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 楓林這個老舊小區改造從打造特色樓道中找到破解密碼

2020-12-20 瀟湘晨報

舊家電、席夢思、老舊自行車......樓道內堆積物是不少老舊小區的通病。而在楓林的這個小區中,卻是另一番景象↓↓↓

居民A:每次走進樓道都感覺非常溫馨。

居民B:一走進樓道就有好心情~

是什麼讓樓道煥然一新?

今年10月起,為配合青松小區綜合改造項目,針對青松小區居民需求和實際情況,楓林街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載體,著力將小區11號樓、14號樓打造成為一樓一主題的「青松友鄰」特色樓組,實現「有溫度、可持續、高品質」的老舊小區改造。

「青松友鄰」特色樓組建設,不僅促進睦鄰關係,更形成了共商、共議、共享的社區氛圍。

「綠色」微景觀扮靚樓道「提顏值」

青松小區14號樓是無物業管理的樓棟,住戶中外來租戶比例也較高,為了更好地宣傳上海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讓較為流動的外地住戶能理解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營造居民生態環保的理念,通過多次居務會討論,將這棟樓組的特色定位為「生態綠色樓」。一走進去,仿佛置身於一個小公園,令人賞心悅目。

木林角

圖片說明:每戶居民認養綠植,由擅長園藝種植的居民擔任綠色志願者,定期指導其他住戶一同養護花草,並逐步培育一批對種植感興趣的居民參與進來。

圖片說明:樓道綠色自治金公示欄+可回收物鐵桶←

這裡設置了一隻可回收物桶,用於收集易拉罐、寶特瓶等,回收所得的錢作為樓道綠色自治金,用於購買木林角的多肉植物、空氣鳳梨等。如此,不僅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提升了,更增添了「家園」意識,木林角也讓整個樓道更加漂亮,讓居民更有參與感、互動感。

家裡的綠植怎麼也養不好怎麼辦?在常青廊,你可以學到綠色養護小知識、垃圾分類小常識等等!

樓道裡的「綠色微展覽」還與居民需求對接,保證常換常新。

有了常青廊,養花小白也能進階成大神!

樓道裡的「青楓」圖書漂流角輕鬆解決了樓道堆物問題,同時讓更多的書有其讀者,讓更多的讀者有其書。

圖片說明:利用街道圖書館的剔舊書籍,居民們可以自由取閱這裡的圖書,也可以拿出自己的圖書與其他住戶一同分享,以「自助取閱,自主歸還」的「漂流」模式,實現了微型圖書館的基本功能。

圖片說明:「生態綠色樓」,讓居民回家的路更美了

「紅色」樓道架起居民自治「連心橋」

青松小區的住戶中,老幹部、老黨員的比例較高,特別是這棟11號樓。因此,通過多次居務會討論,將這棟樓組的特色定位為「紅色力量樓」。以黨建引領樓道紅色文化建設,樓組黨員亮身份,發揮「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先鋒模範作用,凝聚全體樓道居民之心,自覺參與配合樓組建設和小區建設。

紅色先鋒力量牆

住戶認可、推選出來的黨員骨幹亮身份,他們在家園建設、業委會管理、志願服務中充分發揚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也為其他住戶樹立了典範。

居民C:樓組裡的書畫,畫得可真好呀~

樓組內「能人」很多,熱愛書法、繪畫、攝影的都不在少數,楓採角板塊採用季度主題模式,向愛好者們收集引以為豪的作品,讓書香和墨香在樓道中交相輝映。

樓組有一支以黨員骨幹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他們定期為居民服務,如清潔家園,量血壓、測血糖,開展「小老人服務老老人」的結對活動,為高齡老人配藥和交水電費等。

圖片說明:志願服務項目排片表定期向住戶發布。

「鄰家心聲」牆,它既是一面願望牆,也是一面公告牆,任何想表達的話都可在心聲牆上互動。如此,不僅能促進居委幹部改進工作作風、黨員快速認領服務項目,更能進一步引導人人都獻出一份力量,傳遞一份真情,共同營造互助、有愛、向上的樓組氛圍。

圖片說明:「紅色力量樓」引領紅色新風尚

特色樓道不僅讓原本老舊的樓道煥然一新,更搭起了居民之間溝通、交流、展示的舞臺,隨著社區自治不斷深入,街道將積極響應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營造和諧鄰裡氛圍、激發社區自治活力,助推文明新風尚,構建有溫度的「熟人社區」。

