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爵士歌手只能唱英文!這三首歌讓你領略中文+爵士的美妙!

2021-02-28 哎呀音樂

學習爵士樂,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繞不過的,那就是「標準曲」。不知道當我們拿著厚厚的Real Book,一首一首地學著全是英文的曲子的時候,會不會感到好奇,用中文來唱爵士,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今天,我們以趙可老師的三首歌為例,給大家展示一下中文配上爵士煥發出來的絕妙光彩~

直播預告:1月22日晚8點,趙可老師將與我們分享「如何把耳熟能詳的中文歌曲唱出『爵士味兒』」的秘訣,文末添加助教微信觀看直播!

/我要你的愛/

雖然爵士在國內音樂圈內仍屬於小眾,但好在幾十年來有一批又一批熱愛爵士的音樂人,努力地將爵士的因素和中文歌詞融合,創作出許多經典的中文爵士曲目。如果唱膩了英文爵士標準曲,可以試著去唱、去改編這些中文爵士曲目。

《我要你的愛》就是這樣一首歌。趙可老師曾經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改編演繹過這首歌,贏得滿堂喝彩。

2012年參加中國好聲音盲選《我要你的愛》:

看完趙可老師能量滿滿的現場之後,我們再對比一下原曲,看看有了哪些改動。

可以聽出來,原曲是非常典型的Blues(布魯斯/藍調)風格,歌曲的結構、和聲基本上沒有跳出Blues的框架。而趙可老師的版本,和聲明顯豐富了很多,旋律也更變幻莫測,還加入了新的Intro,讓曲式結構也有了新的變動。
聽完這首歌,不知道大家對於用中文唱爵士會不會有了一些新想法呢?如果沒有也別急,我們繼續這趟音樂之旅~
多年以前,當趙可老師嘗試用爵士和中國的民族音樂融合時,遭到了很多的非議和不解。那時候大家對爵士樂嚴重缺少認知,對新事物的包容度也很小。一次和爵士歌唱家Betty Carter的談話打消了趙可老師心裡的疑慮,幫助他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將中文、中國文化和爵士樂進行融合。我問Betty Carter:「爵士樂是美國的民樂,我也想把我們國家的民樂和爵士放在一起,我還嘗試過用京劇來做blues,我不知道這麼做對不對,你覺得呢?」她的回答很可愛:「誰說爵士是美國的,爵士是世界的。」最近,趙可老師新作《明月 Ming Yue》問世。這是中文、中國民族音樂、戲曲和爵士的又一次完美交融。這首歌改編自家喻戶曉的《明月幾時有》,加入了古琴和木貝司的綿綿細語、鋼琴與崑曲念白和人聲旋律的交織縈繞、Afro-cuban(古巴爵士)緊密連綿的節奏型、與中國傳統戲曲樂句相得益彰的銅管樂、時隱時現的中國傳統打擊樂小鑼聲,蘊含著豐富的音樂想像力,處處都在詮釋著爵士樂的自由靈魂。2015年,趙可老師帶著自己的原創歌曲《井•水•花》去了《中國好歌曲》,獲得導師的高度讚譽。歌詞寫到:「井裡的水/枝頭的花/一臉無瑕井裡的水/水裡的花/一片片水花 井邊人來了/井底溼潤了/井邊一笑/水亂了/水中的落花;井邊的人望水/水底心動/心如井水/映著花 人望水/水映花/花笑了」。他當時的創作理念,表面上是想說一口井,井水裡映著的一朵花,但從深層意義是想表達每一個人心中都會不定期從中看自己倒影的那「一口井」。不管容顏如何衰老,時光如何流逝,當看到自己水中的倒影,希望能看到自己鮮花盛開、花開不敗的樣子,也就是不忘初心的意思。歌詞雖簡單,卻有著深遠的意境,充滿水墨畫的色彩,畫面感很強;音樂旋律古韻十足,加入爵士和聲後帶有一些飄逸、自由的味道;整首作品完整耐聽,越仔細聽越能品出其中之味。通過對這三首歌的鑑賞,我想大家應該不會再去質疑中文和爵士能不能融合了。就像Betty Carter說的那樣,爵士是世界的。作為以中文為母語的中國人,探索如何將中文和爵士樂更好的結合,去發掘音樂裡更多的可能性,是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堅持的事情。播預告:1月22日晚8點,趙可老師將與我們分享「如何把耳熟能詳的中文歌曲唱出『爵士味兒』」的秘訣,觀看直播請掃碼添加助教微信進群觀看。

