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補鼎師傅

2021-02-07 碼頭之家

  碼頭之家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碼頭咱厝本土文化,碼頭之家微信平臺是海內外碼頭鄉親們茶餘飯後的憩息場所,也是在家生活、在外工作和海外遊子了解家鄉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

(投稿、爆料、合作加微信:15999820837)


        「嚓、嚓、嚓」,隨著由幾片鐵片串在一起發出不緊不慢的響聲,「補鼎補面盆」的吆喝聲也跟著飄蕩在村子的空氣裡。村子裡的雞呀、鴨呀、狗呀都會停下腳步,看著這陌生人,這是鄉村的補鼎師傅來了。                   過去,村子裡每家每戶都有一大一小兩個鐵鍋架在灶膛上,這鐵鍋家鄉人叫它鼎。鐵鍋不是不鏽鋼、合金等材料製成的,而是用生鐵鑄成的,因而比較脆,加之當年灶膛裡燒的都是莊稼秸稈和各種茅草,不幾天鍋底就積了一層厚厚的鍋灰,影響熱量的傳導。要除掉鍋灰,就要把鍋扣在地上,用鋤頭把鍋灰刮掉,所以,鐵鍋容易破損。那時候的鄉下人都難免囊中羞澀,誰都不會把稍有破損的鐵鍋一扔了之,「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只要不破成兩半,花點小錢修補後再接著用,這是那時候鄉村人的生活方式,補鼎師傅這個行當就應運而生了。 

    補鼎師傅似乎有著統一的裝束和形象,肩上挑著擔子,手裡搖著鐵片發聲器,腰間圍著油黑油黑的篷布圍裙,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和爐火的炙烤,皮膚也是黝黑黝黑的。擔子的一頭是爐子,一頭是補鼎用的各種器具。他們走村串戶遊走在鄉村的各個角落,在熟悉又未知的世界裡尋找著生意,尋找著生活出路。


      一旦有人叫住他,他就尋個合適的地方放下擔子,先查看要補的鍋,然後雙方討價還價,達成協議後就開始幹活。先用一尖嘴小鐵錘在破洞口輕輕地敲打,把四周的汙垢和爛鐵敲掉。接著,架起爐子,把坩堝放在爐子裡,在坩堝內放進幾塊碎金屬片,啪嗒啪嗒地拉起風箱,火爐裡的藍紅色火焰頓時隨風一吞一吐,淡淡的輕煙,在火焰上頭如同蚯蚓般若有若無地蠕動。很快,坩堝裡的金屬片熔化成鐵水。這時,匠人在手心裡鋪一塊像是結滿了油膩的軟泥,從坩堝中舀出鐵水倒在上面,鐵水宛若荷葉上一粒橘紅色的水珠子輕盈地滾動。補鼎師傅眼疾手快地將鐵水從鍋底對準了破洞一貼,另一手則用一個沾滿了泥灰的圓筒從鍋內對著一按。只聽「滋」的一聲輕響,破處泛起一縷青煙,破洞已被堵上了。補鼎師傅用銼子把鼎底銼得平平整整,再用砂布擦擦,把水倒在補過的破洞處,水不再往下滲,鼎就補好了。          

      補鼎還有一種補法,那就是用事先預製好的鉚釘從鼎內面破洞處進行鉚補。鉚補後的鉚釘突出在鼎上,給炒菜、鏟東西造成不便,也容易損壞,所以這種補法逐步被淘汰了。補鼎師傅也修補鋁鍋和搪瓷盆罐,修補鋁鍋和搪瓷盆罐則比補鼎簡單多了,無須開爐,就是清理乾淨破洞處,用自製的鋁質補丁鉚在破洞上面,再仔細敲打,使之嚴絲合縫。鋁鍋的底破得嚴重,把整個鍋底換掉,也就在敲敲打打的過程中就完成了。


