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乘「粵菜師傅」工程東風,杜阮...

2020-12-26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年這天氣又是暴雨又是高溫,雖然產量少了,但價格也高,涼瓜早早就被預定完了,不愁賣嘍!烈日當空,杜阮鎮上巷村村民黃伯戴著鬥笠正在地裡摘涼瓜。片刻,綠油油、胖乎乎的涼瓜就裝滿了大桶,嫩得掐出水來。黃伯提著滿滿的兩桶瓜往田埂上走,臉上的汗水順著黝黑的皮膚往下淌,風一吹,漾出一道道喜悅的皺紋。

杜阮涼瓜區別於普通苦瓜,因其肉厚色綠、爽脆回甘,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廣東嶺南特色食品」「中國地理標誌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每年到了收成季節,正宗的杜阮涼瓜一部分被當地的餐廳預訂,一部分送到村裡的農業合作社通過電商銷售,不僅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地區人們的喜愛,還遠銷北京、上海、江蘇等地。

近年來,杜阮涼瓜乘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東風,實現了種植、深加工、銷售、餐飲、旅遊多位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大大提升了品牌價值,成為蓬江區乃至江門市一張響亮的美食名片生態名片

好菜的基礎是好食材。杜阮鎮上巷村是江門市粵菜師傅工程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和政府補貼的支持,7年來堅持種植高產、抗病的杜阮涼瓜良種試管苗,黃伯的涼瓜畝產量比普通種苗高出三分之一,高達每畝三至四千斤。今年的涼瓜收購價每斤在8-10元左右,光種一季涼瓜,黃伯就能收入三萬元,昔日的貧困戶早已摘帽。如今,杜阮鎮涼瓜種植面積達600畝,年產量達1200噸,總產值1440萬元。

拓寬銷售和精加工,涼瓜之味走得更遠全鎮成立了14個農業合作社,從事涼瓜種植的村民300多人。在合作社的帶領下,杜阮涼瓜踏上了電商之路,與阿里巴巴、天貓、京東等知名網際網路購物平臺以及國內外30多個品牌經銷商合作。線下銷往餐館酒店、包裝成精裝涼瓜禮盒,提高了品牌效益。通過精深加工,研發推出了涼瓜粉、涼瓜茶、涼瓜面等特色杜阮涼瓜產品,增加了附加值,實現了每年數十萬的產值。

粵菜師傅人才隊伍建設,讓涼瓜特色菜餚創作靈感迸發。近年來,蓬江區加大粵菜師傅人才隊伍建設,先後建成了3個省、市級「粵菜師傅」技能大師工作室,共完成粵菜相關職業技能培訓1805人次粵菜師傅技能大賽、職工烹飪技能大賽、涼瓜品嘗宴等活動上,來自蓬江區各鎮街的粵菜師傅們,僅用杜阮涼瓜一種食材就創作出數十道「杜阮涼瓜指定菜」「翡翠涼瓜刺身「僑鄉金蠔仙露(涼瓜)船」、「涼瓜乳鴿松」、「蟹皇鵝肝涼瓜凍」,傳統食材運用中西合璧的烹飪手法,製作出上百種涼瓜菜餚深受食客老餮喜愛。