相關焦點

  • 荷蘭爵士天后唱中文歌演繹《女人花》的曼妙與輕柔
    在昨天舉行的金橋國際黑膠展閉幕式上,這位與佩琪·李(Peggy Lee)和朱莉·倫敦(Julie London)齊名的爵士名伶帶來了自己的新專輯《女人花》,並現場獻唱一曲《如果沒有你》,字正腔圓的中文吐字和低沉悠遠的聲音證明了這張翻唱專輯不是一張譁眾取寵之作,而是對經典的再次演繹。蘿拉·費琪,生於荷蘭長於烏拉圭的爵士女伶,父親是飛利浦的技術員,母親是埃及肚皮舞娘。
  • [音樂掃盲]誰是《最JIA假爵士歌手》
    承接上一篇文章「[音樂掃盲] 你們為啥總覺得這些歌是爵士樂?」偽爵屎們紛紛表示:"Duffy天生一副爵士嗓"; 「這種獨特聲線的歌手一聽就很爵士」;如果你們再這樣說,我就替Billy Holiday消滅你。聲線是不能決定風格的。更沒有說爵士一定要特定的嗓音才能演唱。還有,爵士聲樂作品裡幾乎不會用到和聲歌手。
  • 獨特的節奏,美妙別致的9首爵士藍調
    在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中她的配唱冷漠而略帶嘲諷,令人難忘。從INTRO到主旋律再到即興Solo,這需要有非常好的手指技巧才能表現出來。JOE PASS與爵士大牌歌手一起合作並錄製了許多經典爵士唱片。♩♪♫♬ 《C.C.
  • 爵士歌手常說的「講故事」到底是什麼?
    doggone moon aboveMakes me wantSomeone like you to love.Blame your kissAs sweet as a kiss can be,And blame all your charmsThat melt in my arms,But don't blame me.Nat King Cole在唱這首歌的時候
  • 爵士上海恩仇錄(二):萬惡的scat
    昨天下午,朋友發給我一個看電影周刊的微博,上面介紹小號手Miles Davis的傳記電影《Miles Ahead》要上映了,這本來也沒什麼,Chet Baker的傳記電影《Born to Be Blue》也要上了,到時候我有時間的話好好跟大家聊聊。但是好死不死,這個大號還嘗試翻譯了下電影的三張海報文字拽逼格。
  • 張學友的私人角落,隱藏著歌神的一顆爵士心……
    主打歌《迷你》來自美國爵士歌手Bobby Caldwell名曲《Stuck On You》,對於張學友來說,用外文改編歌當主打已經是不新鮮的事兒了,可是爵士歌曲作為主打曲以及全碟的大致思路,還是頭一次。爵士樂本身不反對翻唱,同樣一首經典曲目可以有不同的演繹和即興發揮。
  • Sondia說《Sondia》——爵士女神張盈2014原創爵士大碟
    選擇我自己的英文名字作為專輯名字,正表明了這張專輯的態度,「真實」、「本色」,也正是我做音樂的態度。也許並不完美,但卻100%的純甄和自然,是真正的「盈式」Jazz。因此,若要問我專輯要表達什麼理念?想要通過這張唱片講述什麼故事?說實話,我只能回答:「音樂本身。」既然唱片已經不賺錢,但還是要做,那就一定要這個過程快樂和享受。坦白地講,專輯的製作在時間上也沒有特別嚴格的計劃。
  • 莫文蔚:這張爵士專輯我籌備了一輩子
    她說自己一直熱愛爵士,終於在最成熟的時候推出了這張歷時22個月準備的首張英文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  每一步似乎都踩在了點上  莫文蔚說,「音樂一直是心裡的一把火」,在合適的時期做合適的自己,保有純真和夢想大約就是她看上去依然年輕的原因。
