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刀」剪不斷倫理「糾纏」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基因剪刀」剪不斷倫理「糾纏」

圖片來自網絡

左圖為標準的心臟結構;右圖為心肌增厚的心臟結構。

  8月2日,英國《自然》雜誌將一篇論文公之於眾: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宮前的人類胚胎中的、與遺傳性心臟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有關的基因變異。

  儘管已過去一周,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篇論文引發的餘波在韓國仍未平復,韓國各界的討論依然活躍。

  韓國是「主角」之一

  上述最新研究是被稱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首次實現對人類早期胚胎中導致肥厚型心肌病突變基因的修復。韓國學者表示:「是韓國而不是美國學者主導了這項開創性的研究工作。」

  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此前曾正式向媒體宣布,該院的「基因剪刀」技術成功完成了人體胚胎特定基因突變的修復,定向準確,出錯率處於「極低」水平。

  據報導,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遺傳基因矯正研究團承擔了這項工作,擔任研究團團長的就是被稱為韓國「基因剪刀第一人」的金晉秀博士。為了該項研究,他此前放棄了首爾大學終身教授的頭銜。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單基因遺傳性心臟病,MYBPC3基因被認為是致病的基因突變中最常見的一種。此次開發的「基因剪刀」能夠識別DNA中突變的MYBPC3基因鹼基序列,還包含可以截斷DNA鏈條的「剪刀」蛋白質,可以準確定位突變基因在DNA鏈的位置並加以清除。

  這項研究採用了將精子和基因剪刀同時注入卵子的新技術,最終可以將父代突變基因遺傳給胚芽的概率從50%降低到27.6%。此前的實驗中,基因剪刀只能改變部分細胞DNA鹼基序列,但是新技術幾乎實現了100%突變基因的識別和切斷,而且有效消除了胚胎嵌合現象。

  倫理問題成「攔路虎」

  雖然成果重大,但韓國媒體還有另一個關注點。據韓國媒體稱,受到韓國生命倫理相關法律的限制,研究團隊只能將開發好的基因剪刀技術拱手讓與他人,提供給外國同行進行實驗,最終的實驗由美國研究人員為主的國際團隊共同完成。

  基因技術的前景無比誘人。但是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韓國學者很難掩飾對美國特別是中國科研倫理環境的嚮往。十年前,為了挽回黃禹錫事件的影響,韓國的科技政策做了一個180度大轉彎,矯枉過正地制定了堪稱嚴厲的生命倫理法案。

  隨著基因編輯技術走向成熟,倫理問題再次成為技術發展的攔路虎。如何在提升韓國科研可信度的同時,為韓國科技工作者創造能施展才華的法律和道德空間,越來越成為韓國主管部門的沉重議題。

  亟待確立技術法規

  主持此次研究的金晉秀表示,目前已知的、因DNA鹼基序列排列錯誤導致的遺傳疾病約有一萬種,大約1%的新生兒出生時患有某種遺傳疾病,包括血友病、紅細胞貧血症、亨廷頓舞蹈病等高危遺傳病。而通過精確的基因識別和編輯技術,這些致病的基因突變已經有望得到修補,不再遺傳給下一代。

  研究人員表示,在當前的倫理框架下,「沒有把進行過基因矯正的卵子放入母體子宮中著床。但如果成功著床,母體將會在9個月後誕下一個肥厚型心肌病患病概率很低的健康嬰兒」。

  金晉秀強調,在基因編輯領域,可以說技術上的問題已經全部克服,已經到了對胚芽研究取得社會共識,並確立積極的法規和制度的時候。(記者 邰舉)

