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寶壇經》第84講
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吉祥如意!今天我們接著學《壇經》。
前幾天我們分享學習了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篇《無相頌》,在這篇偈頌裡,有一句「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的偈語。
當時我們對於什麼是戒?如何持戒?……等問題很淺顯的提及了一下!為什麼是很淺顯的提及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目前做的是關於《法寶壇經》的宣講分享系列。如果用很大篇幅來講解有關「戒律」方面的法,會有點跑題;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佛教的戒律弘深,不是幾篇文章就可以宣說清楚的;一帶而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佛教的「戒律」還是有區別對待的。四眾弟子所持戒律各有不同,開遮持犯精嚴有法。一不留神,就會有僭越之嫌,故而不可鋪排開來講;
第四個原因是網絡空間魚龍混雜,一旦圍繞「戒律」引起紛爭,則實在不該。故而不可多言;
第五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本人水平還不足以論戒!
雖然我也腆的臉受了戒,平日裡也謹小慎微的恭謹持戒。但的確不敢妄論戒法!有志於學戒的善信們還是就近依止一位師父好好修學為好!因為這個「戒律」有的部分其實是不允許公開講的!
比丘戒比丘尼戒在漢傳佛教體系裡是不允許在家眾聽聞的。而在家五戒以及八關齋戒大家好自受持就可以了。多說也無益!至於菩薩戒,可能終其一生我們也不可能圓滿行持!你看很有意思!其實菩薩戒是諸戒當中最難行持的,而菩薩戒又是盡未來際不待緣緣而授的!至於其他的戒法只是盡形壽行持就可以了。
《楞嚴經》有雲:攝心為戒,由戒而定,由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我們學佛其實就是學這個「三無漏學」,也就是學「戒定慧」三學。而我們修行其實也就是修這個「三無漏學」,也就是修「戒定慧」三學。
戒定慧三學本身也是佛法修學的次第。偉大慈悲的釋迦牟尼佛在講法的時候就是依著次第在講的!大家可以去考察一下,釋迦牟尼佛講的所有的法都是依循次第而宣講的。可以說無一例外!
而戒定慧三者之間又是完整不可分割的。這個也是偉大的釋迦牟尼佛無上智慧的體現。佛陀宣講的所有的教法,既可以依循次第漸進的修學增上,但一旦通達後,就會明白,所有的法都是圓融而不可分割的!
就如同「戒定慧」三無漏學,真能做到攝心為戒之時,其實已經是在定的境界了!而真實的定境必然會生發智慧!
有的人戒律持的不怎麼樣,但就是喜歡吹噓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了得。所以這些人終其一生也只能是大口大口喝著茉莉花茶沫子,然後又大口大口的吹牛,沫子亂噴一番罷了!
記住!沒有很好的持戒,甚至是做不到持戒攝心,你想進入禪定的境界那是門都沒有的事啊!而沒有一點子禪定的功夫,妄想獲得佛法真實的智慧這本身也是鏡花水月,妄想一通而已!
真正的佛法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是永遠繞不開的主題!
據《法寶壇經》記載,六祖慧能大師開示大眾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六祖慧能大師是通達的佛法成就者!所以在祖師的眼裡定慧是一體的。甚至不只是定慧一體,三無漏學的「戒定慧」都是一體的,一如的!所以叫一體真如嘛!
一體真如即是成就!當然不是是個人就能有這樣的成就。你只有有了這樣的成就才算是真正的成就。不然就還是得依循次第去漸次增上的修學。但修學佛法的最終還是要通達,還是要要修到一體真如之境後,才算個了斷!
我們禪宗就是這樣一個特色,它總是用「一體」觀來看待問題。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容易引起很重的分別念。我們實修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的放下分別的執念,從「一念」,「一體」,「一真」,「一如」,「一法」……上下手!
本來從「一體」觀來認識佛法本質是修行人的看家功夫。不知從何時起,又是要掄棒子,又是喝嗓子,參話頭,打機鋒……此等操作雖是演法靈機一動之舉,焉知又不是祖師大德們無奈之舉呢?
我們眾生的這個分別妄想的執念實在是太強了!能夠一棒子打醒悟的,或是一嗓子喊開悟的定非常人!那個根性決然了不起!
所以我就勸學佛愛好者們先去好好學學唯識法!好歹我們即使要分別,也要如理如法的分別啊!我們不能總是在錯亂意識裡進行妄想分別,那樣是不會得到佛法實際利益的!
可惜!從民國後,很多所謂的「唯識家」們只重空談,將無比殊勝的佛教唯識法當做哲學邏輯來看待。此等人其實真的是佛門敗家子弟一類人。
如《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即是虛妄。我們就不會在分別「所有相」上面下功夫,因為「所有相」的實質是「虛妄」。我們只要認識到「所有相」或「一切相」皆是「虛妄」這個真理,進而參究實證這個真諦就可以了!這就是禪宗!這也就是為什麼修學禪宗一定要明心見性。因為只有在真正明了本心,洞見自性之後,才會真正的通達「諸法空相」,以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真諦。
不然即使你認可甚至相信了「諸法空相」以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妙理,你也只是「想通」而已!還算不得真實修證!
其實,有很多修學禪宗的人第一步就是難於「想不通」!而還有很多修學禪宗的人則「死」在了第二步上,即以為「想通」了就是明心見性了,就是成就了,就是見與佛齊了!從而墮入狂禪狂慧而自得為意!
其實此等學人最為可憐。自己已落金剛地獄大陷坑而不自知矣!
不修學禪宗法門的善信們如果看到六祖慧能大師講「定慧一體不是二」的教言時,千萬不要誹謗!因為「定慧一體」是禪宗的本旨。所以六祖慧能大師此處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定慧一體不二是禪宗妙處所在。你如果認為「定慧有別」那你就好好修你的那一套去。求止求觀任方便嘛!這個不要爭論,更不要強求!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智慧如果不以「定」為妙體,則無異於孤魂遊蕩;而禪定如果不以「慧」為妙用,則無異於枯木寒巖!
孤魂遊蕩之智慧必然虛妄不真,而枯木寒巖之禪定終究於解脫毫無益處。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我們真的能夠於剎那之間進入佛法智慧之境界,那麼必然安住於甚深妙定之中。因為無定不足以生發智慧;
我們如果真的能夠於剎那間進入佛法禪定之境界,那麼必然身心處於智慧普照之中!因為真是的智慧永遠不可以離開禪定!
此處為何總是用「剎那」一詞呢?因為剎那即是一念,而定慧一體無二隻能在一念之間完成體用的相融!如同滾水落入茶杯的剎那,霎時茶水交融,俄而茶香四溢瀰漫……於是乎茶乎?水乎?茶味水味交融一處時才是茶水的香味……妙哉!
現在的所謂修行人為什麼很少有成就者呢?主要是禪定的功夫不過關!禪宗的修學對禪定的要求其實不是一般的高!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皆得菩提。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南無阿彌陀佛!
本文原創 感恩關注 願與有緣 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