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研究所解散!數百人離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0-12-24 AEIC學術交流中心

7月1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層幹部證實,近期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此事已經引起了領導的注意,目前正在調查離職風波背後的原因。此次辭職的90餘名科研人員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在中科院系統內和社會均引起了廣泛關注。

辭職說法眾說紛紜,是科研毫無進展還是失望日積月累

6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更換了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的保安,現場引發了眾多科研人員的強烈不滿,表示更換保安並未徵求他們意見。有人會說,不就是換保安麼?為何反應如此強烈?細心網友卻發現了其中端倪,其實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官網域名之前是單獨的後綴,近期改成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統一後綴,由此可見不滿更換保安引發的衝突可能只是一個爆發點,更深層次的問題可能是院方與核所本身早已積怨已久的矛盾。

據小編收集了解,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原本只是一個針對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後隨著科研項目數量和規模的增加擴張成研究所,還攬下了幾個國家級別的科研項目。科研人員最高峰的時候有500人,但是由於近兩年科研工作遇到瓶頸,申請不到足夠的科研資金導致人才大量流失,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每年離職率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裡最高的,去年就只有200個人了,這次又有90多個人辭職,如今研究所就剩100人左右了。

研究院整體科研人才同樣大量流失,工作和待遇只能二選一?

除了此次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近100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19年裁掉了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先進位造技術研究所和應用技術研究所3個研究所。一下關閉3個研究所說明科研項目急劇減少,收支不匹配讓科研院所不得不放棄部分人才,在職的科研人員只能保障基本的收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為主要接納場所,隨著科研項目和科研收入的減少,科研人才出走甚至外流也是必然。而此時國外和民營企業的高昂誘惑就顯得十分誘人,因此加劇了科研人才的流失。

海外留學不歸國內頻頻出走,科研人才要以科研為導向

近些年不僅是國內科研人員的「出逃」成為趨勢,人才海外流失同樣成為中國科研的「傷疤」。我國對於科學研究的發展和進步向來十分重視,重金+各種福利待遇聘請高學歷人才已逐漸成為常態,但是人才流失這一問題卻依舊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國外留學生不歸國」已讓我國科研教育頭疼不已,其中清華81%的留學生都選擇不回國,如今國內科研人員也開始頻頻辭職,科研人員要注重科研質量不要成為高薪導向,輕易被高薪所動搖的頻繁變動對於自身科研發展和成果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如今科研人才的流失不僅給我國科研環境及發展敲響了警鐘,更是對整個科研體系的強烈警告!希望高校院所能夠儘快做出相應調整,緩解科研項目面臨的窘境!針對此次近百名科研人員出走,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也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解釋才行!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傳遞了什麼信號?
    事實表明,中科院90多名研究人員集體出走,正在輿論場引起越來越大的風暴。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讀書人義無反顧,如此決絕地離開體制內國家級科研單位?辭職的人員中很多都是博士,讀了22年書,擁有事業編制,每月工資1萬多元,還有福利房。
  •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 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人事處:被挖走的
    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據中科院官網消息,為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聽取中科院有關情況匯報,並要求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 官方回應:正常流動
    16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此前媒體報導今年以來「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離職一事,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關於人才流失的原因,一名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原先是一個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後擴張成一個研究所,攬下國家的幾個大項目。但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離職率是我們院最高的。」本報記者郝嘉奇合肥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
  • 年內百名科研人員離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正常流動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 實習生 薄其雨)16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此前媒體報導今年以來「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離職一事,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
  • 中科院90多人集體離職驚動國務院!不要事業編制、不要福利房
    近日,一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引發各界關切。公開資料顯示,中科院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中科院所屬最大的綜合性科研機構之一。這90多人均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核所)職工,大多是博士畢業生,還有事業編制,很多人有福利房。有內部人士稱,這些說不要就不要了,太可惜。確實很可惜,想想看有多少人為了進事業單位,擠破了頭。有多少人為了房子,折騰了大半輩子。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來源:澎湃新聞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在網絡上也引起熱議。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有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另據了解,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中科院核所上百博士集體離職,所長回應:丟掉鐵飯碗去做事業了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發關注,100多名科研人員在6月集體離職,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一度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當時,知乎上有人質疑稱離職的科研人員可能是被所長吳宜燦「挖牆腳」到自己的企業裡去了。
  •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離職,院方穩如泰山:編制不要了太可惜
    90多名研究人員集體出走引發熱議,7月16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稱,這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辭職人員都辦理了正常的辭職手續。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人員流動一直都有,辭職是個人選擇,他們對自己的安排和去向很明確,一般都會選擇去與自身研究領域相關的公司工作。圖為涉事研究所涉事研究院建在一個半島上,由此也被稱為"科學島"。"
  • 「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博士們放棄編制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單位?智能所鳥瞰圖。來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官網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研究院)是中國科學院所屬最大的綜合性科研機構之一。
  • 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國務院介入!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一事,近期引起廣泛關注,雖然真正的原因還未公開化,但是據離職者統一反饋,幾乎都存在著對待遇不滿的現象。據中科院離職人員反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是「唯論文」式的晉升模式。
  • 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貓膩背後的正面意義
    文/咖啡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消息一出,立馬刷爆各個平臺,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這麼一看,科研人員離職對於這所科學院來說已經不算什麼大事,只是因為在同一時間"出走",人數有點多,動靜有點大,這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已經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進行調查。
  • 中科院核所90多人集體離職,待遇太低還是改革刺激?
    7月15日,中國經營報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設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起廣泛關注。16日,澎湃新聞採訪的研究院人事處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稱,離職於6月份發生,「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據新京報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稱,離職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辭職是部分職工個人選擇,目前上述單位在職員工們均正常工作。」
  • 月薪過萬,住房福利,中科院核所員工為何還要辭職?3個原因
    儘管已有一個多月,但中科院合肥核所90餘員工集體離職事件仍在發酵。簡單說,就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下文簡稱「中科院核所」)的90多名科研人員一夜之間集體辭職:不幹了!只是,痛定思痛,我們要重視科研領域的3個主要傷疤。1、科研人員工資不高科研人員的構成,80%都是博士級別,20多年的寒窗苦讀,如果家底不殷實,多少都得掏個差不多。而目前科研人員的工資多少?也就一萬多塊!普通科研人員還到不了這個數!一年工資加獎金充其量也就10多萬,甚至比不上普通網紅一天的所得。
  • 放棄事業編、福利房 誰能一次性挖走中科院90多人?
    (原標題:中科院派工作組赴合肥,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90多科研人員集體離職事件,科研人員薪資為什麼如此低!中科院黨組...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中科院90多人集體辭職去哪兒了?
    正值中美科技博弈之際,作為國家最高學術機構的中科院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事。7月15日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核能所(全稱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有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他們大多都是擁有博士學位的年輕科研人員,其中70多人擁有編制。
  • 中國科大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籤署深化科教融合戰略合作協議
    4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深化科教融合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合肥科學島舉行。中國科大黨委書記舒歌群、校長包信和出席儀式並講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建國主持儀式,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黃晨光出席儀式並講話。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辭職事件:如果工資提高,科研人員還會辭職嗎?
    這個不好說,因為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知曉中科院下屬合肥科研所為何那麼人辭職的根本原因,現在的都是推測,只是一個估計,現在只有國家的調查組將所有事件的來龍去脈調查清楚,公布於眾,我們才能夠知曉整件事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