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南開女生帶千年木葉盞上「直播」

2020-12-25 南開大學新聞網

  像是把生命剎那間封存,一片經歷了春風秋雨的葉子,在1300℃高溫下印入瓷製茶盞的釉面中。熱茶灌入盞中,葉片浮動,紋路脈絡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這項叫木葉盞的「黑科技」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吉州窯獨有的制瓷絕技。它曾一度失傳,近年來經過政府和文物研究者等多方努力,終於得以恢復,但依舊面臨著傳承難的困境。26歲的屠金歌決心當這項古老藝術的保護者和傳承者。

  她剛從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專業畢業,與身邊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成立了「靜象文化空間」,致力於在全國找尋寶貴的非遺技藝,希望用現代產品運營和傳播模式,讓傳統文化被更多人知曉,重新煥發生命。

  今年「雙11」期間,屠金歌的團隊每天在直播間裡不厭其煩地給網友們講述木葉盞這個已經1000多歲的傳奇技藝背後的故事。僅這次「雙11」直播和後續帶貨,她們就賣出600多個吉州窯木葉盞。對那些守著這門手藝的老匠人而言,這個數字超過了從前一年的銷量。

  兩個年輕女孩與木葉盞「一見鍾情」的故事發生在4年前。一次,屠金歌和同學于慧慧去井岡山革命老區參加人文行走活動,在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的古吉州窯遺址,她們親眼見證了木葉盞神奇的誕生過程。

  「上千度的高溫下,稍有不慎,葉子便會立即灰飛煙滅,可匠人們卻將它完好無損地定格在小小茶盞上。」屠金歌說,那一瞬間,自己被震撼了。當時她就想,一定要讓這麼美的作品以及它背後精巧的技藝、燦爛的文化走進更多人的心裡。

  大學期間,她就和同學們一起在學院樓裡辦起了集讀書會、觀影會、真人圖書館、創意手作等功能於一體的「靜象文化空間」。也是在那時,她意識到,很多和自己一樣的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特別是非遺技藝十分感興趣,但又缺乏了解和接觸的渠道。

  捧著美輪美奐的木葉盞,兩個90後姑娘一拍即合,她們要以木葉盞為突破口,開啟一場保護、傳承和創新非遺技藝的創業之旅。

  她倆立即在吉安縣馬不停蹄地開展調研,實地走訪了當地數十位非遺匠人後,梳理出目前這項技藝傳承發展面臨的六大痛點:地區環境閉塞,產品產量、質量不穩定,營銷支撐體系薄弱,產品設計脫離市場,銷售渠道落後以及專業人才匱乏。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技藝傳承後繼乏人。屠金歌吃驚地發現,當地非遺匠人只剩下10位左右,年輕匠人寥寥無幾。背後的原因在於,一方面老師傅不願意把自己的絕招傳給別人,另一方面因為缺乏銷售渠道,好不容易做出來的產品也少有人問津。

  屠金歌決定帶著團隊的年輕人創新與匠人的合作方式和非遺產品運營模式,將傳統工藝與創新設計相結合,挖掘和培育更多優秀設計人才和手工藝從業者,開發具有文化內涵的作品。與此同時,她們利用自己擅長的電子商務、網絡直播、眾籌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為非遺產品代言。

  當年輕人躊躇滿志準備大展拳腳幹一場時,老師傅們卻不太買帳。他們有的不太相信網際網路,有的曾吃過一些網絡代銷公司的虧。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屠金歌承諾前期的產品設計、推廣等傳播費用全部由團隊免費提供,最終用誠意打動了老師傅們。

  在持續3年的努力下,靜象團隊在吉安木葉盞項目上實現了產業突圍。她們在產品設計方面,引入了高校的設計團隊和科研力量進行持續創新,豐富了木葉盞的品質,「原來只有一種葉子、一個色彩,現在能做8種葉子,16種色彩,27種器型,上千種款式」。

  結合平臺、客戶的反饋,她們逐漸幫助匠人摸索制定出新的質檢標準,讓產品更受歡迎。她們打破了原有小作坊「各自為戰」的格局,拆分訂單、合作生產,統一制定生產流程、提供原料,成品統一入庫質檢,大大提高了產能,保證了品質。

