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這張爵士專輯我籌備了一輩子

2021-01-10 搜狐網
莫文蔚(資料圖)

莫文蔚(資料圖)

  文/趙靜

  曾說好不再出實體專輯的莫文蔚卻在2013年的頭上交出了一張名為《Somewhere I Belong》的英文爵士實體專輯,她說:「音樂是我心裡的一把火,到現在一直在燒著。之前實體唱片不景氣,所以以為《拉活》會是最後一張實體專輯。但是環球聽了我的《回蔚》之後很喜歡,說願意為我繼續出實體,所以當然一拍即合。」

  儘管以往已經有過很多經典音樂作品,但兩年未出新歌的莫文蔚對這張融合了東西方曲風的專輯卻格外偏愛,她甚至稱自己當下的心情和出嫁一樣開心期待,「在我還沒當歌手前,我就夢想當一名爵士歌手,出一張爵士專輯。」近年來港臺中青代藝人盛行老歌新唱,夠年紀的都隨手來點爵士(前有張學友、劉美君等等),企圖一鍵滿血復活的做法總讓這些翻唱專輯變得倉促鬧心。《Somewhere I Belong》作為莫文蔚出道第十幾張專輯,它的出現似乎無需以上唱片的契機,卻具備同樣受爭議的特質。

  43歲的莫文蔚依然很美,也走到了豐收的季節。她說自己一直熱愛爵士,終於在最成熟的時候推出了這張歷時22個月準備的首張英文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

  每一步似乎都踩在了點上

  莫文蔚說,「音樂一直是心裡的一把火」,在合適的時期做合適的自己,保有純真和夢想大約就是她看上去依然年輕的原因。

  我們來回憶下,這個出身名門,15歲就獲得第一屆「香港十大傑出學生獎」,能說5種語言,在義大利念高中,又到英國倫敦大學主修義大利文學,年少時還曾學習了爵士舞、中國舞、古箏、雙簧管的高學歷女星,踩在點上的每一步。

  倫敦大學畢業後,莫文蔚被香港「發明大王」黃金富博士旗下公司「星光娛樂」唱片公司發掘。首張專輯《KAREN莫文蔚》循慣例把她包裝成玉女,卻因為專輯質量和造型均平平只賣出800張。之後她被劉鎮偉導演邀請出演了《大話西遊》裡的白晶晶和《回魂夜》裡的光頭女。儘管影片上映之初表現一般,卻讓莫文蔚連上了對她一生發展最重要的電影和音樂兩條線:一個是她電影事業最重要的合作者,也一度是她感情上的投入者周星馳;一個則是助她牽線「滾石」的音樂人盧冠廷。

  當時的臺灣滾石正處於巔峰時期,且剛好有心把業務拓展到香港,於是李宗盛籤下了另類女聲莫文蔚。加入香港滾石後的第一張唱片《全身莫文蔚》首先震懾眼球的無疑是封面上莫文蔚的全裸背部。儘管這張齊聚眾多重量級製作人的前衛實驗音樂概念大碟在香港僅賣出5000張,卻讓莫文蔚因此被滾石帶回臺灣而自此真正走向成名之路。

  之後的一連三張專輯《做自己to be》(1997)、《我要說I Say》(1998)、《你可以you can》(1999)為她奠定了一線歌手的地位,而後來的一連串有品質的情歌如《盛夏的果實》《忽然之間》《愛我的請舉手》《寂寞的戀人啊》等更是讓她成為華語樂壇獨特的存在。2002年,莫文蔚離開滾石加盟新力,進入了自己的得獎高峰期。她先後兩度成為金曲獎歌后。在她親任監製的專輯《拉活》之後,莫文蔚宣布將不再出實體專輯,之後的兩張《回蔚》《寶貝》確是以數字形式發行。

  一路走到現在,莫文蔚似乎每一步都踩在了點上,這在殘酷的娛樂圈並不多見。會有旁人看不見的低潮或者迷茫的時期嗎?她仔細想了想說:「低潮會,但是沒有很糟糕過。也不會迷茫,因為我一直憑自己的直覺行事,不會多想,每一步也都明確自己要怎麼走。比如我會憑感覺推掉一部電影,之後發現,『啊,還好我沒接這部電影』。」

  唱爵士是一直以來的夢想

  在莫文蔚眼中,上海是一個十分具有「爵士味」的地方,因此這張新專輯的錄音放在了上海,製作也在上海。「很多人認為爵士是西方人玩的音樂,就要學西方人,搭配西方的元素。但這真的不對,任何人都可以玩爵士。我的這個爵士專輯必須要有中國的元素,我們應該用華人的理解,融入爵士音樂的方法、態度來玩音樂。」

