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魅力」之印度西塔琴

2021-02-08 株洲神農大劇院

今天我們從這一曲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開始。

這個視頻是印度西塔琴與交響樂團合奏這首經典曲目的的音樂會現場。

作為古老神秘又充滿風情的印度音樂的代表,西塔琴彈撥出既清脆利落又延綿流長的聲音。它的聲音激起共鳴,聆聽者敞開心門,透過音樂,審視自己的內心,接受心靈的洗禮。

西塔琴,又譯西榙琴、錫塔爾琴、錫塔琴,是印度一種長頸詩琴,形似吉他,是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樂器。

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歸功於西塔琴大師Ravi Shankar,他將西塔琴推向西方聽眾、全世界。到了60年代,甚至有一段時間西塔琴被頻繁地用在西方流行音樂中,披頭四、大門、滾石等樂隊都用過西塔琴在他們的一些作品裡。

比如本文開始提到的,披頭四樂隊在其1965年專輯《Rubber Soul》中的著名歌曲《Norwegian wood》中就首次運用了西塔琴。

在印度,一支西塔琴可謂彈盡人間悲苦。甚至,琴聲還會流露出彈奏者的社會階級與地位,其無與倫比的表現力像是唯一能闡釋這個複雜社會的工具。幾乎沒人說得清這種樂器確切的源頭,畢竟,它的歷史太長了。傳說14世紀已有西塔琴的出現,在1700年,蒙兀兒王朝末期,西塔琴就廣為流傳。

西塔琴可以說是北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樂器。西塔琴聲音的確很有感染力,神秘悠揚如泣如訴,而且隱隱約約之間有種帶著幾分頹廢的美感,聽起來讓人慾罷不能。

西塔琴上層有7條主弦,下層11條是共鳴弦。最特別的是琴頸那二十幾個拱形的金屬品,不僅用手指按壓琴弦可以將音升高4度,而且這些金屬品還可以移動。

西塔琴的調音比其他樂器複雜得多。彈奏的姿勢也十分關鍵,演奏者雙腿交叉而坐,將琴身置於左腳上,琴頸置於右膝上,才能確保西塔琴穩固地置於身前,解放出雙手用以自如地演奏。

西塔琴複雜的結構和彈撥方法讓人難以捉摸,沒有一個好的古魯(Guru,大師之意),很難無師自通掌握這一樂器。

當西塔琴開始顫動,

也許那是

靈魂終於剝離掉凡身肉體

得以升華的時刻。 

塵世的悲喜疾苦,命途的轉折多變,

人性的不可預知,

仿佛都可以蘊含在這神秘的樂器裡。 

關於絲綢之路文化的魅力

有一群人用他們手中的樂器

向世界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

通過採風、體驗、創作、演出和跨境交流

努力打造一支行進在新絲路上的「音樂使團」

非凡絲路樂團由盧泓創建於2015年,是國內第一支以「新絲路文化」為主題的世界音樂演奏樂團。樂團成員是由國家級院團首席民族樂器演奏家和國內最具實力的極富演奏魅力的青年世界民族樂器演奏家組成。

他們用絲綢之路上古老樂器所特有的魅力與世界音樂相融合,賦予了這些樂器蓬勃旺盛的青春活力,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享受。

非凡絲路樂團致力於新絲路文化的建設,積極參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間的音樂藝術交流和公共外交活動。

非凡絲路樂團在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基礎上完美融入了印度、西班牙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獨特音樂元素,在器樂演奏音樂會的基本框架內,構建絲路音樂舞臺對話的藝術結構,具有獨奏、合奏、協奏和即興演奏等多樣形式,並適當融入與西域風格相適應的歌舞和詩朗誦,營造行吟般的動感表達氛圍,和多彩音樂藝術互鑑的交流場。這是一臺充滿民族特色及異域風格相融合的極富感染力的綜合音詩畫音樂會。

《節日》 

編曲: 安志華 馬錚 劉瀧駿

每年初春時節,印度就會迎來他們最盛大的節日--灑紅節。人們盡情地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裝扮,迎接春天的到來。邀您一起加入這場生命的狂歡。

