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二爺:「愛在」三部曲實在是心頭大愛。穿街走巷時那種海闊天空卻又貼心貼肺的漫談,流竄在旖旎的異國風情中,總有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微醺,點到了,又不止,百般婉轉地在心間烙下一個印記。
九年九年又九年地,壅塞著唏噓嘆謂和嘲諷謔笑。等到老去的年華把現實拉扯得鬆弛垂塌,也還是迷戀這方最坦陳的荒唐。
很希望能在2022年,站在另一個年齡的風口,再對情感、性別、文學、夢想與當下,來一場容人浸泡在逼真哲理與可笑迷思中的話癆。
感謝智東張,在我沒時間回顧與書寫時提交了一篇長文,把人帶回Jesse和Celine身旁。
以下舞臺就交還他了……
1
想著寫寫影評,腦子裡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多年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愛在」三部曲之二《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set)。這也是多年以前的一個深夜,一個老朋友推薦的。
正如愛情般,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喋喋不休,影片幾乎全程都是兩個人不停地說話,原本應該索然無味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與平淡無奇的日常聊天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嘈雜的街道在引人入勝的對話中悄然退去,仿佛天地間就只剩下兩個人。是的,兩個人就夠了。
幾乎談不上劇情的影片內容在Celine隨性的舞姿以及Jesse迷離的雙眸中走向高潮,也走向結尾。電影以餘味定輸贏,正如飽肚七分,雖意猶未盡卻也剛好。
依然清晰地記得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開著小檯燈在舍友精彩紛呈的鼻鼾聲以及此起彼伏的蚊子嗡嗡聲中樂此不疲。
2
那時候只看了前兩部,年紀相仿自然也便喜歡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多一些,年輕帥氣的Jesse與美麗動人的Celine初識的青澀靦腆像極了青春年少的我們。突然想到,遇到對的人,你才會變得有趣而真實。
她說:明明可以預見痛苦,為什麼,為什麼還要選擇開始。
但是,那又如何?有哪個感到過幸福的人,沒有過刻骨銘心的痛苦?「活著,不能只是一味地逃避痛苦。」也許正是這部影片給我最深的感觸吧。
3
《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是在2013年上映的,看的時候已是2014年,看了開頭卻沒看下去,只記得Jesse送走孩子,跟Celine在車上討論著生活上的煩惱事和兩個熟睡的女兒。
抱著留存些美好幻想以及生活已經如此不堪就沒必要多添煩惱的私心,也就一直沒繼續下去,這兩天為了寫影評才一口氣看完。結束後才明白愛情的無辜,發現感情的突然。一如當初不願繼續往下看的初衷一般,怕在以後幾年的光景,因對彼此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而感到厭煩。然而影片的結尾她還是接受了現實,畢竟真實的生活本來就沒有那麼完美。如果她能早10年接受不完美,也許早就嫁作他人婦。
突然想起當下流傳很廣的一段視頻,叫「願所有的姑娘都能嫁給愛情」(好吧,其實這是雞湯,只是老戲骨金老師的演繹讓人忍不住就幹了),這樣也許在某天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你們可以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來緩解內心想neng死對方的衝動,又或者可以像程又青跟大仁哥一樣找老朋友聊聊天,這樣想想便也覺得婚姻沒那麼可怕了,不是嗎?
圖自: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523157630/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470382644/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523117505/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548752497/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842044237/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969040547/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041710802/
萬一喜歡,長按關注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