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三) | 《印度合伙人》:向月經羞恥說「拜拜」

2021-02-08 人文院報

這段時間,出現在各大高校教學樓女生廁所中的衛生巾互助盒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於「月經羞恥」的思考,這也讓我想起了那一部印度電影:


《印度合伙人》



《印度合伙人》由印度知名草根企業家阿魯納恰拉姆•穆魯加南薩姆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印度男人——拉克希米,為了妻子的健康,排除萬難,四處尋找低成本的衛生巾的製作方法的故事。


該影片也是全球首部關注女性生理期的電影。



影片的開端在我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無比浪漫、美好:拉克希米和他的妻子如村中的平常夫婦一般,在哈努曼猴神的見證下兩人結為夫妻。



結婚後茶米油鹽,鍋碗瓢盆的生活也並沒有磨滅拉克希米對妻子的那份最初的愛。在切洋蔥時,妻子被燻的滿臉淚珠,拉克希米看到後,心疼不已,買回來一個玩具進行改裝,用機器替代妻子的手工勞動。


村子裡開始流行起頭戴太陽花的髮飾,看到千篇一律的髮飾,拉克希米想給妻子一份獨一無二的,於是他前去田野間摘下純潔的白色的花朵,並在身後悄悄地捂住妻子的眼睛,希望給妻子一份驚喜……


種種尊重、愛護妻子的行為正如影片中歌曲所唱那樣:


「從今以後

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我會趕走那些烏雲

把月亮和星星都摘到你的懷裡……」


但是,在浪漫與美好的背後,現實的殘酷也從不曾缺席。



即使到了2012年,印度仍然還有80%以上的女性都用不起衛生巾。


影片中高爾醫生更是直接的指出那時印度的問題:「每個月至少有10到12個,婦女會來這裡看病,在生理期中,她們都是用髒布、樹葉,有的人甚至用爐灰處理。如果你歡迎疾病,它一定會來,因為這些疾病,導致有些姑娘年紀輕輕,就不能生育了,還有不少婦女,因此死亡了。」



高爾醫生的話讓拉克希米堅定了要讓妻子使用衛生護墊的決心。但是,世俗禮教的思想豈是拉克希米能夠立即打破的呢?


對於拉克希米的妻子而言,拉克希米鼓勵她使用衛生護墊的行為令她感到無比的難堪與羞恥。



她非常堅定地說道:「我們女人,寧願病死,也不要一直活在這種羞辱當中。」


不僅如此,拉克希米鼓勵家中姐妹使用衛生護墊的行為使得她們逃離家中,上了年紀的老母親更是羞愧的不敢認自己的兒子。



在影片中,幾乎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在強烈的牴觸著這個被她們視為無比骯髒的東西——衛生護墊。



「內心純潔就不會生病。」拉克希米妻子說的這句話更像是含蓄的揭開了罪惡的源頭。宗教信仰,世俗思想似乎就是被太上老君仙爐中燃燒過的繩子,解不開,剪不斷。


影片對妻子三次發自內心地抵抗使用衛生護墊做了詳盡的表現,每一次言而無信的背後是導演希望藉此來批判宗教信仰,世俗思想的束縛。



妻子的多次拒絕,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所處的經濟政治環境。由於高昂的關稅費,在印度,衛生巾的出售價格非常昂貴。


因此,當拉克希米拿出那一包高達55盧比的衛生巾護墊時,妻子的反應才會如此的激烈:「如果家裡的女人都用這麼貴的東西,我們每個月要花多少錢?」相較於她們心裡重視的黃油、牛奶這些能為全家人所用的日常必需品,個人衛生安全用品顯得格外微不足道。



但是我們慶幸的是,在無盡的打擊下,拉克希米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初心,不僅如此,他愈發堅定自己的信念且經過一番磨難後,他成功製造出了衛生棉墊。



在舊思想的重重環繞下,新思想的點滴滲入讓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希望。


來自大城市的著名音樂家帕裡的出現對拉克希米的衛生護墊事業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介紹拉克希米參加科創大賽



