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也有走眼的時候,他認錯了一樣玉器,直到近代才糾正過來!

2020-12-23 騰訊網

乾隆皇帝不僅是一位聖明的皇帝,還是一個出名的收藏家,但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一件珍貴的玉器,卻被他認為是「輞頭」,甚至還拿它作筆筒、當花瓶,這種玉器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共在位六十年,他可不是只會追求長生不老的昏君,在治理國家的幾十年中,他在康熙、雍正兩朝皇帝的基礎上,不斷地擴充疆域,發展經濟,大力弘揚漢學,國家實力不斷提升。

除了能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乾隆皇帝也是一大「玩主」,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搞收藏,皇帝收藏文物,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樣,他的藏品,多到連自己都數不清,為了搞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寶貝,他最後下令,讓朝中的大學士們組成一個團隊,專門記錄他的藏品,最後寫成一部書,這部名叫《石渠寶笈》的典籍,現存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中,它記錄了乾隆皇帝一生擁有的所有珍奇異寶,其中隨便拿出一件來放到現代,那都是無價之寶。

當一個人對一種事情感興趣時,他就會自然的鑽研其中的門道,乾隆皇帝也是如此,他愛收藏文物,愛研究文物,見得多了,自然也就鍛鍊出了非同一般的眼光,不敢說是一眼定真假,但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通過自己的眼力和見識,判斷出東西真假好壞。

在《御製玉記》中,乾隆皇帝自己記載了一件趣事,一日他在大臣進獻的玉器,忽然注意到了一件玉雕扳指,它看上去確實是漢代的風格,但是把玩起來,卻沒有溫潤的感覺,而是一種生冷和堅澀的觸感。乾隆皇帝覺得不太對勁,就傳旨叫來了雕玉世家出身的工匠姚宗仁,姚宗仁結果玉扳指,仔細看了看,沒有半點猶疑地說:「這就是小人祖上所做的玉器,小人識得。」乾隆皇帝大感困惑,於是下令徹查此物,最後得到結果,這居然真的是一件仿品。

乾隆皇帝毒辣的眼光自此聞名全國,朝內朝外,再也沒人敢糊弄他,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乾隆皇帝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他把一種玉器認錯了身份……這是一種很特別的玉器,它上下為圓底,周身是長方體,屬於典型的外方內圓的設計,並且內部真空。最奇特的是,它一頭大,一頭小,看起來十分奇特。

乾隆皇帝雖然見多識廣,但也不知道這種玉器是什麼東西,古籍中乾隆自己寫道:「呼此罄為輞頭者,不知起於何時?內府最多,不可屈指數。」

這種在宮中遍布的玉器,乾隆皇帝居然不知道該叫什麼,這可是乾隆皇帝不能接受的事情,於是他自行認定,這就是古人抬舉重物時使用的一種輔助工具,並把它稱為「輞頭」。乾隆皇帝還將自己的詩,命玉匠刻在玉器表面,《詠漢玉輞頭》:

「所貴玉者以其英,章臺白光照連城。輞頭曰漢古於漢,入土出土滄桑更……

在乾隆皇帝去世九十年後,古玉研究專家吳大澂才破了這起古玉界的「冤案」,他出了一本叫做《古玉圖考》的古籍,其中記載了近五十種玉器,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玉琮」的翻案。《周禮》中記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由此可知黃琮在遠古時期,就是祭祀時祭拜大地使用的玉器。《康熙字典》中也有關於琮的定義。吳大澂結合各種史料,列舉出了多方面的例證,證明了乾隆皇帝所稱的「輞頭」,其實就是「玉琮」。

原本是大頭朝下,小頭朝上,用來祭拜大地的玉琮,居然被乾隆皇帝叫做輞頭,甚至還給它找了很多新的「功能」,比如乾隆年間的「玉琮」,有的被放在御桌上當成筆筒使用,還有的裝上銅膽和蓋子被用來插花。