  問及為何想要推出一張英文爵士專輯,莫文蔚坦言,唱爵士是她的夢想,「從讀書時我就渴望自己能成為一名爵士歌手,直到現在爵士音樂也是我的最愛,因為爵士樂沒有局限,可以最直接地表達內心的想法」。莫文蔚介紹,這張專輯以翻唱經典作品為主,選歌是一個很浩大和痛苦的過程,太多經典的作品她都希望可以翻唱,以至於難以取捨。莫文蔚說:「這是我耗時最長的一張專輯,歷經22個月才最終完成,直到現在我仍很激動」。

  莫文蔚在這張專輯中翻唱了披頭四《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她還展示了古箏技藝。「我特別喜歡這首歌,選擇這首歌的時候,我就想應該用古箏替代吉他的部分,歌裡面的吉他像在哭,古箏本來也有一點點悲哀的氛圍在裡面,所以很適合。」莫文蔚興奮地說。「我大概12歲開始學古箏,一直到我17歲離開香港都很專心地學,去國外都帶在身邊。我小時候學民族舞蹈、學古箏、參加香港中樂團,可能我的出發點是要和別人不一樣,因為小提琴有很多人會學,尤其那個時候很少香港小朋友選擇這樣的樂器。其實也是我爸爸提議。我本來已經有學鋼琴,還想再學一門樂器,他當時和我講:『古箏好漂亮,玩樂團頂多只有一個古箏手,不會像琵琶、二胡有好幾把,而且永遠坐在中間,這樣多好看!』就這樣,我們去了油麻地附近一間賣樂器的琴行,那裡有一些開班的老師,學了兩個月,我的老師說:『你學的那麼快,不如我介紹我的師父給你,你去跟他學吧。我教不了你了。』我很快就跟了這個老師,他出過CD、卡帶,偶爾也會上臺演奏。我呢,是個特別喜歡比賽的學生,學了沒多久就參加了學校的古箏比賽。」

  對於經典曲目的重新翻唱,莫文蔚認為,這也不是一件易事,「就算是唱以前的歌,選哪首歌本來就是個困難的抉擇。這次不同風格的歌曲都有放進去。」據介紹,爵士專輯裡收錄了Portishead的電子經典作品《Sour Times》。「我想爵士專輯嘛,何不來試試真的與眾不同、萬全出乎意料的組合呢?這首歌是一首非常另類的歌,帶有一點東方色彩和神秘的韻味。另外,專輯還收錄了兩首中文歌曲,《夜上海》和《傾國傾城》。」莫文蔚介紹。

  婚後很踏實,暫不要孩子

  「今年一開始就很刺激,爵士專輯的發布,有夢想成真的感受。」莫文蔚坦言,每一件事情要做到完美都會很困難,必須要克服很多,「但你真正的愛它,你就會排除所有患難。對我來說,這張專輯籌備了一輩子,在人生中就是一定要做這的事。」

  2011年底,莫文蔚與初戀男友在義大利完婚。談到婚後最大的變化,莫文蔚說:「我覺得很踏實、穩定,最棒的就是多了一個人跟你分享每一件事情,如果碰到難題他也可以分擔。」她說自己為了這張專輯好久沒回家了,但是「老公很理解,因為他知道這張專輯是我的夢想,對我來說有多麼重要」。婚後的莫文蔚依然保持之前的自由狀態。問她步入婚姻是否需要犧牲,她笑了:「不會啊,反而有賺到,因為多了一個人怎樣都挺你。不過我現在不會像先前一樣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工作上了,會經常提醒自己婚姻和自己的私人時間也同樣重要。」

  問及有沒有要寶寶的計劃,莫文蔚篤定地說:「我暫時還沒有要小孩的打算,可能我是嫌麻煩吧,而且我的事業心太重了,在事業上面還有很多想要完成的一些事情,目前不會要寶寶」。

