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稱日語太高級網友懟:學個漢字偏旁瞎優越啥?

2021-01-13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文/趙雯珺】尊敬的中國網友,您好,這裡有一封來自日本網友的挑戰書……

請問您選擇:

A.趕緊拆開別廢話

B.甭管是啥,戰戰戰

C.再來十封

既然您已經選擇完畢,那麼挑戰書的內容是這樣的↓

近日,有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文稱:

「你們會讀這句話嗎?「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我覺得大家應該都會讀,但是在海外的日語學校把這句話當成了超級大難題!你們注意到了嗎?「日」這個字的讀音全部不一樣。」

推特截圖

截止今日,這篇推文已獲12萬次轉發,14萬次點讚。日本網友紛紛表示,日語實在太高級了!

納尼?什麼意思?讓我來解釋一下。

「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

首先這句話的意思是:3月1日是周天、是節日、是一個晴朗的日子。

然後正如推主所述,用日語來讀的話,這句話裡面的5個「日」字,讀法都不同。

第一個日:ついたち

第二個日:にち

第三個日:び

第四個日:じつ

第五個日:ひ

怎麼說呢,這青蔥少年圖樣圖森破的趕腳……不過也不能怪人家,日本人怎麼能想到漢語裡有一種神奇的字叫做多音字。

5個音簡直是分分鐘的事兒

和:

hé 和解

hè 隨聲附和

hú 打麻將和了

huó 和面

huò 和稀泥

心疼

總之,日本網友就是覺得日語簡直太膩害~太深奧~太高級了!

日語厲害了

真的誒!

日語太深奧了!

即使是日本人,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也很難吧

我去!

日語太牛X了!!

我老婆(中國人)輕輕鬆鬆就讀出來了,震驚!

日語太難了

因此日語才比較好讀吧

與其他歐美語言相比,日語可以做到速讀

為什麼能使用這麼高級的語言,卻沒法兒講英語?

寫東西的時候還要轉換成漢字實在麻煩

英語就很流暢,更加輕鬆

日語難到讓日本成為了一個對話和演講都很爛的民族

真是太無能了

中國網友知道後,微微一笑,這樣說道(評論均來自@糊塗蟲網)

@網友

中國古代有一種詩體叫迴文詩、思妻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這首詩倒過來念(字也要倒著念)就成了思夫詩,試問全世界除了漢字,哪一種文字可以辦到。

@網友

這個更厲害拿去給日本人看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我只服中國足球隊和中國桌球隊,一個誰也打不過,一個誰也打不過。

那麼日本人來理解這個試試……戀愛的三個階段:第一,喜歡上一個人。第二,喜歡上一個人。第三,喜歡上一個人。

領導:你這是什麼意思?小明: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小明:小意思,小意思。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小明: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明:是我不好意思。來解釋一下:以上「意思」分別是什麼意思?

日語難,是因為裡面有中國字。

學了些半截漢族,漢語偏旁,還學出優越感了。

別說別的,去醫院醫生那裡拿張藥單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其實也有部分日本網友在評論中提到了漢語,覺得好像更厲害一點

