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獲一千萬資助 廈門18條舉措助力海洋經濟發展

2020-12-23 湘湘帶你看社會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海洋經濟發展重大示範項目最高可補助2500萬元;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最高可補助1500萬元;新獲批的海洋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可獲一次性1000萬元資助……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吳國梁昨日在接聽市長專線時,解讀了我市剛剛出臺的《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措施》從構建現代化的海洋產業新體系、拓展海洋產業發展新空間、打造創新型的海洋科技新高地、強化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服務保障等方面入手,提出18條創新措施,旨在落實海洋強國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海洋強市,不斷推進我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今年以來,我市海洋漁業招商工作成效明顯,共有48個項目進入市級招商引資平臺,計劃總投資293.407億元。

海洋企業併購重組可獲補助

《措施》鼓勵海洋新興產業組建集團。海洋企業併購重組將得到支持,鼓勵海洋企業通過強強聯合、跨地區兼併重組,實現規模化發展。對企業開展併購項目(與本企業無投資關係)所發生的評估、審計法律顧問等前期費用及併購貸款利息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此外,對進入市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的成長型海洋企業(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承諾在廈經營期限不少於10年),自認定年度(即達到認定條件的年度)起,可享受經營貢獻獎勵。

重大示範項目最高可補助2500萬元

根據《措施》,我市將培育一批在海洋生物科技、海洋高端裝備、海洋信息與數字產業、海洋大健康、海洋文化創意產業、海洋新材料、海洋高技術服務業、現代漁業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企業。

《措施》明確,鼓勵海洋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在品牌打造、專利申請等方面享受我市有關資助獎勵政策;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示範項目(含增資擴產項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照總投資的三分之一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不超過150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納入市委、市政府重大、重點產業化項目的海洋經濟發展重大示範項目,對符合條件的,按照總投資的三分之一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不超過2500萬元。

重點實驗室最高資助1000萬元

《措施》明確加大對海洋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對新認定的海洋類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依託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和其他法人單位建設的,給予每家100萬元的支持;依託民營企業及「三高」企業建設的,給予每家200萬元的支持;對新獲批的海洋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給予一次性1000萬元的資助;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分別給予100萬元和300萬元的獎勵。

