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終於明白現在女人為什麼都害怕結婚了……

2020-08-27 凡齊商學院

曼妮

《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為什麼這麼火,是因為它觸動了大眾的痛點,它讓所有女性覺得很爽。

有人說,好比編劇在家裡裝了攝像頭,太真實扎心了。

《三十而已》中的三個女性角色,女性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戀愛感情狀況。

乖乖女沒什麼野心的曉芹,遇上的老公沒有擔當,沒責任心,不懂浪漫,不懂照顧老婆。

王漫尼一心想通過戀愛婚姻來改變生活,卻被落得被欺騙,被傷害的境地。

有能力有顏值又顧家的如顧佳,可以說是完美妻子形象,最後卻落得破碎不堪。婚姻無法挽救事小,丈夫還進了大牢,公司面臨倒閉,變賣房產賠償。擺在她面前最大的難題,不是趕走小三、懲罰渣男,而是怎麼咬緊牙關努力站起來。

總之這部電視劇給人的感覺就是男人都不靠譜,女人最終都要靠自己。為什麼受大眾歡迎,引爆全網熱搜,那就是女人都覺得太真切了,每個人都能在劇裡看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很多女同胞表示看到這個劇過後更不想結婚了,女性在婚姻裡付出這麼多,得到的卻很少,男人在婚前婚後幾乎是一樣的。

2020年初的婚姻法加了離婚冷靜期,被所有的網友狠狠地懟罵,無奈依然通過提案了。

離婚冷靜期

也就是在離婚協議期間,一個月內只要有一方不願意離婚就得耗下去,而據數據顯示70%的離婚都是由女性提出來的,所以這個這條法案增加了女性離婚的難度,保護了男同胞的權益。

其實早在70年前《婚姻法》起草時,鄧穎超就提出過:「不加條件地允許一方堅持想離即可離。」她認為:「如加上很多條件,恰恰給封建思想的幹部一個控制和限制離婚自由的藉口。」

有微博大咖曾經採訪過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問他們情人節那天離婚的會不會少一點,她說不會少,只有結婚才會挑日子,離婚哪有挑日子呀!都是實在過不下去了。

國家新增條約的初衷是為了降低離婚率,只怕最終事實只會恰恰相反,只會增加了結婚的門檻,讓婚姻好入場卻不好退出,最終結果只會降低結婚率。

讓恐婚者更加恐婚,讓弱勢的一方更加被動,對方使個壞隨時撤回不想離了,就必須陪他耗著,若是遇見家暴的更是難上加難,雖說加爆不在冷靜期範圍內,但如何取證證明是家暴,得收集報警記錄等,都是增加了弱者的無奈。

為什麼大家現在都不想結婚了?我聽過很多中年女子說,如果人生重來是絕不會結婚生娃的。可見女性在這些年覺醒了,這是社會的進步表現。

那天和一個朋友小聚,她是初婚遠嫁外省後離婚又回到合肥老家,娘家在市裡有套房,她帶著6歲的兒子,快速和一個校友結婚,校友也是離婚帶個兒子,她當年一直崇拜這個校友,加上家人的竭力撮合,他們一起後又生了個兒子。

如今等於這位朋友有三個兒子,兩個大的16歲,這個小的6歲,她每天忙著家務操心孩子就忙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心情很鬱悶。

他現在老公在工地上做水電工,跟著各個工程隊到處跑,一兩個月回來一次。這個朋友她在家裡也沒有經濟權利,再說她老公一個人的收入,三個兒子的開銷根本都不夠,都是在拆東牆補西牆,日子過得緊巴巴。

她的同學都說她當初從外地回來幹嘛就直奔現在的老公結婚,何不去多了解挑挑,或者自己在合肥工作幾年再找,這樣太過匆忙,是很容易從一個坑裡跳到另一個坑裡,換湯沒換藥。

學生時代的朦朧崇拜,現實生活中還是要有更多的了解。二婚更需要很大的智慧去經營的,對雙方的考驗更大。何況全家現在住的這套房子還是她自己娘家的,她說這二婚是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但已經無法回頭了。