          幹完活計,收好工錢,收拾好擔子,補鼎師傅的背影連同他的嚓嚓聲和吆喝聲就漸漸消失在村道的拐彎處。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爐具、鍋具的改善,補鼎生意漸漸淡去了,補鼎師傅的身影和聲音也在歷史迅猛發展的進程中漸行漸遠了。縱然還有一些補鼎師傅在世,而他的手藝也將隨著他的肉體被埋入地下。

信息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粵菜師傅工程: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
    新華社廣州6月3日電題:粵菜師傅工程: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新華社記者徐金鵬、肖思思、黃浩苑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在粵菜之鄉廣東,歷史悠久的粵菜正在煥發新的活力。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楊紅山介紹,目前,廣東已組織開發了潮式、客家、廣府風味菜烹飪和點心製作等10個「粵菜師傅」專項考核規範,還編制了《粵菜師傅通用能力》及配套培訓大綱等9本培訓教材及9個培訓大綱。牛奶可炒,冬瓜做成盅……在「吃」上下功夫,廣東讓粵菜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有著「廣州後花園」之稱的從化山區生態環境好,吸引了許多遊客。
  • 村裡有了「粵菜師傅」:飯碗穩了 生活好了 鄉村美了
    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粵菜師傅」工程兩年多來累計培訓5萬人次,帶動16萬人實現就業創業,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接下來,廣東將出臺《「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方案》,聚焦服務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健康中國、文化強國等重大戰略部署,以規範化、標準化、特色化、國際化為方向,全面構建「粵菜師傅」人才體系、產業體系、標準體系和文化體系「四大體系」,以「粵菜師傅」工程紮實推進,加快高質量發展前進步伐。
  • 《鄉村愛情》王小利不演劉能 是因為直播惹怒師傅遭封殺嗎
    前兩天,《鄉村愛情13》劉能換人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吧。王小利暫時不演了,換成王小利的徒弟來演劉能這一角色。消息傳出來之後,娛樂圈「鄉愛」達人李榮浩還專門發了狀態說劉能換人了「爺青結」,一看也是老清潔工了。
  • 興寧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展示館暗藏鄉村振興密碼
    來源:掌上梅州 2020年12月29日,興寧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展示館在梅州市首個五星級農家樂——葉塘鎮葉南漁村正式揭牌開放,集中展示了興寧客家菜的歷史淵源和傳承創新。
  • 《鄉村愛情》謝永強辦婚禮,娶小12歲嬌妻,師傅趙本山現身婚禮
    近日,《鄉村愛情》中謝永強一角的扮演者賀樹峰發布了自己正在辦婚禮的消息,收穫了許多人的祝福,一些網友也忍不住調侃,謝永強終究還是沒和王小蒙在一起。作為趙本山的得意門生,很多人都很好奇,其師傅趙本山有沒有來到現場,見證徒弟的幸福時刻。從路人拍攝的視頻來看,他應該是去了的。
  • 打造文化IP,賦能鄉村振興!梅州梅縣區深挖鄉村文化底蘊,讓美麗鄉村...
    梅縣區遍布眾多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近年來,梅縣區找準鄉村特色資源優勢,發掘鄉村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鄉村文化IP,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文化內涵。
  • 「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中國減貧故事)「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中新社茂名12月22日電 題:「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作者 梁盛 梁晶晶廣東僑鄉信宜市轄下有一條旺同村,是全國文明村,也是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範單位,更是遠近聞名、名副其實的「粵菜師傅村」。
  • 鄉村愛情劉能換人,徒弟能否超越師傅
    來源,中國網官方帳號《鄉村愛情》已經連續播出多年,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如今《鄉村愛情13》正在拍攝中。近日,有網友路透出《鄉村愛情13》的劇照,並且附文稱照片中的人扮演者是劉能。而眼尖的網友發現,飾演劉能的演員不是原來的王小利,而是他的徒弟趙明遠。
  • 村裡師傅變大廚 組團「接單」拓新路
