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街頭這些漢字的日語分別是什麼意思

2021-02-07 鳳凰日語

相信很多到日本旅遊的朋友,就算是不會日語,看到日文的漢字也大概能猜出它的意思。但是,有些漢字,中國人認為的意思和他真正的含義卻大相逕庭。

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16個非常實用且常見的漢字。以後遇到這些漢字,不但會念,還能知道它們的意思啦~

1.注文(ちゅうもん/chuumon)

「注文」的意思是「點餐」,常用於餐廳。點餐時一定會用到的是這句:「注文いいですか?」(現在我可以點餐嗎?) 或者是,服務員會問,「ご注文お決まりでしょうか?」(您好,您想好點什麼菜了嗎?)

2.薬味(やくみ/yakumi)

在一些餐廳中,桌上常會出現「藥味」的貼紙。其實,這個「藥味」指的是加在美食中的水果、蔬菜、乾燥海產物等的總稱。

代表藥味的蔬菜有「蔥(ねぎ),生薑(しょうが),蘘荷(びょうが),芥末(マスタード),大蒜(ニンニク),紫蘇(シソ),大根(だいこん),芹菜(セロリー)等種類。

3.替玉(かえだま/kaedama)

通常出現在是在拉麵館門口的看板上,小夥伴們有見過嗎?「替玉」的意思是「多加一份面」,(不包含湯和其它配料服務)。

「替玉」可以在自動餐券機上事先購買,也可以在吃到中途跟服務員續。特別划算的是,有些拉麵店,再加麵條是免費的,而且要幾次都行,所以大胃王小夥伴可以暢吃啦~

4.仕度中(したくちゅう/shitakuchuu)

這個詞常用於比較正式的日式餐廳,掛在門口,意思是「準備中」,表示該飲食店還沒有開始營業,正在準備食材、打掃房間的意思。

除了「仕度中」,「仕込中」(しこみちゅう)的標牌也很常見。同樣也是「準備」的意思。


5.徳用(とくよう/Tokuyou)

「德用」的意思是「價格比較便宜,實惠,物美價廉」。標有「德用」的商品一般都有活動,例如買一送一,買三送二等。最有名最「德用」的商店有マツモトキヨシ(松本清),堂吉訶德等。

6.手數料(てすうりょう/tesuuryou)

在網購時必須要支付的手續費,日語叫「手數料」。比如,信用卡的手數料是xx%等。

例句: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の販売手數料は何パーセント(%)でしょうか。

7.完売(かんばい/Kanbai)&在庫(ざいこ)

「完売」即是賣完的意思。相反的若看到「在庫あり」,就代表還有現貨。例:本日のマスクは完売致しました。

8.激安(げきやす/gekiyasui)

「激安」就是比一般正常價更便宜,類似的單詞還有「格安」。常用的單詞有「格安航空券、格安ホテル、格安チケット、格安入場券等」。在唐吉坷德的店鋪裡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大的「激安」字樣。

9.両替(りょうがえ/Ryougae)

特別是在機場,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角落擺放著寫有「両替」的機器,其實這些機器就是專門用來兌換貨幣的。通常,上面還會寫有Exchanged,大家以後可以多多觀察一下。

10.獻立(こんだて/kondate)

簡單來說就是「菜單的料理與順序」,餐廳會根據獻立上的菜一道道上的那種~不過不那麼常用。

11.決済(けっさい/kessai)

一般在線上購物等刷卡時會經常用到這個單詞「決済 」。中文直譯的話就是「支付」的意思。

12.運賃(うんちん/unchin)

「運賃」就是車票價,計程車費用等。

13.切符(きっぷ/kippu)


泛指所有類型的票。例如乘車券,入場券,觀賞券等等都可以通用到「切符」。

14.入力(にゅうりょく/nyuuryoku)

意思是「輸入」,在手機、電腦或取款機的輸入信息頁面中經常可以看到。

15.精算(せいさん/seisan)


直接翻譯的話就是「精打細算"的意思。最經常看到這個單詞的地方是在買電車票用的機器「のりこし精算機」。如果去日本做過電車,那你一定見過。

外國人的意思,只是「外人」這個詞有人認為帶歧視意味,有人卻不這麼覺得,所以為了避免誤會,日語裡使用「外國人」這個詞來說明外國人。

好啦,以上就是去日本旅遊最常見也最容易被中國人誤會的16組漢字,你都學會了嗎?

鳳凰日語有你需要的日語課程    高考日語,考研日語,日語留學考試,各種等級考日語,興趣日語,地道日語口語課程等

歡迎諮詢:【微信:18992888884;  鳳凰君 qp1362208493】【QQ:2781841372 】

鳳凰日語

 