相關焦點

  • 莫文蔚全新英文爵士專輯即將發行
    莫文蔚莫文蔚即將推出全新英文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專輯首波主打單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首播。曾多次表示想發行爵士專輯的莫文蔚,以前就很喜歡爵士樂,大學在英國念書,一次因為爵士專輯大特價而選購,從此更是瘋狂愛上,當上歌手後一直希望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爵士樂。
  • 莫文蔚首張英文爵士專輯:小聽怡情,大聽傷身
    《Somewhere I Belong》真是一張讓人傷透腦筋的專輯。這是莫文蔚兩個非常重要的第一次:第一張英文專輯、第一張爵士專輯。鬼妹性格、單薄嗓音、時間歷練所得的江湖味和風塵味,如今的莫文蔚身上老早就透著許多特質,讓《Somewhere I Belong》姍姍來遲卻也水到渠成。
  • 莫文蔚英國發行首張爵士專輯 邀挪威鋼琴師演出
    Karen個人首張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今年1月全面發行之後,首度進軍國際,已在英國發行,她也將於本月底在倫敦的爵士樂聖殿Ronnie Scott’s演出,走過半個世紀,Ronnie Scott’s是英國最富傳奇性的爵士樂會所。
  • 莫文蔚「穿旗袍唱爵士」
    為了回饋廣大歌迷,9月19日,莫文蔚將再度來滬舉辦2014"莫後年代"莫文蔚20周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安可場,而此次選址上海大舞臺,在保證劇院效果和精緻舞美的同時,可容納更多觀眾。讓歌迷興奮的是,莫文蔚最新的國語專輯正在籌備中,屆時,其將攜新歌加金曲回饋一路追隨她的歌迷。主辦方表示,9月19日的上海站是中國巡演的最後一場,絕不加場。
  • 莫文蔚登英國爵士聖殿 消防法規限制人數
    慧聰消防網訊   「華人天后」莫文蔚Karen推出個人首張爵士專輯《SomewhereIBelong》,首度進軍國際,日前徵服英國倫敦的爵士樂聖殿RonnieScott’s。MusicWeek、TheGuardian英國衛報、TheIndependent英國獨立報等知名媒體與樂評皆到場採訪報導,iTunesEuropedirectorOliverSchusser更百忙中抽空前來觀賞,許多英國知名演員、導演也爭相一睹東方爵士女伶風採,莫文蔚在臺上感性的表示:「以前在英國念書時,就夢想到RonnieScott’s,但當時連買票的錢都沒有,真不敢相信我現在真的站在這?
  • 因為這張專輯,李宗盛與莫文蔚漸漸不再合作?
    雖然她早在1993年就推出個人首張粵語專輯《KAREN》,但是作為歌手,莫文蔚當時的表現卻很一般,讓人覺得首張專輯就很有可能成為她的最後一張專輯。沒有人料到,這張從選曲、演唱到錄製都堪稱完美的專輯,匪夷所思地成為莫文蔚在滾石旗下銷量最差的一張專輯(當時《全身莫文蔚》的真實銷量還未暴露),直接狠狠打臉。
  • 看看莫文蔚 首張專輯《Karen》&《全身莫文蔚》回顧!
    並非很多人認識的那樣1996年發行《全身莫文蔚》是莫文蔚的首張專輯。1993年發行的專輯《Karen》才是莫文蔚的首張個人專輯。
  • 「古箏插電」莫文蔚(圖)
    1996年,剛進樂壇不久的莫文蔚推出第一張粵語專輯,自作主張拍了一張唱片封面照—冷色調的黑色皮質沙發上,莫文蔚慵懶地趴著,後背全裸出鏡。這張名為《全身》的專輯,令香港娛樂圈一片譁然,也就此見識了莫文蔚的個性。去年,在紀念出道20周年的《文丞武蔚》寫真裡,莫文蔚依然故我,用透明保鮮膜包裹全身,她笑著解釋,這意味著自己「永遠保持新鮮」。
  • 如果我說這是莫文蔚最前衛的專輯,你同意嗎?
    第一部分就是她剛剛出道的星光唱片時期,她在星光的唯一一張專輯《Karen》,這張專輯銷量異常慘澹,據說在網絡時代之前,這張專輯就像個謎一樣——即使是莫文蔚的歌迷也大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第二個部分就是聊起來皆大歡喜的滾石唱片時期,相比較她滾石時期國語專輯的發片密度,粵語專輯和EP基本上都是見縫插針式的出現。
  • 莫文蔚新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預售開啟
    她,是Karen莫文蔚。今年是莫文蔚出道第25年,帶著享受擁有的一切,完成更精彩無限的下半場,成為真正的「人生勝利組」的信念,Karen莫文蔚開始籌備她久違的新專輯。新專輯將會分為<上半場>及<下半場>,在上半場中,Karen和過往曾與她一起締造經典的知名製作人及音樂大師們共同完成,在久別重逢後擦出令人驚喜的全新火花。而下半場,你將看到莫文蔚的無限可能!
  • 陰天---莫文蔚