吃喝玩樂遊小小涼瓜結出三產融合新機遇如今休閒旅遊業也逐漸成為杜阮涼瓜產業的重點發力方向,陸續推出涼瓜文化節、涼瓜繪畫大賽、「涼瓜王」評比、十大涼瓜美食評選、涼瓜現場展銷會、涼瓜特色旅遊線路……小小的杜阮涼瓜推動了種植業、服務業、休閒旅遊業融合發展。新規劃的杜阮涼瓜小鎮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更將融入農事體驗、田園養生、禪宗文化等元素,把農業生產、休閒觀光、生態旅遊和田園養生有機結合起來,構建起「三區一谷一中心」的五大功能區總體布局,實現綜合體區域協調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和三產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力爭打造成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蓬江區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利用好杜阮涼瓜等本地食材,結合鄉村文旅發展、打造「夜間經濟」等工作部署,突出培訓載體建設,高質量建設粵菜師傅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更多粵菜技能人才,讓杜阮涼瓜等蓬江本土特色食材在餐桌上展現獨特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我市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 僑鄉「粵菜...
    為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粵菜師傅」工程保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獨特作用,江門今年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以「彩虹七色」為設計理念,結合三區四市飲食文化和特色食材,扶持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僑鄉特色餐飲彩虹計劃創業店。
  • 全國粵菜大師「香山論劍」!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開幕
    為更好地推廣粵菜師傅工程,再燃中山粵菜風華,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誠邀來自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聚首中山、同場獻藝、香山論劍。1月8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中山市金鑽酒店正式啟動。
  • 廣派「英雄帖」,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
    1月8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的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金鑽酒店正式啟動。據悉,即日起至3月,將有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中山新晉名廚名菜名店評選、中山美食文化歷史展、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等系列活動陸續舉行,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將匯聚中山,同場獻藝。
  • 百餘「粵菜師傅」同臺競技
    12月27日~28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將在佛山市順德區華僑城歡樂海岸舉行。該賽事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佛山市政府主辦,設立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兩個競賽工種,每個競賽工種分別設立粵菜工匠組和粵菜新星組兩個組別。屆時,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共23支隊伍約150人將同臺競技。
  • 大灣區粵菜師傅集結順德一展身手
    本次大賽暨活動的主題為「聚合粵味力量 賦能產業發展」,以大賽為主線,串聯文化展示、產業融合、直播帶貨等多元要素,發揮「粵菜師傅+商旅文娛」集聚效應,打造一場全民體驗、全民參與的粵菜文化盛宴。  「近年來,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粵菜師傅工程,圍繞建設世界知名粵菜粵廚名城,著力打造『嶺南味·佛山品』的城市名片,重點推進五大工程,分別是粵菜師傅培育工程、粵菜美食體驗工程、粵菜粵廚『走出去』工程、優質粵菜食材工程、文旅餐飲融合發展工程,目的是加快構建具有佛山特色的粵菜師傅人才體系、產業體系、標準體系和文化體系。」
  • 粵菜師傅工程: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
    新華社廣州6月3日電題:粵菜師傅工程: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新華社記者徐金鵬、肖思思、黃浩苑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在粵菜之鄉廣東,歷史悠久的粵菜正在煥發新的活力。2018年以來,廣東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在傳承粵菜文化的同時,促進城鄉勞動者高質量就業,助力精準扶貧,走出一條「色香味俱全」的扶貧和鄉村振興「風味之路」。(小標題)發掘「棲身鄉野」美食 傳承粵菜文化底蘊粵菜是一種民俗,一道色彩,既繼承了中原飲食文化傳統,又博採各方烹飪精華,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調考究、質優味美的飲食特色。
  • 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中山是美食之都,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粵菜名菜名師迭出,走出了鮑魚大王楊貫一、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永遠會長鄭志明、中國烹飪大師黃悅坤等粵菜大師,中山粵菜和粵菜師傅在行業中頗有盛名。近日,由中山市申報的海港城麥廣帆工作室、三溪酒樓鄭耀榮工作室被評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此外,一併申報的三鄉鎮理工學校、中山市技師學院也被確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中山市級層面正在編制《中山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行動計劃(2019-2022年)》。借粵菜師傅工程之力,中山在新派粵菜發展三十餘年之際,再次撬動其豐厚的粵菜飲食文化資源,擦亮「粵菜名城」品牌。