  • 《我是歌手》韓磊顛覆唱爵士 被稱「萬能萌叔」(圖)
    據悉,《我是歌手》韓磊第三場的競演歌曲是由哈薩克民歌改編成的爵士風歌曲《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現場觀眾大呼:「原來韓磊老師不僅能渾厚磅礴,還能勁霸搖滾,這回又玩起了爵士風,您還有什麼不會的?」。首次挑戰爵士接 地氣唱出民族精華《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曾由國內著名的民族音樂家王洛賓演唱,是一首流傳在中亞草原上的一支哈薩克民歌,經過王洛賓優美傳神的演唱,成為了一首西部地區耳熟能詳的民歌。這首歌講述的是當時俄國沙皇侵佔了哈薩克草原,俄羅斯姑娘瑪麗亞遇到了哈薩克青年都達爾便一見鍾情,之後他們便相愛,後人為了紀念他們的愛情寫下了這首民歌。
  • 新一代爵士名伶誕生:董姿彥把你的眼淚唱出來了
    她把AOR(成人搖滾)經典組合Journey的Rock Ballad(搖滾抒情曲)」Open Arms」和國語經典金曲「情人的眼淚」串連一起,她用了很CoolJazz(冷爵士)化的演譯方法,把原本激情的搖滾抒情曲和很舊時代感的悲情歌化成平靜的、淡淡的哀愁,沒有大陸歌迷聽慣的那種激情演譯,沒有拉高音,我還擔心這種另類的平淡而餘韻深遠的演譯,會悶倒評審們,而被淘汰,幸運地,這種國內少見的這種冷爵士式的演譯竟可以為大家接受
  • 滿月 Full Moon 陳小滿中文爵士音樂會 Mandy's Chinese Jazz
    Jazz 我的名字叫小滿滿的英文意思是full粵語的「滿」和月亮同音,讀「Moon」看到滿月你會想起我嗎? 5月13日,母親節,陳小滿與她的樂隊將在廣州Tu凸空間上演「滿月」中文爵士音樂會,「滿月」的⾳樂以國語、粵語等經典歌曲、民歌為主,融⼊了Swing、Bossa nova、Latin、Afro Cuban、Funk、複合拍子、變換拍子等元素,音樂會還會呈現他們的原創作品。中文歌曲融入美妙的爵士和聲,以及鮮明的律動,別有⼀番⻛味。「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 林俊傑發布首張爵士EP!修煉爵士樂的努力不簡單!
    後來的他回想起當時的某一個夜晚,說:那時只覺得世界末日到了,我一度以為唱不下去,深深絕望,光是那夜就有100天那麼長。幸運的是,100天後,林俊傑恢復了,重返了歌壇,他把這段經歷寫成了專輯,名為《100天》。2015年,他在香港演唱會上把《第幾個一百天》改成了爵士風格,雲淡風輕地笑「唱」當時的經歷,陰霾已然一掃而光。
  • 爵士人聲丨官靈芝用爵士唱臺語民謠《爵好》
    她的音樂一直是以現場演唱為主,爵士的現場能力非常強,專輯出得不多,之前她出過一張英文爵士翻唱專輯,一張客家語爵士民歌專輯,今年再推出一張臺語爵士創作專輯《爵好》。臺灣文化又是融合的民族文化,有西洋爵士,美國鄉村,日本那卡西,客家民歌,原住民古調,閩南語歌謠,在民俗文化裡聽到現代的西洋的方式是很普遍的。在唱完純西洋和客家之後,官靈芝又挖掘了臺語的音樂,都是臺灣情結,又不失她的爵士特色。她給這張專輯是這樣定義的,「爵」是她的爵士血液,是她的心之所向,「好」是一個女子所看到的社會面向,唱成好歌給你聽。
  • 【爵士學前班】爵士歌手,總是啲啲嘟嘟,你以為是隨便唱唱?
