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將軍是我軍中有名的「暴脾氣」,而他的人物形象,和歷史上許多小說中角色一般,或如張飛,或如李逵,而縱觀許世友將軍的一生,他都要比以上的兩位幸運的多,不僅如此,許世友還是一位粗中有細式的英雄人物,如何能看到許世友的粗中有細?看他對待自己第二位妻子雷明珍一事,就能看出。
許世友是河南新縣人,八歲離開家鄉,前往少林打雜,十六歲時,他參加了軍閥吳佩孚的舊軍隊,在隊伍裡,作為新兵蛋子,許世友飽受老兵的欺負,有一次,他與人爭執,一時失手,踢死了一個老兵,當時部隊要處決他,在老鄉的幫助下,他離開了軍隊,之後他參加了紅軍。
在黨組織的安排下,許世友回到家鄉擔任了農民義勇隊大隊長,這是他的第一個職務,許世友的母親看兒子年齡大了,就給他張羅了一門婚事,眾所周知,許世友是一位很孝順的人,他因而並沒有忤逆母親的意思,在母親的包辦下,他娶了一位叫朱錫明的妻子。
當時由於戰亂頻繁,婚後三天,許世友就告別母親妻子離開家鄉,此後,朱錫明擔當起一個兒媳的責任,跑前跑後的照料老母親,後來,許世友偶爾回家,兩人生育了三個孩子,但是前兩個都夭折了,部隊撤離鄂豫皖根據地後,許世友再也沒回來。
時間久了,母親和朱錫明都覺得許世友已經犧牲了,母親就讓朱錫明找人另嫁,並且為她張羅了一個莊稼人夏昌文,雖然嫁給了夏昌文,但是朱錫明依然將許世友的母親當作自己的母親看待。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的母親在報紙上看到兒子當上了山東軍區司令,這讓她久久擔著的心,終於降了下來,後來許世友回到家裡探望母親,說到朱錫明的事,也只剩唏噓,他並不怪朱錫明。
在紅軍時期,許世友娶了第二位妻子,雷明珍,當時在紅四方面軍任副軍長的許世友,在戰友的撮合下,娶了這位四川達縣的熱血青年,不過兩人的婚姻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1937年,部隊到了延安,許世友入抗大學習,雷明珍任延安任縣婦女部主任,當上黨中央發出了關於張國燾錯誤決定的文件,在抗大,一些學員開始了批判張國燾。
許世友性格耿直,為張國燾說了幾句辯護的話,當時就人叫囂著要將許世友給槍斃,許世友心一橫,準備帶人離開延安,去四川打遊擊,此事被戰友王建安給告密了,許世友等四方面軍的一些將領們被關了起來。
許世友想要離開延安,到四川去,這個罪名在當時不小,雷明珍得知後,十分震驚,當時許多人都忙著和許世友撇開關係,讓許世友萬萬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妻子雷明珍,也是其中一個。
在獄中的許世友十分想念妻子,希望她能帶給自己一些安慰,但是雷明珍並沒有,隨後她給許世友寫了一封信「許世友:我恨你!我決不愛一個反革命分子!為保革命的純潔性,咱倆的事情一刀兩斷,我堅決要求離婚!請你看後籤字。」
許世友看完信後,怒上心頭,當時就回信:堅決離婚。
就這樣,許世友和雷明珍離開了,許世友的事情,最後在毛主席的過問了,大家敞開談,許世友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主席的厚愛下,組織也撤銷了對他的批判,還讓他繼續帶兵。
抗戰全面爆發後,許世友隨著朱老總前往太行山地區抗日,雷明珍知道了,她後悔了,也跟著去了,1939年,許世友成為386旅副旅長。
陳賡旅長知道許世友和雷明珍的事,他也有心在其中為兩人撮合,有一次,陳賡借著開會的名頭,讓許世友過來,當時雷明珍已經在一個屋子裡等候,許世友來了以後,陳賡當即讓人將房間的門給關掉,並且說道,要他們兩人好好談一談。
許世友進到屋裡看到雷明珍,怒火攻心,氣不打一處來,他當即破門而出,根本不和雷明珍說一句話。
後來,許世友前往山東膠東地區任司令,在膠東,許世友娶了自己的第三位妻子,田普,此後,無論日子如何變,兩人攜手度過了餘生。
許世友將軍一生脾氣暴躁,這是世人對他的印象,但是殊不知將軍也是粗中有細,知道很多深刻道理,如果自己的伴侶不能陪自己吃苦,唯獨想要享福,這是合格的伴侶嗎?根本不是,許世友深知這一點,因而之後無論過去多少年,他都沒有原諒自己的第二位妻子雷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