  • 「粵菜師傅」工程為東莞傳統美食注入新活力 多位粵菜名廚聯手創新...
    「粵菜師傅」工程,深入推進其對就業創業的帶動作用,振興扶持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業。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在東莞採訪了解到,近兩年東莞市積極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深入推進其對就業創業的帶動作用,振興扶持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業。而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也為傳統莞菜注入了新派烹飪的活力。
  • 開平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推動餐飲人才隊伍建設提質
    不少像張振鴻這樣的年輕一代「粵菜師傅」,在離開職業院校後,仍有強烈的能力提升需求。供職於開平沙岡源綠酒樓的「粵菜師傅」古貴楊,從事餐飲行業已經21年,他表示:「廚師是一項做到老、學到老的工作,要長期堅持。像『粵菜師傅』工程這樣的項目應該一直辦下去,對接餐飲業一線廚師,讓我們擁有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的平臺。」
  • 150位大廚同臺競技 粵港澳頂尖粵菜師傅順德PK廚藝
    ,搭建技能展示、文化交流、產業融合的綜合平臺。該賽事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高質量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弘揚粵菜文化,促進粵菜的傳承,深化粵菜產業融合,打造「粵菜師傅」文化品牌。活動發揮「粵菜師傅+商旅文娛」集聚效應,打造一場全民體驗、全民參與的粵菜文化盛宴。
  • 粵菜師傅帶你打卡石灣美食
    佛山日報訊 記者馮棟 通訊員戎耀報導:當你拿起手機刷抖音時,刷到「石灣粵菜師傅」可不要錯過。昨日,由禪城區石灣鎮街道主辦的「『粵菜師傅』工程之——粵菜師傅帶你打卡石灣」線上活動正式啟動。網友在一覽石灣高品質城市面貌的同時,還可向石灣粵菜師傅學習烹飪技巧,更可跟隨視頻到線下打卡石灣美食口碑好店。
  • 「愛上粵菜味道」!粵菜師傅示範工程暨特區40年餐飲圖片展在深圳啟幕
    今天(12月8日)下午,以「文化小康·愛上粵菜味道」為主題的粵菜師傅示範工程暨特區40年餐飲圖片展在深圳東海朗廷酒店星願庭24樓啟幕,來自主承辦單位、深圳各大知名酒店、酒樓、連鎖餐飲名店粵菜名廚、嘉賓及餐飲同行等逾200多人到會參加。
  • 村裡有了「粵菜師傅」:飯碗穩了 生活好了 鄉村美了
    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粵菜師傅」工程兩年多來累計培訓5萬人次,帶動16萬人實現就業創業,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一系列紮實舉措,幫助更多人成為「粵菜師傅」,在灶火與汗水中邁向穩穩的幸福。來自茂名的雷卡林之前在珠三角打工近20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回鄉參加「粵菜師傅」培訓。一個月後,雷卡林熟練掌握100多道粵菜做法,在「帶技入股」一家本地餐廳後,很快開起連鎖店,一年盈利超7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很多年輕人也走上職業「掌勺人」道路。
  • 「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國減貧故事) 「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新社韶關7月14日電 題:「粵菜師傅」工程成廣東農戶脫貧奔康「加速器」  中新社記者 郭軍  「剛回新豐工作時,每月工資4800元(人民幣,下同),後來參加了粵菜師傅培訓,順利考取了中式烹調師中級證書,如今工資漲到了6000元
  • 探尋「粵菜師傅」工程背後的農村新活力
    藥食同源的合水粉葛、自繁自養的草香豬、「鎖鮮技術」加持的均安草鯇、氫水灌溉的金線蓮以及種養循環的食用菌……近日,「佛味鮮生」走進多家優質粵菜食材供應基地,挖掘佛山農產品的優勢和特質,探尋佛山美食的歷史和文化。「佛味鮮生」優質粵菜食材建設工程作為粵菜師傅建設工程中的一項重點工程,得到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 「粵菜師傅」彩虹計劃餐飲創業店亮相江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廣東省江門市「粵菜師傅」彩虹計劃餐飲創業店開業。江門市承諾,對開辦「彩虹計劃」江門僑鄉菜標準化創業店,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新晉粵菜師傅予以最高10萬元創業扶持補貼。
  • 廣州粵菜師傅「威水」! 包攬技能大賽兩個冠軍
    由於他是點心師傅,每天清晨5點就要起床,工作至晚上10點,平時只能利用工作外的空餘時間練習。他反覆調試點心餡的軟硬度、口味等,有時候一天只睡三個小時。最終他在大賽中發揮出色,提前半小時完成作品,並奪得了冠軍。李國友表示,點心師傅工作比較辛苦,希望通過粵菜師傅工程更好地宣傳粵菜、宣傳廣式點心,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更好地傳承粵菜技藝。
  • 《粵菜好師傅》開機,實力戰隊+生猛食材+專業評審烹製粵菜盛宴
    《粵菜好師傅》開機錄製。一臺屬於「粵菜師傅」的擂臺競技,一次拉動廣東美食經濟的全新嘗試,一場聚焦嶺南美食文化的集中展示,即將在這個夏天重磅來襲!粵菜師傅點燃廚界戰火2018年,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的集結號吹響,超過5.6萬名來自五湖四海的粵菜愛好者匯聚廣東,為夢想摩拳擦掌。
  • 新豐有股「人間煙火」,「粵菜師傅」讓貧困鄉親生活「回春」
    鮮,是粵菜的靈魂,新鮮的食材,往往取自山林中、鄉野間,從村裡進城,經由「粵菜師傅」烹飪,總能攬獲往來食客們的芳心。而當這「人間煙火」換了一種方式返鄉,在「粵菜師傅」們的妙手下,多少貧困鄉親的生活得以「回春」。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外來菜式在揭陽變潮
    「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進一步在揭陽普及了正宗的潮菜,也極大地促進了揭陽這一美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不斷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大軍正不斷壯大。截至今年7月中旬,揭陽市已培訓「潮菜師傅」2080人,預計至2022年將達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