《雪山下的木棉》 

編曲:安志華

由尼泊爾民歌改編而來。雪山的另一邊,尼泊爾的小路旁,飄落的木棉花瓣如鳥兒般伴著我們翱翔,那飛舞著的,是理想,是自由,更是永不褪色的,愛情。

《牡丹汗》 

編曲:安志華

一位美麗善良的維吾爾族富家姑娘,愛上了一個窮苦的流浪藝人。她為愛情而出走,最終死在了族人的皮鞭下,她的名字叫——牡丹汗。

《大篷車》 

編曲:安志華 

吉普賽人那份致甄的熱情,在印度電影《大篷車》中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啼笑皆非》也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

 Rainy Season《雨季》 

作曲:劉瀧駿

水是萬物之靈,雨水滋潤萬物,清晨細雨使人神遊。雨滴敲打萬物的不同聲響,水珠散開的瞬間,這一切的美好源於雨的純淨...

《恆河夢》 

作曲:馬 錚 安志華

恆河在印度被譽為聖河,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這首印度古典風格作品,仿佛帶您置身於神秘而壯美的恆河邊。

《西班牙之夜》 

改編:劉瀧駿 馬錚

夜晚的賽維利亞廣場,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神秘而浪漫。鮮明的節奏如同弗拉門戈舞者的腳步貫穿全曲。

《遺忘的沙灘》 

作曲:劉瀧駿 李 娟

這是一首現代弗拉門戈風格作品,豐富的和聲、多變的節奏及悠揚的旋律貫穿全曲。如同喧囂海灣中的一片寧靜沙灘。

《蓮花跡》 

編曲:安志華

在西藏人看來,用自己所擁有的全部供養佛法是最重要的。在朝聖的路上,他們一步一拜,口中誦經,眼觀內心。於是他們的心中也綻放出蓮花,得到恆久的寧靜,也許這就是智慧的彼岸。

《非凡探戈》

改編:安志華 馬錚

改編自皮亞佐拉作品《自由探戈》。

《菩薩蠻》 

改編:安志華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渡香腮雪。在別人看來的春風得意馬蹄疾,在自己也許是茶飯無思愁夜長。心中有話就要找人傾訴,讓我們一起,聽她將心事娓娓道來。

《新花路放》

編曲:李娟 許慧 劉瀧駿

由電影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改編而來,用全新的表現手法和獨特的樂器再現了這首經典樂曲。

《旅行者》

編曲:安志華 馬錚

印度的孟買是一座融合著傳統與現代的城市,也是一座叢林中的城市。獨特的異國生態智慧使它成為了旅行者眼中的天堂。

*演出曲目及順序以當晚演出為準*

2017首屆市民音樂會

《非凡絲路樂團-弦上行吟音樂會》

購票信息

演出單位: 非凡絲路樂團
演出地點: 神農大劇院·大劇場
演出時間: 2017年09月19日 (周二) 19:30
演出票價: 30 / 50 / 80 / 100(元 )

電話售票:0731-22036111/22036333

電話預定時間:9:30—17:30

*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點擊下方原文連結進行在線購買*

株洲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簡介

株洲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為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在株洲市所設子公司,受株洲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委託對神農大劇院實施經營管理。

在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的直接領導下,以「專業水平高、管理標準高、服務品味高、經營水平高、社會形象高」為管理目標,以「傳播主流文化、普及高雅藝術、滿足廣大市民文化需求」為經營宗旨,憑藉保利劇院在國內外的品牌優勢,配合株洲市委市政府及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在株洲市打造文化產業發展平臺,豐富演出內容,促進株洲高雅藝術文化及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株洲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一直秉承「高貴不貴,文化惠民」的經營理念,力爭把株洲神農大劇院打造成為株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張閃亮名片,讓神農大劇院成為株洲開展文化普及、藝術交流的重要窗口。

