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的獨立團,一共有20挺機槍,在當時屬於何等水平?嚇人!

2020-11-18 網易新聞

2020-11-16 07:50:57 來源: 生活大小竅門

舉報

  近幾年的抗戰神劇也是非常的多,但是沒什麼好的作品。因為太多了,所以真正能看的,質量好的沒幾個,但《亮劍》絕對算得上是很不錯的一部電視劇了,相信很多人都看了好幾遍。

  

  那個時候的李雲龍也是很有名氣的,那麼李雲龍的獨立團有20挺機槍,在當時是什麼水平?看完太嚇人!當時李雲龍是一個有什麼說什麼的人,他經常跟別人炫耀說自己手裡有20多挺機關槍,

  

  有人會想,這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一查歷史你就會知道。在那個年代,我國的八路軍的裝備和日軍是沒有辦法相比的,差的太多了,不僅裝備落後,而且數量還很少。

  

  那個時候的日軍充其量也就有50挺機關槍,但是李雲龍自己的獨立團竟然有20挺機槍,現在看完感覺也是太嚇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亮劍》李雲龍的獨立團,共有20挺機槍,抗戰時期是什麼水平?
    ,李雲龍和其他團長說自己帶領的團裝備有二十挺機槍,這讓其他團團長很驚訝,同時也各種羨慕。為什麼僅僅有二十挺機槍就讓其他團長那麼羨慕呢?其實放在那個時代,一個團或者一個連隊能擁有一挺機槍都是非常珍貴的,因為那時抗日戰士們非常缺武器。
  • 《亮劍》獨立團的武器裝備在抗日軍隊中處於什麼水平?只排第三檔
    ,而整個129師有將近一萬人的部隊,其中有四個主力團,如果將這批武器裝備分發給四個主力團,那麼每個主力團平均能分派步槍800多支,輕重機槍20多挺,至於迫擊炮基本分派不下來,畢竟上級要考慮化零為整,集中主要炮火。
  • 李雲龍說獨立團的機關槍,有二十幾挺,在抗戰時是什麼樣的實力?
    不過有一部電視劇不僅深受大眾的喜愛,還非常的貼近事實,這部電視劇就是《亮劍》,而人們最喜歡《亮劍》裡的人物就是李雲龍,他不僅帶兵打仗非常厲害,這吹牛的功夫也絲毫不差,在和戰友喝酒的時候
  • 李雲龍獨立團一連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進攻,在實戰中可能嗎?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獨立團的一個連阻擋日軍一個聯隊8小時進攻,在實戰中可能嗎?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新婚之夜,被日軍襲擊,老婆也被抓到了平安縣城。李雲龍一怒之下,召集獨立團全部人馬,向平安縣城發起進攻。為了阻止敵人增援,他命令手下一個連,必須阻擊日軍一個聯隊八個小時。
  • 12挺輕機槍,4具擲彈筒。八路軍的「超級」警衛連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連隊類型有很多種。其中,步兵連是最常見的。一個配置比較齊全的主力團最多可以有12個步兵連。最常見的團是9個步兵連,後來的小型團有5個步兵連。除步兵連外,其他八路軍連還包括機槍連,炮兵連,工兵連,偵察連,特勤連和衛兵連。其中,炮兵和工兵屬於技術兵種,受當時條件的限制,這種配置的連隊很少。
  • 獨立團究竟是什麼編制,真像李雲龍帶領的那樣嗎?
    不過,由於各個國家軍隊的編制及同一國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編制有一定區別,所以搞懂軍隊編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以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隊為例,當時中國採用的是三三制度。這是一種被世界各國認可的步兵編制,步兵作為突擊部隊,指揮員最多可以同時投入2個編製作戰,但手裡仍有1個預備隊。簡單來說,就是3個班組成1個排,3個排組成1個連,3個連組成1個營,3個營組成1個團。
