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己《西住美穗》
林浩己《大吉嶺》
好死不死,我早已定好 25 和 1 號來回機票。「那還是去看一看好了」,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在 25 號到達了東京。26、27 兩天,我去了箱根遊玩,結果在 26 日下午,就在蘆之湖上看到了蓋頂的烏雲。「完了。」我心想,念頭剛轉完,手機的通知就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颱風「6 號」即將在關東登陸,WF 官方推特上已經發布了聲明:suspended,具體是否召開,27 號晚間公布。當晚夜裡,箱根降下狂風暴雨。露天溫泉裡倒一個人都沒有,我悄悄溜進去裸著背上的紋身看上去很愜意地泡了二十分鐘,腦海裡卻全是「萬一取消了要不去八王子看看橫山宏展吧不然老子真白來了啊」的念頭。萬幸,27 號回到東京時,又是晴空萬丈。WF 官推壓根都沒提撤展的事情,直接轉起了參展作者們的布展進度。輕音堂公布了激動人心的二十周年紀念作,林浩己則公布了新的原創系列第一作《wicher》,更令人側目的,是小抹香暌違一年的大規模新作。懷著「啊一切都會好起來呢」的心情,28 號凌晨 4 點,我從新宿出發了。經由丸之內線從東京站換乘京葉線,清晨六點,我到達了慕張展覽館。本以為「6 號」只是虛驚一場,結果颱風還是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從六點開始,我與相約同去的劉老師混在一群日本模型愛好者中,在風雨裡站了四個半小時——我的鞋子直接泡廢掉,用力一踩能擠出水來。早上十點半,我進入慕張展覽館,終於開啟了此行的 WF2019s 之旅——這是極其疲憊又極其亢奮的 13 個小時。我第一次作為一位中國玩家,置身其中,感受 WF 本展的魅力。我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拍下了許多令我印象相當深刻的展品——不過,這絕對僅僅只是九牛一毛,由於場館過於巨大,而自己在完成所有購物活動後,其實只剩小半天的時間,實在非常有限,因此,有過多的優秀作品,被自己錯過了。如果這篇文章單純寫成一個遊記,那麼未免過於無趣。因此,遊記部分就此打住,接下來,讓我們順著這次 WF2019s,聊聊這幾位,我所鍾愛的日本當代造型作家們吧。:-)如果說今年 WF 夏有沒有話題作,那麼在場愛好者們的答案可能 80% 都會是伊藤的這一作《Android:type 01》……剩下 20%,是 FGO 粉絲(狗頭. jpg)。早在今年年初,一個完完全全名不見經傳的新帳號悄然在推特上發出了第一條內容,之後一周內,這個作品合計三條推特被轉發了上萬次——這在日本模型圈子中,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要知道,即便是今年 WF 夏 FGO 題材絕對話題作《秦良玉》,其數據量也僅僅只有一半。打出這個音量的,來自一個新帳號、一個毫無名氣的新系列。這個帳號,就是伊藤,這個內容,就是《Android: type 01》。而這,也是個人在今年 WF 夏中最為喜歡的作品之一。這是一個賽博風格的女機器人,四肢呈現出裸露的女性肌膚,中間則是一個全然鏤空的機械脊椎。只需要一眼,一瞥,一個局部,就能讓所有人過目難忘。在開展當天,這一款作品也並未令人失望:僅 5 分鐘,《Android》就已掛上「soldout」的標記,那時,林浩己攤位的隊伍剛被切成兩半,少量再版的《春麗》都還沒賣掉幾個。