  「營銷突圍」是屠金歌團隊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她們建立了線上渠道矩陣,包括36個主渠道,上百個分銷渠道,24小時不間斷銷售;直播800餘場,累計客戶流量超過600萬,銷售額超350萬元。組織大型電商活動106場,曾創下6天銷售額突破50萬元的成績。

  在母校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他們搜集起校園的樹葉燒製成木葉盞。「讓千年非遺遇上百年南開,也開啟了木葉盞全國定製化市場。」屠金歌說。如今,木葉盞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讓更多人「看見」傳統文化的魅力,「現在我們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50歲之間」,一些原本不了解茶文化的年輕人也從一個美妙的茶盞喜歡上了喝茶。

  目前,「靜象文化」團隊已與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國家級、省市縣各級10餘位非遺傳承人開展合作,服務相關從業匠人上百人,帶動吉州窯陶瓷產品銷售額增加500餘萬元,間接帶動就業上千人。

  她們帶匠人和產品走出山村,參與國內外大型的展會和學術論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主動加入其中。一個吉州青年,辭去事業單位的工作,回來傳承木葉盞的燒制技藝。他成立了工作室,和「靜象文化」的年輕人們一起研發創新。

  今年11月4日,南開大學團委與吉安縣吉州窯陶瓷管理委員會籤約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江西省吉安縣非遺產業發展提供商業模式指導、服務運營對接、產業精英人才培訓等支持。「我們鼓勵更多青年人才投身非遺產業發展,增強民族自信。」南開大學團委創業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建鵬說。

  以吉州窯為先鋒,屠金歌團隊探索出了一條商業模式複製與可持續經營之路。去年,她們對始於唐代的河南當陽峪絞胎瓷產品進行價值挖掘,創新營銷方式,獲得了超過40萬元的銷售額。

  「最近,我們希望可以繼續把非遺產業脫貧模式在寧夏西吉縣複製,探尋西吉磚雕非遺創新融合發展的新道路。」屠金歌說。3年多來,她們已推出各類原創文創產品近60種,與近30位非遺傳承人籤訂代運營協議,服務了全國特別是一些貧困地區的上百位非遺匠人,幫助當地形成產業,也拉動了就業,助農增收。

  最近,她們利用高新技術搭建起一個中國非遺數位化服務平臺——靜象SAAS(Software-as-a-Service)。這個平臺將整合非遺產品上中下遊產業鏈條,一方面連結散落在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匠人;另一方面牽手電商、自媒體、帶貨主播等銷售渠道以及關鍵客戶,打通非遺生產到市場對各個環節,帶動更多年輕人投身其中。

  屠金歌和小夥伴們堅信,「讓非遺被更多人看見,融入人們的生活,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保護方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12月22日 07 版