【來源:上海徐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鄭州惠濟區28個老舊小區改造進展順利_手機網易網
    目前,全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總體進展順利。其中,中華園小區等15個項目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務,剩餘項目正在施工中。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
  • 讓山城老舊小區「既好看」又「好住」 ——重慶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
    南橋苑小區「建融家園」面積約3000平方米、房屋48套(96間)。改造前,網線亂搭亂建、配套設施不完善、外牆大面積脫落、內部滲水嚴重、沒有電梯,部分房屋空置多年。所在街道和業主改造提升的意願很強烈,但因多種原因一直未能改造。引入市場力量參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為這個小區帶來了轉機。
  • 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老舊小區大改造 幸福生活如蜜甜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的民心工程,也是讓人民群眾共享美好生活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如何把這項重要決策和人民群眾的美好期盼有效結合,如何改的暖心、改的貼心、改的順心?黨建引領,全民共建。發揮好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社會各級力量工作同參與,成為五裡堡街道破解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難題的法寶。
  • 《南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力爭3年完成改造
    改造目標  用3年時間(2020年至2022年),全面完成建成於2000年以前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戶數80950戶、小區500個、樓棟5940棟、建築面積600萬平方米以上;「十四五」末期,力爭完成2005年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
    石街道萬國新村是海曙區今年列入改造的老舊小區之一。這個社區建於1998年,小區有居民樓13幢,住戶476戶。作為20多年的老小區,居民樓牆面漏水、路面破損、綠化雜亂、停車位緊張等問題突出。很多居民表示:「腿腳不太好,進出不方便,希望可以在小區公園、河邊步道等活動區域,多增加一些無障礙設施。」錢東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打造「無障礙社區」,提升轄區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生活品質。社區的公廁內不僅安裝了警報器,還統一安裝了明黃色的無障礙扶手。老年人上完廁所後,可以藉助無障礙扶手起身。
  • 用於遵義58個老舊小區改造!
    黃偉先後來到匯川區仁和苑小區、上海路街道辦烏江小區和紅花崗區楊家井還房小區、區政府二小區,深入小區樓道、廣場和黨員群眾服務站點,實地了解小區能不能加裝電梯、停車位是否充足、居民購物就醫是不是方便,與大家一起研究改造老舊小區的具體舉措。
  • 老舊小區「逆齡」生長 居民住得「面子」「裡子」都舒心
    其中,中華園小區等15個項目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務,剩餘項目正在施工中。 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 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
  • 南昌老舊小區改造,改進居民心裡了嗎?
    ■ 萬思、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黃祥晟/文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鎮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巷子老、房屋老、設施老、環境髒亂差等等問題。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江西省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已全面鋪開,有序推進。
  • 廊坊市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綜述
    >「以前這裡下水道堵塞,樓道沒有防盜門。現在門禁系統有了,路燈、監控攝像頭安上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這裡的環境脫胎換骨。」居民劉書芹欣喜地說。住房是民生之要,改造老舊小區事關百姓福祉。我市連續三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重點民心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年初,市住建局制定《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全市計劃投資改造老舊小區41個,其中主城區33個。
  • 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市裡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質。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這項民生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並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 今年我市計劃改造58個老舊小區
    2020年,全國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本月,來自於國務院的這個消息,令遵義的眾多老舊小區住戶十分興奮。隨著時代的發展,基礎設施陳舊落後,公共空間不足等各種老舊小區的共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一旦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後,必將是一項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民生工程。
  • 福州老舊小區改造後 居民滿意度從51.02%升至83.22%
    2017年至2019年,福州共實施改造提升415個老舊小區,總建築面積942萬平方米,資金投入約11.4億元,10.45萬戶居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小區變綠了、變亮了、變得更方便了。經第三方調查評測,福州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後,居民滿意度從最開始的51.02%提升至83.22%。 老舊小區怎麼改?
  • 拱墅13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開工!這9個精品小區初露新顏,美!
    拱墅13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開工!這9個精品小區初露新顏,美!小區還在原有黨群服務中心周邊融入黨建元素形成黨建戶外陣地,將原有花園進行了空間和綠化上的優化,打造中心花園,提升休息涼亭,增加了兒童遊樂設施,充分挖掘假山這個地名的歷史淵源。
  • 今後兩年寧波將改造447個老舊小區
    寧波市城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史濟權說:「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明後年老舊小區改造再提速,將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改造中如何贏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 道縣:老舊小區改造有條不紊加快推進
    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何權 何玲)今年以來,道縣始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增強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徑之一,堅持樹立「四大理念」、打造「雙百工程」,全縣各級各部門「以新換心」,全力以赴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小區宜居功能與品質生活,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停車位擴容 環境提升 杭州老舊小區螺螄殼裡做出大道場
    青磚白牆木門匾,在改造之初就經過專門設計,留住了鄉愁記憶;同時,補齊短板的公共設施、提升業態的街巷,也讓這個老街區實現了「逆生長」,讓居民生活與現代都市接軌。按照老舊小區不同的資源稟賦和人員結構,因地制宜實施改造,並以居民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作為突破口,補齊老小區基礎功能,提升公共設施服務水平,是杭州老舊小區改造的基本策略。
  •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新聞發布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讓城市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讓老百姓在宜居的環境中享受生活。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到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近日,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美麗中國」重要指示精神,作出系統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決策部署,並明確將美麗宜居城市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推動打造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的美麗宜居城市。
  • 嶽陽樓區老舊小區改造:「真心」換「舒心」,「實幹」換「新顏」
    如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為百姓期盼,與居民幸福感息息相關,嶽陽市嶽陽樓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堅持以為民惠民為出發點,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選取居民最迫切、最需要改造的問題入手,分類施策,用惠民實事暖人心。問需於民,百姓「點單」學院路社區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業主會。
  • 投資15億元,棗莊市中區15年改造老舊小區246個
    12月25日上午,棗莊市中區舉行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新聞發布會,區住建局黨組成員楊國棟作新聞發布。楊國棟介紹了市中區老舊小區改造背景及改造成效。從2005年開始試點,市中區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加大力度實施了老舊小區改造這一民生工程,並把其作為老城更新和內生發展的助推器。 自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啟動實施以來,我們共投資15億元,對246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改造。特別是2020年,投入1.89億元實施了102個老舊小區改造,共953棟樓、198.89萬平方米,受益群眾20789戶。
  • 脫下老舊「外套」,穿上靚麗「新衣」舟山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5000餘...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一直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政府實事工程之一。去年以來,舟山市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提升海上花園城市品質的重要內容,下足繡花功夫,老舊小區換新顏,老百姓的幸福感顯著提升。之前周圍的幾個小區都改造了,我們非常羨慕,日夜盼著自己的房屋也能得到改造。」該小區16幢的居民孫文珍說。 今年,她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政府部門詳細制定了東園新村改造方案,包括外牆粉刷、屋頂補漏、「五大件」更換、樓道粉刷、樓道破損窗戶的更換等。改造施工過程中,東園社區還積極協調居民們的要求,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