在公布之初,這體《Android》就以極出色的女性體態及精密繁複卻不繁雜的機械結構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實物與此前披露的建模圖相比,更加令人驚豔。這絕非誇張,在發售的 1:6 全身像 kit 旁,伊藤專門放置了一個 1:4 左右的半身像,幾乎每時每刻,伊藤的攤位前總是圍著一圈人——一直延續到撤展時。在伊藤已公布的物料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除 01 外,還餘起碼二作未完成機體。不過稍顯可惜的是,也許由於時間過於倉促,伊藤進行販售的所有套件都是 3D 直打件。儘管有解決辦法,但灰色模底在塗裝過程中確實會對膚色表現造成一定減損。若下次發售新作時,能將列印件翻成純白的樹脂套件會理想許多。無論如何,伊藤這一作即便前有輕音堂的二十年紀念作《弐》,後有小抹香的新作夾擊,不管從關注度還是完成度來說,在本屆 WF 夏《Android: type 01》都有實力躋身前列。而我們,似乎也能看到一個未來的原型大師正冉冉升起。輕音堂跟小抹香都完全可以算得上本屆 WF 「將寶押到最後」的典範:他們紛紛在這個幾乎有點波瀾不驚的七月開展前最後一刻,拿出了技壓全場的鎮場之作。這次輕音堂發售的,除了 WF 冬引起話題的《黑》,還有他的 20 年紀念作《弐》。說起輕音堂,就不得不提另一位造型作家產婦人科 M——他們以 PVC 量產原型作品嶄露頭角,多年之後最賴以成名的,也同樣是女體系列。然而這個「女體」,卻和大眾意義上的「PVC 美少女」——完全是兩回事。他們二人都曾作為原型研發服務於 DAIKI 工業等一眾 R18 廠商。在製作風格上,他們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相似,卻和大眾美少女審美南轅北轍的。在他們的作品呈現上,對女性體態的雕刻和呈現上,都從每個細節透露出了某種病態的怪異審美。無論是輕音堂還是產婦,在他們的作品上,我們無處不見那種誇張的肌肉感,怪誕甚至稍顯扭曲的體態。但兩者體現出的視覺感觀卻不太一樣。產婦的作品往往具有誇張的面部表情,以及堆疊出各種怪誕的意象(朋克、生物結構),而輕音堂多以表現單一女體為主,在神態雕刻上更顯克制與內斂。同樣是別具一格的「肌肉美少女」,儘管表現上也許可以形容為「惡魔與天使」,但這些招牌審美意象,都能使不喜愛的人立即敬而遠之,卻令喜愛的人為之著迷。現在回望輕音堂過往的履歷,這些風格的成型已初見端倪:在 2002 年的 WF 上,他作為特邀原型師製作出了 WF showcase 限定販售的兩體 EVA 題材女性角色,綾波麗與明日香。其中,明日香戰鬥服的布制背帶與透明管線元素,令人印象相當深刻。即便是接近二十年前的作品,如今看來,依然充滿一種女體原型上的先鋒與前衛感。之後幾年,二人都從一個初入業界的原型新人,立即展開了自己黃金的創作生命周期。輕音堂的風格確立得越加明顯與成熟。數年後,產婦人科拿出了三款可以完全足夠作為其代表作的 EVA 題材作品:《綾波麗 DOLL》、《明日香》及《真希波》。而輕音堂則在 2011-13 年期間,完成了一個來自《戰國蘭斯》的角色,雪姬的全身像,在這個作品上,他的風格與審美,得到了大成與確立。產婦人科 M《綾波麗 DOLL》瑞文塗裝版本
產婦人科 M《明日香》
產婦人科 M《真希波》
