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對印度樂壇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天一個男人的生日報導佔據了印度大小娛樂媒體的頭條,他就是——A.R.拉曼(Allahrakha Rahman)。
拉曼的名字也許讓你感到陌生,但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你一定有所耳聞。這部2008年上映的電影,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以雄獅之姿橫掃八項大獎。其中就包括拉曼贏得的最佳原創配樂獎及最佳原創歌曲獎,這也是亞洲人第一次同時斬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自此,這個來自印度南部海濱城市金奈(舊稱馬德拉斯)的音樂天才,被冠上了「馬德拉斯莫扎特」的美譽。
拉曼原名A.S. 迪利普·庫馬爾(A.S.Dileep Kumar),1966年1月6日出生於馬德拉斯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親謝卡爾(R.K.Sekhar)是一位著名的泰米爾語和馬拉雅拉姆語電影的作曲人和音樂導演。
在父親的薰陶下,拉曼從4歲就開始學習鋼琴,並在父親的工作室協助彈奏鋼琴。但是讓小小的拉曼心甘情願在父親的工作室幫忙,並非是對鋼琴的喜歡或者對音樂的著迷,而是父親偶然從新加坡買回來的音樂合成器。每當閒暇時,他就會研究擺弄這個新奇的物件。
回想到那段時光,拉曼曾在採訪裡說:"當我還是孩子時,賺取麵包和黃油是音樂對我而言的全部意義,我並沒有對它特別著迷,它僅僅是一份工作罷了。但我愛上了音樂合成器,它就像個禁忌的玩具讓我著迷。"對他而言,合成器並非只是音樂製作工具,而是他心目中「音樂與技術的完美結合(ideal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technology)」。
憑藉父親給他的音樂啟蒙和後期的訓練,加上他特有的音樂天賦,拉曼很小就具有了專業的演奏能力,他擅長鋼琴、和聲、鍵盤和吉他。
然而好景不長,9歲那年,拉曼的父親去世了。備受打擊的拉曼背負著同齡人難以承受的焦慮與痛苦。雪上加霜的是,此時拉曼的家境也已大不如前。為了維持生計,他的母親不得不靠出租父親的音樂設備來維持一家五口的生活。然而音樂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很快,租金就捉襟見肘了。
為了幫家人分擔壓力,只有11歲的拉曼開始演奏電子琴,賺取工資來補貼家用。這段街頭賣藝的經歷,讓拉曼從幼時便積攢了超乎常人的專業實力與對音樂的領悟。
隨後,拉曼加入了父親的密友、印度著名電影作曲家阿朱南(M.K.Arjunan)的樂隊,擔任鍵盤手。期間,他得到了很多同印度知名音樂人合作的機會。在一次同扎基爾·海珊(Zakir Hussain)、庫納庫迪·瓦德亞納森(Kunnakudi Vaidyanathan)和L·尚卡爾(L. Shankar) 的世界巡迴演出中,他獲得了牛津三一學院的獎學金,並藉此機會重返校園,取得了西方古典音樂的學位。
22歲那年,拉曼隨家人一起皈依了伊斯蘭教,並改名為A.R.Rahman。長期的樂隊演奏生活讓拉曼厭倦,一次偶然的機會,拉曼接觸了電視媒體,他開始為紀錄片創作配樂、為電視頻道和廣告創作短曲。這個階段拉曼大概創作了300多首歌曲。
拉曼最初的成功來自於電視媒體行業的創作,但轉折性的成就卻來自於電影配樂。
1992年,26歲的拉曼在自家後院創辦了錄音和混音工作室。很快,拉曼就將這家工作室打造成了當時印度最先進的錄音棚,也是亞洲當時最先進的錄音棚之一。有了先進的硬體設備,同時又有成熟的音樂技巧與非凡的作曲天賦,拉曼創作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咖啡廣告配樂,並藉此獲得了一項最佳廣告歌曲獎。
而在頒獎典禮上,這位沉著專業的小夥子引起了印度著名電影導演曼尼·拉特納姆(Mani Ratnam)的好奇和關注。經人介紹後,拉曼邀請拉特納姆來自己的工作室參觀。一曲即興演奏後,拉特納姆當即決定籤下這個音樂天才,並請他為自己的泰米爾語電影《羅婭》(Roja)配樂。
拉曼特別珍惜這次機會,為其譜寫了主題曲---《Chinna Chinna Aasai》。《羅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配樂同樣得到了極高的評價,這讓拉曼獲得了印度國家電影獎最佳音樂導演獎---銀蓮花獎。第一部電影配樂就如此成功,拉曼很快在泰米爾納德邦變得家喻戶曉。製片人開始在他的家門口排隊,邀請合作的郵件塞滿他的郵箱。
自此,拉曼的電影音樂生涯正式拉開序幕,他開始為越來越多寶萊塢以及好萊塢的電影作品配樂。其中最有名的電影,當屬《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憑藉其中的配樂《Jai Ho》和《O……Saya》,他不僅贏得了兩項奧斯卡金像獎,還有金球獎、BMI電影電視獎、廣播電影評論家協會獎等,拿到手軟。(《Jai Ho》就是文章開頭的音樂,小編聽了,現在有點上頭)
拉曼甚至還與中國電影合作過。2003年由趙薇、姜文主演的電影《天地英雄》的片尾曲《海市蜃樓》就是由拉曼編曲的。這首歌的編曲磅礴大氣卻不失細膩柔和,不時穿插著西塔琴(印度特色樂器)的獨特弦音,給整首歌曲塗抹上如醇酒般濃厚的異域色彩,搭配蔡依林的細嗓演繹,使人仿佛身著唐裝置身於西域的無邊沙漠,絲絲的微風不時卷攜著細沙輕拍在臉上,抬眼望去是似真似幻的海市蜃樓,還未細細端詳,大風一起,又全然消逝……
迄今,拉曼幾乎已將國內外音樂大獎拿了個遍,奧斯卡、格萊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印度國家電影獎、印度電影觀眾獎多次被他收入囊中。拉曼的成就遠不止於此。2009年,拉曼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2010年,他被印度政府授予第三級公民榮譽獎——蓮花裝勳章;2014年,拉曼被伯克利音樂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正如阿米爾·汗以電影為載體,使承載著印度文化的種子在世界文化的花園中生根發芽,A.R.拉曼以音樂為載體,使承載著印度文化的藍孔雀挺立於南亞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陸,展翅則舞,揚首則鳴!
作者:李思嘉
本文系中印大同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文獻: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R._Rahman#cite_note-12
[2]https://gopalhome.tripod.com/arrbio.html
[3]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R-Rahman