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們叫好的《心理罪》我覺得很爛!

2021-02-11 電影天堂

本文為電影天堂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幾天前,《心理罪》是堂叔最期待的八月新片之一。

前天看完《心理罪》,瞬間覺得啪啪打臉。對叔而言,這就是個爛片。

當然,《心理罪》的爛和《封神傳奇》的爛完全不同。

《封神傳奇》的「爛」是不論視覺還是心理都讓人無法承受,倒貼錢都不想看;《心理罪》的「爛」更多的是「怒其不爭」的遺憾,至少不用吐槽還我票錢。

不可否認《心理罪》的案情完整,能讓人感受到細節上的用心,但這不該是犯罪電影的基本要求嗎?

而本該重懸念推理的犯罪懸疑片,怎麼就成了科幻動作+青春偶像片了呢!

電影的科幻感來源於破案不怎麼靠證據,靠主角一張嘴說誰是兇手誰就是兇手。

電影改編自雷米同名小說《心理罪》「血之魅」的故事,主角是李易峰飾演的方木,有心理側寫技能爆表的天賦,並以此協助警察邰偉破案。

這裡科普下,心理側寫是根據罪犯的行為推斷出他的心理,分析出他的性格,職業,成長環境等,進而鎖定兇手範圍。像我們熟知的柯南、夏洛克就多用這種方式破案。

在電影裡,李易峰飾演的方木不像是靠證據說話的神探,更像具有「超能力」的算命先生,基本靠猜!

電影一開始的案子裡,方木突然闖進來一通長篇大論,而鏡頭並沒有相應展示能證明他判斷的細小證據。當觀眾還在蒙圈他說的啥時,兇手已經被抓到了。

在「人血牛奶」的連環殺人案裡,懸念和反轉都是有的,本該由方木帶著觀眾一起根據證據推理兇手。但電影裡的懸念持續不了三秒,兇手的各種特徵就被方木一股腦說出來了。

WTF?觀眾一層層解謎的快感還沒開始就沒了!


更絕的是,方木可以根據想像中的兇手狀態判斷兇手的行蹤和方位!喂,妖妖靈嗎,這有一隻超能警犬。

沒有有理有據的推理過程,全靠想像就能找出兇手也就算了,大BOSS中間突然現身跟方木見面是幾個意思?


這下連大BOSS是誰的懸念都沒了!


不論是大BOSS還是狗腿子馬凱,面對警察都直接承認罪行,然後就是打架,然後就……死了!


兇手看似很牛逼其實很弱智真的好麼?

為了襯託方木神乎其神的「傑克蘇」形象,其他人都淪為了他的陪襯,犯罪片成了動作片。

廖凡飾演的邰偉完全就是個無能警察,只有在捉拿兇手時顯示下身手。廖凡在電影裡打戲多得像個燃燒的荷爾蒙,影妹說她看電影時一心只想給廖凡生猴子。

廖凡的文戲那麼棒,在電影裡竟然只能尬舞?到底是廖凡,文戲雖不多,一個眼神,一行還沒流下就被抹掉的淚很是戳心。

不僅柏林影帝是陪襯,金馬女配萬茜、金馬影帝謝君豪統統淪為綠葉,導演你知道這樣很浪費演員們的演技嗎?

為了展現方木的成長,電影給方木安排了一個他喜歡的女孩子陳希。飾演陳希的李純配上校草李易峰,妥妥的偶像片既視感。

每次兩人同框,都會響起陳希的畫外音:

方木,你好像躲在一個看上去透明卻又厚厚的殼子裡。我可以幫你打碎它,其實沒那麼難,就像打碎一面鏡子。別那麼傲嬌,更別恐懼,也就是一揮拳,就算手破了又能流多少血呢。

叔只想說,這是犯罪懸疑片啊,插入這麼青春偶像的畫面和臺詞很出戲好麼!

因為方木和陳希的互動都這麼MV,當陳希死後,方木的痛苦就很難打動人。當然李易峰的哭戲多少顯出點演技:不是目中無淚的嘶吼,而是失去摯愛後的語無倫次。

雖然李易峰後續的哭戲還是被同框的廖凡秒成渣,雖然李易峰在電影裡大部分時間還是乾瞪眼,不過通過一段哭戲,一個陰暗的眼神,還是能看出李易峰不是只想當花瓶偶像的。

如果只是插入幾段青春戲表現下男主的成長那就算了,突如其來的紅蜘蛛片頭和尷尬到不行的「盜夢空間」催眠場景都是什麼鬼?