時隔幾年,我們再去看這一體《雪姬》,幾乎如今所有輕音堂最核心的創作元素,都可以從中提煉而出。顯然,輕音堂也對這一體《雪姬》也有著別樣的喜愛,在之後的 WF,他單獨發售了一體 1/3 的雪姬胸像。這一體胸像版本在去年由大阪來自怪物屋的著名塗裝師 nanaten 完成了一個版本,效果堪稱一絕。由此,便不難看出,為什麼輕音堂的這一體 20 周年紀念作足夠成為今年 WF 夏的壓場作品,甚至只需要這個名堂放在這兒,這一屆 WF 就穩了。事實上,作為紀念作,這一體《弐》表現之亮眼,完全配得上名號。從去年 WF 開始,輕音堂就開啟了自己新的「眼鏡娘」企劃:大比例半身少女搭配標誌性的眼鏡元素。在 WF2018s 上,他發售了這個企劃的第一作《龍髭》,標誌性的金色雙麻花辮配飾成為當年的熱門作品。輕音堂親塗版本《龍髭》
nanaten 塗裝版本《龍髭》
緊隨其後,他在 WF2019w 上發售了第二作《黑》,黑色圍巾與絲帶絨球配飾的裝飾,讓其與前作《龍髭》成為那一屆的雙生姐妹花。而《黑》,來自臺灣老陳曾受委託為我一位友人完成了一個版本,並在今年 WF 上海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輕音堂版本《黑》
老陳塗裝版本《黑》;攝影:謀士 OPTI
同樣,這一款《弐》,便是這個眼鏡娘企劃的第三作。只不過,與前兩作的半身像不一樣,這次的《弐》,是一作全身像。實際上,我甚至有點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一款作品,我只能說:她不是一款只通過平面畫像就能完整領略其魅力的作品,她的美是三百六十度的毫無死角。甚至換一個角度,你能獲得一種完全不一樣的審美感受。而這個體態,也是過往所有輕音堂作品中從不曾出現的:蜷曲的雙腿,仰天的面相;微張的腳趾,標誌性的手指分開角度……「經典」與「創新」,每一個細節,都完全擔得起「二十年紀念作」這個招牌。如今看來,輕音堂確實已徹底完成了自己風格的轉變與確立:或者應該這樣說,與同樣在原創道路上掙扎得不甚順遂的產婦,輕音堂正在逐步在自己創作邊界上,試探出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與輕音堂相比,產婦過得確實就比較有趣了(笑)。一直讓粉絲們翹首以盼到脖頸僵硬的第二作綾波麗遙遙無期,而新開發的兩個系列 stepgirl 和 wonderland 銷量卻一直不盡如人意。在失蹤半年後,產婦居然詐屍做起了首飾生意,並且揚言「老子一直都想做賣給美少女的東西,但 gk 愛好者都是些臭直男啊,吾輩實在痛心不已」——只不過,看看戒指上的列印紋,有多少美少女會為大輔老師埋單,實在令人擔心啊。最近幾天,產婦又在推上撩撥粉絲,問大家最希望看他做哪個版權題材——毫不出奇,底下綾波麗和艦娘粉絲都紛紛分成兩排張開雙腿萬人血書。儘管這兩者畫餅都已畫了好幾年,但無論如何,或許我們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產婦新的版權作品吧。產婦人科 M《戰艦少女》版權作
產婦人科 M《EVA》版權作,《綾波麗》第二版本
若問起日本當代造型作家中,哪一位在中國最有名氣的話,林浩己和石長櫻子應該都是相當有力的競爭候選。這兩者,都是將商業與藝術兼具得相當出色的原型師。個人看來,石長櫻子的個人作品與商業化作品風格之間具有頗為明顯的涇渭(比如《理想國的愛麗絲》系列和《格溫多琳》的區別),完成商案時,石長櫻子會相對克制與內斂,在個人作品裡,卻呈現出相當極端化的審美。林浩己與石長櫻子不同,在我眼中,他對作品「大眾」及「藝術」的屬性,其分寸拿捏得相當舒服——意思是,無論個人作品還是商案,他總能在大眾審美與表達自我間,找到一個良好的平衡。石長櫻子《理想國的愛麗絲》
