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藥企違法行為大曝光!一正藥業、健峰藥業、紐蘭藥業……

2020-12-20 健康資訊地方臺

重慶:39家藥企被處理!

12月10日,重慶市藥監局連發3則行政執法案件信息公開表。

執法信息公開表中公示了近期對40家企業的檢查結果以及處罰,涉及醫藥行業的企業包括17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21家醫療器械企業。

【違規企業名單】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包括:重慶眾妙藥業有限公司、重慶浮於嘉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弘僑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和平製藥有限公司、重慶茂康醫藥有限公司、重慶聚升醫藥有限公司、重慶青襄藥業有限公司、重慶健峰藥業有限公司、重慶三立堂中藥製藥有限公司、重慶眾景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衡生中藥製藥有限責任公司、重慶羲康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市萬州區中興醫藥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和源醫藥有限公司、重慶鵬英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康濟躍洪藥業有限公司、重慶聚泰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包括:重慶五點三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海威康醫療儀器有限公司、重慶澳浦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重慶多泰醫用設備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醫療器械分公司、重慶市宏冠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重慶文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華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上邦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重慶天海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重慶瑞宇儀器設備有限公司、重慶康華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藍視博得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鑫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晟初科技有限公司、重慶航天火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重慶惠全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艾得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鑫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薏青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處理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罰中重慶青襄藥業有限公司、重慶健峰藥業有限公司、重慶三立堂中藥製藥有限公司、重慶眾景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衡生中藥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均因為生產劣藥被查,但最終的處理結果全部為「警告」;重慶羲康醫藥有限公司因存在嚴重違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最終被予以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處理。

至於醫療器械的處罰多為警告和罰款,具體罰款金額藥監局並未做詳細公示,醫藥觀察家網注意到重慶航天火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因生產不符合規定的電子理療儀、紅外線治療器和醫用制氧機被藥監局多次公示處罰,處理結果均為罰款和責令召回,多次違規被罰,罰款金額應該不在少數。完整檢查處理結果見下表:

吉林:生產銷售劣藥,子母公司一起罰!

無獨有偶,12月9日吉林省和湖北省藥監局也均發布了行政處罰信息,共有四家藥企被罰。

從吉林省藥監局公示的處罰信息中發現,吉林一正藥業集團和吉林一正醫藥有限公司均被罰。

其中吉林一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複方顛茄氫氧化鋁片(批號:181132)經黑龍江省藥品檢驗研究中心檢驗,(檢查)微生物限度項目不符合規定為劣藥。最終被藥監局予以如下處罰:

(1)沒收召回的複方顛茄氫氧化鋁片」(批號:181132)119盒。

(2)沒收違法所得:27480盒-119盒=27361盒X4.00元/盒=109444.00元。

(3)處違法生產藥品貨值金額二倍罰款:27480盒X4.00元/盒X2=219840.00元。罰沒款合計:219840.00元+109444.00元=329284.00元。

至於吉林一正醫藥有限公司因銷售了一正藥業生產的劣藥,但因其各項手續健全,召回處理及時,藥監局最終僅沒收違法所得35908.91元。

湖北:2家生產企業被處理

12月9日,湖北省藥監局公開處罰的兩家企業分別因為生產不合格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被罰。

經查實,湖北紐蘭藥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微生物限度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藥監局最終予以處罰決定:1.罰款32884.80元;2.沒收銷售違法產品的違法所得13826.00元;3.沒收違法「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產品4220支。

至於湖北益健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生產的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不合格最終也予以責令改正、罰款的處理。

年終將近,藥監局的處罰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近來不斷有被公開處理的藥企,輕則警告,重則停產、撤證!對於出現違法行為的藥企公開監督刻不容緩,醫藥觀察家網將在第一時間跟進。

