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X戰警》系列,就被詹姆斯·麥卡沃伊的顏值吸引,即使變成光頭坐在輪椅上也絲毫不妨礙他的氣質,英國人民票選出來的「一美」稱號果然名副其實。
然而被顏值耽誤的「詹一美」出道十年才憑藉《無恥之徒》中的史蒂夫一角,獲得由「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電視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的新人獎,演技這才得到大多數的認可。
「Professor X」這個標籤貼的太久,也讓我無法看到他的演技。直到最近被安利了他的一部電影,我才被他的演技驚掉下巴。
一般講人格分裂的作品有很多,但講述有「23+1」個人格的電影卻不多見。
《分裂》
三個年輕女孩被擁有23個人格的凱文所綁架,想盡辦法想要逃出去卻始終失敗。然而更絕望的是凱文的身體中正形成新的非人人格。
這23重人格被同時關在一所房間裡,房間中央放著一把椅子,誰坐在椅子上誰就掌握身體主動權。
而這些人格又分為兩種行為方式。
以巴瑞為主的自生型,即對現在的狀況不多抱怨,積極接受醫生的治療。
以丹尼斯為代表的反抗型,不滿足其他人格的順從,急於採用偏激行為改變現狀保護主人格「凱文」。
雖然行為方式不同,但這些人格產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保護凱文,這也是電影想要表達的其中一個核心——童年經歷。
雖然電影沒有用大量鏡頭來展現凱文的童年,但通過細節還是可以推斷出凱文的童年並不好過。
每當母親怒不可遏地喊他全名時,他就會受到母親的虐待,這也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當其他人格掌控身體時,聽到外界呼喊他的全名,凱文這一人格就會甦醒。
也許此時凱文身體內就產生了反抗型的三重人格。
首先是丹尼斯人格,患有強迫症的他能完美完成母親交代的事情,從而保護凱文免受虐待。
其次是海德威人格,一個9歲男童,能夠被其他人格所「寵溺」,自身也帶著叛逆。從小遭受虐待的凱文幻想出這一人格來滿足自己的童年「夢想」。
帕特麗夏,一位優雅的女性,可是三明治沒有切好,她就會發瘋產生暴力行為,這或多或少有凱文母親的影子。
正是這三個人格的相互作用,導致第24個人格「野獸」的產生。他們認為現如今的狀況無法保護自己和凱文,於是形成身體最強壯、速度最敏捷的非人人格。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如果凱文的童年經歷是明線,那麼被綁架的三個女孩之一,凱西的童年經歷則是暗線。
小時候多次被叔叔性侵,而在父親去世之後,監護權被叔叔得到,這一情況更加變本加厲,也導致了她的性格孤僻。
相似的童年經歷也讓凱西免於被殺害。
另外電影還認為人格分裂也是潛能開發,人類進步的途徑。
為什麼同一個人的不同人格,卻像擁有不同的身體系統一樣。
凱文本人沒有任何疾病,但在凱文的身體裡有一個人格卻患有糖尿病。
卡倫醫生的其中一個病人也能同時用左右手採用不同字跡記錄不同的文字。
因此卡倫醫生對病人的治療也不同普通治療,她堅持讓多重人格有序在體內生存,這也導致最後凱文的人格失控。
人的大腦和宇宙一樣深不可測,人格分裂的病理也是現如今科學家想要研究的問題。
究竟人格分裂能否將人體潛能發揮極致,電影則給出了積極猜想。
劇情+演技雙在線,這部電影不得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