石長櫻子《格溫多琳》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在日本現在的女性人物創作領域,假如產婦和輕音堂這樣的「異類」是昆汀、樸贊鬱,石長櫻子是諾蘭,那麼林浩己,在我心目中,則更接近於史匹柏。頭雕套裝《RH-01》中林浩己以自己為原型雕刻的自畫像
幾年前,林浩己曾受 gecco 的委託製作了一體來自《血源》的 DOLL 全身像。如今看來,這個 DOLL 仍是相當可圈可點:從商案角度,她幾乎完美還原了原作中人偶所有精髓;而從個人作品角度看,林浩己也將自身優勢突出得相得益彰。粉絲的口碑和市場不會說謊,每個宮崎系列愛好者眼中,這一體《DOLL》都必然有某一刻成為過他們心中的白月光,哪怕幾年過去,仍有不少玩家在發出感嘆:「林浩己的 DOLL 擁有著 gecco 有史以來最精美的頭雕」。血源和魂系列的衍生實體作品一直以來都處於次級市場的風口浪尖,但其炒價步步攀升的前三裡,DOLL 必然佔據一席之地:從開訂的兩千多塊到如今的四五千,溢價率接近甚至超過 100%,冠絕宮崎系列之巔。能與之相提並論,恐怕只有初版血漿獵人。林浩己親塗《青春少女 05》
林浩己《帝國少女》場景
林浩己親塗《wicher 01》
眾所周知,林浩己是極為高產的一位造型作家。在今年 WF 冬,他連續祭出來自《少女與戰車》的西住和大吉嶺,短短半年不到,這個系列的角色數量就擴充到四名,除了有在靜岡模型展展出的紗織,還有他專門為 WF 夏準備的華姐。甚至除此之外,他還行有餘力地發售了原創的女僕題材新作《whicher》系列。有趣的是,這一次 WF 上,玩家暱稱「老頭」、來自愛知縣的著名塗裝師田川弘的展位與林浩己相連,老頭這次的展品基本都與林浩己關聯,除了一體泳裝少女《HQ12-04》,他帶來了一整套美輪美奐的《少女與戰車》全員。林浩己這兩年在國內的模型圈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莫過於他的春麗和哈曼。兩者中更為受歡迎者顯然是春麗。出色的春麗完成版本在國內外都層出不窮,佼佼者則莫過于田川弘及韓國人 HOKDOM 的版本。在國內,塗裝師池子、荔枝光等都創作過數體令人印象頗深的版本,甚至遭玩家調戲為「春麗專業戶」,但在個人眼中,所有春麗中最為出色的,仍然是林浩己親塗的版本——這才是林浩己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方,他幾乎每一體作品,都會完成一個親塗版本,而且一旦出手,幾乎其後每一位塗裝師所能竭力夠到的天花板,也只能「齊平」,無法超越,去年下半年的日拍,在 GK 完成品分類中,拍價高居第一的,正是林浩己親塗的《哈曼》。林浩己親塗《春麗》
田川弘塗裝版本《春麗》
HOKDOM 塗裝版本《春麗》
池子塗裝版本《春麗》
荔枝光塗裝版本《春麗》
林浩己親塗《哈曼》
在結束 WF2019s 後,林浩己再度馬不停蹄奔赴慕張 C3AFA。是的,他又帶來了一個新作,這次發售的,是來自《高達》的塞拉姐姐。如此高的產量,實在令人哭笑不得——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又何嘗不是身為玩家和粉絲的幸福呢?宮崎駿的作品極少出現令人印象深刻的個人題材衍生實體作品。一方面由于吉卜力極苛刻的版權規定,另一方面,則是宮崎駿的美學風格過分霸道——哪怕有,其創作出的個人作品,依然難以擺脫宮崎駿所製造的美學力場,所能做到的,只不過是「如何更加還原」,而非「如何進行出色的再創作」。四年前,高木亮曾創作過一體取材自《龍貓》的個人作品。