(責編:趙佳(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韓國將基因編輯技術拱手讓人 倫理成「攔路虎」
    原標題:「基因剪刀」剪不斷倫理「糾纏」  8月2日,英國《自然》雜誌將一篇論文公之於眾: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宮前的人類胚胎中的、與遺傳性心臟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有關的基因變異。  儘管已過去一周,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篇論文引發的餘波在韓國仍未平復,韓國各界的討論依然活躍。
  • 浙大教授解讀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譜寫生命密碼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CRISPR / Cas9為什麼會被稱為「基因剪刀」?「基因剪刀」是怎麼工作的?我們是否可以像做手工一樣完美剪出符合人類進步要求的產物?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彭金榮和醫學院研究員張進。
  • 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
    攝影/本刊記者 董潔旭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在基因編輯過程中,同源重組被視為細胞常用的修復手段,基因剪刀斷開DNA鏈條的行為,會刺激同源重組的發生,如果再提供外源供體,則能完成DNA序列的交換。三個月前,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也在國際期刊《核酸研究》上發文,同樣稱NgAgo能促進幾種細菌體內的基因同源重組,可視為潛在的基因編輯工具。
  • 晁彥傑:第三代「基因剪刀」CRISPR較前兩代技術更具優勢
    新華網上海11月23日電「CRISPR是新一代基因剪刀,優勢體現在其強大的編程能力。」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晁彥傑在「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科普活動中接受採訪時說。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以斷開DNA鏈條,對其進行改動,然後重新連接,就像人們寫作時編輯文字那樣。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而我的微信,不論是大號小號,都不斷地有人 at 我,想聽我的觀點。 其實我的老聽眾應該知道,我的職業操守是儘量給大家提供經過我查證的真實信息,儘可能少地表達我個人的淺見。所以,關於這件事情,我想我還是先從科普的角度入手,先給你提供一些真實準確的背景知識,一切觀點都應該建立在事實之上。
  • 器物|你以為園藝剪就只是一把剪刀嗎?
    某寶搜索的最低價,只要1分錢,至於質量嘛……想也知道(呵呵~)在座各位都是種了月季的,種月季難免需要修剪,喜歡自己DIY插個花的,免不了要拿個剪刀剪個花,所以敢問諸位,平時用的都是啥剪刀?剪刀?張小泉啊?不然用啥?
  • 花一塊豬肉的錢買把剪刀用一輩子,剪鐵剪布剪骨頭你還想剪什麼?
    ,昨天我給大家測試了我們的三把刀,今天我要給大家測試的是我的兩把剪刀,裁雲和剪水,為什麼它的取名叫裁雲和剪水呢,是因為裁行雲剪流水,這個是一個成語,第二個就是我希望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剪刀裁雲和財運是聯通的,帶來好運的意思,然後我們剪刀是用一個盒子裝的,這次過來是驗收第二批了第一批因為做的剪刀難度比較大我們做的量不是很大,第二批相對量要大一些,同樣的也就是說今天檢測完了之後我們也要放出一千套給大家一個6.6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觸及倫理紅線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觸及倫理紅線   背景:媒體報導,電商平臺有不少「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產品,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據說,只要幾毫升唾液和幾百元檢測費,就能知道孩子在哪個領域有天賦,適不適合學舞蹈、美術、運動、音樂…… 光明網發表熊志的觀點:現有研究證明,人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徵等,都會受到基因影響,一些獨特的基因點位也能夠反應出人的特徵。
  • 憑藉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 她們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第一組聯合...
    圖據諾獎官網八年前,兩位女科學家聯合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好用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通過這一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的精準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業界公認,「基因剪刀」是分子生物科技的革命性技術,可用於植物育種、創新性癌症治療方法,還可能讓遺傳性疾病的治癒最終夢想成真。正如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戈蘭·漢松(Gran K.
  • 為什麼韓國人在做飯時用剪刀剪食物?聽聽韓國網民的說法