    歌手介紹: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混血兒,香港歌手和演員,是歌、影、視的三棲藝人。1993年發行首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進入娛樂圈;1995年主演電影《大話西遊》獲得廣泛關注。
  • 49歲的莫文蔚,依然是最好的莫文蔚
    1993年,因為幫雷頌德唱了粵語歌曲demo,莫文蔚獲得了入行的機會。第一張專輯很失敗,只賣出了400來張。有了這樣的經驗教訓,第二張專輯她索性「放飛」自我。專輯名為《全身》,在粵語裡,「身」和「新」發音相同,於是,她就一絲不掛趴在沙發上,用「全身」拍了張全裸背的相片當封面,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 紀念爵士之神誕辰 聽Coltrane的九張專輯
    此時John Coltrane與Miles Davis及團員一起切磋調式爵士(modal jazz),不斷地求新求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拜主流唱片公司的強勢宣傳之賜,羽翼已豐的John Coltrane,在Miles Davis精明的經紀人安排下,與當時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Atlantic籤了一紙條件不錯的合約,從此展開了燦爛的單飛演奏生涯。這段時期的三張代表專輯分別為:4.
  • 46歲的莫文蔚,最誘人的魅力不是大長腿!而是……
    《未了緣》後來收錄進莫文蔚1996年第二張專輯《全身》中可惜超前的專輯過於「晦澀」銷量甚至還不如前一張初入臺灣滾石的三張專輯《to be做自己》《I Say》和《you can你可以》迅速打開了市場這三張專輯誕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諸如伍佰創作的《堅強的理由》
  • 環球音樂攜手十一音樂|陸續發行三張頂尖爵士音樂人專輯
    對音樂的投入、創作、演奏和教學,一直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爵士吉他演奏家及作曲家顧忠山生活中最重要的正能量。在世界與生活都陷入最低潮的時期,音樂讓他的身心在消極的陰霾中感覺逐漸清晰,這也成為了這張名為《清晰》專輯的創作動機。
  • 李宗盛:我給很多女歌手寫過歌,沒有一個像莫文蔚這麼無動於衷
    而我也沒能想到後來我會比那位點歌的人幸運千百倍——在一個深冬的夜晚,看到、聽到莫文蔚和李宗盛同臺演唱這首歌。不奇怪,他最擅長寫的那種都會女人情歌和莫文蔚的嗓音生來就很合拍。在演唱會上,《陰天》的前奏一響,整個觀眾席就可以無比默契地湧起一陣整齊的騷動聲和呼吸聲,我很難找到一個準確的象聲詞,模糊地形容,大概就是所有人都深深倒吸了一口氣,在喉頭屏住。《陰天》的後一年,就有了讓李宗盛念念不忘的《十二樓》。2000年的這張專輯《十二樓的莫文蔚》,我個人把它判為遺珠。
  • 北京五月,顧忠山的《雙料爵士盛宴》
    除了顧忠山的原創曲目,這五位頂尖音樂家也會演繹夏佳及高太行的作品。魔方樂器 電話:010-65569707 5月23日,顧忠山將在北京.魔方樂器進行《我的吉他精進之道》講座,期待精進吉他技藝與顧忠山交流吉他的朋友們,請不要錯過這場難得的講座!
  • 莫文蔚彈古箏太美了|從第一張專輯只賣出400張到現在成為萬眾矚目的「莫後」,她堅持了23年!
    面對一位參加選秀十年沒有成名的素人,莫文蔚用自己的故事鼓勵她,在張信哲的專輯可以賣到幾十萬張的年代,她的第一張專輯居然只賣了 400 張。莫文蔚有張不為人知的專輯《 Karen 》,當時她只是在學業途中錄製了這張唱片,並無打算做職業歌手;後來,在周星馳的建議下,她籤了滾石,發行了《 全身
  • 文青莫文蔚 你們太離譜了
    在亞洲特別發行的豪華版裡,特別收錄了他與莫文蔚合作的歌舞片「禮帽」和電影「英倫情人」中的爵士金曲「Cheek To Cheek」。她註定與電影和音樂有關。在當時,媒體轟炸式的宣傳讓大家對封面上大膽全裸的女歌手印象深刻,加上「色情男女」的上映,莫文蔚的標籤裡於是多了「大膽」和「風情」。但這張專輯仍然沒能提升莫文蔚在樂壇的地位。
  • 華晨宇+李榮浩,莫文蔚新專輯合作的下一位大咖是?
    (文/蘼迷貓)據莫文蔚上一張專輯《不散,不見》發行已有近4年時間,這是迄今為止Karen發專間隔最長的一次。自從2010年的《寶貝》開始,莫文蔚的音樂貌似跟我們印象中那個前衛先鋒的個性天后有些不太一樣,她開始變得更細膩溫婉,更清新淡然,她不再會像以前那樣心痛不已的唱著「我知道他不愛我,他的眼神說出了他的心」「假如我不曾愛你,我害怕失去自己」,轉而雲淡風輕的唱起「想離開就離開,走到記憶之外,沒有什麼需要膜拜」「不知不覺不辭而別,都好像沒有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