在那個作品中,高木亮攫取了原作微妙而若隱若現的驚悚怪誕氣質,並將其還原到了主體龍貓身上:龍貓咧開的牙齒,令人瞬間就能回想起那個姐妹二人乘坐地獄巴士去往醫院的情景。但僅僅只是表現出這個意象,高木亮並不足以令人稱道。在那一體作品中,高木亮還原了一個極為「柔和」的場景。他為龍貓雕刻上了如雲霧般細膩異常的毛髮和肌理,同時,又在主體下方增加了兩個可愛的小龍貓——這一切,都是為了中和其主體意象上驚悚感——恰如原作中點到即止卻鋪墊其下的詭異底色。如果說捕捉到「龍貓的驚悚感」這個意象屬於「鬼才」,當高木亮完成整個場景搭建時,才是一位造型作家應有的表現。這體作品曾在國內外流傳經年——自然,由于吉卜力的版權限制,基本上情況和林浩己版本的素子一樣,屬於「永遠的殘念作品」。只不過高木亮的個人特色,卻在這一體《龍貓》中表現得非常淋漓:工整到一絲不苟的雕刻功力,對某種「瞬間感」意象的捕捉,柔和卻略顯邪典的審美趣味。這些審美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成對出現。比如他曾創作過一系列小規格的龍胸像系列,其中包括中國龍、西方龍等等——不一而足(也間接帶動了許多淘寶翻模店鋪的銷量)——與之相對,他創作出了兩體略顯詭異的骸骨龍系列——有血有肉的小龍有多可愛多溫和,這倆傢伙就有多邪氣。又比如他另一個名作,來自 EVA 的《二號機》場景:破碎樓群間,獸化二號機疾速奔行。獸化的部分被高木刻畫得栩栩如生,獠牙與血、敗落的建築,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根生物結構手臂。然而與來自大山龍所創作的《二號機》相比,我們則更能體會到高木的內斂和克制。細膩的機甲結構、乃至奔行的動態,高木的作品上,總維持著一種微妙卻準確的平衡感。gzc 塗裝版本《二號機》
大山龍《二號機》
高木《傑頓》
高木《鳳凰》
這一體《蜈蚣龍》很可能並不是這次 WF 夏足夠引起話題的熱門作,即便縱向放在高木的創作履歷中,也並非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甚至屬於異類。但,這款作品對我來說卻有著相當迷人的吸引力——它太古典了。這個所謂的古典,是指對整個日本 GK 歷史的古典。從它身上,我們總能回想起那個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前,神鬼亂舞的屬於 GK的黃金時代。昆蟲肢節的雕刻,異化的蜈蚣頭部,爬行綱蛇目與昆蟲的結合,乃至嘴裡整齊的牙齒和泛著的血絲,它們總能在幾次對視間,就將人拽回平成初年。《打針蝗蟲》、《傑拉姆》、《南瓜頭》、《蜘蛛男》;昆蟲人、鐵血、hellpainter、fewture……那是屬於竹谷隆之和韮澤靖,是屬於「他們」的時代。令人欣喜的,是高木對這種「怪物題材」的理解依舊令人讚嘆。他仍保持著那種「高木風格」的一絲不苟,平衡感,對稱性,飄逸的龍尾,冒犯性極低的動態,一如他的《龍貓》,危險,蟄伏,但溫柔。這是一個所有人都鍾意軟萌美少女的時代,是大家都熱愛龍家升的時代,是米山和橫山宏都開始賣潮玩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高木能獨獨拿出這麼一作,傾所有目光,聚焦在這一條 cult 而詭異,半點不討喜的蜈蚣上,這件事,真是復古又搖滾,足夠令人看完後生出喝口啤酒滿足長嘆的欲望。即便它有可能是那個年代的餘燼,卻仍能在飄蕩於慕張展覽館時,擁有奪目的光芒。