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裔英語作家,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嚴歌苓。
《金陵十三釵》《陸犯焉識》《小姨多鶴》《少女小漁》《一個女人的史詩》……她的許多作品經由影視改編後出圈。
其實還有不少優秀的華裔英語作家值得關注,例如4次榮獲星雲獎和雨果獎的特德·姜,「出道即巔峰」、寫出超級暢銷書《無聲告白》的伍綺詩等等。
今天分享豆友小R的一篇文章,她盤點了自己讀過的幾十位華裔英語作家和作品,我們從中精選出了15位,給關注華裔作家的讀者們一個參考。
本文由豆瓣用戶@小R 授權發布,有刪節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豆瓣讀書】
美劇《初來乍到》劇照
2015年至今,我讀過30位華裔英語作家。
不難發現:
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二代。(一代移民在英語寫作上比較力不從心。)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中文名字。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閃閃發光的名校學歷。(華裔家庭教育的成果?)
他們中的不少是理工醫科出身,最終棄理從文。(華裔家庭高壓的印跡?)
他們中的多數都或多或少地以父母和自己的一二代移民體驗為創作藍本。
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女性。
對華裔作家的關注不系統、不專業、不全面。但我的關注是熱切的,但凡在任何資料(新聞、報導、訪談、書評、影評、腳註……)裡面遇見一星半點線索,我都會千方百計去搜尋獲取。無論合不合口味,我都會認真把其代表作品看上一遍。
關注華裔作家,核心在於一種自我投射式的好奇與探索。我想知道「海外華人」究竟意味著什麼?我想知道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我的孩子會長成什麼樣。同時,這又可能是一種下意識的尋求取暖。讀他們的作品,我們難免會暗暗尋找共情、共鳴和認同,會希望看到真實確切表達我們處境、說出我們心聲的文字。
以下開列清單,膚淺心得,僅供參考。
姜峰楠(特德·姜 )
(Ted Chiang)
姜峰楠1967年生於紐約州,布朗本科,計算機專業。自高中起就堅持寫作投稿,至今,在科幻小說界獲大獎27項,包括4次「星雲獎」(Nebula awards)、4次「雨果獎」(Hugo awards)和4次「軌跡獎」(Locus awards)。2016年電影《降臨》(Arrival)由他的一個短篇"Story of Your Life"改編而成。
◆ 呼吸
豆瓣評分:8.6
作者: [美] 特德·姜
出版年: 2019-12
¢4Fk4caOYZ85¢
複製以上口令後打開淘寶
特德姜與啃劉常常被相提並論。我先看的啃劉,眼前一亮;而後讀到特德姜,加倍驚豔。他們倆均非硬科幻路子,而是從歷史人文題材中挖掘人性,以現代科技思維進行重新審視和打磨,使之放射出哲學思考的幽幽微光。有深呼吸般的觸動。
劉宇昆
(Ken Liu)
劉宇昆1976年生於蘭州,11歲隨全家移民美國(所以他的中文能讀不能寫)。哈佛畢業,主修英語文學,輔修計算機。在微軟當過碼工,創過業,又回哈佛讀了法學院,改行律師。業餘寫作。
◆ 愛的算法
豆瓣評分:8.4
作者: [美] 劉宇昆
出版年: 2012-9
啃劉本人也是一位屢獲大獎的科幻作家,但他更廣為人知的成就是翻譯了《三體》、《北京摺疊》、以及其他當代中文科幻作品,推動中文科幻走進國際視野,功莫大焉。
在我看來,啃劉小說很「軟」,軟得簡直不必貼上「科幻」的標籤。他在思考深度與創意新鮮度上,有遜於特德姜,但故事不乏動人之處,並且用詞典雅、文筆優美、格調清新。
伍綺詩
(Celeste Ng)
伍綺詩1980年生於匹茲堡,哈佛本科,密西根大學碩士(MFA)。父母60年代由HK移居美國,父親為NASA物理學家,母親在大學教化學。
◆ 無聲告白
豆瓣評分:8.2
作者: [美] 伍綺詩
出版年: 2015-7
第一本讀Everything,並不驚豔,就是個懸疑小說的傳統模式,講述70年代一個華父白母的混血家庭裡發生的悲劇。
暢銷作家中常有無數「出道即巔峰」的現象,但伍綺詩顯然不是,她的第二本小說(《小小小小的火》)全然不遜前作。許多作家過分依賴於挖掘和再現個人生活體驗,容易陷入移民題材不可自拔。伍綺詩沒有這樣,無論故事題材、主旨還是眼界都完全超越了她的個人生活範疇——深度關注社會環境、敏感捕捉熱點議題,這是一名優秀作家的潛質。
◆ 小小小小的火
豆瓣評分:8.2
作者: [美] 伍綺詩
出版年: 2018-4
哈金
(Ha Jin)
哈金原名金雪飛,56年生於遼寧,69年參軍,黑龍江大學本科,山東大學碩士,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他的英文小說屢獲文學獎項。