在我們現代人眼中,這件事情對乾隆而言,當然是一處「人生汙點」,但對於玉琮本身而言,也並非是一件壞事,雖然身份被錯認了幾十年,但它的文物價值,卻得到了承認,歷史真是太有趣了。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痴迷和田玉,十全武功,有八件為了得到好玉料
    乾隆,是一個枕著和田玉睡覺的皇帝乾隆有乾隆的苦處,在他爺爺、父親做皇帝那時,想得好玉都太難了!在清王朝建立之初,新疆和田玉的供給十分緊張,因為當時的新疆並不受清廷控制。清廷獲取和田玉料的方法,只能靠進貢或走私交易。清廷能不能得到玉料,能得到多少玉料,得到的玉料是什麼品質,幾乎是隨緣。雍正曾多次下旨「將好玉材料尋些送來」,就連皇帝要用玉,也要專門出一筆資金在市場上購買。
  • 誰才是乾隆皇帝真正的「白月光」?
    《還珠格格》劇照「一片烏雲開始聚集在中國的天上,不久就要像一個血雷一樣打下來了!」當然,皇帝的反常只是兩人「情深」的表象。如果從後世的角度看,也確有蛛絲馬跡可尋。比如,乾隆帝對富察氏所生的皇子格外「照顧」——乾隆三年死去的永璉曾被立為太子,而皇七子永琮則是還未來得及立儲的時候就去世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乾隆對待其他皇子的態度。
  • 相聲界最大的叛徒,馮鞏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相聲界最大的叛徒,馮鞏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相聲界最大的叛徒,馮鞏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相聲界最大的叛徒,馮鞏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因此,他非常生氣他的養子王彤崇拜郭德綱,並詛咒王彤,聲稱他再也不會把王彤當成自己的家人。相聲界最大的叛徒,馮鞏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 張廷玉晚年向乾隆討要封賞,被乾隆削爵位,45年後才發現他多高明
    所以面對楚王的招攬,莊子說出了他的靈魂之問:「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所以像莊子這樣的人,他是寧願像烏龜一樣在泥沼當中遊動,也不會因為對功名利祿的追求而放棄自己逍遙江湖的。
  • 乾隆皇帝所有兒子名字都有「永」字,為何唯獨十五阿哥的不一樣?
    乾隆皇帝所有兒子名字都有「永」字,為何唯獨十五阿哥的不一樣?說起乾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電視劇上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暑期檔熱播的《延禧攻略》就是以乾隆時期的宮中生活為題材,雖然這是一部宮鬥劇,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乾隆是很有才能的。
  • 清朝皇帝能力排行榜:第四位居然是乾隆皇帝,第一位才是真正贏家
    不過從清朝開始當時就有12位皇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其中的幾位皇帝。第一位,雍正皇帝。與所有的朝代一樣,清朝也有一個非常鼎盛的時期,這就是著名的「康乾盛世」,不過這其中只有雍正才是當之無愧的君主。當初雍正接下來康熙的爛攤子,拼命的賺錢還債以及整理國務。就是如此矜矜業業的皇帝操勞了一輩子,給乾隆也留下了很豐厚的家底。
  • 61歲駕崩,他是乾隆和「魏瓔珞」的兒子,但卻是清朝最平庸的皇帝
    在這個有著近300年歷史的朝代裡,有過優秀的帝王,有過失敗的皇帝,也有過平庸的君主。 但是,今年他的父親和母親,都很火,在電視屏幕上很火很火。 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母親是令妃,也就是今年很火的魏瓔珞。
  • 【藝術商人】拿達(Nader Rasti):玉器是中國藝術的靈魂
    拿達(Nader Rasti)談到,從小受父親對伊斯蘭古玩收藏的影響7、8歲時的他就已經跟著父親開始沉浸於各拍賣行中,除此之外還經常出入畫廊、古董店、博物館,因此早年就開始認識了中國的古董藝術品,「當時在伊朗有看到很多精美的玉器來自土耳其和中國,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對玉器特別感興趣。」拿達(Nader Rasti) 回憶道。「當時伊朗還是很開放民主,被稱為中東的巴黎,政變後才變得相對保守。
  • 乾隆皇帝長什麼樣兒?有人真的見過~
    多虧了攝技術影的發明,才讓我們能看到近代歷史上一些人物。在攝影發明之前,歷史人物像均以繪畫的形式流傳,有多少逼真度靠的是畫師的個人技巧,成像也會因畫師風格而各異。所以,流傳後世的一些畫像,與真正人物的面貌差距有多大,這是一個謎。
  • 乾隆眾多兒子,取名都帶有「永」字,為何只有令妃的小十五不一樣?
    乾隆眾多兒子,取名都帶有「永」字,為何只有令妃的小十五不一樣? 《延禧攻略》給我們一個幽默、調皮、搞笑的風格。還有就是給我們演繹了一個非常可愛的乾小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乾隆的兒子都是「永」字輩的,但是唯獨只有令妃的兒子不一樣!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乾隆對玉器非常痴迷。