當初長輩們都勸她說二婚再生個孩子,倆人感情會更穩定。

她很想寫作,又覺得靜不下心來,就是覺得心情特別不好,我都擔心她會有輕度抑鬱。

認識其他幾個婚姻不順的,她們乾脆不考慮再婚,獨自撫養孩子,有的是共同撫養。該吃吃,該喝喝,努力工作,有自己的圈子和朋友,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定期旅行。

男人靠得住是錦上添花,靠不住也無妨,自己一個人就能活得很好,人只有自愛,自我價值感強,才能得到更多的愛,擁有更美好的一切。

另一個文友麗麗,她老公在疫情剛好轉就出軌被她發現,三年前有過,她老公答應悔改,這次麗麗堅決要離婚,但為了8歲的女兒,他們是隱離,還是住在一套房子裡。

要說溫柔美麗,我覺得麗麗都具備了,開朗愛笑,皮膚白裡透紅,能幹賢惠,男人的出軌和這一切並沒有關係。

如同《三十二已》裡的顧佳,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當得起老總,帶得了好娃,最後又能怎麼樣?再努力再優秀都免不了婚姻帶來的苦楚。

從古到今,男人的喜好永遠是一樣的,喜歡年輕漂亮的,有新鮮成就感,在她們面前有尊嚴,自己覺得有存在感。

婚姻是一場豪賭,代價要用一生。阿管男女,都不要對婚姻抱有太大的期待,沒有希望就不會有失望。

兩個人平等共處,不要給對方壓力,共同看看這個落寞的人間就好。保持經濟獨立,精神獨立。

《三十而已》裡面有句臺詞,結婚是為了想找個避風港。那都想避風,誰當港呀?

男人也巴不得有人照顧伺候自己才好。人性都是這麼現實!