到鄉村小學中做月經知識宣傳



鼓勵婦女們使用安全、乾淨的衛生護墊……



帕裡的行動,讓我們明白:打破舊思想需要的是循序漸進,而不是如拉克希米之前所設想的一般一蹴而就。



影片導演R·巴爾基曾表示,他在很多發達國家曾遇到過幫妻子買衛生棉遭遇尷尬的情況,這樣的親身經歷促使他思考。他認為這種女性最普通的自然生理現象,應該被全社會科學地認識並被尊重。在當時印度的社會環境背景之下,拍攝一部關注女性生理期的電影的想法便在他腦海中破土而出了。



該影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現實中,一位來自印度的男人阿魯納恰拉姆在與影片相同的背景下開始了對衛生護墊的研究和生產。影片短短的兩個小時並不足以完全體現阿魯納恰拉姆長達十年的努力。



我們難以想像,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在被深深的打上「月經羞恥」的烙印的印度女性們的眼裡,阿魯納恰拉姆的行動是有多麼的驚世駭俗。


《印度合伙人》是一部喜劇片。標註為喜劇片不僅僅是其因為影片內容的搞笑性,更是因為影片內容會慢慢地往越來越好的方向前進


衛生護墊製造工具的成功建造;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衛生護墊,參與到製造衛生護墊的行動中,破除「月經羞恥」的思想;



在紐約的演講中,表達「女性好,國家才會更好的」思想;


以及,與妻子的重歸於好。



月經羞恥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肯破除這種落後的思想。


願你我,都在向「月經羞恥」說拜拜。



  

此外,院報現已開通抖音

歡迎關注抖音號「人文院報」,收穫更多快樂!

其次,歡迎各位有想法投稿的朋友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renwenyuanbao2020@163.com