  • 國寶玉器流落民間,竟成了醃菜缸......
    中國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個夏天,北京紫禁城內處理政務的乾隆皇帝汗流浹背,難耐酷暑,他心煩意亂地叫來身邊的太監,說要起駕找個涼爽的地方休息一下。出了紫禁城的北門,向西北方向沒走多遠,乾隆皇帝的聖駕就到達了離紫禁城最近的皇家御苑北海。  北海是按照中國古代皇家風水學中一池三山的規制修建的,由太液池、瓊島、團城等幾個部分組成。
  • 「二皇帝」和珅,嘉慶要殺他,為何必須等乾隆死後才敢動手?
    之說以養成這個滔天巨貪,這和乾隆的放任是有關係的,據說乾隆還是太子的時候,暗中很喜歡自己父親的一個妃子「年貴妃」,當自己當上皇帝後年貴妃卻死了,日日思念的乾隆,有一次看到剛剛入宮拜見的和珅,這一看不要緊,發現和珅和年貴妃長得太像了,激動的乾隆連忙問他家裡有沒有姐妹,在得到失望的回答沒有後,乾隆從此愈加的寵愛和珅。
  • 他戴著價值上億的乾隆扳指,專家建議他上交,恆紹:我是皇帝後裔
    在這200多年的歷史中,清朝一共出過12位皇帝,而乾隆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或許他的功業比不上祖父康熙皇帝,甚至也不如他的父親雍正皇帝,但乾隆卻是整個清朝歷史上,在民間留下最多傳奇故事的皇帝。2015年,一位自稱乾隆後裔的男子,手上戴著一枚乾隆皇帝曾經佩戴過的玉扳指突然現世,吸引了眾多文物愛好者的目光。那麼,究竟這枚玉扳指是否真是乾隆遺物?這名男子的真實身份又是誰呢?
  • 乾隆皇帝晚年昏庸到什麼地步?
    乾隆皇帝在爺爺康熙、父親雍正為自己打下的基礎上,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業社會經濟發展,平定邊疆地區叛亂,完善對西藏的統治,尤其是將新疆納入到中國版圖之中,奠定近代以來中國的版圖區域。
  • 單依純《好聲音》奪冠後,很多觀眾笑言:韓紅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作為預留歌手,她演唱的一曲《永不失聯的愛》,從音色、氣息到情感的調度,都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很多的觀眾形容在聽了單依純演唱這首歌后的感受:感覺像是綿綿的情感流淌到了心裡一樣舒服而縱觀單依純在今年《好聲音》舞臺上留下的作品,會發現單依純的很多歌曲包括前面說到的《永不失聯的愛》,直到後來的
  • 乾隆讓位玉璽卻不交出來,劉羅鍋一席話乾隆才將玉璽交了出來
    當然我們今天不說雍正,我們說乾隆,因為乾隆在小的時候,康熙就把乾隆接到宮內親自培養了,所以乾隆是一直跟在康熙身邊學習了,也深受康熙影響,看到自己的祖父這麼的偉大,這麼的強大,那乾隆自然是非常的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啊,就想成為跟康熙一樣的人,像康熙一樣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皇帝
  • 他不是乾隆最愛的兒子,卻撿漏當皇帝
    圖源網絡乾隆皇帝還是寶親王的時候,取了富察氏為嫡福晉,兩人感情非常好,富察皇后也為他生下兩個皇子,分別是嫡長子永璉和嫡次子永琮。其實乾隆是一個非常有嫡長情結的皇帝,他也一直希望下一位皇帝出自皇后所生,我們從這兩個兒子的名字也能看出,璉,玉制禮器,意為宗廟祭祀時的器皿,琮也是一種古代重要的玉制禮器。乾隆三年,秘密被立為太子的嫡長子永璉去世,乾隆十二年他的弟弟皇七子永琮因出痘而薨,乾隆為此傷心不已。
  • 乾隆皇帝死後,五十多位妃子怎麼處理?乾隆:有這麼多?
    和大家想像的有些不同,乾隆皇帝不但活的壽命夠長,而且他的人生履歷也非常精彩,如果把他的後宮從大小個排一個號的話,那絕對是清朝數一數二的。一、乾隆皇帝後宮佳麗無數。在前一段時間和歷史學家座談的時候,發現他們對於乾隆皇帝後宮當中的佳麗非常感興趣,而且乾隆皇帝在五六十歲的時候還曾經廣招秀女。當然至於這件事情是真是假,暫且不作探討,但是乾隆皇帝他的深宮當中的確有很多的女子。
  • 乾隆皇帝的一個玩件,價值過億,工藝十分精美,怎麼做到的?
    地攤經濟可能是2020年的新興名詞,但是其實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其實在地攤就是很多人安身立命的生意了,在1980年左右的時候,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的時候,下海經商的朋友也是越來越多了。在那個時代的時候,每一個胡同口的地方都會有在擺地攤的,買賣的東西也是非常的多,當時擺攤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有變賣家產的窮人,也有為了生活在倒賣古玩的王公貴族。當時曾經紫禁城的三格格也因為時局動蕩擺起了地攤,而那時候出生於1955年的馬未都也在那時候剛開始接觸到古董圈,他聽到曾經的溥儀的妹妹也在擺地攤買東西,於是他就前去看了看。
  • 乾隆史上最多情的皇帝,他最愛的是白月光?還是硃砂痣?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實際使用權利時間最高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一位皇帝。在乾隆皇帝管理清朝期間,清朝達到民泰安生的鼎盛時期。在之前康熙帝雍正帝兩位皇帝之前在位時,對百姓們也是特別的關心,減輕百姓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