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之後準媽媽都非常關心胎動,但是胎寶寶的胎心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應該怎樣監測呢?
懷孕多久能聽到心跳?
胎寶寶最早在孕10周就有可能出現心跳了。但是由於聽診器的工作原理無法將胎心音放大,因此,若胎兒月齡過小的話,心跳不明顯,難以用聽診器聽到。一般在懷孕10-12周左右可以用多普樂胎心儀測到胎心,在懷孕18-20周以後,才能用聽診器聽到胎心。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人難以用聽診器聽到胎兒的心跳,但孕婦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嘗試使用聽診器聽胎心。在懷孕24周以前,胎心音多在臍部下方。懷孕24周以後,隨著胎兒的長大,胎心的位置也會上移。
由於胎動通常是胎兒手腳在動,所以右側感到胎動頻繁時,胎心一般在左側;左側感到胎動頻繁時,胎心一般在右側。頭位和臀位也可以影響胎心的位置。頭位時胎心在臍下,臀位時胎心在臍上。孕婦可以用聽診器談談肚子,看看哪個位置能聽到胎兒的心跳。
肚子一跳一跳的是胎心嗎?
有些媽媽說,有時會感到肚子一跳一跳的,這個就胎寶寶的心跳聲音嗎?其實肚子一跳一跳的是胎動。懷孕3個半月的時候肚子會咕嚕,那是胎兒在羊水裡遊。這時候他還沒有發育手腳,所以準媽媽們感覺不到肚皮在動,只能聽見聲響。4個月以上胎兒小手小腳開始發育,準媽媽就會陸續感覺到肚皮像抽筋是的一抖一抖的。
經常做胎心監護對胎兒有影響嗎?
胎心監護一般在孕12周後即可自行監護,產檢時的胎心監護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產檢項目,它也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的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對及早發現胎心異常和及時處理為降低圍產兒死亡率起重要作用。
1、孕期胎心監護的作用
應用胎心監護可了解胎兒的儲備能力,了解宮內胎兒狀態,及時發現胎兒缺氧情況,對胎兒窘迫及早做出診斷。妊娠末期孕婦對氧需求量增加,隨著胎兒增大,胎兒在宮內的空間變小,臍帶受壓的機率增加,可能會出現胎兒宮內窘迫。而胎心率慢可能由於胎兒缺氧引起,但有時孕婦服用某些藥物,藥物通過胎盤作用於胎兒,引起胎兒心率減慢。在有胎心率持續變慢的現象時時,要注意檢查了解胎兒有無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2、臨產時胎心監護的作用
臨產時子宮收縮可降低子宮胎盤循環血量,影響母兒間血氣交換,每一次宮縮,胎兒接受缺氧考驗。所以臨產前進行胎心監護,能及時發現胎兒窘迫現象,積極處理如通過吸氧或改變體位等能使缺氧狀態得以改善,能降低新生兒窒息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