相關焦點

  • 日語裡的這些漢字意思跟漢語相差原來這麼大
    今天跟在日本留學的同學聊天,聊到了日語裡的漢字。我問他日語裡的漢字的意思是不是跟漢語一樣呢。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記得中學的時候讀過一篇英語閱讀理解,大概意思是說一個不懂日文的女士去日本旅遊。到餐廳吃飯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說日語,就在紙上寫上「面」,日本的服務員就懂了。
  • 日本街頭的假漢字,為何國人沒學日語看懂一半,合起來卻不認識?
    日本街頭都是「假漢字」,中國人看懂一半,但合起來卻看不懂不過不知道大家在旅遊日本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日本的街頭經常出現一些「假漢字」,這些「假漢字」就是很多國人並沒有學過日語也大概能夠看懂一半。就比如在東京秋葉原等地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無料」的詞語,這樣的詞語很多國人都知道它是「無料」的意思,但字大概認識,但放一起卻並不懂是什麼意思,就有人疑惑了,這是為什麼呢?日本深受漢字影響,日語借鑑大量古漢字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還是要說到日語和漢字的關係。
  • 時雨、朝顏、神無月,這些日語中的漢字是什麼意思?
    在看日劇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發現在日語中,有很多中國漢字的存在,不少人就會開始「擅自」理解句意。
  • 日本人說「草」可不是罵人!這些日語漢字完全≠中文意思!
    接觸過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裡有很多與中文意思相差甚遠的漢字單詞。「大丈夫」不是指剛強有志氣的男子漢,而是「沒關係」的意思。「娘」不是媽媽而是「女兒」的意思。「手紙」不是上廁所的那個手紙,而是「信」的意思。
  • 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無論是哪國旅人只要到達日本、走出機場,一定都能在路上發現寫有各種日文片假名及漢字的交通指示廣告牌,這些廣告牌上不外乎就是寫路名、往哪個方向之類的,一般中國人將這些漢字照念雖然也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大家有仔細想過其中的漢字意思是什麼嗎?
  •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2020-11-18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都代表什麼?
    請大家猜一猜,剛才那句話裡的「面倒」(men do u)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看寫法,難道跟美食有關屬於一種「麵食」?或者是牆頭草「兩面倒」的意思?這兩個漢字看著眼熟,實際上跟這個詞的真正含義一點不沾邊。「面倒」是「麻煩」的意思。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日本漢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羅馬字:Kanji),又稱日文漢字,是書寫現代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從中國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
  • 巧記50音 | 日語假名由這些漢字演變而來(七)
    從使用者來看,平假名最初多為日本女性所用,也被稱為「女文字」、「女手」;片假名是平安時代初期為了訓讀漢詩文而創製,使用者以男性居多。從字形上來講,平假名是借用漢字的草書而成的,比較柔和,確實像女子的纖纖細手;片假名則是借用漢字的偏旁冠蓋形成的,也確實像男人那樣方正陽剛。《標日》初級上入門單元第10頁的表C和表D分別介紹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漢字由來。
  • 漢字是日本的?日本足球明星認錯漢字道歉,媒體稱是「日本漢字」
    7月5日,日本媒體《J-CAST NEWS》報導:本田圭佑發推對自己誤讀日本漢字一事進行了道歉。什麼?漢字什麼時候成為「日本漢字」了?其實,日文的「漢字」並不同於我們所說的漢字。日文中分為「假名」「漢字」和「羅馬拼音」,「假名」又分為傳承自漢語行草的「平假名」與傳承自漢語楷書的「片假名」。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 壹讀百科
    ,有時候也能猜到是啥意思。日語和漢語終究是兩個不一樣的語言系統,日本人在使用漢字的過程就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日語中有很多助詞、敬語,但這些漢語中通通都沒有。為了表示這些詞,日本人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去掉漢字的意義,單純借用漢字來標出日語的讀音,讓日語中的口語讀音能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由此產生了「萬葉假名」。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作為大學日語系畢業生,日本語水平通過JLPT(日本語等級能力考試)二級水平(分為五個等級水平,最高一級,最低五級)。在多年學習日語後,本人對日語及日本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下面就日語來源和日本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 巧記50音 | 日語假名由這些漢字演變而來(六)
    從使用者來看,平假名最初多為日本女性所用,也被稱為「女文字」、「女手」;片假名是平安時代初期為了訓讀漢詩文而創製,使用者以男性居多。從字形上來講,平假名是借用漢字的草書而成的,比較柔和,確實像女子的纖纖細手;片假名則是借用漢字的偏旁冠蓋形成的,也確實像男人那樣方正陽剛。《標日》初級上入門單元第10頁的表C和表D分別介紹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漢字由來。
  • 為什麼日本還在用漢字?
    日本沒法跟韓國一樣放棄漢字,我個人理解,是因為這樣做會亂套。舉個例子,こうてい這個讀音,對應的詞(常用)有工程、公邸、皇帝、肯定、高低、航程。如果不寫成漢字,根本無法區分。這類詞同音不同意的詞在日語中還有很多,雖然很多這類同音詞之間的意思差的比較遠靠著語境能大致區別,,但是意思相近的也不少,比如こうてい對應的行程和航程。不寫成漢字,真心會亂套。
  • 日語好不好學?日本街上文字能看懂一半,但合一起就不認識呢?
    日本街頭到處都是「山寨漢字」。中國人聽懂了一半,但合在一起聽不懂。不過,不知道大家去日本旅遊時,有沒有發現一些「山寨漢字」經常出現在日本街頭。這些「假漢字」大概是很多中國人即使沒學過日語也能看懂的一半。比如在東京秋葉原等地,經常會出現一些「料」字。
  • 日本人稱日語太高級網友懟:學個漢字偏旁瞎優越啥?
    「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我覺得大家應該都會讀,但是在海外的日語學校把這句話當成了超級大難題!你們注意到了嗎?「日」這個字的讀音全部不一樣。」推特截圖截止今日,這篇推文已獲12萬次轉發,14萬次點讚。日本網友紛紛表示,日語實在太高級了!納尼?什麼意思?讓我來解釋一下。
  • 這些漢字居然也有日語讀法!
    令人驚恐的是,在中文中我們對讀音都模稜兩可不敢肯定的字,在日語中居然也有對應的漢字。連中文讀音都沒弄明白,你還讓我去背日語單詞,其實我是拒絕的。當然漢字中也有同樣的字,寫作麤,讀音更是簡單粗暴,念作cu(一聲)。意思和日語中的意思也沒什麼不同,泛指出行,引申義表示粗糙。三、羴「せん」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 你一定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