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位大廚同臺競技 粵港澳頂尖粵菜師傅順德PK廚藝
金羊網 2020-12-28
此次活動還以粵菜產業為主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與合作,搭建技能展示、文化交流、產業融合的綜合平臺。
選手們正在比賽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韜遠 周聰
27日—28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在佛山精彩上演。
該賽事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高質量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弘揚粵菜文化,促進粵菜的傳承,深化粵菜產業融合,打造「粵菜師傅」文化品牌。活動發揮「粵菜師傅+商旅文娛」集聚效應,打造一場全民體驗、全民參與的粵菜文化盛宴。
23支隊伍150位大廚同臺競技
記者了解到,第三屆「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擴大到全省21個地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吸引了共23支隊伍約150人同臺競技。
競賽採用個人賽方式進行,設立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兩個競賽工種,每個競賽工種分別設立粵菜工匠組和粵菜新星組兩個組別。其中,「工匠組」的選手均為粵菜的能工巧匠,不僅有著豐富的工作經歷,還代表著粵菜的較高水平;「新星組」的參賽選手則來自全省技工院校或職業院校烹飪專業全日制學生精英,是「粵菜師傅」最好的傳承苗子;各地參賽選手通過公開報名、激烈選拔或行業協會精選推薦產生。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賽事中,首次將粵菜當中的「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菜系全數納入其中,並分類別進行評比。在中式烹調師粵菜工匠組,大賽將首次採用三個菜系單獨評比: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等4市參與「潮汕菜」的菜系競賽;梅州、河源、惠州、韶關等4市參與「客家菜」的菜系競賽;其餘地市和港澳地區參與「廣府菜」的菜系競賽。而中式烹調師粵菜新星組不分菜系統一評比;中式麵點師工匠組和新星組兩個組別統一為「廣式點心」品種評比。
記者看到,在中式烹調師項目,粵菜工匠組選手的指定主料菜餚是鱅魚、草魚、鯪魚、鰻魚等不同品種的魚;而在粵菜新星組,則指定使用主料菜餚雞、鴨、乳鴿等粵菜常見材料,考驗廚師們如何烹飪出別出心裁的美味。
據悉,此次賽事除了榮譽證書和獎金之外,粵菜工匠組中式烹調師「廣府菜」前4名、「潮汕菜」及「客家菜」第1名及中式麵點師前4名,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按有關要求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並可申請晉升競賽工種的高級技師。
直播帶貨促線上線下產業融合
此次活動還以粵菜產業為主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與合作,搭建技能展示、文化交流、產業融合的綜合平臺。
在主會場裡,設置了21個地市的粵菜特色展板區、菜品展示區和美食品嘗區、直播帶貨區等主題區域。線上直播帶貨是此次活動的新亮點,活動邀請了21個城市的廚藝大師與現場市民及網民互動,展示各地的「粵菜師傅」大師的烹飪技巧、飲食非遺傳承人技藝以及綠色食材、地方特產、美味粵菜等,領略粵菜文化的風採。
「此次大賽的舉辦是對粵菜師傅工程實踐成果一次全面檢驗和展示,以促進灣區城市交流合作為主旨,為粵菜師傅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平臺,對培養粵菜師傅優秀技能人才、促進粵菜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楊紅山表示,接下來努力將「粵菜師傅」工程打造成具有廣東特色的重大就業工程、產業工程和民生工程,將大賽辦成連結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紐帶,把「粵菜師傅」打造成面向世界、展示嶺南文化的亮麗名片。
編輯: 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