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這位將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但他的「生死與共」,更讓無數人感動,難怪鄧小平特批他下葬,也難怪王震將軍曾經說過:「許世友六十年戎馬生涯,戰功卓著,百死不屈,是一個特殊的人物,有著特殊的性格,特殊的經歷,特別的貢獻。」
軍旅生活中,許世友將軍既有快樂也有憂傷,這麼多年來,給他打擊最大的,莫過於妻子雷明珍在他遇難時的離去。一九三五年七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會師,得知紅一方面軍許多高級幹部已經結婚,王建安就跟時任軍長的許世友說,他也可以找一個革命夥伴,許世友並沒有立即答應,他以前有個妻子朱錫明,是在他母親的安排下迎娶的。
朱錫明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女人,但由於當時戰亂,有傳言說許世友已死,在許母的安排下,她不得不改嫁。四川達縣有個女青年雷明珍,許世友與她頗有淵源,當初許世友在達縣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時,雷明珍任縣長,他們當時關係很好,雷明珍多次為他買肉買酒吃。
而許世友並不知道自己的第一個妻子是死是活,在王建安的勸告下,他決定與雷明珍到處交往,雷明珍對許軍長也十分欽佩,在王建安的撮合下,兩人結為夫妻。
軍隊隨後到達延安,許世友進入抗大學習,雷明珍被任命為延安縣婦女事務局局長。一九三六年西路軍失利的消息,使許多人淚流滿面,當時抗大開展了批判張國燾的運動,毛主席知道這件事不應該牽扯到其他四方面軍的指戰員,他不止一次地強調說,只有張國燾一個人,
但是在抗大,還是有人說到四方面軍的指戰員,許世友的暴躁讓人受不了,為張國燾辯解了幾句,他立即遭到眾人的譴責,一怒之下,他吐血昏倒。受到這樣的審判,許世友不服氣,於是找到了詹才芳,王建安等人決定返回四川,關鍵時刻,王建安意識到了錯誤,立即向黨中央匯報,毛主席批示採取措施,把這些人控制住。
不一會兒,許世友便被囚禁起來,在獄中,許世友非常急切地想見妻子雷明珍,想得到她的安慰,可雷明珍卻是帶給許世友一種狂暴的感覺。當許世友遇難時,雷明珍不但不與他同甘共苦,反而提出離婚,要與他斷絕來往,許世友忍無可忍,當即答應,二人就此勞燕分飛。在毛主席的營救下,許世友被無罪釋放,回到部隊後,雷明珍感到很遺憾,想與許世友復婚,但許世友無論如何都沒有答應。
一九四一年,許世友在膠東任司令期間,與第三個妻子田明蘭結婚。在與許世友復婚不成之後,雷明珍嫁給了一家工廠的廠長,文革期間,雷明珍想要自己的孩子參軍,但當時卻並非易事,她只好向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求婚,許世友得知前妻有事相求,考慮再三後,就批了八個字:子繼父業,理所當然。
雷明珍的孩子就這樣,順利地穿上了軍裝。在自己遭遇挫折時,許世友將軍從未原諒離開妻子雷明珍,但幾十年後,面對雷明珍的請求,他沒有摻雜個人感情,而是公正地管理自己,這一舉動確實是大丈夫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