相關焦點

  • 南開女生帶千年木葉盞上「直播」
    原標題:將非遺融入生活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保護南開女生帶千年木葉盞上「直播」像是把生命剎那間封存,一片經歷了春風秋雨的葉子,在1300℃高溫下印入瓷製茶盞的釉面中。熱茶灌入盞中,葉片浮動,紋路脈絡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 一葉入盞,穿越千年!26歲女孩創業「賣葉子」
    屠金歌(左)和于慧慧(右)探秘宋代黑科技在南開大學西門附近的一棟小樓裡,26歲的屠金歌通過直播,向網友們推薦一種木葉盞。而且,匠人們各自的獨門絕技,讓每家每戶的木葉盞在風格上都有所不同,這其實讓產品的風格更加多樣了。靜象團隊給這些匠人做了不同的定位,根據他們個人的特點去打不同的渠道和活動。經過年輕團隊的包裝設計,穿越千年的木葉盞與現代生活的文化品味一拍即合,一上線就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興趣。在讚嘆這種宋代黑科技的同時,葉子的形態、意境也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 木葉天目 | 一隻宋盞的兩種傳奇
    木葉天目盞,是宋代天目山僧拾天然樹葉,覆於釉下焙燒而成,以此得名。古人的禪意構想使樹葉永生,茶盞也擁有了生命靈性。為此我寫了兩篇《傳奇》:拍攝一下我的這隻黑釉盞:《傳奇1》據說,每一份今世的緣,都烙著前生印記。一隻西天目的茶盞,如今摩挲在我手底。這一種堅硬冰冷,你經過誰的手澤?安睡在釉間的木葉,你藏著怎樣的秘密。
  • 一片木葉的傳奇!您期待的木葉天目押窯第二期開啟!
    木葉天目燒制直播全過程(刪減版)在第一次押窯活動中,精品層出,其價值基本都遠超市場價。正因如此,好多人催促,「趕緊開啟第二期吧!」所以,這次我們把它們帶回來了。而浪漫且有創新精神的焦鼎輝,在用科學精神和藝術家的浪漫,復燒成功木葉天目茶盞後,還創作了木葉天目「非白·壺」,仿佛是大自然這雙奇妙之手,將木葉像胸針一樣別在了壺上。
  • 木葉天目押窯 | 一片葉子燒出天價瓷器,失傳700年的手藝,燦爛回歸!
    瓷器上的紋路原本不足為奇,木葉紋奇就奇在,它不是畫的,不是雕的,而是自然界天然的葉片經高溫燒制留在胎胚上的印痕。這葉片筋絡俱在,有的盞內葉片甚至文脈亦清晰可觸。 ,創燒出可完全媲美古盞品相的木葉天目盞。
  • 【精品推薦】吉州窯黑釉曜變木葉茶盞賞析
    吉州窯是宋代江南地區著名的瓷器窯場之一,其燒造的瓷器品種繁多、特色鮮明,其中一類以木葉紋裝飾的瓷器別具特色,本文就來介紹一件南宋吉州窯黑釉木葉紋盞。該盞高5.5、口徑15.7釐米,敞口,束頸,深腹,淺圈足。盞內外通體施黑釉,釉面較光亮,底足露胎,顯灰黃色胎體。
  • 鄭爽被《中國青年報》斥責:沒有職業操守
    鄭爽在8月21日,帶貨直播翻車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將近10天,至今依然在網上發酵。前兩天,國內重要的主流媒體《中國青年報》也禁不住,對於此事進行評論,並批評鄭爽沒有職業操守。那天,是鄭爽29歲的生日,當天,她做了一次帶貨直播,據說,這是她第一次做這種帶貨的直播。
  • 銘師堂教育心理公益直播課登錄學習強國、央視頻、中國青年報三大...
    來源標題:銘師堂教育心理公益直播課登錄學習強國、央視頻、中國青年報三大平臺為緩解疫情期間及疫情結束之後中學生的情緒、行為等心理問題,在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女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的指導支持下,網際網路教育企業杭州銘師堂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多個專業機構,以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鄭日昌教授
  • 《中國青年報》評鄭爽:佛系工作態度,是懶惰,沒有責任感的說辭
    《中國青年報》評鄭爽:佛系工作態度,是懶惰,沒有責任感的說辭前兩天的鄭爽,因為一場直播中的情緒失控,而再次引發巨大爭議。雖然之後鄭爽再次直播,態度良好,且粉絲全力維護。但給普通觀眾造成的印象,已經是不敬業以及容易情緒失控了。經過了各種各樣的爭議,如今的鄭爽,已經成了娛樂圈裡很具代表性的女明星,也常常被迫成為一類明星的代表。
  • 《中國青年報》評鄭爽:佛系工作態度,是懶惰,沒有責任感的說辭
    ,就連《中國青年報》也寫了一篇主題文章進行點評分析。在前言裡,《中國青年報》的編輯,說鄭爽的「佛系」,只是不求上進的藉口。在正文裡,編輯用鄭爽之前在綜藝裡的發言來證明:一些佛系的工作態度,是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是懶惰,是沒有責任感的說辭。
  • 木葉專屬體術前三名!千年殺上榜,八門遁甲勇奪第一