片子跟紅蜘蛛沒關係,難不成是童年陰影《紅蜘蛛》亂入?

即使「盜夢空間」場景是為了讓方木看清自己是誰,可是他不也沒看清嗎?!

除了這些突如其來影響觀感的場景插入,方木的旁白也很讓人出戲。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可以高高在上,如果我能飛,就能俯瞰一切,用我的火眼金睛,洞穿每張假面背後的心理罪。

你畫得出自己嗎?你擔得起明天嗎?

這是電影,不是小說,念這麼多尷尬的散文詩還不如用劇情和演技來展現內心的陰暗與光明!


在《七宗罪》裡,探員米爾斯同樣是兇手的目標之一,米爾斯內心的憤怒被兇手引導爆發,全靠案情和人物性格推進,並靠演技展現。


前兩天叔推薦的《目擊者之追兇》,在一層層剝開車禍真相的同時,每個人內心的陰暗面也一一展現,讓人不寒而慄。

說回《心理罪》,這些突如其然的插入已經很尷尬,手機品牌的植入更是莫名其妙。

方木用嬰兒哭聲吸引馬凱時,電影給手機視頻特寫鏡頭無可厚非,但馬凱墜樓後,電影依然給墜地的手機特寫鏡頭就很多餘了。

陳希在臺上表演時,萬茜飾演的喬蘭一直用手機錄著她跳舞的視頻。所以陳希第一段舞蹈的作用就是為了用手機拍視頻?然後發給方木,觀眾跟著再看一遍?

這麼多跟劇情無關的植入,導演的良心不會痛嗎?

邏輯上的bug也很多,叔就不一一說了。

之前叔看完《記憶大師》後,吐槽它bug太多。現在看完《心理罪》,叔覺得《記憶大師》雖然經不起推敲,但起碼有懸疑有推理能看得下去。

沒懸念沒推理沒心理沒靈魂的《心理罪》,是架空科幻片,是血腥恐怖片,是青春偶像片,是文藝抒情片,就是不像犯罪懸疑片!

主角一路開掛卻沒有與觀眾的共情,配角淪為陪襯沒有發揮空間,反派作為功能性角色太弱智。

所以,眾星捧月的方木和時不時出現的手機才是《心理罪》的主角啊!

所以,我們都被「騙」了,這TM就是李易峰主演的超長手機廣告啊!