【來源:廈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式暨海洋發展大會舉行 力爭到2025年建成...
    昨日上午,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式暨海洋發展大會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吹響了建設海洋強市號角。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出席並講話。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彼得·湯姆森以視頻方式致辭。副省長李德金出席。
  • 首次三展聯動 廈門國際海洋周精彩紛呈
    這是廈門國際海洋周首次三展聯動舉辦,吸引了大批業內企業參與,各行業、企業帶頭人齊聚廈門,將為業界和市民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海洋盛會。  作為2023世界海產品大會的預熱展會,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首次亮相,展會以「助力疫後水產行業復甦引領綠色健康海鮮消費」為主題,全國近百家供應商參展,薩摩亞、湯加、斐濟、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等南太平洋島國攜手亮相,設立特裝展位,帶來異國風情。  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集合眾多海洋科技「高精尖」產品和技術。
  • 推動海洋科技成果轉化 廈門海洋經濟公共服務中心啟用
    近日,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沙坡尾)暨廈門海洋經濟公共服務中心在思明區沙坡尾揭牌啟用。 據悉,廈門海洋經濟公共服務中心由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秘書處負責運營管理,集展示交流、招商對接、成果轉化、眾創孵化、公眾科普等功能為一體,是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拓展海洋雙創空間、打造廈門海洋高新產業集聚發展的「陣地」和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 共赴海洋盛事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今日起至26日舉辦
    據悉,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以「海洋、健康與可持續:開啟藍色發展新航程」為主題,活動涵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海洋合作與交流、海洋科技成果創新與產業化、海洋意識培育等內容,共策劃了海洋大會論壇、海洋專業展會、海洋文化嘉年華等三大板塊34項精彩紛呈、內涵豐富的活動。
  • 高通錢堃:發明-分享-協作,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在專交會中國智慧財產權大連高峰論壇上發表題為「發明-分享-協作,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 錢堃今年專交會的主題是「智慧財產權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錢堃說,企業在開發新的技術與產品時,承擔著大量風險。
  • 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今日還有一天 歡迎市民前來觀展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李心 圖/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觸摸海洋科學技術發展的成就,領略「高精尖」海洋科技產品的魅力。11月22日開幕的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簡稱「海洽會」)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觀展,體驗海洋科技發展的加速度,感受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脈動。
  • 北京出臺28條舉措 助推疫情下的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北京出臺28條務實舉措,助推疫情下的文化企業健康發展2月19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多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
  • 「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啟動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與晉大納米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殼聚糖系列抗菌納米防護材料及消毒劑的研發及產業化》在晉大科技公司正式啟動。  啟動會上,海洋三所所長蔡鋒對項目的實施提出了要求。
  • 日華媒: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可借鑑日本經驗
    日華媒: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可借鑑日本經驗   中新網11月8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8日刊載《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可借鑑日本經驗》一文,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已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但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發展海洋經濟起步晚、基礎差、經驗不足,但起點高、進展快,出現了形勢對理想要求與實際狀況脫節的現象。
  • 江蘇省檢察院出臺25條具體舉措護航民企發展
    11月18日,江蘇省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江蘇省檢察機關「優化服務舉措·護航民企發展」情況,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王方林,省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曉林,以及部分高校專家、企業家代表參加了發布會。
  • 銀企共同行動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銀企共同行動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12月11日,海南銀保監局與海南省農墾
  • 京產影片將獲補貼!北京出臺28條舉措,助推疫情下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該措施的制定堅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把握存量、做足增量,著眼當前、考慮長遠三大原則,著力解決疫情中文化企業的燃眉之急,著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打好政策「組合拳」。共分聚合力、促精品、育動能、強支持、優服務5個部分28條,將有效地助推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 湖南邵東市學生資助工作紀實:助力精準扶貧,匯聚愛的海洋
    與此同時,資助中心工作人員特事特辦,趕在開學前為黃琪美發放貧困生生活補助,為她消除後顧之憂,幫助其重返校園。發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這感人一幕,只是邵東市把握資助政策、創新工作方法、完善資助體系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該市把學生資助工作當作一項「愛心工程」「民生工程」來抓,基本實現了「不讓一名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其工作成果得到社會各界高度認可。
  • 廈門環評審批改革創新 激活綠色發展動力
    「十三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廈門市生態環境局攜手各級各相關部門,始終以助力加快建設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為己任,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決扛起生態環保的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如期完成上級賦予的改革任務,打造出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廈門經驗」,獲得各界廣泛認可與讚譽。
  • 祥鵬航空新開2條航線助力雲南經濟發展
    在雲南省內,祥鵬航空重點發展熱門旅遊地樞紐航線,目前正在著力打造昆明樞紐,麗江、西雙版納、芒市次樞紐。同時增開省內環飛航線,加密昆明與州市機場航班密度,打造昆明至麗江、版納、芒市、騰衝準快線,實現省內各機場航線網絡的全覆蓋。截至目前,祥鵬航空在飛的雲南省內支線環飛航線達11條。
  • 緊扣關鍵重點領域 打造參政議政精品——民進廈門市委服務廈門經濟...
    以歷史文化傳承為主線,多年來,民進廈門市委在城市文脈延續和歷史遺存活化利用方面持續發力,調研重點由城市延伸到鄉村、海洋,涵蓋傳統街區、風貌建築、涉臺古蹟、民間民俗文物、宗教遺址、海洋歷史遺存等各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 「全鏈」發力,育壯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
    海洋經濟是榮成的特色優勢和資源稟賦,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潛力,今年以來,榮成市以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聚焦海上養殖、捕撈、加工、交易等環節,不斷培育壯大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  榮成市是漁業大市,海水養殖面積達60萬畝,特別是海帶、鮑魚、海參等產業獨佔鰲頭,現在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態養殖基地及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
  • 中山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 最高可獲40萬元資助
    [摘要]中山現正面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意見稿規定技能大師工作室最高可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經費補助,對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最高可分兩年給予總額40萬元的經費資助。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翔宇)中山市日前制定了《中山市大師工作室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現正面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意見稿規定技能大師工作室最高可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經費補助,對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最高可分兩年給予總額40萬元的經費資助。
  • 廈門商協會和企業家展開助學活動暖人心 助力「愛心廈門」建設
    當學生時,她曾受過資助,今年她回到廈門一中集美分校,成為一名「園丁」。楊柳攝  我市中小學本周陸續開學。廈門多個商協會及愛心人士在開學前紛紛舉辦相關愛心助學活動。  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與廈門晚報社攜手舉辦的商協會「愛心廈門」典型案例、事跡、人物徵集活動火熱進行中。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眾多商協會、企業和企業家迅速行動,部分已向主辦方遞交了徵集材料。
  • 中國海洋經濟總量穩步提高 發展質量「多維度」提升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元,同比增長6.2%。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1%,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同時,根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發布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顯示,指數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經濟綜合發展成效顯著,內生動力不斷積蓄增強,海洋經濟在發展水平、成效、潛力等「多維度」上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