大畠雅人丨《survival:06 rain forest》、《likes and dislikes》哪怕再如何沉迷產婦人科 M 雕刻的女性人體,但我從不吝嗇表達自己對大畠雅人的喜愛。白老師曾在最後一期《樂隊的夏天》評價旅行團為「中國樂隊的基本盤」。或許產婦在我心目中仍是女性人體的心肝尖兒,但大畠,在我看來,他是當代年輕一輩日本獨立原型師中的「基本盤」,之一。「基本盤」並不意味著平庸或媚俗,相反,在硬幣的另一面,它的涵義是「專業」、「示範」,甚至「榜樣性」。而所謂「基本盤」,也不是完全的商業與大眾化,那是無趣,是泛濫。大畠像是遊走在大眾與個人表達的鋼絲上,他清晰了解大眾喜歡什麼,同時,還能在取悅大眾的同時,進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達。這並非張嘴就來,中國的模型廠商末那籤下了大畠《東京電腦少女》的量產獨家權,僅僅半年銷量便達到了驚人的 5000+ 以上級別——甚至可以說,這是末那末匠系列量產作品中最成功的一個商業案例。今年 WF 上,大畠帶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四平八穩的小品級新作。也就是《雨林》和暱稱「油罐少女」的《likes and dislikes》。有趣的是,我們可以從這兩作之中解讀出屬於大畠雅人的創作「性格」。名為《雨林》的男性角色是來自「survival」系列第六作。「survival」系列是大畠雅人久負盛名的原創系列——這從他幾乎每一次展會都會再版第一作斧頭少女便足夠管中窺豹。以斧頭少女為起點,不難看出大畠在「倖存者」系列上規模漸趨增大的趨勢:暱稱「送葬者」的survival 03 的巨型墳墓、頭雕與山治神似的 survival 04的喪屍磚牆,到第五作強烈碰瓷 TLOU 的《singer》,甚至雕刻出了巨大的霓虹燈牌及元素堆疊相當豐富的沙礫地臺——然而第六作《雨林》,卻回歸到了簡單的十字架配件:說化繁為簡也好、言時間倉促也罷,大畠在《雨林》上展露的「survival」系列創作方向上的轉變,還蠻值得玩味的。大畠雅人《survival:01》
池子塗裝版本《survival:06 singer》TLOU 配色
讓我們回到另一款新作《likes and dislikes》,實際上,最初這體油罐少女被命名為《cartoon01》——這同樣是一個非比尋常的信號。要知道,除了招牌性的「survival」系列,大畠此前推出過的每一作倖存者體系外的作品(《等風來》、《東京電玩少女》、狗男女),都未曾啟用過系列編號——甚至就連《黑巖城》這個倖存者的外傳系列,在推出與末匠及松岡的聯名作品《金魚》時,也僅僅只是被動加入了副標題,變成了《黑巖城:金魚》,而並未啟用編號開啟新系列。大畠雅人 × 松岡道弘《黑巖城:金魚》
因此,回過頭再去看這個油罐少女的《cartoon 01》,就能咂摸出些許大畠雅人的掙扎來。從油罐少女與電玩少女元素、風格上的傳承度,如果讓我同樣以一名創作者的身份做一個毫不負責的猜測,存在可能性的情況是:也許因為《東京電玩少女》出色的商業表現,令大畠有自信以這種風格開闢一個全新系列,卻在最後關頭——或者是出於對油罐少女作為首作身份的不滿意也好,也許是忽發對市場的謹慎也罷,大畠最終放棄了這個決定,沿用回一貫的命名方式——這才有了《cartoon 01》的棄用以及《likes and dislikes》這個名字。「遊走在大眾與個人表達的鋼絲上」,這是一個與林浩己「史匹柏般」的形容存在微妙差異的論調,卻能比較準確地傳達出我對大畠的想法。與林浩己相比,林浩己也許並不在意「大眾」,甚至他有自信「讓大眾不得不喜歡他的作品」,但對大畠來說,這就是個人審美與大眾流行的一場角力,他的每一步仍在鋼絲上小心翼翼試探著風力與朝向。