圖片來源於網絡

譚皓心 | 文字

黃銘榕 | 編輯

相關焦點

  • 瑰蝠標誌,讓我們跟月經羞恥說拜拜
    從衛生巾互助盒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月經羞恥」已經成為當下社會深受到廣大網友關注的熱點話題。隨著衛生巾互助盒活動的風靡,也有不少網友注意到了月經標誌,月經標誌也叫做瑰蝠標誌,它是標識女性月經和經期的專用標誌符號,該標誌由我國青年設計師李宣言先生於2016年創作完成,他希望能以此鼓勵人們打破月經禁忌、月經羞恥等愚昧落後的世俗觀念。
  • 從拒絕黑色塑膠袋開始,跟月經羞恥說「拜拜」
    月經羞恥是一個傳承了上千年的世俗觀念,源自於歷史進程中對女性經期汙名化的固化。前不久,在一檔街頭採訪節目中,主持人隨機採訪了社會上怎麼看用黑袋子裝衛生巾的行為,大部分男性表示對女性購買衛生巾習以為常,覺得是正常的事情,反而用黑色袋子的行為他們很少見,而且感覺很奇怪。大部分女性說這是自己家裡女性親友或者閨蜜們教她們這樣做的。
  • 《印度合伙人》真實故事原型介紹 《印度合伙人》豆瓣評分
    《印度合伙人》真實故事原型介紹 《印度合伙人》豆瓣評分  由阿克謝·庫瑪爾領銜主演,拉迪卡·艾普特、索娜姆·卡普爾等主演的勵志創業電影《印度合伙人》12月14日全國上映以來,曝出良好的口碑和各電影平臺的高分評價。該影片2018年初在印度上映後獲得了超高的票房和口碑,在美國、荷蘭、挪威上映後口碑也表現不凡,IMDB上的最初評分更是高達8.4分。
  • 男人說痛經尷尬?林依輪表態獲網友盛讚,月經羞恥還要遮掩到幾時
    林依輪對此感到意外,他非常坦然地與主持人交流:男人不能說這個詞嗎?我一點都不尷尬,這是人類自然的現象。網友稱讚林依倫的坦誠與寬容,認為這才是男人對待女性生理現象的正確方式。痛經本來就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反應,羞於談論月經,本質上是月經羞恥的一個表現。
  • 《以家人之名》女主來月經衝上熱搜:滾!被月經羞恥逼死的女性少嗎
    先說一下這個劇的背景,是兩個單親爸爸和三個孩子,組成非血緣關係的家庭,一起成長的溫暖故事。這個片段,講得是最小的妹妹尖尖16歲了,身體開始發育,而這天她來月經了。於是在家庭飯桌上,她開心的宣布:「我來例假了!」這是天真不諳世事的少女,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同和驕傲。
  • 羞恥的月經:被繼承至今的禁忌感
    男孩兒們在聽到「月經」時猜測這是不是一種課間鈴聲,一位對月經有所耳聞的男孩向他解釋道:據說這是一種會影響所有女人的病。這是一個隱秘又公開的話題,它平均佔據女性一生2335天,差不多佔相當於生命中的7年,卻很少被大方談及,就像一個被迫隔離的秘密夥伴。這種隔離,讓月經在很多地方仍然被無知包圍。
  • 《印度合伙人》一個人的努力改變一個民族!
    《炙熱》劇照如今,又一部上映的印度電影,直面女性的衛生問題—— 《印度合伙人》「經期羞恥」是印度社會的一個陰暗面,女性的月經一直都被認為是不應該被提起的禁忌,應該三緘其口,應該像是犯了罪一樣遮遮掩掩。在印度,月經、姨媽巾、痛經這些仍然算是「禁忌話題」。比起廉價的衛生巾,更重要的是改變印度社會對女性經期的偏見。不僅僅是在印度,全世界的女性都因為月經這件事感受到了太多不便,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對「性」諱莫如深的國家。
  • 《護墊俠》(印度合伙人),一個為了女人月經操碎了心的男人
    後來他遠走大城市德裡,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女合伙人帕裡瓦利亞(索娜姆·卡普爾飾),最終發明了低成本衛生巾生產機器,並開放專利,促成印度全國對於女性經期衛生觀念發生變革,此舉也促進印度於2018年7月取消衛生巾進口關稅。   電影發生的背景是2001年,當時印度只有12%的女性有使用衛生巾。
  • 《印度合伙人》的創業激情和兩難愛情
    《印度合伙人》片頭。為了方便展開評論,先做一下「微劇透」:在印度傳統風俗中,女性月事會被禁足,月經被看作是不潔不祥之事,農村女性只能用反覆使用的髒布和樹葉、草木灰之類物品解決生理問題,而價格55盧比(約合5人民幣元)的衛生巾對於一般的印度農村女性來說,卻昂貴得望而卻步。
  • 印度如何應對月經禁忌和「衛生巾貧困」?莫迪發聲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五分之一的英國女生曾因月經遭到校園霸凌,近一半的美國女性經歷過月經羞恥,2016年的報告顯示只有15%的尼泊爾女孩在使用衛生巾,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估計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十分之一的女孩在月經期間缺課……許多地區的貧困女性無法獲得安全的經期用品,許多文化將經期女性視為「不潔」和「不吉利」的人,月經禁忌和經期貧困現象存在於世界各地
  • 買不起衛生巾,很羞恥?
