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傳》美國的兩位傳記作者——史蒂文·奈菲和格雷戈裡·懷特·史密斯。
這個傳記的主人,他越獨特,他的生命越有光彩,可能就越激發傳記作者創作的那種熱情。而梵谷就是這樣的一個生命,他像流星一樣滑過人類的天際,他只在這個世界上活了三十七年,但是他卻留下了海量的作品,特別是到生命後期的一段創作,可以說幅幅都是大師級傑作。
一,數字時代的紀實紀錄片。把梵谷的一生非常清晰地做一個界定:早期的時代、在荷蘭的時代、以及回到法國的法國時代。
二,梵谷的原生家庭。文森特·梵谷出生在荷蘭的一個其實蠻顯赫的家庭,因為梵谷家族有著非常龐大的家族成員體系,有一支是他的叔伯輩,他們白手起家創立了古庇爾畫廊。這個畫廊從無到有,其實到梵谷出生的時代,它已經在歐洲的藝術品交易領域,特別是在油畫交易領域佔有了壟斷的地位。1853年出生的,他是這個家庭的長子。但非常奇特的是,他不是第一個孩子,因為還有一個孩子也叫文森特·梵谷,出生在1852年,在出生的當年就已經夭折了。
三,梵谷的童年。每天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大聲地朗讀,互相拿出一本書來,大體就像我們現在這樣坐在一個客廳裡,然後大聲地朗讀。這種閱讀習慣伴隨了梵谷的一生,可以說在梵谷37年的生命當中,手不釋卷、筆耕不輟,這是他的原生家庭給到他的,他的閱讀習慣非常好。而在他孤獨的童年過程當中,提奧的存在是一個巨大的安慰。
四,梵谷在倫敦。之前投奔伯父後因為浪蕩被辭退,在倫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都會裡,梵谷度過了一段流放的歲月。他就這樣浪蕩到27歲,到27歲梵谷都沒有動筆開始畫畫,之前的人生都是失敗的,每一次失敗都讓他覺得是羞辱。
五,梵谷在博裡納日。直到他在二十八九歲的時候,真正開始動筆的那一刻,他畫出來的都是這些色彩黯淡的素描。可以說30歲之前的梵谷,他的人生都是失敗的,是黑色的。
六, 梵谷在荷蘭。他的事業不成功,在信仰上也遭致失敗,而情感上的失敗,是真正壓垮梵谷的稻草。
七,梵谷在巴黎。巴黎時期可以說是梵谷整個生涯當中的創作最高峰。梵谷所有的創作都來自於後面的10年,在荷蘭度過了差不多6年,而在巴黎時期就是這最後的4年,傑作噴薄而出。可能好多書友就說,我們都知道梵谷的《向日葵》,我們知道梵谷的《麥田》《星空》《柏樹》都是這個時期畫的。
八,梵谷在阿爾。
阿爾明亮的正午陽光給了梵谷創作的巨大靈感。《十五朵向日葵》誕生了,有人說十五朵向日葵有著深刻的象徵,十二朵是基督教裡的十二門徒,然後還有三朵是他、高更和提奧,這是有著特別的象徵意義的。剛才說很多傑作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黃房子》《向日葵》《午夜的咖啡館》。
九,梵谷在聖雷米。梵谷的星空——《星月夜》。
十,梵谷在奧威爾。
直到那一天——1890年的7月27號,他的下腹部已經中槍了,一直在流血,那麼這把槍在哪裡,是誰打的,現在都是一個謎。
結語:梵谷的一生,37年的生涯給我們帶來的啟迪就是,如果你在痛苦當中,在絕望當中,這個世界上的痛苦絕望者,一定不止你一個。你不要忘了曾經有一個生命也如此地絕望,但是他在不停地創作,把他一生所經歷的孤獨苦痛不斷地表現出來,狂熱的孤獨的心變成了燦爛美好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