好比他與橫山宏聯名,即將由末那獨家銷售的《The load-out》,大畠負責的人形部分依然保持著相當優秀的水準,但其實我並不相信大畠無法做出更大膽的東西,然而最終所呈現,比起「自我突破」,更多仍是「如何取悅」——自然,作為商案來說,前者反而是對甲方不負責任的體現,但作為粉絲,無論如何,自然更希望看到大畠如何進行突破。談了那麼多對大畠的消極看法,但其實完全只是因為我對他喜愛太深。他在我心中地位其實從來不低,作為「基本盤」,其價值不是天花板有多高,不是「每一個作品都達到 90 分」,而是「每一個作品,都有 70 分」。更難能可貴的是,也許在他身上交纏著許多個人考慮,但無論如何,大畠依舊在不斷邁步,不斷向前。而這些「基本盤」,在當代的日本原型業界,其實還有許多許多,小抹香、藤本、Marsano、針銅……他們同大畠一樣,只要他們仍在,世界就永遠不會徹底倒向「軟萌美少女」這一方。洋洋灑灑接近九千字聊了這許多,一方面汗顏於自己的話癆,另一方面,所談到的作家,也許還不到這次展會所能看到的 1%。在個人區,有著更多同樣優秀的作者,他們的作品在慕張 28 號的日光下擺滿整個展覽館,迎來送往每位玩家的目光。實際上,還是有許多想聊卻無法聊的原型師們:小抹香、hiroaki、藤本、Marsano、石長櫻子、MIDORO、山本翔、tanabeshin、塚田貴士……有些是不敢下筆(石長阿姨),有些屬知識儲備不夠(山本翔、tanabeshin),其中尤其是小抹香與藤本,前者帶來了今年 WF 最耀眼的作品之一和風少女,後者則突破自我踏出舒適區完成了《Candy Lagoon》。關於他們,我本已擬好章目放入正文,奈何反覆刪改,依舊無法過關,最終只能引為遺憾。留待日後吧。小抹香展示新作
藤本《Candy Lagoon》
文末,我會放出所有今年自己所拍攝的相片。也希望更多朋友能感受到gk 的魅力。且玩,且開心。毫不客氣的說,想要感受真正的 WF 的魅力,必須去慕張,必須去慕張,必須去慕張。同樣,今年在慕張本館,我有幸看到了許多國人造型作家的作品,山人、羅其勝、miz&pig、疾風……期待他們在明年四月份的上海新國博,綻放出更耀目的光芒。最後,關於原型師 Marsano,有個額外的八卦,斟酌再三並未放入正文,此處一貼,便作為這一篇的結尾吧:Marsano 今年 WF 夏帶來了兩款作品,他們分別是《ナマタコ》的 3.0 版本、名為《今幹し芋バニーちゃん》的胸像以及與另一位原型師 Kentoo 合作的少女題材作品《Bizzare Novelties Sweety》。Marsano 於今年 WF 冬發售的作品《ナマタコ》曾在當時引起過不小的討論,算得上那一屆 WF 上歷歷可數的話題作之一,這款作品也博得了國內不少造型作家的喜愛,所刻畫的是比較常見的「少女與觸手」的意象,但出色的體態功力與較高的完成度讓其完全配得上這樣的關注度。不過關於這位 Marsano さん和作品背後倒是有個蠻八卦的細節,猶如濫俗的「每個藝術家都有一位屬於他的繆斯」的故事,實際上,這款作品的名字ナマタコ,取自於一個真實存在的女性ナマダ,在推特上,只要關注 Marsano,你也能很輕鬆找到這位他的「繆斯」。* 在本文的採寫過程中,感謝朋友利波、香屁屁的幫助及審閱。如有錯漏,敬請原諒。
今天是 2019 年 8 月 8 日。這是丨garbage kit丨的第 4 篇文章。
以下為 Garbage kit 會場拍攝相片。以作者進行分類,排名不分先後ずみ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