內容來源:醫藥觀察家網

整理:No.nine

相關焦點

  • 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關於湖北紐蘭藥業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12月9日,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公開關於湖北紐蘭藥業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信息。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案件名稱違法企業名稱或違法自然人姓名>法定代表人姓名違法企業組織機構代碼主要違法事實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 9家藥企違規被公開處罰!聖隆藥業、國藥控股、勝合製藥...
    內蒙古一藥企被重罰!  表中對內蒙古聖隆藥業有限公司違法從事藥品生產、經營的行為進行了公開處罰。  【違法事實】藥監局通告內蒙古聖隆藥業有限公司未遵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生產、銷售中藥飲片的行為情形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三條。
  •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近年來,修正藥業用各種方式頻頻衝擊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融資,通過擴大資金規模在藥企競爭中搶佔市場。同時他還認為2012年曝光的「毒膠囊「事件成為修正藥業上市路上一塊無法抹去的「汙點」,資本市場對於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藥企是異常警惕的,這也為修正藥業的上市加大了難度。
  • 江中藥業、仁和藥業登產品黑榜,轉型受阻,究竟丟失了什麼?
    曾經無限輝煌的江中藥業、仁和藥業兩大老牌藥企,就是鮮活案例。無論是產品登上黑榜、還是業績出現波動,兩者似乎都陷入了重營銷的後遺症中。穿過層層迷霧,老牌藥企究竟丟失了什麼?轉型之路又究竟該怎麼走呢?伴隨醫改腳步的不斷深入,行業正在面臨重新洗牌。變革大潮之下,一些企業的價值凸顯,另一些企業則露出了問題底褲。
  • 悅康藥業於偉仕:仿創結合 老牌藥企踏上科創新路
    悅康藥業董事長於偉仕認為,仿創結合是悅康藥業這家老牌藥企迎接醫藥行業創新生態的路徑。  老牌藥企的科創新路  從成立時間看,悅康藥業是一家老牌藥企。  儘管產品管線覆蓋心腦血管、消化系統、抗感染、內分泌、抗腫瘤等用藥領域,但此前鮮有人將其與「創新藥企」關聯起來。直到公司申報科創板IPO並成功過會,市場開始關注到悅康藥業的「科創屬性」。  悅康藥業招股書披露,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42.88億元,淨利潤2.88億元。
  • 中新藥業轉型大健康徒勞無功 隆順榕汙染藥遭查
    (中國經濟網)   日前,以擁有一系列「老字號」藥品品牌而著稱的中新藥業,卻因旗下「老字號」企業的一款問題藥,遭遇質量安全的拷問。  4月19日,香港衛生署披露,其正調查一宗中成藥摻雜西藥「撲熱息痛」成分的個案。據了解,該藥品是A股上市公司中新藥業旗下隆順榕製藥廠生產的一款名為銀翹解毒片的產品。
  • 「一正藥業」生產銷售劣藥被罰款近33萬元 曾嚴重違規被收回藥品...
    2020年8月5日至9月29日,一正藥業共召回該批次藥品119盒。處罰書指出,一正藥業的違法行為發生在2019年12月1日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5)第四十九條第一款(禁止生產銷售劣藥)和第三款第六項「其他不符合藥品標準規定的」按劣藥論處。
  • 人生藥業品牌營銷診斷
    應人生藥業營銷總裁的邀請,醫療經營科學化創始人、醫院三名工程建設專家許偉明近日走進該藥企,就醫藥產品的品牌營銷給予調研診斷。由於兩票制、帶量採購、Drgs的推進,藥企的營銷面臨巨大挑戰,尤其是醫院市場難以進入,為此藥企不得不重視私立醫療機構和終端消費者,傳統的藥品營銷模式必須轉型,但如何轉型如何用好網際網路,這是很多藥企普遍面臨的困惑。為此,人生藥業營銷總裁特別通過網際網路找到了許老師(充分說明網際網路的作用),就人生藥業品牌戰略、產品結構、網絡營銷(網站、微信、app的開發建設運營)、設計文案給予針對性指導。
  • 綿陽正和祥藥業連鎖97%門店違規 123家門店被查處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薛世榮)1月15日,記者從綿陽市醫療保障局獲悉,在綿陽市「打擊欺詐騙保行為 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該局通報四個典型案例,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綿陽正和祥藥業連鎖有限公司。被查處期間該公司共有門店127家,旗下123家門店不同程度存在超個人帳戶使用範圍刷卡結算保健食品、串換藥品、進銷存數據不符等違規情形。
  • 收回瀚暉引入高瓴 海正藥業轉型路未竟
    8月6日,海正藥業(600267.SH)對瀚暉製藥前後兩次估值差異作出正面回應。7月下旬,海正藥業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向HPPC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瀚暉製藥49%股權,同時配套募資不超過15億元。這樁關聯重組交易甫一出爐即引發市場關注。
