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更好實現幼有所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成都市雙流區以市民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為目標,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要素充分、機制健全,優質均衡、科學規範」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大力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創新教學 發揮優質幼兒園優勢
雙流區機關幼兒園裡,有一處別致的「陶緣坊」,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學習,並根據自己的想像創作一些陶藝作品。「老師教的是用泥巴做水果,這個是我做好的小葡萄,我還捏了一個熱狗……」區機關幼兒園學生洋洋興奮地說。
除了「陶緣坊」,機關幼兒園還創設了體驗美食文化的「蜀味坊」、學習扎染的「錦印坊」,讓孩子們在動手體驗中萌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雙流區機關幼兒園保教副主任朱茂宏說:「我們創設了豐富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在玩中學習,在玩中體驗,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近年來,雙流區機關幼兒園在辦學過程中,依託自然環境、利用生活契機、堅定遊戲基本、涵育傳統文化,建構了「自然、自足、自立、自信」的四自課程,培養孩子們「友善,好奇,善思,勇敢」的美好品質,讓他們「在童年幸福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雙流區機關幼兒園園長王玉彬表示:「我園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形成了目前『給孩子幸福童年的體驗、給孩子自主生長的力量』的辦園理念。」
目前的「陶緣坊」「蜀味坊」「錦印坊」內,各類童趣橫生的作品,也訴說著孩子們在園內的幸福成長。幼兒家長李玲說:「餐前經典誦讀、民俗節等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讓孩子們從小得到了文化的浸染,讓文化從小根植於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主、自立和自信起來。」
目前,雙流區有很多像機關幼兒園這樣的優質幼兒園,以「陽光教育」園所文化為引領的區實驗幼兒園、以「甘泉文化」為引領的九江幼兒園等13所成都市一級園,103所成都市二級園,全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91.5%,充分彰顯了優質均衡、科學規範的學前教育服務內涵。
全面布局緩解學前教育供需矛盾
雙流區根據城市規劃、人口增長、產業發展等因素變化,制定《雙流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規劃(2017—2035)》,推進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及時根據《成都市產業功能區產業社區高品質公共服務標準配置指南(2020年版)》,以300米為服務半徑,優化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全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從2017年的6200餘名增至今年的22385名,年均增長5300餘名。
在公辦幼兒園規劃建設中,針對供需矛盾突出區域予以優先保障,並在資源配置方面加大部署力度。2017年以來,在東升、西航港、怡心等城市化集中增長片區,已累計建成投用幼兒園19所、新增學位7050座,在建項目14個、將新增學位5940座。出臺《雙流區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實行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設計、建設、驗收、移交「5同步」,由區規劃、住建交等部門會同鎮街開展全流程監督,逐個環節落實。目前,西航港金明幼兒園等14所小區配套園,已回收轉型和建成移交,均舉辦為公辦幼兒園、將新增學位3600座;另有5所在建將在年底交付使用、6所即將動工建設。
近年來,全區幼兒園以年均近10所的速度迅速增長,「城鄉分布廣、質量不均衡、治理難度大」成為困擾行業治理的3大突出問題。為此,雙流區創新「鎮街—片區—全區」三級管理網絡,由優秀公辦園園長擔任片長,向上承接業務指導功能,向下組建學前教育聯盟。「布局合理、公益普惠,要素充分、機制健全,優質均衡、科學規範」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正在雙流加速構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