    火影當中忍者的戰鬥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體術,忍術以及幻術,其中體術的出場頻率是最高的,而因為故事是發生在木葉忍者村的,所以對於木葉忍者的戰鬥畫面描寫的自然也是最多的了。其中木葉出名的體術有好幾個,一些強大的體術都是具有巨大殺傷力的人,接下來讓我們盤點一下木葉出現過的最出名的三大體術,這三個體術都是木葉忍者的專屬體術。千年殺千年殺是出場很早的一個體術,甚至被卡卡西稱為是木葉體術奧義。
  • 【冰藍菩提木葉天目】| 緣結菩提情 品位禪中意
    木葉盞,是「禪茶一味」最好的詮釋,體現了一種禪宗哲學與美學意境,以境悟心、體處靈然「默照禪」之遺風。
  • 「情深意長」系列音樂會南開舉行 聆聽周總理奮鬥一生
    初衷  再現周恩來年少時讀書生活  希望當下青少年延續其品格  音樂會開演前,總導演劉國超接受了北京青年報後臺直播團隊的專訪。劉國超介紹,「情深意長」作為一個主題系列,是為了紀念周恩來總理。2016年周總理逝世40周年之際,以「情深意長」為主題,曾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第一場音樂會,主要反映周總理在工作中對於戲曲藝術事業的關心;2018年,周總理誕辰100周年,舉辦了「情深意長」第二場音樂會,主要反映他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貢獻和成就。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南開大學作為五四時期青年學生運動的主陣地,同時又是周總理的母校,也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點。
  • 【愛國奮鬥南開人】南開學生合唱團:在世界舞臺唱響中國聲音
    南開新聞網通訊員  曹蓮娜  今年是南開大學學生合唱團成立的第25年,從1995年成立至今,南開大學學生合唱團連續五屆獲得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共獲30餘項國際賽事金獎,五次在國際賽場上升起國旗、奏響國歌,成為了南開品牌、中國特色、世界知名的大學生藝術團體,一次又一次站在世界合唱之巔。
  • 《雷鋒之歌》與《中國青年報》
    《雷鋒之歌》1963年4月11日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  《雷鋒之歌》與《中國青年報》……」  著名詩人賀敬之這首創作於1963年春天的抒情長詩《雷鋒之歌》,發表在1963年4月11日的《中國青年報》上。  上世紀50年代起便在中國青年報社總編室工作、現仍為《中國青年作家報》做編校工作的錢玉良老師回憶,「上世紀60年代《中國青年報》還不是日報,每周二、四、六出版,但因其常有一些有影響力的獨家報導推出,深受青年朋友喜歡。
  • 南開101,前來報到!
    南開101,前來報到!百年南開喜迎新生!9月10日至11日,南開大學迎來了2020級本科新生。他們滿懷憧憬地踏入南開校園,為這座百年學府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 廟會速覽-北京青年報
    書籤、主題紙膠條、日曆、徽章、糖葫蘆抱枕、水晶鎮紙……被貼上廠甸標籤的文創產品不在櫃檯中靜展,而是被商家紛紛拿上櫃檯。遊客既可以拍照也可以把玩,文創產品展臺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    「賣得最好的就是書籤和主題紙膠條,每天能賣上千個。」工作人員一邊說一邊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展示,金色的鏤空玫瑰花用金絲鏈連在夾子上,可以放在書本中,售價每個29元。
  • 今日直播!CCF-NLP走進高校第七期「走進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CCF-NLP走進高校」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報告會第七期,1月17日(今日)18:30 我們將走進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為兩所學校的同學以及線上直播間的觀眾們分享NLP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 火影忍者:木葉秘傳體術奧義千年殺使用過幾次?至少8人中過這招
    而在眾多的搞怪之術中,有一些搞怪的術同樣也擁有巨大的威力,比如說擊敗過很多強者的色誘之術、讓大筒木輝夜都陷入遲疑的逆後宮之術、讓七代火影和五代風影談之色變的千年殺等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火影忍者中可以在精神和肉體上雙重打擊敵人的木葉秘傳體術奧義千年殺一共使用過多少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