王朔曾說過:中國作家到了美國,有兩種作為。一種譬如阿城,堅決不學英文,以保持漢語寫作的純淨。另一種就是哈金,毅然投身英語寫作,以非母語文字講述中國故事。
◆ 等待
豆瓣評分:8.3
作者: 哈金
出版年: 2015-6
金先生的小說我讀過3、4本,很欽佩他能把英語學到嚴肅文學創作的水平。業界評價是:哈金作品雖然看得出是非母語寫作,但語言優美、敘事流暢、別有魅力。我個人認為,當代作家裡頭,論題材深度和文字表達,哈金或許不及餘華蘇童,卻足夠誠意優秀,值得一讀。
楊謹倫
(Gene Luen Yang)
楊謹倫1973年生於加州,柏克利本科。父母來自臺灣。楊謹倫自幼熱愛動漫,大學畢業後幹了兩年電腦工程師,就改行到高中當IT老師,業餘畫漫畫。
2007年出版成名作American Born Chinese,是第一本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2006)的漫畫小說。2016年,楊謹倫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hip)。
◆ 美生中國人
豆瓣評分:7.8
作者: 楊謹倫
出版年: 2008-10-1
楊謹倫的漫畫我看過3本,也都推薦給孩子看了。漫畫畫得美、畫得巧、畫得奇、畫得可愛的大有人在,但楊謹倫之所以出類拔萃,在於他的故事有誠實的觀察、有嚴肅的思考,這使得他的表達有一條清晰的人文維度。
譚恩美
(Amy Tam)
譚恩美1952年生於加州,聖何塞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本科碩士。父母均為第一代移民。父兄在她15歲時相繼去世,母親一生坎坷多舛,與譚恩美關係緊張,衝突激烈,1999年去世。
◆ 喜福會
豆瓣評分:8.3
作者: [美] 譚恩美
出版年: 2006-5
$am0YcaO1EPl$
複製以上口令後打開淘寶
從《喜福會》的電影找到書,作為華裔美籍作家中聲名最大的一位,譚恩美的故事構造與文字表達都精彩傳神,尤其擅長描寫那一代華裔移民的母女關係,刻畫出愛痛交織、新舊衝突的掙扎。
李翊雲
(Yiyun Li)
李翊雲1972年生於北京,北大本科,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碩士,愛荷華寫作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碩士(MFA)。現於普林斯頓任教。
就她的小說而言,仍然是講述中國故事,但她的視角非常「局外人」、非常隔閡,採用西方文化意涵來過度解讀小說人物的行為與心理,並且表現出西方式的自以為是。
◆ 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豆瓣評分:7.0
作者: Yiyun Li
出版年: 2005-9-20
就她本人而言,對她的喪子之痛、對她的抑鬱成疾,我深深地同情。但她拒絕ZZ的刻意姿態,不是清高,而是怯懦或者冷漠。這是她個人選擇的權利,但不是一位享有一定程度國際話語權的知識分子的擔當。我尊重,但不喜歡。
馬凌雲
(Ling Ma)
馬凌雲1983年出生於福建三明,芝加哥大學本科,康奈爾碩士(MFA),現執教於芝加哥大學。
這部Severance 以反烏託邦小說(dystopia)的形式,以一場假想的大瘟疫(Shen Fever)為背景,描寫了人去樓空、荒無人跡的紐約,下意識執著於每日固有行程的女主,以及末日逃亡的7人小團體。
◆ Severance
豆瓣評分:8.1
作者: Ling Ma
出版年: 2018-8
她下筆老辣,幽默或反諷揮灑自如,更重要的是,她對消費主義、對社會組織結構、對工作的異化力量、對人性追求「常態」、對情感的割捨……等等現象進行反思,言之有物,有高度,有深度。
傑德·張
(Jade Chang)
傑德張1976年生於俄亥俄,康奈爾本科。父母為移居美國的臺灣外省人。
The Wangs vs. the World 是一部公路小說+家庭喜劇,以08金融危機為背景,講述一位白手起家的華裔富豪一夕之間破產歸零,他帶上二婚太太和一子一女,開著老保姆歸還給他的老奔馳,從加州開往紐約,去找生活在那裡的大女兒。
◆ The Wangs vs. the World
作者: Jade Chang
出版年: 2016-10
我相當欣賞作者一反移民題材的悲苦基調,採用詼諧調侃的手法,塑造出一個「非典型」華裔家庭的形象。我很贊同作者的創作意圖——希望寫出一個「移民不是局外人」的故事。
傅金
(Kim Fu)
傅金1987年生於溫哥華,UBC本科碩士(MFA)。父母來自HK。因丈夫在亞馬遜工作,她目前定居西雅圖。
◆ For Today I Am a Boy
作者: Kim Fu
出版年: 2014-1
