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rain of Sand
William Blake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
譯文:
一粒沙子
威廉·布萊克
從一粒沙子看到一個世界,
從一朵野花看到一個天堂,
把握在你手心裡的就是無限,
永恆也就消融於一個時辰。
作者簡介:
威廉·布萊克(1757-1827):英國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版畫家,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偉大詩人之一。
主要詩作有詩集《純真之歌》、《經驗之歌》等。早期作品簡潔明快,中後期作品趨向玄妙深沉,充滿神秘色彩。他一生中與妻子相依為命,以繪畫和雕版的勞酬過著簡單平靜的創作生活。後來詩人葉芝等人重編了他的詩集,人們才驚訝於他的虔誠與深刻。接著是他的書信和筆記的陸續發表,他的神啟式的偉大畫作也逐漸被世人所認知,於是詩人與畫家布萊克在藝術界的崇高地位從此確立無疑。
作品賞析:
布萊克本人是十分有名的偉大詩人,不過這首詩在歐美卻並不出名。這首詩節選自長達132行,名為《天真的預兆》(Auguries of Innocence)的長詩,是開頭四行。這首長詩似乎並不重要,沒有收錄在布萊克的幾本主要詩集中,評論家也幾乎沒有談論過,甚至很難找到寫於哪一年。但是這首詩在中國卻受到很多讀者喜歡。
豐子愷在《漸》譯為:
一粒沙裡見世界,
一朵花裡見天國;
手掌裡盛住無限,
一剎那便是永劫。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哲學。「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見證。
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歷史的書卷可以承載歲月滄桑的巨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的發展足跡,會有無數的文明在道路兩旁綻開;當宇宙的塵埃在這些文明上落定,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即將烽成。如果這樣,那有限與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交換,或許就根本無所謂有限無限的概念了。那麼,有限的將是歲月時空不已的輪迴,無限的卻是人類靈魂深處那有力的羈絆。當有限與無限已無所謂界線,那人類便無所謂永恆與收藏了,更無所謂個體的生與死,這才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境界。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