▼點擊圖片,閱讀往期精彩


▼更多精彩,長按圖片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心理罪》你們覺得好看嗎?
    現在有很多電視劇都是由小說改編而來的,其實現在已經不足為奇了,更是有很多的網劇橫空出世,今天想要給大家講述的就是根據作家雷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說改編而成的犯罪懸疑網絡季播劇《心理罪》。然而魔鬼的挑釁卻從未停止,又一起神秘的連環兇案讓方木身陷其中,他不得不撕開自己永遠不願面對的傷疤,凝視自己內心的心理罪,與身份詭秘的魔鬼纏鬥,罪犯心理到底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兇手為何與自己的黑暗面如此相似?魔鬼與天使的分界為何不再清晰?方木被迫站在了宿命的十字路口,是兇手更加狡猾冷酷?還是方木更加深不可測?
  • 《心理罪》,及格了.
    比如,這一周幾部新上映的大片,我最想看的應該就是《心理罪》了。提到這一部《心理罪》,大家會想到什麼關鍵詞,大IP?熱門網劇?小鮮肉男主?聽起來好像都不是什麼太討評價喜歡的熱門關鍵詞。或者是如上關鍵詞的影響,我對本片的預期也想對比較謹慎。剛剛看了下豆瓣評分,發現又挺爭議的。
  • 《心理罪》正義的背後,不過是為了掩蓋我們人性的暴戾
    如果法律成為不了武器,我將會是這座城市中的最後一道「光」,為你們驅散這裡的黑暗。 看完《心理罪城市之光》,我不敢妄言這是雷米《心理罪》系列最好的一部,但對我來說,《城市之光》是最有深度以及值得所有人深思的一部。 因為每一個案件的背後,都有作者的寓意所在。就如人所說: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部《紅樓夢》。
  • 《心理罪》:破案,我是走「心」的
    (小編自認)在寫下這句話之前,我飛速地在我那「淺薄」的觀影儲存區裡翻了翻,發現目前把犯罪心理畫像作為主要分析手段的國產懸疑電影屈指可數(當然也有可能是小編孤陋寡聞哈,歡迎各位補充)。好的東西總是會有人加以青睞,之前也是根據同名小說翻拍成的網劇《心理罪》,在豆瓣上也有7.6分的成績。而影版《心理罪》改編的是小說《心理罪畫像:血之魅》的章節,在小編看來,改編力度挺大的,不僅將《心理罪前傳》的內容編排進去了,還增加了一個新角色——法醫喬蘭(萬茜飾)。此外人物的背景經歷也改動不少。
  • 「心理罪城市之光」 ,可惜了!
    而關於《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影叔的感覺倒是很簡單——非常普通的一部作品。《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改編自雷米的《心理罪》系列小說的最後一部,也是風格最為黑暗,案件尺度最大的一部,改編難度確實不小。我覺得,這和自己的野心有關——想不想演好,對劇本對角色有沒有吃透。在《心理罪》裡,你不能說鄧超演技爛,因為他基本全程演技在線的。但關鍵是,我覺得他沒有露出他的野心,給我一種發揮欠佳的感覺。
  • 談談那些年我印象最深刻的犯罪懸疑電視劇之《心理罪》
    大家好今天我又來跟大家一起聊電影了,喜歡我的請關注我吧,謝謝支持。今天來呢,是想跟大家嘮一嘮,你心中的犯罪懸疑類電視劇都有哪些?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基本都屬於國外或者港產片了,就在我仔細想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了這一部劇《心理罪》。豆瓣評分7.6,個人感覺分數還可以在高點。
  • 這些劇,還有《心理罪2》,其實講的是同一個事兒……
    有一些劇適合晚上吃飽飯看著甜蜜又開心,比如《放棄我,抓緊我》。而有一些劇最好能在獨自思考的時候,一口氣看完。
  • 心理罪系列小說無劇透故事
    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尼採- December 25, 2017 -     本文沒有劇透     各位好,我來了,聖誕節快樂。我先看的「妖貓傳」,之後中場上個廁所直接開刷「心理罪:城市之光」。我想先說一下心理罪,畢竟我是原著黨,即便我是被導演五百的網劇版圈的粉。不管改編劇好看與否,我都會看。上一期推送中,我就談到了心理罪點擊傳送這個系列,所以這次也算再次延伸。
  • 電影《心理罪》,「實習生演員」李易峰轉正了?
    《心理罪》的地位毋庸置疑,雖說是9年前的一部作品,但至今仍被各種網劇改編著,在國內懸疑小說中,毫無疑問在金字塔的前端。而這一部呢,就是是根據《心理罪》第一部《畫像》的開篇故事「血之魅」改編的。看過原著的你們應該都知道,《畫像》可以說是《心理罪》整個系列中最重口的一部,電影則是取材於《畫像》的開篇故事血之魅。講得是一個殘忍變態的連環嗜血案。
