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一個聯合體,是由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威爾斯王國以及北愛爾蘭王國這4個國家組成的。
這四個國家除了沒有獨立自主的外交和軍隊外,其他的都和普通的國家沒什麼區別,他們是靠英國女王聯繫在一起,而不是英國政府。
因為按照英國的法律規定,英國的首相只是代表英國王室和民眾執掌國家行政權力。
這就導致了他們之間有獨立的傾向,蘇格蘭人從來都不會自稱英國人,威爾斯人也喜歡叫自己威爾斯人,愛爾蘭人也是自稱愛爾蘭人,他們都極力的將自己和「英國人」這個稱呼撇清關係。
其中的蘇格蘭獨立傾向最嚴重,時不時的爆發獨立浪潮,讓英國政府不勝其煩。
那為什麼蘇格蘭這麼想獨立?
民族不同,衝突不斷
英格蘭原先是羅馬帝國的領土,在羅馬帝國滅亡後又被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佔領,所以英格蘭人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而蘇格蘭人是凱爾特人,他們和英格蘭人是兩個不一樣的民族。
在公元9世紀,蘇格蘭和英格蘭先後完成了各自的統一,可兩個國家挨的如此之近,肯定是齷齪不斷,兩國在一起打了好幾百年,蘇格蘭敗多勝少,但是兩國的實力相差不大,英格蘭沒有絕對的優勢,始終無法消滅蘇格蘭。
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講的就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抗擊英格蘭的故事。
兩個國家一直斷斷續續的打到了17世紀,當時的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嫁,沒有繼承人,找了一圈後發現蘇格蘭國王的血緣關係更近,由其繼承英格蘭王位,就這樣蘇格蘭和英格蘭有了同一個國王詹姆斯一世。
雖然兩個國家有了共主,不再打仗了,但是還是各玩各的,互不幹擾,直到英國爆發了英國內戰。詹姆斯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拒絕君主立憲,跑回蘇格蘭召集軍隊反攻英格蘭,結果被克倫威爾打敗,掉了腦袋,克倫威爾順便把蘇格蘭給收拾了一頓,讓它再也不敢呲牙。
再加上後面蘇格蘭也學人家玩殖民,結果破產了,為了換取英格蘭的援助,在1707年籤訂了《英格蘭及蘇格蘭王國合併條約》,兩個國家正式合併。
但是這份合併條約與其說是合併條約,實質上它更像是一份國與國之間籤署的外交條約,隨時可以撕毀。
獨立風波又起
之後蘇格蘭依靠英格蘭發展迅速,經濟由此騰飛。
但是隨著一戰英國損失慘重,再加上歐洲大陸的各個附屬民族取得了獨立,極大的激發了愛爾蘭人的獨立意識,他們決意反抗英國,並爆發了戰爭。
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愛爾蘭和英國達成協議,愛爾蘭獲得了獨立,但是北愛爾蘭自願留在英國。
蘇格蘭人受到了這些事件的刺激,熄滅了兩百多年的獨立之火又開始燃燒,但是由於二戰的爆發,外加實力弱小,蘇格蘭人暫時打消了獨立的念頭。
直到20世紀的60年代,在蘇格蘭海域發現了大片的油田,挖掘出來的石油獲得的利潤蘇格蘭和英國平分,這讓蘇格蘭人非常的不爽,怎麼算自己都吃虧,於是,想獨佔石油利潤又挑起了蘇格蘭獨立的夢想。
在70年代英國政府出了一個昏招,當時的保守黨領袖柴契爾夫人為了讓蘇格蘭人放棄獨立,同意蘇格蘭恢復議會,就這樣,關閉了將近300多年的蘇格蘭議會重啟,還發行了蘇格蘭自己的貨幣。
隨著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漸漸取得了蘇格蘭議會的主導權,關於蘇格蘭獨立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直至在2014年發起了獨立公投,雖然失敗了,但是支持者和反對者的票數相差不大,由此可見,蘇格蘭人還是有許多人不太喜歡英國中央政府的。
總得來看,雖然現在蘇格蘭又在為新的獨立公投奔走,但是真的要獨立,難度非常的大,兩國合併已經有313年的歷史了,各個方面已經結合在一起了,打斷骨頭還連著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