點場票房,首日票房9780萬)。但從本周末預售票房來看,《我不是藥神》以1642萬的票房略微領先《邪不壓正》的1482萬。 顯然,《邪不壓正》的出現對《我不是藥神》造成了一定衝擊,票房市場被分流,局面又有了新的可能。但這種衝擊將維持多久、能否顛覆票房格局,還不能確定。
  • 徐崢的《我不是藥神》能取得31億的票房,關鍵因素是什麼?
    電影《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導演、徐崢,周一圍和王傳君主演的主要電影。這部電影是2018年最熱門的電影之一,票房為30億,豆瓣評分為9.0。《我不是藥神》票房31億,總成本7500萬,那麼《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僅僅是因為它足夠真實嗎?其實《我不是藥神》之所以投資這麼成功,是因為有幾點重要關鍵因素。
  • 6000萬宣發投入,9.0的高分,《我不是藥神》要造就怎樣的票房高度?
    ,總觀影人次超9億,較去年同期增加15.34%,其中國產片觀影人次佔比為58.12%。於是,我們看到,寧浩監製、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未映先火,點映6小時票房高達9920萬,且昨日點映兩小時即以4798萬的票房榮登日票房冠軍,上座率高達42.8%,創下了點映票房冠軍的新紀錄。最難能可貴的是,該片不僅僅在各大票務平臺評分創下新高,而在豆瓣電影的評分也高達9.0,這個評分在影史華語電影中排名第9。
  • 《我不是藥神》僅剩3天下映,徐崢沒能超越王寶強,票房止步31億
    暑期即將結束,很多想在暑假衝擊票房的影片也已經收官,但今年暑假最大的票房黑馬《我不是藥神》仍在影院上映中。截止9月4日,這部豆瓣評分9.0的喜劇自上映兩個月以來票房累計高達30.96億,比同檔期的亞軍《西虹市首富》25.27億多了5.69億!
  • 周一票房7500萬大幅刷新復工紀錄
    復工後第二十九天(8月17日)也是第五周周一,全國共排映達18.4萬,觀影人次約208萬,根據初步統計產出票房7500萬。誤殺》228萬,累計13.19億;《星際穿越》160萬,累計8.69億;《1917》109萬,累計6363萬;《多力特的奇幻冒險》101萬,累計1.31億;《
  • 從《超時空同居》到《藥神》,徐崢一年押中4個「爆款」將淨賺超6億?
    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提檔上映,電影口碑封神,3天之內票房衝到了8億,背後北京文化、歡喜傳媒、壞猴子影業等一批出品公司迎來了不同性質的狂歡:北京文化市值暴漲60億,歡喜傳媒與貓眼8億「聯姻」、又「喜提」28億電影保底,壞猴子影業坐穩新生代導演公司的第一把交椅……而這背後有無法繞開的一個名字:徐崢。
  • 《我不是藥神》幕後高:如果每次都失敗誰敢投資
    《我不是藥神》資本局很少有人能在一開始預料到《我不是藥神》(以下簡稱《藥神》)現在的成功。因為,在動輒投入上10億元製作費用的當下電影市場,《藥神》只能稱為「小製作」。北京文化是《藥神》的投資方之一,其董秘陳晨曾直言,「實際上影片只要票房達到3億元,所有投資方就差不多能回本」。
  • 1.5億成本,《西虹市首富》票房預計32億!開心麻花又穩了?
    「這裡有10個億,一個月內把它花(zao)完!」《我不是藥神》月初拋出的問題,被月底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接上了。現在看來,觀眾對這部「脫離」開心麻花的喜劇是相當買帳,上映5天,票房超12億。截至今日17點,總成本1.5億的《西虹市首富》累計票房達12.15億,貓眼預測票房達32.31億元,或超《我不是藥神》。根據貓眼統計,30億票房的《我不是藥神》,片方分帳11.1億元。
  • 預售票房破億,《八佰》能複製《藥神》《哪吒》的成功嗎?
    》《復聯4》之後,世界第3、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助推當天總票房突破7500萬,這不禁使人聯想到此前兩年的暑期檔,《我不是藥神》與《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實現了票房大爆發!億,作為出品公司及片方票房分紅的1600位大眾投資人可以分到院線票房18.2億;該片製作成本為6000萬+4000宣傳費用,總投資1億,人均回報18倍收益,也就是說投資10萬版權收益,票房分紅的回報是 180萬!
  • 大家都期待6000萬成本的《我不是藥神》票房大爆,30億夠不夠?
    笑淚兼具、勇氣可嘉,通過兩輪點映,《我不是藥神》的點映票房就有望破億。業內紛紛陷入自嗨,20億、30億、40億甚至50億票房,死死的摁在這部電影身上。儘管,網傳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為6000萬左右,僅為《動物世界》的五分之一;儘管,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一位看似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導演;也儘管,在三四線城市《我不是藥神》看上去票房前景並沒有那麼好。但每一個愛電影的人,都希望《我不是藥神》有應有的回報。 當圈內人集體「奶」這部電影時,有時候極為恐慌,不知道「出圈」後《我不是藥神》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 2018年20家影視公司蒸發1600億,紅海行動票房第一
    作者:周馳截至12月29日17時05分02秒,2018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600億元大關。其中《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和《我不是藥神》貢獻位居前三,分別貢獻了6.1%、5.7%和5.2%的票房。
  • 周一7500萬大幅刷新復工紀錄!《八佰》點映5000萬超《藥神》
    復工後第二十九天(8月17日)也是第五周周一,全國共排映達18.4萬,觀影人次約208萬,根據初步統計產出票房7500萬點映5000萬,累計6438萬;1212萬,累計1.07億101萬,累計1.31億;56.5萬,累計50.25億;43.6萬,累計1.43億;26.2萬,累計4.63億;
  • 2018《我不是藥神》票房分紅數字驚人!
    2018年成了往年,2018年總票房突破607.97億,較上一年票房增長48億!
  • 北京文化出品電影《我不是藥神》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我不是藥神》本次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再一次獲得了來自業內同行的肯定。 《我不是藥神》於2018年暑期與觀眾見面,該片未映先火,在點映期間並斬獲過億的票房。同時隨著明星大V和觀眾的自來水推薦,《我不是藥神》的票房一路高漲,以31億的好成績位列國產電影第六名。 《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更在於對國產電影類型的突破,通過對幽默喜劇和現實題材的有效融合,在保證了影片商業價值的同時,也提升了該作的精神內核,最終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 微影時代為《鐵道飛虎》票房保底 北京文化、文投控股有望受益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耀萊影視為文投控股的全資子公司;《鐵道飛虎》投資方之一的北京功做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的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