相關焦點

  • 《白色月光》:每個女人在結婚前都要想明白,到底為什麼要結婚
    雖然這部電視劇還沒有演到大結局,可在放出來的片段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結局,這是一場女人和自己的對話,終極話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女人想要在婚姻中找到的到底是什麼?張一和楊雁之前都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在婚姻中迷失自己,那麼我們呢,每一個女人,有沒有想明白,自己到底為什麼要結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
  • 三十而已,毛曉彤經歷成長;童瑤逆風翻盤;唯有江疏影沒整明白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三個風格迥異、三十而立的女人,為廣大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關於情感生活、人生成長的好戲。電視劇《三十而已》好在,生活終於教會鍾曉芹成長。電視劇《三十而已》沈漫妮扮演者江疏影江疏影飾演的沈漫妮,是一個觀眾沒看明白,自己也沒整明白的三十歲的女人。
  • 從《歡樂頌》到《三十而已》,這三個道理,女人越早明白越好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焦慮功課,甚至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女人尤其如此。劇中已婚已育的顧佳是個完美女人,可以搞定家庭瑣事,可以相夫教子,可以在商場馳騁,但她卻無法阻止丈夫出軌年輕的女實習生林有有。選擇離婚的顧佳進入商場拼殺,終於能施展拳腳,展露出她得天獨厚的商業才能。已婚未育的鐘曉芹是個都市土著,有著比較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沒有太大的職場野心,是個受到公司同事與上司關愛的小家碧玉型的女子。
  • 《三十而已》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這段描述看起來很美好,但是也有人表示:每個人都期待避風港,那誰去做避風港呢? 《三十而已》劇中陳嶼相親了不少女子,最終選擇了鍾曉芹。為什麼會選擇鍾曉芹呢?陳嶼有一段原話:我告訴你為什麼要結婚,鍾曉芹,當初咱倆相親見面,我覺得你是一挺溫柔,挺善解人意的姑娘,你們家又踏實,不像我們家烏七八糟的,我結婚就是為了輕鬆省心,就是為了過踏實日子。 接下來毛曉彤的反擊引發大家的共鳴:「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 三十而已:我懷疑這是一部恐怖片,嚇得女人都不敢結婚
    前兩天一個女孩跟我說:看了這個劇之後嚇死了,像顧佳那麼完美的女人還被出軌,哪個女孩還敢結婚呢?女人到底要做成什麼樣才能幸福?這一聽哪像個都市時尚情感劇,明明就是恐怖片嘛。女主角的人設太完美了,早上起來又跑步又做瑜伽又照顧老公孩子,這是多少全職媽媽幻想自己會做的,但最後都做不到。顧佳讓很多女人自嘆不如,但是這麼自律、有能力、有眼光、有見識的女人怎麼會看中像她老公許幻山那樣脾氣又大、又沒本事的男人呢?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都不想結婚?
    不要說我,現在三四十歲沒有結婚的人太多了。不要說農村,就算是在城裡面,也是一抓一大把。想起以前小的時候,要是一個男的二十五六都還沒有結婚,那麼他就是一個單身漢,這一輩子都只能打光棍了,還會被人說成沒本事。可為什麼現在,三四十歲,甚至五十多歲都沒有結婚的人這麼多呢?難道他們都不想結婚嗎?當然不是!
  • 《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女人30,真能「而已」嗎?
    為什麼是《三十而已》?編劇張英姬說,這是一部三個女人爬山的故事。顧佳一開始就明白自己要爬哪座山,要爬多高,期間有什麼困難她都全盤接受,王漫妮出發前不清楚自己想爬哪座山,但她卯足了勁一個勁兒向上爬。鍾曉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只是跟著別人一起爬。
  • 《三十而已》為什麼這個年紀 所有人都要催你去結婚生孩子
    林家小子最近不管是刷某音視頻,還是某啥都在談論三十而已這個話題。可別說最近現象級影視劇《三十而已》的話題一直很熱,特別是有些角色讓觀眾恨的牙痒痒,其實不是它的故事性有多麼巧妙,而是它的故事很真實,真實到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帶入點,是不是分分鐘想手撕
  • 《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女人30,真能「而已」嗎?
    為什麼是《三十而已》?這種不完美,讓她們在虛浮的劇情中,多了一絲「人味兒」。或許這是《三十而已》之所以能成為今夏「爆款」的原因之一。《三十而已》同樣有很多不足,但它試著向前邁進了一步。它展示出了相對真實的30歲女性困境,不用「原生家庭」解釋女性角色的奮鬥動力,也不再依靠男性成為她們逆風轉盤的拯救者。顧佳努力躋身上流社會,王漫妮留戀車水馬龍的都市繁華,鍾曉芹渴求情感滿足,都是源於自身需求。編劇張英姬說,這是一部三個女人爬山的故事。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都不想結婚了?