  • 《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明明有7000多人,為何卻只有8個營?
    《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明明有7000多人,為何卻只有8個營?《亮劍》是一部經典的軍旅劇,絕非「抗日神劇」所能比擬的,代表的是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倘若真要拿一個能夠與之媲美的抗日劇,當屬《我的團長我的團》了。
  • 李雲龍的《亮劍》精神,狡黠性格,才是獨立團的戰鬥力核心!
    這部劇的主人公李雲龍是個無師自通的軍事奇才,大字不識一籮筐,他憑什麼能在殘酷的戰爭年代一次次做到絕地反擊,並取得戰場上的最終勝利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不妨分析分析,李雲龍的獨立團到底有什麼魔力,好似一群脫韁的虎獅一樣戰鬥力十足。
  • 難怪李雲龍敢號稱「富得流油」,看看義大利炮在當時有多珍貴?
    後來獨立團在楊村遭遇戰中被擊敗,團長孔捷也被撤職。上級領導將獨立團交給了李雲龍,希望他能帶領獨立團走出一條新路。李雲龍接了個一窮二白的團隊,所以老是哭窮。在就任當天,就利用自己被服廠廠長的特權,拿走了一些軍裝。
  • 李雲龍燉了一鍋肉湯,只有5個人敢吃,都是獨立團能獨當一面的人
    《亮劍》中,李雲龍自得知了那一百多號鬼子精英的存在,就打起了想要組建加強排的想法,把全團會武術的戰士組織起來,但在這之前李雲龍要知道獨立團誰能打,正好他也有些技癢,於是就擺了一個擂臺,擂臺旁架著一鍋肉湯,全團一千多號人,有一個算一個,只要能把李雲龍放倒了,就能吃肉。
  • 李雲龍半夜查房,發現朱子明被窩涼,為何直接下令獨立團準備戰鬥
    軍事天才李雲龍而李雲龍每天都會對戰士進行查房,有一次檢查到朱子明這裡,直接摸了摸朱子明的被窩,發現被窩是涼的,此時的李雲龍直接下令讓獨立團準備戰鬥,沒想到這一次真的遭受到日軍山本特工隊的襲擊,而李雲龍通過被窩來判斷戰況,確實能夠體現出他的厲害之處,而李雲龍此舉也是避免獨立團受到損失,要不然整個獨立團可能會損失慘重。
  • 李雲龍用過的8種槍,最後這把堪稱老李的「戰略武器」!|輕武專欄
    「八路軍三八六旅獨立團團長李雲龍」,一炮幹掉坂田聯隊長,三千六百顆手榴彈全殲山崎大隊,咱老李雖是泥腿子出身沒上過軍校,但打起小鬼子來絕不含糊。 李團長可不光是會指揮作戰,自己打槍也是一把好手,今天就來扒一扒老李都用過哪些武器。
  • 也能叫《亮劍3》:八路軍住別墅抹髮膠,「鮮肉版」李雲龍拋媚眼
    就算是有這個條件,也不會把火力這樣的集中,當時我軍在作戰過程中會多次轉移重機槍火力點,避免在火力點暴露後被鬼子的迫擊炮和擲彈筒打掉。當時日軍的擲彈筒和迫擊炮火力比較兇猛,專門對付中國軍隊的機槍陣地,當然中國軍隊也吃了不少虧。
  • 獨立團被日軍偷襲,李雲龍和趙剛一眼就看出問題,為何孔捷沒反應
    但是在李雲龍剛接手獨立團的時候,其實本身就是一個爛攤子,此時的獨立團剛剛被日軍山本一木的特種部隊偷襲,整個獨立團不僅損失慘重,士氣也達到了一個低谷,所以李雲龍這次接手獨立團不僅是要整頓士氣,還要查清楚山本一木的特種部隊到底真實目的是什麼,而李雲龍通過白天視察戰場,晚上查看地圖,直接一眼就發現出真正的問題。
  • 李雲龍正面擊潰坂田聯隊有多難