    月經從一種正常生理現象,變成奪走印度女性健康的惡魔。為什麼沒人站出來改變?因為在宗教國家,月經被視為「不潔」的象徵。僅僅提起,就很「羞恥」。來月經的女性進入寺廟,是「玷汙神跡」。老人會對正在祈禱的女性說,「神不會保佑你們」。別覺得魔幻,這是2019年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月經革命》中的真事。
  • 女性公開討論月經很尷尬嗎?
    2008年,當15歲的田鈺將一小包衛生巾帶進教室時,一個男生這麼問道。場面一度非常尷尬,田鈺知道男生不是故意的,遠遠看去確實有點像,她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從小,女生們就被告知月經是件私密的事情,別說是男同學,連父親和哥哥弟弟都要避開。就是11年後的今天,月經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一種禁忌。
  • 三名90後女孩:我們花了十多年,才放下「月經羞恥」
    從疫情期間關注女性醫護人員的「安心褲」話題,到近日2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月經羞恥」和「月經貧困」話題,一同再度引爆社交網絡。作為女性私處的一件產品,「衛生巾」成為了一個符號:它既是消費市場符號,也是健康教育符號;既能凸顯出女性的社會權益,也能凸顯出親密關係。 近日,廣州日報記者採訪了三名90後女孩。
  • 月經經痛怎麼辦?使勁兒喝1水,痛經跟你說「拜拜」
    特別是很多女性在生了孩子之後,心理壓力更大了,我們要學會如何去釋放自己的壓力,不要給自己那麼多負擔,不然會影響月經的。>二、日常多做這件事,痛經跟你說拜拜1、多吃阿膠阿膠是一種非常好的補血食材,它主要的成分就是胺基酸以及膠原蛋白,平常多吃的話能夠改善月經紊亂,起到一個調節月經的作用,當然不管是直接吃阿膠還是泡水喝的話,對於身體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能夠美容養顏。
  • 印度女性因為來月經,就被趕出家門!這裡的女性歧視有多嚴重?
    電影《印度合伙人》截圖。他把衛生巾拿在手裡掂了掂,心想,不就10g棉花嘛,竟然賣那麼貴,我自己做肯定划算多了。說幹就幹。他買來一些棉花,用布料包成一個個長條,然後交給妻子。電影《印度合伙人》截圖。實驗失敗,穆諾只好坐在水井邊,自己動手清洗帶血的衣服。目睹了這一幕的村民,全都以為穆諾瘋了。流言五花八門,有人說他得性病了;有的說他肯定是被詛咒了;還有的提出要把他倒吊在樹上,用鞭子抽打,把他體內的惡靈打出去。
  • 廣西支教男教師給女同學發衛生巾,月經羞恥話題何時休?
    他說,光明正大地發給孩子們,是為了讓她們知道,這(月事)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用害羞。 這則新聞讓我不得不提起「月經羞恥」這個話題。 去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月事革命》中有一個片段,說在印度德裡的一個村莊,月經被認為是一種禁忌。來月經的女性不能去寺廟,也不能向任何神禱告。
  • 電影《印度合伙人》反映現實的月經貧困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我去年看到的一步電影——《印度合伙人》該片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阿魯納恰拉姆·穆魯加南薩姆的真實事跡改編。(衛生巾在印度因為關稅問題所以價格昂貴)於是拉克希米為了妻子走上了一條自製低成本衛生巾的道路,過程又好笑又心酸,我在這裡就不劇透了。這種行為被村裡人發現了,都罵拉克希米變態、瘋子。妻子是個很傳統的女人,也不理解拉克希米,要和他離婚。拉克希米後來遠走他鄉,遇到了美女帕裡,帕裡幫助了拉克西米很多。
  • 「爸,我來月經了」譚松韻一句話揭開中國「性羞恥」的謊言
    這個片段可以說是《以家人知名》中的名場面了,它用輕鬆幽默的劇情拍來女孩來月經這件事,從中也能看出,我國的性教育真的很缺乏。女生來月經真的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了,可幾乎所有的男性,似乎都覺得談論月經有著些許的尷尬,甚至還有一部分人會嘲笑來月經的女生。這就是所謂 「月經羞恥」 。
  • 女性成長導師和博主:月經羞恥,還是性別羞恥?
    這幾年和來自各個行業的女性面對面培訓、交流的職業經歷,讓她對中國女性的「月經羞恥」有了更深的感受:月經羞恥是真實存在於中國女性群體中的現象,它的根源,是性別羞恥。 月經羞恥,還是性別羞恥?
  • 《印度合伙人》一則把羞辱變成尊重的感人故事
    村委會上,村民們控訴著拉克希米的」罪行「——說他是髒男人沒有道德心,說他有傳染病,說他用巫術……他完全失去了自尊,妻子也受夠了這種生活,被哥哥帶回了娘家。拉克希米賣掉了工作車間自己的部分,離開了村子,他離開的時候說」我要把葛雅特莉的羞辱變成尊重,為此我會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