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7月9日,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布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表示,醫院用5天的時間建起了柔性負壓核酸檢測實驗室,17天內建設完成P2+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並順利通過驗收。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
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院築牢疫情防線,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患者的就醫需求,確保了就醫患者和醫務人員零感染、就診患者不耽誤的目標。
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先後召開了50次防控專題會議,制定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300餘項,全院開展各類培訓演練100餘次,實現了院感防控和人員管理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嚴格落實門診管理「六嚴格」和病房管理「五嚴格」制度,調整醫院出入口設置,實現了就診患者、車輛和工作人員合理分流。
嚴格執行門診三級預檢分診制度,強化科室二次預檢分診制;嚴格實施病區封閉式管理,嚴把住院篩查關、審核關和管理關;實施手術等診療項目的事前討論和多學科會診制度,嚴控風險環節和部門;成立督導組和巡查組,加強對重點崗位、重點部門、重點人員的督導檢查,實現疫情防控閉環管理、防控責任落到實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她指出,為進一步提升醫院急診急救能力,醫院啟動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設計論證,著手建設包括胸痛卒中治療室、負壓隔離病房、重症監護病房病床、高依賴病房等在內的2500平米的急診急救中心,升級醫院急救水平,提高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王笑頻介紹,醫院著力加快信息化建設速度,做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聚集,線上線下一體推進智慧醫院建設。作為北京市第一家上線的網際網路診療中醫醫院,5月26日又首批獲得醫保網上結算資質。目前,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形成了包括諮詢、複診、處方審核、物流配送一體化服務體系,共有25個專業145名專家開展網際網路診療,已完成諮詢13104例,診療7601例。在適應疫情期間患者就醫需求的同時,也減輕了非急診患者佔用急診資源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