  • 對不起,《何以笙簫默》,我錯了!
    更有數據為依據,《從天兒降》我看5分鐘就想退場了,《何以笙簫默》我起碼堅持了十多分鐘, 多明顯的差距。這樣的遭遇,也深深教育了我,不要輕易侮辱一部爛片,因為,很快就會有另一部爛片頂掉它的位置,爛得你措手不及。所以,也向《何以笙簫默》正式道歉,對不起,你們絕對不是今年最爛的影片。
  • 對不起,青春
    去年,我看了一部日劇,叫《對不起,青春》。故事很青春,女二號很漂亮。貫穿全劇的,是一個叫《對不起青春》的電臺欄目,講出你青春的破事,讓主播和你互動,講些無關痛癢的話。電臺欄目很爛,爛到要倒閉,主播很爛,爛得不知道怎麼接梗,但它依舊成為三島市一代人的記憶。
  • 愛奇藝自製劇《心理罪》5月8日上線 懸疑類型劇網絡爆發
    5月8日起,《心理罪》將於每周五、周六零點上線,第一季二十四期,每期三十分鐘。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對該劇品質信心滿滿:「我們相信《心理罪》是目前網絡劇市場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是愛奇藝出品過的最優秀作品之一,也是能夠彌補目前市場上重要類型劇空白的優秀作品。我說的這些話是不是吹牛,大家拭目以待。」
  • 為什麼我期待這部IP電影《心理罪》?
    在這個背景下,《心理罪》還是桀驁不馴地向大銀幕邁進,既令人緊張,又令人期待。《心理罪》系列小說有著相當廣大的群眾基礎,作者雷米曾被譽為「中國心理犯罪小說第一人」。8月11日要搬上電影銀幕的這部改編自《心理罪畫像》裡的「血之魅」篇。講的是幻海市發生一起嗜血連環殺人案,兇手患有嚴重精神障礙,靠吸食別人的血液,來消除他對死亡的恐懼。
  • 《心理罪》作者雷米:警察、教授和作家
    」,但他至今覺得自己在寫作上是業餘的。寫了十多年,《心理罪》系列出版了五部小說、四部番外,被改編成網劇和電影,劉鵬覺得自己在寫作上仍是業餘的,他給自己的定位是「首先我是一個警察。」我首先是一個法律工作者◇◆◇人物周刊:如何看待自己警察、教師和作家這三重身份?
  • 心理罪城市之光電影劇情介紹 心理罪城市之光各演員戲份詳解
    《心理罪城市之光》電影呢也是已經上映了,在周末的票房上來說的話還是比較的可觀的,然而這鄧超版本的和李易峰相對比的話還是有差別的,你們更喜歡哪一個版本的呢?那麼在《心理罪城市之光》中他們的演繹又都是怎樣的呢?讓我們接著一起看看咯。首先,能夠很明顯得感受到這是一部誠意之作,從導演到演員,每個人都拿出了自己百分百的狀態在努力。個人覺得電影裡的特效和配樂恰到好處,既不會喧賓奪主,又和劇情相輔相成。前面幾個案子為了突出兇手所以串聯緊湊,節奏比較快,可以理解,畢竟電影時長有限。
  • 《心理罪》續集主演還是李易峰
    心理罪:暗河》《心理罪:城市之光》8月11日上映的電影版《心理罪》改編自《畫像》9月30日還有一部鄧超、阮經天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改編自同名的第5部小說。形態二:網劇版《心理罪第一季》2015年5月8日在愛奇藝獨家播出;《心理罪第二季》2016年12月3日在樂視獨家播出。
  • 《心理罪2》據說更厲害了!
    朋友們,你們可曾想過,一個與你可能只有一面之緣或者只與你有過隻言片語交談的人,可以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洞察出你的性格,心理甚至你的身份家庭背景等。
  • 《我的P.S.搭檔》:因為不覺得對不起,所以對不起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韓國愛情喜劇電影《我的P.S.搭檔》,這裡的PS絕不是那個軟體哦,P是指phone(電話),至於s嘛,還是自己去腦補吧。韓國電影《我的p.s.搭檔》這是我所看過的韓國電影中,最愛最感動的一部愛情喜劇,沒有之一。
  • 【警微·專訪】雷米與他的《心理罪》
    由廖凡、李易峰、萬茜、張國柱、李純等主演的電影《心理罪》登陸全國各大影院,全實力陣容加持為觀眾帶來一場推理懸疑的燒腦熱血風暴。電影改編自近十年來最經典的國產犯罪心理小說《心理罪》。中國警察網對電影《心理罪》原著作者、中國刑警學院副教授劉鵬(雷米)進行了獨家專訪。中國警察網:《心理罪》電影正式上映了,先祝賀雷老師!這段時間您忙什麼?
  • 【劇評/轉載】略重口的《心理罪》,為啥辣麼多妹紙深夜在追
    最近不少人都被一部叫做《心理罪》的高能推理罪案劇俘獲,作為一個才播了8集的周播劇,播出時間還選在每周五24點,這部愛奇藝自製超級網劇目前的播放量居然已經破億!更弔詭的是,追劇的妹子加腐女數量居然超過了男性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