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社會》稿約

2021-02-19 愛知學者
集刊簡介:《新媒體與社會》由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主辦,是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集刊,併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本集刊設專題策劃、學術沙龍、個案研究、他山之石等欄目,力求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媒介生態環境中追求學術思想的沉澱與深思。《新媒體與社會》輯刊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輯刊,創刊於2011年10月,是國內第一本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輯刊,每年出版四輯。該刊以跨學科的 研究視角,介紹全球新媒體的最新動態及發展趨勢,探討新媒體對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領域的影響和變革,以及各國迎接新媒體機遇與挑戰的經驗和做法。《新媒體與社會》輯刊設有「觀點薈萃」「圓桌論壇」「專題策劃」「研究報告」「學海瞭望」「學術沙龍」「個案研究」「人物訪談」「他山之石」等欄目:「觀點薈萃」主要摘錄新媒體研究領域權威專家的新銳觀點;「圓桌論壇」主要報導國內外權威的新媒體學術會議;「專題策劃」每輯圍繞一個社會熱點話題進行專題研究;「研究報告」集納權威研究機構獨家發布的研究報告;「學海瞭望」主要對新媒體研究的最新成果進行梳理;「學術沙龍」主要發表新媒體與社會研究領域的前沿性學術論文;「個案研究」選取新媒體領域典型案例進行深入解讀;「人物訪談」主要是對業界、學界名流大家的專訪;「他山之石」主要介紹海外新媒體研究和實踐 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新媒體與社會》輯刊是新媒體及相關領域的學者、從業者、政界人士交流分享的平臺,既強調前沿性,也注重學術性,是廣大讀者了解新媒體、認知新媒體的案頭讀物,是學界、業界、政界深入研究新媒體的參考資料。歡迎對新媒體與社會研究感興趣的業者、學者、研究生積極投稿!投稿須知:(1) 論文稿件應系作者原創,投稿請保證作品的完全著作權(版權),並保證該作品沒有侵犯他人權益;謝絕第三方投稿。(2)投稿明確標示本稿件「專投《新媒體與 社會》」;切勿一稿多投。(3)論文稿件主題內容不限,與「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相關研究即可;字數7000—10000字最佳;(4)投稿論文必須包含內 容模塊:標題、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其中姓名、標題、摘要、關鍵詞須附英語譯文。全國、省部級及重要基金項目需註明項目名稱、編號。論文以課題組署名須註明課題組主要成員姓名及工作單位。投稿郵箱:sjtuydsy@163.com請將論文電子版發送至指定郵箱,郵件主題標註為「《新媒體與社會》輯刊投稿-姓名-學校-論文標題-聯繫方式」。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本篇內容可能存在刪節,刪減內容你懂的,點我了解詳情。

如果想獲取會議更詳細的內容或者有疑問,請根據正文裡的聯繫方式諮詢主辦方。愛知學者並非會議主辦方,對會議的了解程度不會超過本篇通知。

正文如果沒有附件,可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或聯繫主辦方索取。

歡迎會議主辦方提供信息,我們免費發布。郵箱:mraizhi@163.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 部 信 息