畢竟同一個世界,沒人看得懂的藥單……

相關焦點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漢字常用偏旁名稱表,附偏旁部首區別.
    我們從3500個常用的和次常用的漢字中,選取148個常用偏旁,並加以命名。 部首是適應編排字典的需要產生的,是指漢字在結構上有某些相同的部分。如「江、河、湖、海」都有「氵」;「他、你、們」都有「亻」,這「氵」和「亻」就是部首。 漢字的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所有的部首可以作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雖然日本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但畢竟還是有承認的,比如早些時候,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在節目中說到,現如今的日文中,有很多的漢字、平假名以及片假名都是起源於中國的,這樣的言論一經發出,很快引起了日本網友的指責,尤其是日本網友的反應十分激烈,大罵這個教授就是「日奸」。
  • 系統簡化漢字,改革漢字偏旁部首
    漢字造字有六書:象形、會意、指示、形聲、假借、轉注,其中象形、指示字是構成獨體字的造字法,會意、形聲、假借、轉注是構成合體字的造字法,假借和轉注兩種造字法形成了大量的多音字和轉音字,比如:兌--說稅都是轉音字,兆---桃逃姚窕是轉音字,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使得學漢語根據聲旁認漢字讀音非常困難,大大削弱了漢字的表音功能,加重漢語的學習負擔。假借和轉注這兩種造字法應該放棄。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只有21個民族擁有自己的文字,建國之後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有10個民族借用拉丁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日文是在借鑑漢字的基礎上發明的:中國唐代時期留學生吉備真備根據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片假名,後來日本人又根據漢字草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平假名。
  • 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雖然日本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但畢竟還是有承認的,比如早些時候,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在節目中說到,現如今的日文中,有很多的漢字、平假名以及片假名都是起源於中國的,這樣的言論一經發出,很快引起了日本網友的指責,尤其是日本網友的反應十分激烈,大罵這個教授就是「日奸」。
  • 日語版裡的四字熟語你可以讀出幾個?
    為了給大家普及一些生僻字,有網友創作了一首《生僻字》之歌。萬萬沒想到,這首歌還火到了日本,經過重新填詞成為了日語版的《四字熟語》。日語的四字熟語多來自中國古代的四字成語,也有部分日本自己創造。在日語中,若能夠根據情況準確運用的話,可以使日語更加生動。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 壹讀百科
    ,有時候也能猜到是啥意思。廢漢字運動,日本中的漢字越來越少江戶時代晚期,批評漢字的聲音開始出現。1866年,前島密向江戶將軍德川慶喜遞交了《漢字御廢止之議》,但當時的德川幕府正處於風雨飄搖、自身難保的時候,前島密的意見並沒有得到採納。明治天皇上臺之後,前島密繼續上書,認為漢字難學難用,學起來費時費力,建議全部改為平假名。前島密上表n次意見,但都沒有被政府採納。
  • 偏旁部首不會讀?不會部首查字典?小學漢字偏旁部首名稱表幫助你
    偏旁部首不會讀,不會部首查字典,不認識偏旁部首名稱的都應該看看這份小學漢字偏旁部首名稱表。而學好語文的基礎除了漢語拼音之外主要就是漢字的學習了。漢字的學習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他們剛剛接觸漢字,教他們怎麼學,他們就會怎麼學,是學習漢字的最佳時期。學習漢字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漢字的讀音要準。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作為大學日語系畢業生,日本語水平通過JLPT(日本語等級能力考試)二級水平(分為五個等級水平,最高一級,最低五級)。在多年學習日語後,本人對日語及日本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下面就日語來源和日本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 簡體漢字常見偏旁
    絕大多數漢字是「合體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單位構成。這些基本單位稱「偏旁」,包括上下左右各部件。比如「明」是由「日」和「月」合成的,「字」是由「宀」和「子」合成的。這裡的「日」月「宀」「子」都是偏旁。
  • 為什麼日本還在用漢字?
    可以看看現在的紐西蘭毛利語就是一堆特別特別長的詞彙雖然日語從8世紀就患上漢字依賴症日語依然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基礎音節從88個砍到67個從而也使得日語不論是本土詞還是漢借詞,都被漢字牢牢地綁定韓語在對待漢字上,跟日語其實是同一種路徑,本來都是既有音讀也有訓讀,但是因為韓語有韻尾-p、-k、-r,對漢字的依賴程度遠遠低於日語自從15
  • 日文沒了漢字會變成什麼樣?有可能取消漢字嗎?
    1946年,日本發行了1850個最常用的漢字(漢字),所有其他漢字都被口語假名取代。這意味著口語開始減少使用漢字。但是,在1981年,日本將最常用的漢字増加到2111。不使用漢字存在許多技術難題,其他答案對此進行了詳細討論。
  •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教你學日語中漢字,日文無念是什麼意思,對日語漢字有多少了解 2020-11-18
  • 日語初學者巧記日語單詞
    日語50音圖片古代的日本只有自己的語言而沒有自己的文字,隨著後來中日兩國有著大量的文化交流,其中一個便是中國的漢字傳入到了日本,自此日本開始有了文字。但是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文化普及率低;導致了一個問題便是漢字在日本的普及率並不搞,因為筆畫繁多,書寫困難,底層人民要會漢字是一件很難的事。當時只有日本的貴族階級那種人上人才會去書寫漢字,上流階層當時以會漢字為榮;也就是說要學會漢字在當時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 日語五十音圖,這樣學最簡單!
    確實,五十音圖是學日語的第一關,但是,其學習是有技巧和方法的,可以幫助大家快速有效地學習五十音圖。    學習五十音圖其實包括兩部分:假名的讀音和寫法。 哪個漢字呢?一眼看出來,是「安」。再舉個片假名的例子,五十音圖第二個假名イ(片假名),一眼看出來是漢字的偏旁單立人。所以在學習五十音圖時,第一個方法是結合各個假名和其漢字來源進行記憶。
  • 學不會日語有多好笑?光塑料日語就夠我笑一年了
    今天我就來探究一下原因,順便告訴大家塑料日語有多好笑。一、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在學日語?你,或者你的身邊,一定有一位及以上正在學日語的朋友。雖然已經學了幾年,但交流還是僅限於嗦嘎和八嘎。不學的原因千姿百態,但想學日語的理由卻都大差不差。1、對日本文化感興趣大部分人一開始只是對日本文化感興趣。
  • 日本的孩子是這樣學日語的,你不看看嗎?
    前幾日,我教我侄子說拼音,教著教著,我突然思考起了一個問題:日本的孩子是如何開始日語學習的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我們自己是如何學日語漢字的呢?一般來說,我們會將其分成三個部分:桜ーさくらーsakura,這也是我們學習時常用的做法。
  • 巧記50音 | 日語假名由這些漢字演變而來(四)
    從使用者來看,平假名最初多為日本女性所用,也被稱為「女文字」、「女手」;片假名是平安時代初期為了訓讀漢詩文而創製,使用者以男性居多。從字形上來講,平假名是借用漢字的草書而成的,比較柔和,確實像女子的纖纖細手;片假名則是借用漢字的偏旁冠蓋形成的,也確實像男人那樣方正陽剛。《標日》初級上入門單元第10頁的表C和表D分別介紹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漢字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