    身邊有很多男性朋友都不想結婚了,問他們原因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回答就是「直接不想」所以就跟身邊的異性男朋友聊了幾句。王維盛25歲感覺自己怕了分過幾次手,遇過幾個人都不知道了,遇不到讓自己怦然心動一見鍾情的人,看上自己的都是因為錢,車,房,一開口就是「我看上了一個包包……」真的讓人無語。也是心疼爸媽不想因為我而去拿他們的錢買婚房,害怕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乾脆單著瀟灑的日子挺好的。
  • 《三十而已》終於迎來大結局,這些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三十而已》的劇情終於接近了尾聲,迎來了充滿爭議的大結局。從一開播就上了無數次熱搜,直到結局也沒消停過,這部劇無疑在這個夏天火出了圈。從乘風破浪30+姐姐們的大火,到《三十而已》的大爆,今年夏天30歲成熟女性的魅力更被大家所欣賞。
  • 離婚的女人最害怕什麼?研究了上百個案例,我明白了
    身處一個幸福的婚姻裡,你可以看到女人是容光煥發的一種精神狀態,倘若是在一個不幸福的婚姻裡,那麼你可以看到女人的神色是沒有任何光彩的。  於是,很多人為了避免繼續在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裡蹉跎自己的年華,便會選擇離婚。  而且,如今離婚已經不再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只要沒了感覺,或者是不愛了,人們都可以以「不願意繼續將就」為理由去結束眼前的感情。
  • 看完《三十而已》|明白經濟獨立,敢離婚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劇中女主顧佳是一個完美人妻,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好多人都羨慕顧佳,覺得她是自己一直想要成為的那個女人。他的丈夫在顧佳的幫助下從一個煙花設計師變成了一個公司老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女人,卻還是被丈夫老公許幻仙綠掉。
  • 為什麼現在的90後都不想結婚?聽聽一位90後年輕女人怎麼說
    自己最害怕的就是被親朋好友催婚了。那麼,在日前的一場朋友聚會上,幾位好友在互相交談的過程中,一位朋友說:為什麼現在的90後都不想結婚?你說,他們這一批90後。最大的已經30歲了,為什麼還不結婚呢?然後,大家隨著就相互探討了起來,好友之間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觀點,眾說風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還特地單獨採訪了我身邊的一位年輕90後女人。聽聽他怎麼說。
  • 為什麼要看《三十而已》,這個電視劇告訴我們什麼?(鍾曉芹篇)
    熱播劇《三十而已》終於收官了,看完大結局,不禁鬆了一口氣,三個女人,三段人生,雖然都不完美,卻都無比痛快。有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三十而已》,因為裡面的很多問題都太真實。既然是三個女人為主線的故事,那我就按照三個女人一一來說說電視劇的故事意義吧。
  • 電視劇《三十而已》在宣揚女權主義?實則是三十歲女人真實寫照
    在 如今的社會上,三十而立一般說的都是男子,正是指的是在三十歲有所成就,男子如此,對女人而言三十歲也是非常重要,也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自七月以來,影視劇也開始活躍起來,且都是以年齡為主的影視劇,由關曉彤主演的「二十不惑」先是衝上了熱搜,然後由江疏影、童瑤和毛曉彤主演的《三十而已》已經火熱來襲,與《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樣,都是以三十歲左右的女性為主,但不同的是前一個是電視劇,而後一個是綜藝節目。
  • 看了《白色月光》《三十而已》,不明白為什麼男人能出軌後還說愛
    作為一個百天寶寶的媽媽,餵奶的時候會刷視頻,寶寶趴的時候會刷視頻,最近被《白色月光》刷屏,前陣子被《三十而已》刷屏。我很想問,為什麼出軌的張鑫,許幻山有臉在出軌後說愛妻子,愛女兒,就是不離婚?張渣渣許渣渣有朋友問為什麼暑期都是強調女性力量
  • 女人,你為什麼會結婚?這些電視劇說出了真相!
    在中國的十幾億人口中,只有2%屬於富豪階層,剩下的98%都是普通人,因此,要想在物質條件上夠得上理想的標準,夫妻二人拼了老命賺錢的不是奇事。結婚之前,只需要對自己負責,結婚之後,要對1個甚至是3個家庭負責,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 我到現在才明白,為什么女人都喜歡「壞男人」
    在女人眼裡,吸引她們的男人可以分成兩張:一是成熟穩重,有安全感的男人;二就是 「壞男人」。為什麼「壞男人」會吸引女人呢?我總結了以下三點:1、「壞男人」臉皮厚如果你喜歡一個女生,卻不敢表白。男人喜歡矜持的女人,而女人絕對不喜歡扭扭捏捏的男人,臉皮厚的男人表白的成功率要大於內向的男人,因為臉皮厚的男人根本不害怕被拒絕而感到丟臉。最重要的一點:臉皮厚的男人在和女人發生矛盾的時候,能夠放得下面子主動承認錯誤,去哄對方。
  • 離過三次婚的女人終於醒悟,原來和誰結婚都一樣
    那為什麼我們明知道人無完人,卻還要苛求自己的另一半呢?離過三次婚,我終於明白,原來和誰結婚都一樣我叫朱瑞雪,今年33歲,你絕對想不到我已經離過三次婚的女人了。離過兩次婚的我似乎對婚姻已經絕望了,我不再喜歡參加任何的聚會,對男人也提不起任何的興趣,親戚朋友都說我的抑鬱症了,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只是有些害怕了。32歲那年,我在同事的婚禮上認識了我的第三任丈夫,他叫陳超,長得高大英俊,一身名牌西裝更讓他成為了全場的交點,大家都開玩笑說他把新郎的風頭都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