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5天建起柔性負壓核酸檢測實驗室

2020-12-2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7月9日,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布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表示,醫院用5天的時間建起了柔性負壓核酸檢測實驗室,17天內建設完成P2+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並順利通過驗收。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

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院築牢疫情防線,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患者的就醫需求,確保了就醫患者和醫務人員零感染、就診患者不耽誤的目標。

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先後召開了50次防控專題會議,制定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300餘項,全院開展各類培訓演練100餘次,實現了院感防控和人員管理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嚴格落實門診管理「六嚴格」和病房管理「五嚴格」制度,調整醫院出入口設置,實現了就診患者、車輛和工作人員合理分流。

嚴格執行門診三級預檢分診制度,強化科室二次預檢分診制;嚴格實施病區封閉式管理,嚴把住院篩查關、審核關和管理關;實施手術等診療項目的事前討論和多學科會診制度,嚴控風險環節和部門;成立督導組和巡查組,加強對重點崗位、重點部門、重點人員的督導檢查,實現疫情防控閉環管理、防控責任落到實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她指出,為進一步提升醫院急診急救能力,醫院啟動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設計論證,著手建設包括胸痛卒中治療室、負壓隔離病房、重症監護病房病床、高依賴病房等在內的2500平米的急診急救中心,升級醫院急救水平,提高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王笑頻介紹,醫院著力加快信息化建設速度,做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聚集,線上線下一體推進智慧醫院建設。作為北京市第一家上線的網際網路診療中醫醫院,5月26日又首批獲得醫保網上結算資質。目前,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形成了包括諮詢、複診、處方審核、物流配送一體化服務體系,共有25個專業145名專家開展網際網路診療,已完成諮詢13104例,診療7601例。在適應疫情期間患者就醫需求的同時,也減輕了非急診患者佔用急診資源的壓力。