更多精彩請關注神農大劇院公眾號

每天三分鐘 培養藝術品味

                       神農大劇院公眾號

                    微信 : 株洲神農大劇院

                 新浪微博:@株洲神農大劇院

票務諮詢:0731-22036111、0731-22036333

租場諮詢:0731-22035862

相關焦點

  • 世界音樂丨印度西塔琴
    文章出處:聲色音樂文化西塔琴,印度國寶級民族樂器,在世界上很多人的音樂創作中都用到了它。
  • 愛上西塔琴
    愛上印度西塔琴,是緣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旋律,悠揚到莫名就安靜地想笑。麥克·唐納將西方音樂與具有濃鬱印度特色的西塔琴水乳交融相合,渾然一體到浸在其中久久不能出境。 西塔琴演奏一般是由三個樂器組成的。西塔琴做為主旋律,手鼓和西塔琴唱和,坦布拉琴作為背景音,三人要心意相通互相完美配合,才會有魔力的流動感,神秘而又縹緲。
  • 【深圳】生命之樹——印度西塔琴.古典音樂.舞蹈專場音樂會
    【生命之樹】Tree of Life印度西塔琴.古典音樂.舞蹈專場音樂會
  • ...SAMAGA | 他們用中東/印度打擊樂、西塔琴、中東烏德琴描繪出...
    SAMAGA樂隊是一支由四個人搭建起來的世界音樂樂團,他們從印度音樂、中東音樂中尋找到世界音樂的根源,並與現代和聲碰撞出新的音樂形式。比如在中東/印度風格的現代作品中,他們傳遞出自己對於中東/印度傳統曲調獨特的、現代的解讀。
  • 西塔琴的故事《一》(Story of sitar I)
    文/馬錚 1993年基努裡維斯主演的電影《小活佛》裡的一幕——佛陀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七夜,在極度疲憊快要放棄時聽到一位老者說:「西塔琴的琴弦繃的太緊就會斷,而調的太松就彈不出音樂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西塔琴對於印度乃至世界的文化重大意義!但實際上,沒這回事兒!在佛陀的時代,西塔琴還沒有產生,但這個故事說明在西方人眼裡,西塔琴在某些方面可以代表印度。比較可靠的說法,西塔琴是誕生在14世紀左右(印度在歷史方面的記載極其稀少,樂器的事能追溯到這步已屬不易),而它的前身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印度的VINA琴,一說是中東的SEHTAR琴。
  • 音樂天賦堪比莫扎特的西塔琴教父!
    將西塔琴帶向世界的拉維·香卡(Ravi Shankar)父女早在上世界50年代,拉維便已開始在歐美各國巡演並獲得巨大的成功,期間他還在洛杉磯建立了一所印度音樂學校。古老而神秘的印度音樂通過拉維的介紹進入了歐美尋常百姓家。1960年,甲殼蟲樂隊(又稱披頭四)邀請拉維同臺演出,此後,西方的搖滾一代借鑑其獨特的西塔琴演奏技巧使吉他演奏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時任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對這位西塔琴之父就曾這樣說道:「年輕的拉維·香卡正在做一件好事,他作為『文化大使』通過音樂向西方展現印度。」
  • 我和西塔琴有個未完成的約定
    02 阿卿是我們在印度認識的朋友,一個笑起來暖暖的福建男孩。在我印象中,他是個幾乎下半生都打算在印度紮根的人。但和其他從中國來的年輕人不同,阿卿不搞生意,不做倒賣——之所以來到這個國家,是因為他愛上了這邊的一種樂器:西塔琴。「我這輩子,就是獻給西塔琴的。」
  • 讓西塔琴走向世界的大師:拉維·香卡
    1920年4月7日,印度古典音樂教父、西塔琴演奏大師拉維·香卡出生。
  • 這位印度音樂大師,讓人聽得欲罷不能
    Ravi Shankar teaching George Harrison to play sitar拉維·香卡是印度古典音樂的傑出繼承人,在他的推廣下,印度傳統樂器西塔琴走向了世界。他與西方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廣泛交流,證明民族音樂完全能夠跨越地理、種族和文化的隔閡。
  • 謎一樣的印度古典音樂