傅金成名作For Today I Am a Boy 主線講述一名華裔二代的成長故事,副線展現這個華裔家庭的親子關係和姐弟關係,更加特別的是,故事添加了LGBT元素,以人物的transgender身份來對抗衝突傳統迂腐的華裔家庭文化,更從transgender的視角探討成長、自我追尋和自我實現。小說主角出生為男性、但自我認知是女性,身為華裔家庭唯一的「男丁」,她的人生道路註定是崎嶇不平的。
劉柏川
(Eric Liu)
劉柏川1968年出生於紐約州,耶魯本科,哈佛法學院。柯林頓總統任內,劉柏川擔任過若干白宮工作職位,包括總統發言撰稿人。2020年入選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 The Accidental Asian
豆瓣評分:7.9
作者: Eric Liu
出版年: 1999-9
The Accidental Asian 我是很多年前看的。當時華人網絡世界對本書頗有反響,褒貶各半。作為世俗意義上成功「融入主流社會」的華裔名人,劉柏川在這部散文集中,以父親去世為引子,展開回顧童年成長和個人經歷,很誠懇、很細膩地剖白了自己的身份認知困擾。
張純如
(Iris Chang)
張純如(1968-2004)出生於新澤西州,UIUC本科,約翰霍普金斯碩士,從事新聞記者工作,2004年11月因嚴重抑鬱吞槍自殺。張純如父母均為大學教授,由臺赴美。
◆ 南京大屠殺
豆瓣評分:9.5
作者: [美] 張純如
出版年: 2013-1
₴ATntcaOXTp6₴
複製以上口令後打開淘寶
張純如著有三部歷史紀實作品:《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和《美國華裔史錄》。
張彤禾
(Leslie Chang)
張彤禾(大約)1969年生於紐約,1991年哈佛畢業。
其父張立綱(Leroy Chang,1936-2008)出生於吉林,臺大本科,斯坦福博士,在IBM從事半導體研究工作近30年,1993-2001年間任教香港科技大學,擔任物理系教授和Dean of Science等多項職務。
◆ 打工女孩
豆瓣評分:7.5
作者: [美] 張彤禾
出版年: 2013-3
1999年張彤禾作為《華爾街日報》記者赴華工作,2004年前往東莞,調查撰寫了《打工女孩》。她的丈夫何偉(Peter Hessler),知名記者/作家,著有「當代中國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尋路中國》。
楊志成
(Ed Young)
楊志成1931年出生於天津,在上海長大,1951年赴美留學,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畢業,曾執教於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耶魯。
◆ 狼婆婆
豆瓣評分:7.0
作者: (美)楊志成
出版年: 2008-4
¢vabncaOXucl¢
複製以上口令後打開淘寶
1962年,楊志成為 The Mean Mouse and Other Mean Stories繪製插圖,開啟了他的繪本創作生涯,迄今出版兒童讀物近100本,部分擔任插畫師,部分為獨立創作,三次榮獲凱迪克大獎。
泰絲 • 蓋瑞森
(Tess Gerritsen)
Tess Gerritsen 1953年生於加州,斯坦福本科,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夏威夷行醫多年,內科醫生。
◆ 貝賽的墮落
豆瓣評分:7.0
作者: 苔絲·格裡森
出版年: 2011-9
Tess醫生寫的是懸疑類型小說,早年從「言情懸疑」(Romance Thriller)試手,沒太火,後以「醫療懸疑」(Medical Thriller)一舉成名,躋身暢銷之列,連Stephen King都稱讚她的小說拿起來放不下。她至今出版小說約30部,除了早期幾部「言情懸疑」不感興趣,其餘的我前幾年就已全數刷完。
麗莎·柯(Lisa Ko)麗莎·柯是70後,生於紐約,衛斯理安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本科。
The Leavers是個非法移民母子分離的故事。男主出生在紐約,11歲時母親失蹤,他被社福機構安排進入領養家庭。領養父母心善但嚴厲,親子關係緊張,男主磕磕絆絆長到21歲,決定到中國找親媽,追尋自己被拋棄的真相。
◆ The Leavers
豆瓣評分:7.5
作者: Lisa Ko
出版年: 2017-5
麗莎用滿含同情與善意的筆調,細膩描繪了福建偷渡女性在美謀生的艱辛與被迫骨肉分離的心碎,也揭露了華裔青少年一路成長經受的歧視與隔閡。但是,老問題來了!作家一旦進入男主母親視角來記述中國、描寫中國,故事就變得虛浮和做作,就顯得假——因為作家根本不真正了解和理解中國。她的大團圓結局更是近乎童話般地脫離現實。
-END-
編輯 | 高翔
來源 | 豆瓣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