  • 仁和藥業:再次收購處方藥 望實現與OTC並舉
    1)中盛藥業正進行資產整合、GMP改造,方大藥業和鞠洪福承諾15年3月31日前將其控制的相關藥品註冊批件、土地及房產和生產設備等資產及尚未進行評估的鹽酸槐定鹼注射液、尿毒排析散、更年膠囊等86個藥品生產批件注入中盛藥業;2)重組後,上述資產作價3.8億元,公司以自有資金1.938億受讓方大藥業持有中盛藥業的51%股權;3)股權轉讓後,公司與方大藥業和鞠洪福共同對中盛藥業尿毒車間、提取車間、小容量注射劑型新版
  • 輔仁藥業大股東深陷財務危機 子公司跟著心焦
    自6月初以來,輔仁藥業先後發布8次公告,解釋其控股股東在緩解財務危機方面所做的努力。據統計,截至當前,這家藥企的控股股東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輔仁集團」)累計凍結了2.14億股,還質押了子公司股權。
  • 神威藥業:小顆粒推動雲南中醫藥大產業
    同時,由於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中醫藥發展,關於中藥配方顆粒的政策利好頻頻出臺,這一領域更是成為了藥企眼中的「必爭之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範圍內至少有60家企業獲得中藥配方顆粒試點資格,在醫藥類上市公司中,也有多家藥企已布局或即將布局中藥配方顆粒,競爭尤為激烈。
  • 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廣西北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劉俊奕、姚...
    經查明,北生藥業存在以下違法事實:一、未披露大股東抽逃配股出資並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事項2004年,北生藥業實施配股。北生藥業第一大股東廣西北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生集團)應繳的配股款為8,921.75萬元。北生藥業稱,2004年9月29日至30日,北生集團的配股款足額轉入北生藥業配股指定帳戶。
  • 雙黃連脫銷的是與非 太龍藥業、福森藥業的羊群效應能火多久?
    如福森藥業高開高走,開盤兩分鐘後,股價漲至20港元每股,刷新歷史高點,較前一交易日(1月31日)5.74港元/股的收盤價,漲幅高達248.43%。截至收盤,福森藥業股價報8.1港元每股,漲幅41.11%,市值64.8億港元。
  • 仁和藥業身陷「迷霧」:母公司旗下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多個電商平臺...
    未來網記者瀏覽了各大電商平臺後發現,該產品在淘寶、京東、閒魚等平臺仍有銷售,且標有「適用於HP易感人群」等字眼。  曾幾何時,仁和藥業憑藉著「家有兒女常備優卡丹」、「誰用誰閃亮」等廣告詞家喻戶曉。如今,這些廣告詞還在耳畔縈繞,仁和藥業的業績卻沒有了往日的亮眼。
  • 華海藥業,為什麼和摺紙槓上了?
    在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臺摺紙機通過橫向摺疊7次,縱向摺疊4次,將說明書變成了邊長4釐米的豆腐塊大小,這樣的「瘦身」,花費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包裝,是製劑出口銷售前的最後一環,從瓶身、瓶蓋到說明書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按照國外標準,說明書要像豆腐塊一樣頂貼在藥瓶蓋上。」
  • 上半年新藥銷售同比增長22.9% 科倫藥業持續加碼研發提升發展...
    從大輸液龍頭向抗生素全產業鏈布局,再到以創新藥作為驅動力,科倫藥業(002422,股吧)正不斷通過研發,積累企業持續發展的終極驅動力量。根據科倫藥業2020半年報顯示,公司期內研發投入7.69億元,同比增長15.48%。2020 年迄今,科倫藥業已有12個產品獲批上市,和16項藥物申報生產,上半年新藥銷售同比增長22.9%,創新研發為公司蓄勢發展,積累了充足「後勁」。
  • 「帶血」的葵花 關彥斌藥業「帝國」斜陽
    其間,葵花葯業高管團隊發生重大變動,關彥斌於2018年12月28日提出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總經理和第三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後僅擔任公司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一職。隨後,關彥斌的女兒正式接班,大女兒關玉秀接棒擔任董事長,二女兒關一擔任總經理。
  • 康美藥業案塵埃落定,仍待解!廣發證券棄「帥」能否保住半條命?
    如今,隨著康美藥業案件界定的最終塵埃落定,市場最為關心的便是廣發證券接下來命運如何,對於廣發證券最終的涉案處罰事項,雖在當日晚間並未最終公布,但證監會表示 「相關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正在行政調查審理程序中」。1)廣發棄帥能否保住半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