    剪刀是我們生活中的必備工具,它雖然貌不驚人,但用途多樣。裁縫要用剪刀剪布剪線、村婦要用剪刀剪紙、剪金屬皮、剪羊毛等等。從歷史上看中國人發明剪刀的歷史也很久遠,大約在2100多年的時候就發明了剪刀,在公元6世紀左右,由中國將剪刀傳入了日本、韓國等地。剪刀在飲食文化上就有一個特別的現象,韓國人將剪刀用於烹飪,這在任何飲食文化中都不是常見的。在中餐裡我們會在烹飪前用菜刀將食物切碎,方便食客在餐桌上就餐。
  • 這位從業20年的髮型師,每次剪頭用7把剪刀,還收費500塊?
    1你是不是曾有過這種經歷,本來只想剪頭髮,但走出理髮店卻發現燙、染、焗、拉…不知不覺全做了,臨走前還辦了會員卡?就算你意志力夠堅強沒被打動,那下面的絕望和欲哭無淚肯定有吧?「辛辛苦苦留一年,一剪回到解放前。」「剪之前想換個髮型,剪之後想換張臉。」我是張世仙,一個髮型師,從業20年餘年,深知大家的痛處。
  • 兩位女科學家同摘諾貝爾化學獎,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是什麼...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同年她與資深生物化學家道德納展開合作,在試管中共同重建了具有上述切割功能的細菌「基因剪刀」,並簡化了「剪刀」的分子組成以便使用。 公報指出,在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實驗中,沙爾龐捷和道德納對「基因剪刀」進行了改造。在天然形式下,該「剪刀」能夠識別病毒的DNA。但這兩位獲獎者發現能對這種「剪刀」施加控制,這樣一來就能在任何預先設定的位置切割任何DNA分子。
  • 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實物剪刀,用它剪下東西,都變成了真實存在
    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實物剪刀的材質為普通的鋼鐵製造而成,就其結構屬性等沒有任何奇怪的地方,但是當剪刀剪下一張紙的時候它的神秘屬性才會出現。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實物剪刀的屬性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實物剪刀剪下一個紙片之後,然後把製片上面的物體順著紋理剪下來,然後這個物體會在12秒內變成實物,具體大小和剪下來的物體大小有關,目前我們可以確定剪刀無法把動物剪出來,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實物剪刀的屬性只能在0.5MM-260M之間的紙張使用,在此範圍之間,我們可以確定其屬性會發揮正常的左右。
  • 理髮師同時用15把剪刀理髮 剪一次頭20分鐘只要12塊人民幣
    巴基斯坦的一位民間理髮師火了,因為他能同時操作15把剪刀給顧客理髮。不過,面對這麼多把剪刀,顧客們敢去剪嗎?在電影《剪刀手愛德華》中,男主角愛德華用他手上的8把剪刀展示了出神入化的剪髮技能,引來小鎮居民的瘋狂追捧。而巴基斯坦有一位名叫薩迪克·阿里的理髮師,在當地被譽為現實版剪刀手愛德華。因為和一般理髮師不同,他能同時操作15把剪刀給顧客做髮型,比剪刀手愛德華還多了7把!
  • 貓咪被剪刀剪開了肉怎麼辦
    貓咪被剪刀剪開了肉,寵主是需要去處理貓咪的傷口的,如果不及時處理,貓咪的傷口可能會感染髮炎的。如果傷口比較嚴重,流血流得比較多的,建議給貓咪採取止血措施後帶貓咪去寵物醫院給獸醫幫忙,如果只是破皮出血不多的話,是可以自己在家處理的,但是要注意不要被貓咪咬傷或者抓傷了。
  • 非遺中國:張小泉剪刀製作技藝
    張思家做事認真,他打磨的剪刀,堅韌鋒利,備受人們的稱讚。小泉在父親的悉心指教下和自身不斷實踐中,也練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藝。清兵入關時他父子倆逃到杭州,在吳山腳下的大井巷內,開設了「張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鑄造技藝。在打制剪刀中運用了「嵌鋼」(又叫鑲鋼)工藝,一改用生鐵鍛打剪刀的常規,選用的又是浙江龍泉、雲和之鋼,還採用鎮江特產質地極細的泥精心磨製,使剪刀光亮照人,生意格外興隆。
  • 一把剪刀的重生記
    最近,張小泉又火起來了:產品品類不斷豐富,從刀剪單一品類發展到1000多種相關商品;創新產品受到追捧,疫情防控期間推出的美發剪被搶購一空;擁抱電商拓展銷路,今年「618」購物節期間在京東平臺上的銷售額同比翻了一番……近3年,張小泉營收從3.4億元增長至4.84億元,老字號煥發出新的生機。
  • 日本傳統剪刀匠人:從刀刃到刀把曲線「總火造」的一把剪刀
    雖說從懂事起就一直看著父親的背影,但是據他所說,從親自做剪刀到能做的有模有樣花了很多年的時間。「老爺子是東京土生土長的江戶職人,所以不喜歡笨人。記得多次戰戰兢兢地用錘子打鐵總是被罵。鐵加上鋼後可以延展但是不能縮回。一遲疑鐵就不能動彈了。最初很艱難,被周圍批評如此有氣無力是不能成為職人的。雖然對這些批評很生氣,但還是相信憑藉自己不斷摸索能夠變得獨當一面。」
  • 妙齡女脖子長「肉粒」 嫌太醜在家自己用剪刀剪
    脖子上長肉粒 網友說用刀剪小林今年21歲,最近半年,因為每天晚上吃夜宵,體重半年內長了15斤。5月中旬,她發現脖子上「長了五六個小肉粒,圓圓的。」這些小肉粒不像痣一樣是黑色,而是肉色的,光滑圓潤,一個個突起在自己皮膚上,摸上去也沒有疼痛的感覺,「就像是多出了一塊肉。」雖然不影響生活,但小林覺得,這太醜了。
  • 這個剪彩方式很王一博,手撕彩帶,是剪刀不好用嗎?
    一開始用剪刀剪彩帶可能在想為什麼剪不斷,就開始用手撕,結果也沒能撕開,尷尬的笑了笑,一個人繼續和彩帶糾纏,絲毫不管現在是在活動現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啊,好在,在他不懈努力下,彩帶終於斷了,估計王一博的心裡只有一句話,「我真的太難了。」眾所周知王一博今年夏天可謂是最火的男明星之一了,昨晚還被邀請參加智族GQ十周年慶典,並榮獲年度突破演員獎項,算是對他演技的肯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