    熟悉爵士樂的朋友可能知道,真正意義上的「爵士歌手」,在整個樂隊中的作用並不僅僅是一位演唱者,人聲就相當於一件樂器,是音樂織體的一部分。因此,演唱者經常會採用不同的「襯詞」(就是你經常都會聽到的那些「啲啲嘟嘟」,下文會介紹)來模仿樂器聲,經常和樂器「對話」,形成呼應式的演唱,有時也經常模仿樂器的「琶音」來展現歌手的聲音技巧。因此,爵士樂的歌手常常以「襯詞」唱法聞名,以人聲模擬樂器,即興地唱出高難度音域廣闊的旋律。
  • 爵士人聲丨挪威玫瑰仙子給你唱《柏林戀人》
    唱這首作品的歌手叫這首歌是她為數不多的英文作品,她的大多數作品是挪威語唱的。她的聲音醇厚有磁性,時尚裡透著點古典唱腔,這音樂的配樂透著爵士咖啡的淡香,很容易聯想到北歐不知名的小鎮上,坐在街頭咖啡館裡,望著窗外白雪皚皚的街道上流露過驚鴻一瞥。而音樂的錄製是極為精製的發燒效果,每一種樂器和人聲的比例,還原的真度,清晰地由音響傳播出立在各個角落,聲音飽滿有彈性,穿透力也很強。
  • 袁婭維:我還是最喜歡爵士樂!
    要問耳帝(知名樂評人)最喜歡的女歌手是誰,她肯定是其一;要問國內爵士soul的代表是誰,她肯定是其一;要問近年風格鮮明的新人是誰,
  • 爵士人聲丨官靈芝用爵士唱客家歌謠
    官靈芝,最初了解她是因為她是臺灣pub界著名的唱爵士的女歌手,有一副磁性的氣場很大的嗓音,唱英文歌歲月感很濃鬱。但不知道她是客家人,她用母語唱歌,依然是爵士情濃,卻唱得那麼有故事。客家人,中國最古老的族群之一,漂泊遷徙在各個地方,福建、廣東、臺灣有很多客家人的集聚地,他們多喜歡群居,房屋造成圍屋的樣子便是對族群的依賴。
  • 莫文蔚全新英文爵士專輯即將發行
    莫文蔚莫文蔚即將推出全新英文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專輯首波主打單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首播。曾多次表示想發行爵士專輯的莫文蔚,以前就很喜歡爵士樂,大學在英國念書,一次因為爵士專輯大特價而選購,從此更是瘋狂愛上,當上歌手後一直希望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爵士樂。
  • 兼收精華:美妙別致的爵士藍調
    在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中她的配唱冷漠而略帶嘲諷,令人難忘。karrin allyson♩♪♫♬ 《Love Me Right》這首跳躍感極強的爵士藍調從INTRO到主旋律再到即興Solo,這需要有非常好的手指技巧才能表現出來。JOE PASS與爵士大牌歌手一起合作並錄製了許多經典爵士唱片。♩♪♫♬ 《C.C.
  • 蕭敬騰全新翻唱碟:爵士先生的非爵士專輯
    回過頭來,蕭敬騰今年先拋出了一張爵士現場翻唱專輯,專輯前的三個名詞定語很好的體現了蕭敬騰的特點。這些年來,音樂圈陷入一種迷思,唱爵士似乎是彰顯自己的品味,這也難怪,當爵士逐漸縮水到變成小眾音樂之後,努力在貧瘠之地開出嬌豔之花,反而更讓歌手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發燒碟如此的受青睞,也是「品味」的推波助瀾;錄音室作品只是凝結的瞬間,永遠無法替代每一次現場微妙的神髓,蕭敬騰的現場也讓人放心,從駐唱到節目踢館,再到這現場專輯one take到底,也是受惠於他多年穩健的唱功和磨練;至於翻唱,蕭敬騰就是靠它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