    轉機「粵菜師傅」培訓後外地飯店發來邀請從龍門縣麻榨鎮政府出發,驅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行駛近30分鐘,便來到羅坑村。作為龍門縣較為偏遠的村莊,這裡保留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然而受制於區位交通等因素,這裡曾是省定貧困村。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工作,惠州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 嶺南鄉村處處生機盎然
    英德所在的清遠市2018年在全國首創「鄉村新聞官」制度,目前培訓了373名新聞官,他們除了宣講政策、傳播文化以外,還做起了村裡的代言人,幫鄉親們賣貨。「『鄉村新聞官』工作在田間地頭、生活在百姓之間,最了解老鄉的所思所想。」肖立鑫說。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鋒,也是我國最早與市場經濟接軌的地區。
  • 雲浮中專:大力培養粵菜師傅 拓寬就業創業渠道
    近年來,雲浮中專通過產教融合,提升粵菜師傅培訓水平;通過校企合作,打通學生就業「最後一公裡」,為助力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培養優秀職業技術人才。截止目前,已經為社會培養超過了3000名的粵菜師傅。
  • 首批「粵菜師傅嶺南集團班」學生進入嶺南集團旗下五星級酒店實習
    開展團 -校-企聯合辦學,助力職教精準幫扶「粵菜師傅工程」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東西部協作的重要舉措。在共青團廣州市委的指導下,嶺南集團與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共建首批2個「粵菜師傅—嶺南集團班」,並在嶺南集團旗下廣州東方賓館設立「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實習實訓基地」。
  • 廣州粵菜師傅「威水」! 包攬技能大賽兩個冠軍
    在自選點心中,吳祥均選擇了做榴槤包,「我們學校正在舉辦粵菜師傅扶貧班,做榴槤包是希望扶貧成果能像榴槤樹那樣結滿果子。」據悉,兩年多來,廣州市大力開展「粵菜師傅」工程省際技能扶貧,多次深入貴州扶貧一線,開展結對幫扶和粵菜師傅工程培訓推廣,今年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設立4個「粵菜師傅訂單班」(廣州酒家和嶺南集團各2個),現招有77名全日制學員。
  • 「師傅誕」與「八和」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本文作者:中國文化藝朮研究會 秘書長 鄭立英)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是粵劇行業師傅誕
  • 王小利惹到師傅趙本山,「劉能」角色被換,網友:要棄劇了!
    《鄉村愛情》這部電視劇因幽默喜感,成為眾多觀眾喜歡的作品之一。最近《鄉村愛情13》已經拍攝結束,新的劇集可以早日呈現給觀眾。但是今年的《鄉村愛情》還未播出就已經讓很多觀眾不滿,甚至一些觀眾表明不會繼續追劇了。
  • 鄉村廚師班靈活就業,受到鄉親青睞
    一位長輩70大壽,提前請了鄉村廚師班上門開壩壩宴,壽星的兒子說:比到大酒店省錢,雖然環境不如大酒店氣派,但菜品豐富、色香味美,很合適講究實惠的鄉下人。據稱,鄉村廚師班每桌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自帶餐桌、凳子,全套餐具。
  • 2020年雲浮市鄉村旅遊季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擦亮大灣區旅遊休閒「目的地」新名片12月20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雲浮市人民政府指導,雲城區人民政府、雲浮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主辦的2020年雲浮市鄉村旅遊季暨雲城區「粵菜師傅」工程美食匯、2020年雲浮市鄉村旅遊季暨雲城區第三屆鄉村美食
  • 「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國減貧故事) 「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新社韶關7月14日電 題:「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新社記者 郭軍  「剛回新豐工作時,每月工資4800元(人民幣,下同),後來參加了粵菜師傅培訓,順利考取了中式烹調師中級證書,如今工資漲到了6000元
  • 【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乘「粵菜師傅」工程東風,杜阮...
    近年來,杜阮涼瓜乘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東風,實現了種植、深加工、銷售、餐飲、旅遊多位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大大提升了品牌價值,成為蓬江區乃至江門市一張響亮的「美食名片」、「生態名片」杜阮鎮上巷村是江門市「粵菜師傅」工程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和政府補貼的支持,7年來堅持種植高產、抗病的杜阮涼瓜良種 「試管苗」,黃伯的涼瓜畝產量比普通種苗高出三分之一,高達每畝三至四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