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行業既是穩健增長的產業,又是高科技加持的成長型行業,同時各個不同的細分領域專業性極強、難度極高,因此在資本市場中,生物醫藥公司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湧現出一大批行業龍頭,慢牛、長牛層出不窮。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家眼科領域的龍頭,並非大家耳熟能詳的、4年7倍的愛爾眼科(300015)、3年7倍的歐普康視(300595),它是資本市場的新秀:愛博醫療(688050)。
愛博醫療(688050):
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21日,是一家專注於眼科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由國家「千人計劃」和北京市「海聚工程」 特聘專家解江冰博士創辦,主要產品覆蓋手術和視光兩大領域,主要針對白內障和屈光不正這兩大類造成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科疾病,核心產品是人工晶狀體和角膜塑形鏡,以及一系列配套產品。公司以研發創新為本,目標開發眼科全系列醫療產品,成為國內眼科醫療領域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公司是國內首家實現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產業化的廠家,也是國內產銷量最大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之一。目前人工晶狀體產品已進入國內1000多家醫院使用,並且出口至亞洲、歐洲和美洲10餘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荷蘭、義大利、奧地利、盧森堡、泰國、巴基斯坦等,累計銷售近100萬片。
2019 年公司人工晶狀體銷售數量在國內市場佔比 10.28%,銷售金額佔比 6.70%。
公司人工晶狀體在國內技術領先:
2014年,公司第一款人工晶狀體普諾明®A1-UV獲得國家藥監局(CFDA)註冊證,該產品是一款疏水性丙烯酸酯製成的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狀體,是國內首款自主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可摺疊非球面屈光性人工晶狀體。截止 2019年6月,該產品已在全國1,000多家醫院銷售。
與同類進口產品臨床對比,產品術後視覺質量優秀,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價格更低,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大量臨床應用中得到證實,被白內障手術醫生普遍認可。該產品被專家推薦成為「非洲光明行」、「一帶一路光明行」等國家援外項目的政府採購產品,結束了國家白內障醫療援外活動時主要使用進口品牌人工晶狀體的局面。獲得了「國家火炬計劃」 、 「中國僑聯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等榮譽和獎項,被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評為「2015 年我國眼科十大成就」, 並在中華醫學會第十九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期間被專家評價為「第三代非球面人工晶狀體」,代表非球面人工晶狀體領域的新技術。
人工晶狀體「從非可摺疊」 發展到「可摺疊」 是行業內的一大進步,能夠有效降低手術切口,減小病人的創傷和痛苦,提高手術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6年,公司具有散光矯正功能的普諾明®Toric型人工晶狀體經國家藥監局(CFD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獲得註冊證。CFDA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該產品具有『後表面高凸』、 『高次非球面』、『複雜面形獨立分離』、『邊緣等厚』和『具有肝素改性的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等特點」,「在國產人工晶狀體中尚屬首創,是國產器械在高端人工晶狀體領域的一大進步」。
該產品先後獲得科技部《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目錄》、《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中關村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目錄》等認定和北京市發明創新大賽發明創新金獎。截止目前,該款產品仍然是唯一的國產散光矯正型人工晶狀體。
2018年,公司預裝型人工晶狀體普諾特®AQBHL獲得CFDA註冊證。預裝式設計能使手術醫生的操作更為簡便,減少手術過程中的人工晶狀體汙染風險,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成為發展趨勢。該預裝產品較目前國際市場上主流產品在操作步驟上更為便捷可靠。同時該預裝植入器搭載全球首款根據中國人眼模型設計的非球面人工晶狀體,在像差矯正功能上進行了優化,更適合中國人眼使用,標誌著國產人工晶狀體在人工晶狀體的精準化方面更進一步。
新產品:角膜塑形鏡(OK鏡)今年獲批上市
公司角膜塑形鏡於2019年3月獲批推向市場。2019上半年銷售約5000片角膜塑形鏡。雖然新增視光類業務佔公司收入比重僅1.24%,但該業務成長空間廣闊,預計後續佔比將顯著提升。
角膜塑形鏡作為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可行性較高的近視控制與矯正手段,在青少年的視力控制及矯正上擁有安全、有效、可逆、美觀等諸多優勢。
公司的角膜塑形鏡採用創新性的基弧非球面設計,擁有全球專利布局,對解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的現象具有重要意義。公司角膜塑形鏡材料透氧係數為125,在國內外產品中屬於領先地位。目前該技術已成功實現產業化,正在進行市場推廣,公司作為國內第2家獲得角膜塑形鏡註冊證的生產企業,目前正處於成長期。
在研管線儲備充足:
公司緊跟國際廠商高端產品技術趨勢,積極布局高端產品,開展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大景深人工晶狀體、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觸鏡(RGP)等產品及手術與視光領域配套產品的研發。
公司研發的RGP已獲得產品註冊;多款高端人工晶狀體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多焦人工晶狀體預計於2021年上市,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PR)的研發有助於打破國外品牌在該領域的壟斷,預計於2023年上市。
財務業績:
2016年,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44億元、-139.66萬元,2019年則分別達到了1.95億元、6668.51萬元。2012-2018年營收複合增長率達到64.90%,歸母淨利潤在2018年由虧轉盈,2019年同比增長228%。
行業趨勢:
眼科疾病擁有龐大的患者群體基礎。世界衛生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近視人數約有14億,其他眼病患者約有3.14億,其中有不少的患者都是因白內障、青光眼、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等原因致盲,致盲原因中白內障約佔39%、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佔18%、青光眼佔10%,這三種疾病已經成為全世界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
我國眼科疾病領域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受到老齡化程度加深、生活方式改變、工作強度增大、過敏源增加、用眼不當等各類因素的影響,青光眼、白內障、視頻終端綜合症、乾眼症、角結膜炎等眼疾患病人數增加,對眼科治療需求不斷增大,2018年眼科醫院診療人次達到 2932.4萬,同比增長11.3%。
眼科屬於高精尖學科,對材料和技術的精細化程度要求高,包括人工晶狀體、人工視網膜、人工角膜、硬性角膜接觸鏡在內的高值醫用耗材用於眼疾治療。據醫械研究院統計,2018年我國眼科高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約為76億元,同比增長16.92%,近三年均保持了雙位數的快速增長。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提升以及電子產品普及等,眼疾病的需求還將進一步提升,眼科耗材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
具體來看,我國60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90%以上。2019年我國白內障的患病人數高達1.84 億。2011-2019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佔比從13.7%增長至18.1%,未來,中國將加速步入老齡化時代,白內障患者人數呈現穩步增加的趨勢。
另一方面,我國近視人口數接近7億,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根據衛健委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全國兒童青少年(6-18歲)總體近視率為53.6%。
2019年7月,國務院專門出臺了《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支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高值醫用耗材提升核心競爭力。這對有技術含量,產品質量過硬,有價格優勢的國產製造商有利。
同時隨著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3+N」聯盟)人工晶狀體類高值耗材聯合帶量採購的推進,預計人工晶狀體領域行業競爭格局有望重塑,國產品牌未來有望通過帶量採購逐步實現國產替代。
(作者:秦亮執業證號:A06806161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