相關焦點

  •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廣安門醫院提供37萬中藥飲片調劑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鮑聰穎)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介紹,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建立了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的聯合會診機制,組建了由國醫大師領銜,
  • 唐山市中醫醫院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成功牽手
    12月27日,2020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腫瘤重點專科聯盟學術研討會暨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河北省醫養結合促進會年會在唐山成功舉辦,會上,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腫瘤重點專科聯盟揭牌儀式舉行,唐山市中醫醫院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成功牽手,共建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腫瘤重點專科聯盟。
  •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胡元會在山醫大一院交流指導
    12月3日,「院士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山西行」山西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諮詢指導活動在山醫大一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胡元會教授到院指導。山醫大一院院長徐鈞介紹了該院的整體發展情況並致歡迎詞。他講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始終是行業翹楚和標兵,從上世紀50年代抗擊乙腦,到2003年抗擊非典,再到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廣安門醫院的同仁們始終堅守醫療衛生事業一線,為我們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標杆。
  • 道縣中醫醫院PCR實驗室(核酸檢測室)投入運營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唐海蓮 鄒利文)為緩解縣域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辦核酸檢測壓力,確保縣域內居民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道縣中醫醫院在縣委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近百萬元建設PCR實驗室,並於11月18日投入運營。
  •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化溼敗毒方是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方藥「三藥三方」之一,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研發的中藥創新藥物。這支醫療隊是首批馳援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主要由西苑醫院和廣安門醫院共35名醫護人員組成,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南樓一病區,開闢中醫抗疫示範田。
  • 中醫藥抗疫,廣安門醫院發熱門診啟用 「神術解毒顆粒」
    廣安門醫院重新改造的發熱門診於11月30日正式啟用。作為三級甲等中醫院的發熱門診,這裡充分體現了中醫藥特色。發熱門診除提供常規診療外,還配備了臨床應用20年的「四時感冒系列方」,該系列方繼承了蒲輔周、薛伯壽等名老中醫的經驗,根據時下的氣候變化、疾病流行特點及患者體質辨證施治,為患者制定「個體化」中醫診療方案;同時提供中藥湯劑或配方顆粒等多種製劑,以滿足不同患者的用藥需求。針對今年的新冠疫情,發熱門診還備有援鄂醫療隊專家齊文升總結戰疫經驗所創的「神術解毒顆粒」等中藥製劑用於治療,發揮中醫藥抗疫特色。
  • 吉林舒蘭市搭建起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並開展核酸檢測
    央廣網舒蘭5月14日消息(記者苑競瑋 通訊員馨立 黃小星 曹雪瑩)據吉林省衛健委今天通報,吉林市昨天新增本地確診病例一例。目前吉林省共有2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院治療,有495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地點隔離醫學觀察。
  • 北京對六類人員核酸檢測 附北京核酸檢測預約入口
    「吉因加核酸檢測」3.京東商城「吉因加基因檢測旗艦店」預約1.118號13366760077/18911597700/18911597711/18911597722/010-849555601.京東搜索「卡尤迪旗艦店」2.大眾點評搜索「卡尤迪核酸檢測」3.美團搜索「卡尤迪核酸檢測」無團體/個人57北京金則醫學檢驗實驗室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科學園路
  • 武漢現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 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
    武漢現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 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0日 10: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現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 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  中新社武漢12月19日電 (記者 張芹)記者從中共武漢市委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該市共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移動檢測車6臺,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應急狀態下大規模核酸檢測能力可達每天150萬人次以上
  • 廣安門醫院將打造中醫國際品牌,建設成為展現中醫藥文化的窗口
    今天,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舉行建院六十五周年學術總結會。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介紹,今後醫院將打造中醫國際品牌,讓廣安門醫院成為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和展現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廣安門醫院始建於1955年。
  • 北京城建安裝集團推出移動方艙集成核酸檢測實驗室助力抗疫
    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具備獨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能力;各級疾控機構和有條件的專科醫院、二級醫院、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也應當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能力。對醫療資源相對缺乏、檢測能力相對薄弱、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的地區,特別是陸路邊境口岸,要選擇一家綜合實力強的縣級醫療機構予以重點支持,實現縣域內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
  • 超負荷運轉百日的伊拉克核酸檢測實驗室[圖]
    新華社發       新華社巴格達8月5日電(記者張淼)近期伊拉克面臨高溫與新冠疫情的雙重考驗。巴格達醫學城醫院,中國援建伊拉克抗擊新冠疫情的核酸檢測實驗室裡,待檢的鼻咽拭子樣本擺滿了操作臺……     100多天來,這所實驗室超負荷運轉,全力應對外界難以想像的挑戰。
  • 日檢測5000個!清華長庚醫院建180m核酸檢測實驗室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精準施策,科學防控,先後啟動核酸檢測一期、二期實驗室,面積達180平方米。截至7月底,已完成核酸檢測8萬人次。清華長庚醫院新冠核酸檢測二期實驗室於6月26日啟動。在檢測高峰期,每日檢測樣本達5000個,樣本來自於核酸集中採集點及院內臨床診療。此外,清華長庚醫院先後派出近500人的核酸檢測採樣隊伍深入高校、社區進行核酸檢測。截至7月11日,共完成核酸檢測7萬人次,其中高校2.1萬人次,社區4.9萬人次。
  • 奮戰30個小時完成近7萬份檢測,直擊成都核酸檢測實驗室
    他們有的是醫院醫護人員,有的是社會志願者,都是為新冠病毒核酸採集工作培訓而來。成都千麥醫學是四川省首批通過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資質的醫學實驗室之一,從今年2月19日開始,就獲得了開展核酸檢測的資質認證。自12月7日成都本土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千麥醫學全員投入核酸檢測工作中。他們一部分人奔赴郫都區現場進行採集,一部分人留守實驗室進行檢測,「中間超30個小時沒有休息」。
  • 1天能做10萬人次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館...
    1天能做10萬人次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又來啦!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集市入口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縮小版的「火眼實驗室」灰白色、半圓柱體的氣膜艙上「火眼實驗室」字樣非常醒目「這是一個氣膜火眼實驗室的模型,這個氣膜可以迅速地吹起來,形成一個大的空間,裡面會有一些機器,可以在裡面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
  • 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名單增至252家(附地址電話)
    「吉因加核酸檢測」3.京東商城「吉因加基因檢測旗艦店」預約1.118號13366760077/18911597700/18911597711/18911597722/010-849555601.京東搜索「卡尤迪旗艦店」2.大眾點評搜索「卡尤迪核酸檢測」3.美團搜索「卡尤迪核酸檢測」無團體/個人57北京金則醫學檢驗實驗室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科學園路
  • 兩項核酸檢測實驗室行業標準有望明年上半年發布
    11月16日,北京戴納實驗科技有限公司方艙技術總監遲海鵬告訴記者,該公司正在主編《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通用技術規範》和《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通用技術規範》行業標準,該標準目前立項和初稿已經準備完畢,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發布。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全力以赴做好核酸檢測篩查工作
    隸屬於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的C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擁有P2+實驗室資質,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臨危受命成為北京市第一批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自1月27日凌晨1點14分接受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標本至今,實驗室共檢測36,798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樣本、30,115例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樣本,並於2020年2月24日獲得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認定的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確診資格。隨著樣本量的不斷增大,為了滿足醫院全員篩查檢測順利完成,醫院致力於不斷提升檢測能力,檢驗科派出檢驗技術人員支援並肩奮戰。
  • 中國疾控中心馳援綏芬河 搭建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
    據央視新聞報導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今天(12日)派出15名專家組成的實驗室檢測隊從北京啟程,奔赴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援助當地開展新冠肺炎輸入病例防控工作。這支隊伍到達後,中國疾控中心將有督導、流調、消殺、實驗室檢測22名專家在綏芬河市參與疫情處置。
  • 5天改造32間負壓病房 廈門勞動者率隊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譚心怡 圖/記者 林銘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帶領團隊7天完成廈門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PCR實驗室改造,5天完成32間負壓病房改造,平均每天休息時間5小時——在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背後,是林錦清作為廈門中恆信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一名施工員的堅守與付出,更承載著一名廈門勞動者看似平凡實則不平凡的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