    別看這首歌很搞笑,其實,我們要知道印度有著豐富美麗的音樂傳統。 迷之唱名 印度音樂讓人感到很迷,首先在其唱名上就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不唱哆唻咪……而是唱成sa re ga ma pa dha ni。大家打開視頻來感受一下。
  • 藝術拓展丨他讓印度音樂走向世界-拉維香卡
    在場的幾位都是印度頂級樂手,我們熟悉的bansuri小鬍子老師看大師的眼神也充滿了敬畏,彈西塔琴是香卡大師女兒。即興是印度音樂的靈魂,是每個印度樂手都必須學習功課。「不要讚美我,我只是神手中的一件樂器」。
  • 他是印度的音樂大師,但從不喝牛尿,你信不?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隆重介紹一位,來自我們鄰國印度的一位出色的表演者,享有盛譽的音樂家、印度古典作曲家。他是印度音樂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印度國家樂團的創始人,被譽為世界音樂的教父和印度音樂的大使。他就是印度乃至在世界享有盛名的西塔琴大師——潘迪特·拉維·香卡(Pandit
  • 他說: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
    印度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曼妙的印度舞蹈在鄉間、神廟與殿堂裡傳承了幾千年,這就是為什麼,你總是能在印度電影中看到載歌載舞的情節,這是印度電影的獨特魅力,更是印度音樂、舞蹈文化的魅力。它們在樂律、樂曲、樂器等方面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北印度音樂相對世俗化,受外來音樂文化影響多些,而南印度音樂則基本保持了印度本土音樂的特色。我們要說到很多人聽印度音樂非常直觀的一個感受,也是印度音樂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特點:絢麗多彩的裝飾音和豐富多彩的即興發揮。
  • 一位印度音樂家和作曲家:拉維·香卡
    回顧他和他兄弟的舞蹈團一起度過的時光,拉維·香卡曾經回憶說:「我非常傾聽我們的音樂並觀察了聽眾的反應。這個批判性的分析幫助我決定我們應該給西方觀眾什麼。讓他們真正尊重和欣賞印度音樂。「與此同時,拉維·香卡正在吸收西方的音樂傳統並參加巴黎學校。印度和西方影響的混合在他後來的作品中會很明顯,並且會幫助他培養尋求印度音樂的西方人的尊重和欣賞。早期的音樂事業
  • 父親節特輯| 虎父無犬子,歐美圈那些音樂名人的子女
    在音樂風格上,他對父親的民謠風格一以繼承,音樂中充滿了別樣的獨立元素。他是印度著名的西塔琴大師,也是印度音樂文化的代表人物,與推動探戈的阿根廷音樂家皮亞佐拉一樣,堪稱印度文化的象徵級人物。安努許卡·香卡( Anoushka Shankar)本人也是當今最傑出的西塔琴演奏家,也是唯一經由她的父親嚴格調教出來的演奏家。 另外,她還是位作曲家。
  • 周筆暢我是歌手引入印度班卓琴 挑戰陶喆經典
    而本期筆筆帶來一首陶喆的《黑色柳丁》,編曲以及樂器選用更可謂別出心裁,印度班卓琴散播出清亮琴音十分悅耳。  周筆暢再唱偶像陶喆歌曲 《黑色柳丁》褪去青澀 遊刃有餘  本場周筆暢造型堪稱完美,據了解本場筆筆造型由中香港著名詞人、時尚評論人黃偉文親自操刀。
  • 印度莫扎特:《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背後的音樂天才
    1月6日對印度樂壇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天一個男人的生日報導佔據了印度大小娛樂媒體的頭條,他就是——A.R.拉曼(Allahrakha Rahman)。拉曼的名字也許讓你感到陌生,但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你一定有所耳聞。這部2008年上映的電影,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以雄獅之姿橫掃八項大獎。
  • 西塔!西塔!!!
    兩年前,記者曾經曝光過西塔,兩年過去了,西塔依然沒有改變。你知道西塔狗肉館裡吃的是什麼?看一下下面的文章和視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