    侵華戰爭期間,日本軍隊的編制大概為:一個班有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一個小隊有54人,包括4個班,其中一個班為擲彈筒班,有三個擲彈筒;一個中隊有180人,包括3個小隊,3個軍士、4個衛生員、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以及中隊長、執行官;一個大隊有1100人,包括4個步兵中隊、1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個55人的炮排、1個110人的運輸中隊以及30人的大隊部
  • 與雷霆戰將不同,啃大餅子拿菸袋的李雲龍,才是獨立團唯一的團長
    被雷霆戰將嚇到了,只好又看了一遍《亮劍》壓壓驚——只有李幼斌演的才是亮劍,人家黃志忠翻拍的叫《鐵血軍魂》,屬於模仿秀,而且還有一些推陳出新,甚至在槍械使用上還有所超越,比如山本一木特工隊的衝鋒鎗。看了《雷霆戰將》中的王雲山,再看《亮劍》中的李雲龍,才知道獨立團為什麼只有一位李團長了:如果王雲山被免職調走,獨立團分分鐘就會換一位團長,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王雲山跟營長連長的距離太遠,跟戰士隔著十萬八千裡,這樣的團長,不但不受戰友和戰士的歡迎,而且也根本不應該在那個時代出現。
  • 李雲龍的原型不是王近山?「獨立團」原型是哪支部隊?現在哪裡?
    電視劇《亮劍》播出已經15年,網調表明,大多數觀眾認為「李雲龍」的原型是開國少將、有「王瘋子」之稱的戰將王近山。女星韓雪也蹭上「李雲龍」的熱度,默認是王近山的後人。電視劇《亮劍》最精彩一役是獨立團全殲日寇華北「戰地參觀團」。八路軍總部命令李雲龍回撤,擔任護衛八路軍總部的任務。李雲龍私自帶領一營埋伏在白村附近,與日軍華北「戰地參觀團」遭遇,一番白刃戰後被李雲龍全殲。
  • 腦洞∣《亮劍》穿越版2:運大炮李雲龍絞盡腦汁,搶油庫獨立團火力驚人
    李雲龍也不坐了,一腳踩在椅子上高聲說道「獨立團裡大夥都知道,我李雲龍最講民主的。來來來,現在正好是大夥發表發表意見,出出主意的時候。看看能有什麼辦法把這些大傢伙給送到軍部去。」 獨立團的三個營長張大彪、沈泉、王懷保一聽,就知道這事自己沒戲。於是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低著頭,全然一副裝聾作啞的樣子。師部和旅部的同志則是一個個面露思索之色,卻也不發言。
  • 李雲龍從一千人變七千人的秘籍是什麼?答案就在這裡
    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把已經窮得叮噹響的部隊變成了「要啥有啥」的「土財主」。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李雲龍是如何靠運(qiao)籌(qu)帷(hao)幄(奪)「暴富」的。而「黑戶口」這樣的身份對別人來說可能是限制,但是對李雲龍來說,那可是「去掉了緊箍咒」。當初李雲龍對趙剛所說的「拿腦袋換槍」的獨立團,成長為有7000人的「獨立團」,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李雲龍的苦心經營。毛澤東在《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裡就曾經說過,「以戰養戰,就是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是一種自身資源迭代的過程。」
  • 《亮劍》「鐵三角」中的李雲龍 丁偉 孔捷
    李雲龍因抗命被撤職,丁偉接手原來李雲龍帶的裝備良好且有很強戰鬥力的獨立團後,這就等於撿到寶了。這隻隊伍本身就極強的戰鬥力,是我軍抗日部隊少有武器多的部隊,有了好的基礎,再加上丁偉戰略目光比較長遠,怎麼會發展不起來?獨立團在重建狀態下,李雲龍的獨立團極力擴充兵力,丁偉的新一團也在不斷擴充。而且丁偉還曾將日軍戰馬的消息告訴李雲龍,讓他組建了騎兵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