CSSCI名單 | 北大核心名單 | 搜索會議 | TSSCI名單

2020年刊物重點選題

推薦幾本不錯的CSSCI期刊,投稿可以重點關注

值得收藏 | 研究生有機會發表的期刊列表

愛知學者這三年

中國古籍書目檢索匯總

如何查找刊物正確的投稿方式

論文投稿常見騙局與防騙措施

相關焦點

  • 最新出版 | 《新媒體與社會》(第25輯)
    主編:謝耘耕 陳虹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 創刊時間:2011年出版周期:一年兩輯《新媒體與社會》集刊是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集刊,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目前已出版至第25輯。
  •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探討新媒體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趙月枝:新媒體的發展加深了數字鴻溝 趙月枝指出,新和舊是相對的,今天的新是明天的舊;今天的舊,它曾經也新過。如何在享受新媒體帶來便利的同時平衡好由此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命題。,當前,新媒體在網絡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語境下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享受著新媒體給今天生活帶來的便利,歌頌著科技的進步與新媒體的神奇,卻忽略了媒體技術的發展在帶來網絡英雄與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貧窮。關於「新媒體與社會」這個命題,趙月枝教授剛剛從自己的浙江老家進行了田野調查。 當生活在鄉村的人民聽到「新媒體與社會」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新媒體根本不重要,社會才是他們心中的關鍵詞。
  • 數位化景觀社會,新媒體藝術與公眾關係反思
    當人們逐漸對新媒體網紅奇觀感到疲勞,對過量的流明頭暈目眩,新媒體藝術與公眾的關係似乎出現了某種斷裂,如果我們不做景觀消費的支持者,那麼又以何種角度切入對新媒體藝術的認知,以何種姿態與新媒體藝術發生聯結?而新媒體藝術家,是否必須恢復自身的藝術批判性,對景觀霸權,對當今社會的媒體化現象,對僵化、浮表的藝術-公眾關係做更多的思考?
  • 南江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新媒體和網絡人士專委會正式成立!
    >舉報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李軍 李立 邵嵐 南江報導)2020年12月21日,南江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新媒體和網絡人士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朝陽飯店召開
  • 網信動態丨邯鄲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新媒體專委會開展專題...
    網信動態丨邯鄲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新媒體專委會開展專題學習交流活動 2020-12-23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十大優秀案例公布,「小朱...
    三湘都市報11月19日訊(記者 和婷婷 實習生 彭叢梅)11月19日下午,在中國新媒體大會「新平臺的社會責任」分論壇上,「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優秀案例提名」揭曉。
  • 新媒體文化研究(下)
    趙卓倫認為,網際網路與新媒體的發展與應用打破了傳統思想的權威鏈條、衝擊了中國傳統社會等級有序的倫理結構、改變了中國人「順遂自然」的思維方式、違背了「執中致和」的民族精神,消解了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表意內涵。
  • 新媒體營銷攻略
    如果企業新媒體提供的內容無趣,用戶就不會多做停留,所以能提供有價值並且有趣的內容是每個企業獲取成功的關鍵。自媒體有三個發展階段1.精英媒體階段在新媒體誕生之初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僅有為數不多的群體有機會接觸新媒體,並使用新媒體傳播信息,這部分人多數是媒介領域的專業人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及社會階層身份,因此這一時期是精英媒體階段。
  • 「N號房」事件,厭女症、消費社會與新媒體的產物
    ◆ 這跟韓國社會的男權文化有關,即相信男性更優越,男性在性關係中可以徵服和控制女性。如果我們不改變這種普遍的厭女文化,也就難以改變針對女性的各種性暴力。◆ 消費社會的過度盛行、商業化運營模式的濫用也在某種程度上對這類犯罪行為推波助瀾。
  • 匯聚新媒體正能量 南山召開首屆「政能量」新媒體工作交流會
    2018年南山首屆「政能量」新媒體工作交流會在南山區委召開,深圳市委網信辦輿情信息處處長王遠輝,網宣處處長羅忠政,南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戴紀鋒,深圳新聞網總編輯藍岸,深圳新聞網總編輯助理付洋出席會議並為獲獎單位頒獎。參加會議的還有來自南山區各部門新媒體小編們,大家從幕後走向臺前,共話南山政務新媒體發展。
  • 七問新媒體營銷
    ,似乎只要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而網際網路的這種行為也不單單表現在對傳統媒體的攻訐之上,對其他的行業也是採取的同樣的策略,並且整體打包稱之為 「網際網路精神」:高舉 「平等、自由、分享」闖入城門,把「價格戰」攪亂行業生態的行為稱之為「破壞性創新」;主事者賺得盆滿缽滿之後瀟灑抽身,留下無奈的跟隨者和茫然的用戶,最後只剩下一地雞毛,真正獲利的仍然是那些網際網路、資本界寡頭。
  • 當前中國新媒體發展的十大趨勢
    新媒體工作需要將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在對人的關註上。而建設性新聞理念也重視對人的關注,建設性新聞指的是在新媒體環境下一種積極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新聞實踐的新探索。這類新聞實踐強調在新聞報導中除了要堅持內容的客觀真實外,也應拓展報導的思路,要以解決問題為報導宗旨。隨著微傳播價值與媒體融合價值回歸本質和人們對提供解決問題方案信息的需求增大,建設性新聞的應用價值會不斷凸顯。
  • 新媒體攪亂臺灣「政治江湖「
    基於移動互聯技術的移動新媒體已成為人際溝通與大眾傳播的重要渠道,在臺灣選舉過程中,選民接受信息的渠道隨之拓寬,以新媒體為平臺的網絡政治成為臺灣選舉新景觀。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的主流媒體報紙、電視、廣播、雜誌而言的,是以電腦、手機為媒介,藉助網際網路進行信息交換的媒體形式。
  • 新媒體時代兒童成人化現象的探析
    建議家庭應為兒童營造良好的媒介環境,即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媒介觀,提升自身媒介素養,正確引導兒童使用新媒體,革新親子教育的方法與途徑;幼兒園應為兒童提供媒介啟蒙教育,即園方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提升教師媒介素養,多途徑實現家園合作;社會則應加大對兒童媒介教育的積極推廣,即政府應提供支持、加強監管,社會媒體人進行正面宣傳。
  • 安平:善用新媒體,照亮這世代
    新媒體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的顛覆性改變也因為以上的轉變,傳播效果極大擴展,對社會議題、政治民主、思想觀念都產生了重大影響。[1]新媒體的顛覆性,也正反映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性特徵:顛覆各行各業,改變各族各民。
  • 新媒體營銷——企業新媒體營銷定位與策略
    《新媒體營銷——企業新媒體營銷定位與策略》培訓背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企業如何抓住新媒體風口?如何深挖新媒體平臺營銷價值?如何高效精準觸達目標用戶?如何利用新媒體為企業營銷開闢新入口?新媒體的發展迅猛,增量龐大,變化快速,傳播主體在增多,傳播門檻在降低,企業的新媒體營銷似乎陷入僵局。
  • 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的創新發展探究
    摘要: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通信5G技術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新媒體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新媒體在為傳播業注入新的生命力的同時,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報紙,更是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主要針對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的創新發展進行分析和討論。
  • 企業如何做好黨建類新媒體運營?
    但是很多這類企業缺乏新媒體運營方面的經驗,在運營這類新媒體時,容易出現力不從心、粗製濫造、沒有規劃的情況。那麼企業如何做好自身黨建類新媒體運營?本人結合以往的政務類新媒體的工作經驗,拋磚引玉,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 粉絲經濟:新媒體環境下新的經濟增長活力
    隨著數字中國戰略加快推進,新媒體的智能化程度將顯著提高,粉絲經濟與社會治理將協同共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共同助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隨著數字中國戰略有力快速推進,我國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技術發展成效顯著,以技術驅動為核心支撐的新媒體發展不斷走向高階,新媒體對社會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的介入程度不斷加深,影響日益深刻。
  • 青島黃海學院新媒體聯盟正式成立!
    馬永來書記表示,近年來,我校緊跟時代步伐,加快了新媒體建設,學校宣傳部率先開通運營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近年來,每年都獲得省級以上表彰獎勵,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各學院、部門也紛紛開通運營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新媒體的發展在推動校園品牌宣傳、倡導良好的校園網絡生態等諸多方面樹立了新榜樣、作出了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